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沒做什麽」,也是一種傷害

2024-03-25情感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傷害」是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做出了某些不好的甚至惡意的行為。

然而,「沒做什麽 」,可能也會構成一種傷害。 比如:

溝通中的 「冷暴力」 用無視、沈默的方式 對他人造成 心理創傷。

父母對孩子的 「情感忽視」 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的創傷。 無論孩子是傷心還是生氣,他們的情緒總是得不到 父母的 關註

親密關系中的 「依戀傷害」 在需要支持的關鍵時刻,卻感知到被伴侶 拋棄 、背叛的感覺 就像你 需要對方的擁抱時, Ta 卻選擇 轉過身去。

這些傷害,看上去並沒有發生什麽實際行為 ,但正是因為其中存在的 「不在場感」 ,為他人帶來了深深的痛苦 簡單來說就是,「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

本期 簡單聊聊 ,就邀請編輯們具體地聊一聊那些「什麽都沒做」的傷害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到底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忽視」是一種最日常也最微妙的歧視

不久前的奧斯卡現場,有 2 張動圖在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

白人獲獎者 Robert Downey 和 Emma Stone 被指在領獎時「無視」亞裔頒獎者楊紫瓊和關繼威。

有個評論說:作為亞裔(和女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最常見的歧視並非公開辱罵和暴力言論,而是這類「微妙的忽視」。

它可被視為一種 「微攻擊(microagression)」,它使人們感到自己不被重視、不被欣賞,作為異樣的存在被排斥在主流敘述之外,不被囊括和接納。

比如,當白人和亞裔在海外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時,對亞裔的標準更高更嚴格;新入職的亞裔員工,總是被指派邊緣任務——但在機場安檢中,他們被要求「行李特別抽查」的機率卻比白人更高。

這種微攻擊也可能表現為,當他們取得一些成就時,ta 們被刻意低估或被隱晦地模糊焦點。

比如在【墜落的審判】北大首映對談會上,法語系主任董強兩次評價 Justine Triet,「沒想到導演這麽年輕,漂亮,還以為是個老導演」。

一個拿到金棕櫚的女導演,依然會被放在爹味體系裏被「評頭論足」外貌,不得不說咱們也是見怪不怪了。

這些冒犯者常常不覺得自己正在造成很大的傷害。 但事實上,ta 們正參與著一類「有毒環境」的形成。

時刻覺察我們自己是否在某些場合裏說了不合適的話,開了存在歧視意味的玩笑,實施了我們自己都不自覺的「忽視」和「看不見」,對於建立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

原來,「沈默」也可能變成一種傷害

在生活中,我經常會用「沈默」的方式,去面對很多讓我不知所措的時刻。

比如,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時,與其他人發生了爭吵時,以及面對一個人生氣憤怒的情緒時,我都會試圖用沈默的方式中斷這些讓我尷尬、恐懼、想要躲避的狀況。

久而久之,「沈默」變成了我用來自我保護的方式,我也會習慣性地用「沈默」來處理親密關系中的矛盾與沖突。

直到有一天,我和當時的男友發生了爭吵。我一語不發,他的情緒卻伴隨著我的沈默變得越來越激動,「說話啊,你能不能說點什麽」。

等到我們的情緒都恢復平靜後,他對我說, 「你每次沈默的時候我都覺得很受傷。你好像根本不在乎我,而我卻像一個失控的瘋子」。

透過這件事我才意識到,其實看似毫無殺傷力的「沈默」,有時候真的會對一個人產生很深的傷害。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作 「沈默對待(Silent treatment)」 ,指的是拒絕與試圖溝通的人進行交流,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排斥行為。

被沈默對待的人可能會遭受沈重的痛苦,比如焦慮、抑郁、自尊受到打擊等等。他們會因為對方的沈默,感到非常無助,從而使自己的情緒變得更加激動。但無論自己怎樣聲嘶力竭,沈默的一方卻依然無動於衷。

反過頭來,為什麽一些人會選擇沈默的方式去處理關系中的矛盾呢?

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對方情緒的影響,可能是作為一種被動攻擊對方的方式,也可能是因為自身不具備處理矛盾的能力,只能透過沈默來逃避問題。

然而,沈默卻並不是一種處理矛盾的好方法。相反,沈默對待發生的越頻繁,人們就越容易喪失對這段關系的期待,最終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所以,當我現在面對親密關系中的矛盾時,哪怕依然想要習慣性地選擇沈默,還是會讓自己盡可能說點什麽,盡可能去多關註一下對方的感受。

這不僅是在保護對方,保護這段關系,同時,也是在讓自己產生能夠直面矛盾的勇氣。

【超脫】

如果我沒有挨巴掌,

我怎麽確認自己受到了傷害?

我們常規意義上理解的傷害通常是某種「行動」的發生:你打了我一巴掌;你罵了我一句;你搶走了我的東西——都是有形的。

但親密關系(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中發生的傷害,因為介入了情感,它變得復雜很多, 很多時候不是你做了什麽才是傷害,沒做什麽也會造成傷害。

但這類「沒做什麽的」傷害有個問題在於,因為它和我們大腦中以往對傷害的認知不同,所以它很難被確認, 受害者的感受往往是模糊的、混亂的,無法確認發生了什麽,就更難以擺脫這種受傷的感覺。

而且也很難向外訴說,求得安慰和幫助(是的,你連受害者的身份都很難獲得),「ta只是那個時刻沒有理我」,旁觀者也往往很難理解。所以受害者也會更加孤獨。

【我們的世界】

很多時候心理咨詢室發生的事情,就是你的感受表達出來,被確認,被命名,被理解,被共情,然後你會發現「哦,原來我的那些感受都是真的」「原來對方的確對我造成了傷害」,僅僅是到這一步,就已經好很多了。

另一方面在我看來,語言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沒有語言的話,我們的大腦就無法理解眼前發生的這件事。

所以這些年越來越多討論,我們給那些「沒做什麽的傷害」命名——冷暴力、沈默對待、依戀傷害、情感忽視等等,其實也是在幫助大家確認自己的感受。

我覺得,親密關系這樣看似極其私人的領域裏,也充斥著大量的權力和暴力,而且正因為它是私密的,有時候發生的傷害才特別殘酷。我們需要不斷討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

你遭遇過哪些「沒做什麽」的傷害

輯:青豆

責編:寒冰

封面:【花束般的戀愛】

簡單森林聯手十大知名出版社,

共同發起「100本書,等你來讀」活動。

來簡單森林門店「線下打卡」,

即可以「19.9元」的價格,

獲得「價值60元以上」書籍盲盒。

在這個春日裏,

讓知識與花朵一同綻放。

點選上方公眾號,

發送關鍵詞【盲盒】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