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抱怨現在的一種現象:
好人沒好報,善良的人、本分的人總會受到傷害。
但是那些壞人呢?
卻總是得逞,總能得到好處,過得風生水起,而且還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所以他們就得到這樣一個扯淡結論:不應該做好人,應該做壞人。
如果你仔細分析上面的推導過程,會發現存在 這樣 一種潛台詞:
既然我幫了他,那他就應該幫我,既然我對他好,那他必須對我好。
如果我對他好,他對我不好,那就是我的好心餵了狗,這個世界不配得到我的善意。
這不就是一種自以為是、一廂情願的心態嗎?
你對他好,他就能對你好嗎?你幫了他,他就一定幫你嗎?
你做了好事,別人就一定感恩戴德嗎?
事實上,這根本不可能啊。
一旦遇上好心沒好報的事情,很多人就會成為一個受害者。
他們立馬 給自己臉 上貼金,不斷 哭訴,並且只強調自己的這種善良特性:
哎呀,自己就是太善良了,自己幫過的人就是太壞了,所以才遭到他們的欺騙、陷害、算計、背叛。
但是相反,你也能看到一大批好人有好報的現象。
難道只有你遇人不淑,而他們遇到的全是知恩圖報的人嗎?
摸著自己的良心說,這可能嗎?
很多人的善良,都是沒腦子的單向輸出。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的好壞,絕對不是只有一方面,而是多方面融合的結果。
很多人在品質上、人格上確實是個好人。
但是在做人方面、在和人溝通、打交道方面卻是個自以為是的懶鬼。
懶得觀察人性,懶得學習社交技巧,懶得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問題。
這些人只會說:我只是不善交際、不喜歡觀察別人而已。
但這個「而已」就是讓自己的善良,付之東流的罪魁禍首。
你只顧自嗨,卻忽略了別人的需求、習慣。
正直且受歡迎的君子,從來不是因為他們頭頂「正直」的光環才受歡迎。
而是因為他們在社交的學習上,真的下了苦功夫,學出了真東西。
並且在大量的誘惑下依舊保持自己的善良和操守,這才是他們被叫做君子的根本所在。
你去看歷史上那些善良且過得好、並且人緣好的人,往往都會在社交、溝通上面動腦子。
身邊的人,他們都會用心對待,都會拿出該有的態度。
對於自己喜歡的人,露出好臉色,真誠且熱絡。
面對小人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委曲求全、熱臉貼冷屁股,而是以柔克剛,收放自如。
他們知道什麽時候該幫,什麽時候該拒絕,什麽時候該退讓,什麽時候該挺身而出。
這不僅讓小人無處下手,最後反而還能讓對方連連稱贊。
這種操作,靠的不是蠻力。
而是他們當好人的同時,從來沒有停止觀察人心、琢磨對方的言行舉止。
他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引導自己的善良。
實作了對局勢、對人心的精準把握, 最終 出現了你贏我贏的這種雙贏局面。
所以想讓自己的善良有價值、避免被小人濫用自己的善意,就一定要多去觀察、思考別人的行為動作、思維習慣,然後對癥下藥。
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付出什麽樣的善良,就會收獲什麽樣的報酬。
盲目天真的善良,從來不會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