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與電子產品鬥了一個寒假,才知道堵是行不通的

2024-03-01情感

她能成功玩上手機主要還是因為大人主動放水。放水的原因,就當是跨越二三十年的惺惺相惜吧。

返校日,女兒一大早到學校,空空的書包進去,滿滿一大包書拖出來。家裏的初中生終於開學啦,從這天起,她要終日和書本作業為伍,至於手機、IPAD、電腦等等,想必是沒多少機會寵幸了。長達一個月的電子產品拉鋸戰鳴金收兵。回想起來,這場戰爭沒有贏家,家長沒贏,孩子沒輸,有對抗、有妥協,別有一番滋味。正所謂,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電子產品鬥,其樂無窮!

寒假之初,女兒瘋狂地打了一天遊戲。老母親不支持也沒反對,就當她打的不是遊戲,而是延續了幾個月的重壓吧。初中第一學期,繁重的學業負擔、青春期的煩惱接踵而至,太多汗水、太多眼淚,熬到期末,汗水和眼淚並沒有變成什麽碩果累累的學業成績,人倒是真累著了。 彈簧是有極限的,報復性反彈是應該被理解的,不過這次管理上的懈怠,似乎是敞開了城門,在和電子產品的拉鋸戰中喪失了先手優勢。 自此女兒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平時上學都累死了,放假還不給玩玩?」

電子產品拉鋸戰的第一回合,主題是「你藏我找」。寒假一開始,恰逢我工作繁忙,沒法陪玩陪學,只好采取了物理隔離這種簡單粗暴的管控方式。每天晚上給孩子兩小時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第二天一早,趁她睡懶覺時,把手機、IPAD藏起來。沒想到第三天,這招就被破解。下午我出門一趟,回家時看到她正樂呵呵地捧著IPAD玩。原來,早上藏東西的時候,她已經醒了,先裝熟睡後又尾隨偷看,暗自記下藏匿地,我一出門,她就迎來了無法無天的遊戲時光。見我臉色不好看,她有些心怯,老老實實把IPAD交給我,嘴裏嘟囔著:「早知道趕在你回來之前還藏在那兒,你就不會知道我已經知道藏在哪兒了」。這遺憾得都說上繞口令了。

我佯裝生氣,其實覺得有點好笑。還記得小時候的假期,為了偷看電視,我們也曾經花樣百出。一邊看電視,一邊要拿濕毛巾「冰敷」電視機後背,或者讓電風扇對著電視狂吹,因為大人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摸電視機,發現溫度升高我們就暴露了;一定要記清楚電視機布罩的擺放位置,偷看電視後,不光要把電視機的頻道、音量恢復到「初始」狀態,還必須把電視機布罩的每一個褶皺恢復原狀,否則會被細心的大人識破;為了怕在沙發上坐出「屁股坑」,只能坐在地上看電視,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關電視、跑回屋、拿起書,一氣呵成,一秒氣定神閑,切換回學習的樣子。 現在的孩子其實比我們老實多了,那點「小心機」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歡樂家長群】劇照

暴露了一個據點,再換地方藏,家中沒有上鎖的櫃子,我藏得嚴實,她找得仔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日的捉迷藏遊戲,倒成了她的一大樂趣,找不到就絞盡腦汁對我多番試探,一旦找到就一副自以為得計的樣子。其實,她能成功玩上手機主要還是因為大人主動放水。放水的原因,就當是跨越二三十年的惺惺相惜吧。

於是,電子產品拉鋸戰進入第二回合,「李代桃僵」,老母親不得不開始開發電子產品的替代品。 打遊戲、刷視訊,無非就是為了放松和快樂,總有一些辦法能讓孩子知道,無論是多巴胺還是內啡肽,獲取方式都是很豐富的。 了結了年前的工作後,我騰出手來就直接放出了大招——旅遊。

【母親】劇照

經歷了2023年秋冬呼吸道感染的幾輪高峰,這個寒假我本來不想帶她出去玩,可是一周的時間,圍繞電子產品的拉鋸已經讓我身心俱疲。要麽眼睜睜地看著她對著各種電子屏揮灑精力,要麽就和她為了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頻率,各種談判、各種拌嘴、各種不高興。偶爾吵架是生活情趣,天天吵架誰受得了,還是出門吧!

出去旅遊還有個附帶的好處,倒逼孩子盡快完成假期作業。從計劃出門到實際出發,我們倆從對手變成了同盟,你寫題來,我做小報,你打拳來我錄像,和諧的親子關系一直維持到高鐵上。上車剛剛坐定,只見她賊溜溜地從隨身的背包裏拿出了一個IPAD,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高鐵六個多小時呢,不玩遊戲也太無聊了,我玩一會,你就安心看你的小說。」電子產品的幽靈無所不在,我等凡人只能認栽。

去一個新的城市,和小夥伴一起逛街、吃吃喝喝、拍照。因為新鮮,處處有趣,女兒獲得了充分的滿足,離開電子產品的時候也並不記掛。我覺得「李代桃僵」之計算是成功了一半,用精力殺時間,用金錢換和平,「僵」的主要是老母親的錢袋子。

【家有兒女】劇照

萬萬沒想到,旅途中電子產品的拉鋸戰並未消失反而升級換代,甚至演變成了一場集體拔河。大人們個個耳根子都軟,出來玩幾乎都讓孩子帶了電子產品,小朋友不僅可以玩自己的還能彼此交換著玩,不僅能單獨玩還能線上一起玩。一旦大人幹預,他們必然反擊:「你看某某某都在玩,我為什麽不能玩?」或是:「某某某想試試玩這個,我來教他玩一把」,還有「難得我和某某某一起出來,想一起打一盤。」大人們或是礙於面子不好當著眾人和孩子搶奪,或是也想輕松片刻,不和孩子計較。最後,這場拔河比賽中,勝利的往往是孩子。

每天晚飯後,孩子們不思欣賞城市夜景,總要頭對頭在IPAD上消磨時間。我和另一個孩子的媽媽坐著閑聊,問及對方處理電子產品的方式。她面帶苦笑:「管不住啊,我們小時候別說看電視了,連看個閑書都會被父母訓。什麽瓊瑤、三毛都是‘毒草’,金庸、古龍也是偷著看。現在孩子要是願意放下手機看個【射雕】我都要開心死了。」

心有戚戚焉啊!面對電子產品,父母的底線已經降得很低了。只要不看IPAD,小說隨便看,不愛看金庸,【鬥羅大陸】也是可以的,不想看字書,看看漫畫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摸手機,看會電視也行啊,電視劇如果嫌長,看個綜藝也是可以的,電影懶得看,追個動畫也是可以的。然而,即便如此退讓,也很難把孩子從電子產品跟前拉開。

回想自己的少年時代,偷偷摸摸地在書桌抽屜裏看完了全套金庸和無數日本漫畫,這些不被允許的歪門邪道曾帶給我無數快樂,然而,現在的孩子似乎只能被短視訊、遊戲的直接刺激取悅,我們喜歡的那些他們已經看不上了。想過原因,粗俗的說法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我們當年迷戀的不光是「閑書」裏的人物和故事,也在於反抗權威、打破禁忌的快感。光是「偷看」這件事本身就讓人著迷。現在的孩子為了手機、IPAD和大人拉鋸大概也是同理,我們在「閑書」裏找到一部份自我,他們則是在電子產品裏尋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他們的故事大概是用二進制寫的。

【上遊】劇照

想開了之後,電子產品拉鋸戰進入第三回合,「堵不如疏」。

旅遊也旅遊了,年也過完了,隨著返校日的臨近,孩子玩電子產品越發癡迷,假期余額不足,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瘋狂玩遊戲的背後,我感受到了她面對新學期真實的焦慮。小學時我還能跟她歷數上學的好處,有夥伴、有社團、學習輕松,依然有時間玩,現在我卻有些詞窮。不到六點就起床,日日作業到十點後,每天都要操場跑圈,每周都有考試,總有保不住的名次、解不出的題,把這樣的日子美化成幸福人生,是侮辱我們倆的智商。我也沒法騙她「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這大概是古往今來最大的謊言之一。所以能說些什麽呢?自欺欺人的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只有一句:「閨女,沒事的,開學了我們一起扛。」心中暗下決心,平面直角座標系和不等式還是得跟著一起學。不料孩子卻借機和我談判:「開學了我還能玩手機、打遊戲嗎?」「開學之後,看看作業有多少再來定章程吧,我至少可以承諾,每個周五晚上你可以盡情玩遊戲。」孩子歡呼雀躍,大概在她心裏,開學終究並非一切「好事」的終結。

【少年派】劇照

去年年底我接了一個挺難的活,幹完之後只覺得精力透支,送孩子去學校後回家就躺下了,硬是在床上刷了兩天手機才緩過來。996的大人尚且如此,我們還能指望累死累活的中學生,在少得可憐的閑暇時間裏有什麽高端的精神生活,進行什麽復雜的創造活動嗎?如果他們無法高端、無法創造,鍋肯定不在他們自己頭上。怪誰呢?不知道。 職場上滿是社畜,校園裏大概也滿是學畜,大家都會選擇電子產品作為安慰劑,只要不過量,就讓這些短視訊、電子遊戲盡情地治愈我們大家吧。

【二十不惑】劇照

堵不如疏,說來說去,封堵的並非電子產品本身,疏導的其實是孩子們的情緒。給他們多點理解和共情,讓他們有能量直面這個時代,去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們的工具其實比我們更豐富,畢竟我們是看著白紙黑字長大的,而他們的啟蒙者則是那些花裏胡哨的電子產品。

【少年新知】是【三聯生活周刊】旗下的原創青少年雜誌,我們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維啟蒙。我們希望這本雜誌能夠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實復雜的世界,讓他們意識到,看待世界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自2020年6月創刊,【少年新知】已經推出34期雜誌。我們的主題涉及時間、魔法、友誼、家庭、偶像、未知、運動、冬日、海洋、傾聽與表達、網路生存、像偵探一樣思考、歷史、成長的煩惱、微觀世界、寫作實驗室、清單、博物館、愛情、野外、情緒、音樂、美食、建築、物理、秋日、漫畫、流行、故事等。

許多願意為青少年寫作和繪畫的成年人加入了這本雜誌的創作。科學、遊戲、哲學、文學、心理學、藝術專欄的創作者不斷地輸送著前沿的研究和對日常生活的思考,試圖回應青少年對現實世界的困惑。

點選圖片,一鍵下單

【少年新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