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有趣的人,尋好玩的答案」。
這裏是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帶來的 聊天文化欄目【我問】。
每期將邀請一個朋友吃飯品茶喝酒,用平等的視角打撈他們的柴米油鹽,從不同人的故事中問到不同的答案。
第三期嘉賓是 薄世寧醫生。
「我不放手」是他作為醫生的態度。
「創業者怎麽保持身心健康呢?」
關於醫學知識,人們的興趣點總是聚焦於自身。這一期【我問】,林少的提問物件是 薄世寧醫生 。
在本職工作領域,薄醫生實力過硬,他醫學博士畢業,目前擔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即「北醫三院」)重癥醫學科的主任醫師,有長達23年的ICU臨床經驗。
醫學通識知識科普者和創作者,這是薄世寧的另一個身份,並讓他為大眾所熟知。
他的全網粉絲數量超過400萬,在各大平台,他高頻地釋出普通人關心的醫學知識,話題涉獵廣泛:
比如經常加班熬夜的人如何保命?怎麽盡早發現和預防癌癥?養貓養狗對家庭有什麽好處?甚至比如馬上要高考,讓孩子學醫到底好不好?
早幾年前,薄世寧做過一門【醫學通識 50 講】知識付費課程,本以為是小眾內容,結果一上線即被大眾所認可,迄今為止學習人數超過14萬 ,稱得上是業內爆款。
後來在這門課的基礎上,他又在了北京大學創立第一門醫學通識的公共通選課,次次開課次次爆滿,來聽課的有醫學生,但更多的是其他專業的學生。
他是普通人想要的那類「好醫生」——
既能提供專業的診斷建議,又能充分共情患者的心態與情緒,在意大家聽不聽得懂那些深奧的醫學術語。
開頭林少提問關於創業者健康的問題,薄醫生似乎體察到林少的些許焦慮,於是他回答道:
創業者長時間精神高度緊張,又常常應酬喝酒,飲食不規律,所以消化系統容易出問題,要格外註意這一點,定期檢查。
而薄世寧對「好醫生」的定義,帶著一點醫之大者的精神——
要有好醫術,也要有好態度,在歷盡千帆日趨理性之後,內心深處仍能保留一部份情感,能聽得到一個又一個普通人微弱的哭聲,盡可能地給予關懷。
醫院裏不缺專業知識,也不缺人間故事,尤其是在ICU這樣的科室,生離死別是常態。
理性的力量讓薄醫生處理一次次搶救並從中提煉醫學經驗,在感性的另一面,他也總是忘不掉那些ICU門裏門外的悲歡離合。
「特別想把我這二十多年來經歷的刻骨銘心的案例記錄下來。」
薄醫生最新出的一本書叫 【命懸一線,我不放手】 ,記錄了他這幾年精心挑選、回訪、寫作而成的19個病患故事。
點選圖片即可購買
裏面有一心求死的產後少女,有靠求生欲起死回生的職業女性,當然,也有薄醫生自己的從醫故事。
他曾經是個暈血的醫學生,後來在嚴苛的臨床訓練下克服了暈血,歷練成了合格的醫生。
以及這些故事背後,最好每個人都能學會的醫學常識。
書中的一些故事,薄世寧在不同場合復述過很多次,但和林少對談時再次提及,他的講述依舊動情。
以下是對談內容,無論是想聽故事,還是想獲取醫學知識,相信都會有收獲。
林少: 生活中聽到ICU這個詞,大家第一反應是恐慌。萬一哪天自己或親友進了ICU,您有什麽建議嗎?
薄醫生: 我覺得大家對於醫療的恐慌,還是基於信任問題。
所以第一要充分相信你的醫生,第二要相信現代醫學的發展,ICU裏的多數病人是能夠治好轉出來的。
林少: ICU的醫生會遇到特殊的難題,比如很多病人到了進ICU的程度,是沒辦法自己作決策的。
所以提前選一個靠譜的代理人幫你在生死大事上作決策,這是不是特別重要?
薄醫生: 您這個問題提得特別好。每個人都有無法決策的那一天,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最好從現在開始找。
還有就是,健康的時候你要對周圍人好一點,不要去傷害別人。這樣你生病了,她(他)也會不遺余力的救你。
林少: 那醫生能在其中起到什麽作用呢?
薄醫生: 可以和代理人共同決策。
因為醫學專業性太強了,萬一真的病入膏肓,病人和代理人是沒辦法快速客觀地了解病情的,理性會在一瞬間崩塌,病危了簽不簽字?
手術做還是不做?什麽時候要堅持,什麽時候該理性的放手?這些問題都是很難判斷。
這種情況下,醫生作為掌握技術、處於中立地位的人,可以主動幫他們共同決策。
醫生給出專業的意見,代理人根據實際家庭、經濟、信仰、病人意願等因素,互相配合做出選擇。
但無論做出的什麽選擇,要知道醫學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不論結局如何,這個選擇沒有絕對的錯與對。
林少: 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說自己萬一到了疾病末期,就不插管不搶救,「有尊嚴地走」。
薄醫生: 什麽叫有尊嚴呢?
我覺得是不要把痛苦當借口去輕易放棄求生的希望,還有希望就爭取希望,還有辦法緩解疼痛就去緩解疼痛,這個叫有尊嚴。
我在書中提到一個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患者,這是一種和免疫系統有關的病,病人幾天之內就癱瘓了,只有眼珠子會動。
我每天晚上幫她把眼睛閉起來,第二天再幫她開啟,這樣可以保護眼睛,後來她痊愈後告訴我:「我特別害怕閉上之後再也睜不開了。」
那時她40歲,孩子6歲,發病前在一個跨國公司市場部門,天天拼命工作,說自己都沒有陪孩子旅行過,生病了才知道後悔。
住進了ICU,當她聽到別的病人呼吸機報警的聲音,當看到隔壁床被拉走,她就開始害怕,害怕這些不好的事兒發生在自己身上,她說,太想活了。
我去查房的時候,就給她講以前的病例的故事,講我的一個大學女老師,也是這個病,最後一點後遺癥都沒留下,完全好了。
後來她也痊愈了,我去回訪的時候,她說,正是我鼓勵她的這些話,讓她堅信自己也能活下來。
當你生病了,如果再喪失求生欲的話,那就一點希望沒有了,所以求生欲很重要。
林少: 那醫生怎樣去幫助病人增強求生欲呢?
薄醫生: 在有可能導致死亡的疾病面前,其實醫生在病人眼裏如神一般存在,醫生的每一句話都會影響病人的信心。
醫療的本質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復,醫生、藥物以及病人自己,都需要和生病的身體打配合。
病人信心強,那麽身體的戰鬥力就強,戰勝病魔的機率就高。
多去鼓勵病人,幫他建立強大的求生欲,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鼓勵,或許就能成為病人堅持下去的勇氣。
林少: 但也有些人是不信任醫生的,總懷疑醫生和醫院是不是在騙我錢?
薄醫生: 沒有哪個醫生是想把人治壞的,為什麽呢?治病就是他的工作。
有時候,或許有些家屬出於某些目的,並不一定想讓病人繼續活下去,但醫生一定是想治好病的。
在不確定面前,選擇信任醫生是把決策失誤的代價降到最低的方式。
林少: 現在大家健康意識上來了,很多人會定期體檢,對於體檢這件事您有哪些建議?
薄醫生: 我有一個觀點,就是疾病與人終生相伴。
我發過一個2400多萬播放量的短視訊,講的是癌癥成因,其實生命就是一種癌前狀態,只要活著,細胞就要分裂,只要分裂,基因就會突變,好的基因就有可能變成癌基因。
有句話可能不太好聽,想要完全不得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早死。
那麽要預防癌癥,良好的定期篩查非常重要。
比如肺癌,因肺癌死亡占了所有癌癥死亡的將近四分之一,但只要早期發現在I期發現,及時治療,五年生存率能在90%以上。
但是到了IV期才發現,這個數就是不到10%。
所以40歲後,定期做肺部低劑量CT篩查,價效比是非常高的,如果你吸煙、做粉塵相關工作、有慢性肺病或癌癥家族史,我建議每年都做一次篩查。
同理,腸就做腸鏡,見到息肉就早點切掉,大大降低患結腸癌風險;
胃就做胃鏡,看看表面黏膜,再做個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根除這個細菌之後可以有效預防胃癌。
林少: 太擔憂自己的健康狀況,是不是也會過猶不及?
薄醫生: 我希望大家都知道幾個醫學概念。
第一,還是剛才說的,疾病與人終生相伴,誰都有病,不要怕。
第二,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天,對於多數疾病,早點發現都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第三,保持通透樂觀的心情,會對健康大有幫助。
林少: 怕死是人之常情。您見過那麽多死亡,現在怎麽看待和理解死亡這件事?
薄醫生: 見過那麽多生死,我覺得活著真是太好了。我挺害怕死亡的,尤其到了中年以後。
我覺得人類對死亡的恐懼源於多方面。
第一是對未知的恐懼,不了解人死後會發生什麽,第二是對死亡過程中痛苦的害怕。
第三是對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的擔心,財富、學識、名譽、地位等等東西。第四是害怕社會關系的突然終止。
還有一點,比較擔心別人死後如何評你,想留一個好名聲。
林少: 死亡教育還是挺重要的一件事。
薄醫生: 我覺得目前的死亡教育,尤其給年輕人的死亡教育,還有很多不足和有誤導性的地方。
像那些遊戲裏,有類似復活卷軸這種東西,什麽一個角色快死了突然充了一管血又活了。
雖然是遊戲世界,但會給年輕人留下印象,他們可能會不了解生命的珍貴,在一瞬間作出沖動的決定。
學校裏老師在課堂上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覺得這樣遠遠不夠,如果能夠到醫院看一看,可能是對生命教育、對死亡教育的補充。
比如我可能會帶學生們去血液科病房看一看,很多孩子治白血病在化療,頭發掉光了,血管變脆了;
然後再帶去ICU看看,看裏面的病人插著管子,都拼命想活;再給他們講講我書裏的故事,講病人命懸一線但所有人都沒放手手……
只有看到這些和死亡擦身而過的故事,才會真的覺得—— 活著太好了。
一本寫醫患故事的書,為什麽要取名【命懸一線,我不放手】?這是林少在對談伊始提出的疑惑。
薄醫生釋名,「命懸一線」代表了他職業生涯中那些刻骨銘心的故事,「我不放手」則是他作為醫生的態度——
能治病時全力治病,無力回天時也不放棄關懷,繼續幫病人緩解痛苦和恐懼,直至走完最後一程。
他在自己的短視訊裏科普過,醫生是一個很辛苦的行業,但他堅守在這裏,是因為這個行業有一種其他行業無法帶來的成就感:
用知識和良知,改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同時也治愈了自己。
▼
和薄醫生聊到最後
從ICU醫生的角度他分享了
關於做體檢的7點幹貨知識
每一點都特別有用,也分享給大家
作者 | 孫思,【我問】欄目由十點讀書出品。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