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人生建議:不要太聽話

2024-03-19情感

策劃、撰文 / Alysha

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和朋友吃飯,剛結束旅居生活的她曬得黢黑,但眼神卻格外的明亮又堅定。

去年的5月,她和我說,受夠了打工 當牛馬 的生活,就算空窗期會影響找工作,也想要試試旅居,工作是為了生活得更好,現在自己過得不開心,必須換條路試試。

我的這個朋友,從小就很「出挑」,翹課罰站、帶手機進學校被罰寫檢討都是家常便飯,有次她還直接瞞著大人,跑去外省玩了一周,問起來就說學校暑假有活動要留校參加。

大人們最愛說的就是,她太叛逆了,讓我少跟她一塊玩,怕把我帶壞了。可看著眼前的她,我發現,我其實特別羨慕她身上的叛逆。

因為這並沒有讓她真的變成壞小孩或古惑仔,反而是更敢在長大後的人生裏試錯,折騰著要去找到自己和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於是,我帶著好奇搜了搜關於「叛逆」的心理學研究,才知道: 原來叛逆,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強大的積極作用。

來看今天的文章。

「青春期叛逆」

其實有利於自我成長

從定義出發,叛逆指的是一系列明確地反對或蔑視既定規範、權威人物或社會期望的行為。 但我們這裏談論的叛逆則主要是一種形成抗爭性人格的心理過程。

它始於青春期 (13至19歲) ,並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讓我們的內在變得堅定又有力量。

當然, 對一部份父母來說,孩子的青春期完全是個噩夢 ,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變得愛頂嘴、難管教;放學回家要麽鎖房間裏,要麽出門找朋友,反正不跟父母家人呆一起。

但對這一階段的青少年來說,這些直白的頂撞,從心底裏冒出的「誰尊重我的想法、聽我的感受,我就跟誰呆一塊」的心理,卻是 ta 們長出抗爭性人格的必要部份 (Brandner et al., 2021)

客體心理學理論的創始者 克雷因認為, 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一系列的心理階段,其中包括對父母權威的挑戰和反抗,而這種叛逆正是個體建立自我認知和自我表達的重要過程。

簡單來說,年幼的孩子眼裏的父母是無所不能、全能理想化的;但是在進入了大腦皮層高速發育的青春期後,孩子們開始意識到,其實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也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也會犯錯 (Brandner et al., 2021)

於是,青春期的孩子們開始懵懂地思考, 那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我只是父母的孩子嗎?在這一個身份之外,我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同伴、動畫、遊戲以及各類的書籍內容,都成為了發展自我的養分,孩子們大量地攝入各種內容,並且拒絕再像過去那樣全盤接受父母的想法和期待。

青春期叛逆,也就應運而生。

這份叛逆,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獨立成長所需的空間,就會主動退讓,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這類父母的心態大概是:你想出去旅遊是吧,那你去唄,自己訂票,自己做攻略。

期間孩子可能被坑,可能失敗,但都沒關系,父母只在孩子請求幫助的時候才現身。 與此同時,孩子開始意識到,犯錯是自己導致的,後果自然也由自己來承擔。

試錯給叛逆的孩子們帶來的是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穩重,更是敢於冒險的勇氣。

相較之下,那些 沒有在青春期進入到抗爭性人格發展心理過程的孩子,往往壓抑著內心對獨立的渴望,按照既定的社會時鐘走了很久,才開始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要的生活」。

成年後的「抗爭性人格」

是一種什麽樣的狀態?

1. 在做錯的時候,主動承擔後果。

青春期的「試錯經驗」結出了為自己負責的果實。

許多時候,在面臨失敗或自己導致的錯誤時,有些做法是更簡單的,比如否認責任、抗拒承認失敗,或是沈湎於羞恥感,不斷地懊惱自己太過粗心大意。

但具備抗爭性人格的人並不懼怕承擔後果,相反,ta 們勇於面對失敗後的處境,並以一種挑戰的心態從頭做起,很少因幾次的失敗就否定自我的能力。

2. 少走思維捷徑,批判性看待事物。

批判指的是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既不輕易隨大流,也不執拗的認為自己堅信的就是真理。

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時候,人腦為了節省認知資源會采用很多便利卻暗藏bug的思維捷徑,比如講得通就等於是真理、大家都這樣說那就是對的,又或者著名學者or專家都這樣說了肯定沒錯等等 (Moore et al., 2011)

以及人們總是認為自己堅信的就是對的,但實際上許多事情可能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所以, 具備抗爭性人格的成年人往往會先留個白,按停思維捷徑,多在腦海裏打幾個問號,再審慎地做出判斷。

比如,當社交媒體都在鼓吹跳進人生曠野,ta 們可能先考慮:a. 哪些地方/職業型別算曠野?b. 我需要跳進曠野嗎?c. 它適合我嗎?

一句話總結,抗爭性人格不是盲目地反對權威和秩序,而是用更加審慎的態度看待事物。

3. 尊重他人的同時,還能做到「自我堅定」。

自我堅定(assertiveness)指的是 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可以冷靜而合理地堅持自己的觀點,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尊重他人的權益,不攻擊其他人。

舉個栗子,去年剛拿了奧斯卡最佳女主的楊紫瓊,在拿下了馬來西亞世界小姐冠軍、簽約了香港影視公司後,她卻拒絕了導演當電影中漂亮溫柔女主的邀約。

堅定地告訴導演,想試試看當一個會「打」的女主。但她選美小姐的出身很難說服導演允許她瞎打功夫,於是她自己背起了沙袋,跟著武打演員訓練,直到她的實力得到認可,才正式參演電影。

也就是說, 一個能做到自我堅定的成年人,既會有為自己抗爭的勇氣,也有清晰、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支持自己的信仰的能力。

有些為了叛逆而叛逆的人,則往往落入固有的樣版中,僵化地對一切來自權威的觀點都表示拒絕,並且往往是毫無理由的拒絕。

Ta 們從來都是嘴巴上說著「我和社會上的人不一樣」,卻根本活不出一個不一樣的樣子,反倒是困在了為叛逆而叛逆的殼子裏,怎麽都走不出來。

如何才能達到這種狀態?

看到這裏,如果你發現自己雖然也叛逆過,但好像還是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並沒有形成內在的抗爭性人格。 那麽KY真誠地建議你:學會在心裏多反問。

來看一個具體的場景——

當已在北上廣深工作5年,30+的你又一次接收到來自長輩的人生建議,比如「聽我的話,年輕人在大城市還是不如回家」。

首先,我們可以在心裏進行第一重反問:從長輩的人生經驗或認知出發,這個觀點成立嗎?

這通常會有兩個答案,一是 ta 確實在外打拼過,過得很辛苦,不如在家鄉的那批親戚或朋友同學;二是 ta 從來沒有離開家鄉工作過,這個觀點立不住腳。

前者我們可以直接進入下一輪反問;後者則要稍作判斷,因為對方可能試圖將 ta 的要求和期待加諸在了我們身上,而我們是有權力說「不」的。

向來被評價為聽話、懂事的朋友們需要意識到,如果自己提出適當的、合情合理的拒絕,而對方無法理解甚至反應過激,那並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其次,我們可以進行第二重反問:Ta 和我關系怎麽樣,是在認真地在擔心我嗎?

許多時候,即便是關系親近的家人和朋友也會受限於認知和資訊,不夠了解我們的生活狀態,但卻是真心從自身經驗出發給到建議。

這種情況下,抗爭性人格的人不大會感到被冒犯,而是選擇先接收對方的善意;當然如果是不懷好意,懟回去也沒什麽大不了(神清氣爽 .jpg)。

最後,第三重的反問:這階段我的生活主旨是什麽?這個建議能給我啟發嗎?

這一步可以簡單理解為,視情況而靈活行事。比如你在大城市的確過得也不開心,回家鄉反而能找到穩定又相對輕松的工作,讓你有更多時間過自己的生活,那麽這就是一種啟發。

而如果你對於未來的生活早已有明確的規劃,哪怕現階段過得不那麽開心也決意要堅持,那麽這個建議則完全不必放在心上,如果你認為有必要可以告訴對方你的規劃,沒必要就笑笑不搭理,繼續過好自己的生活。

另外,這種反問絕不是杠精式的擡杠,杠精的反問語氣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絕對正確性;而抗爭性人格的反問重點在於論證、理解和反思的過程。

總的來說,為了叛逆而叛逆是沒有力量的。我們所談論的叛逆和抗爭性人格,要有思考作為前提、有自身前後一致的價值觀作為支撐。

正如福柯說的那樣: 「批判就是這樣一種運動,主體由此賦予自己權利,質疑真理的權力效應,質疑權力的真理話語;批判就是自願不臣服(inservitude volontaire)的藝術,就是深思熟慮的不順從的藝術。」

而這種深思熟慮的不順從,正是我們所講的抗爭性人格。並且,這部份人不一定看起來很刺兒、進攻性強或說話做事風風火火,反而有可能看起來平胡又低調,溫柔又內斂。

如果你發現,你的身邊就有這樣具備抗爭性人格的人, 轉發 給 ta ,讓 ta 看到自己有多酷多有力量。或者你自己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也歡迎 分享 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也能長出「抗爭性的人格」。


今日互動

你是具備抗爭性人格的人嗎

或者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References:

Abogado, I. (2023). The Archetype of the Rebel in Psychology. the Brain.

Brandner, P., Güroğlu, B., van de Groep, S., Spaans, J. P., & Crone, E. A. (2021). Happy for us not them: differences in neural activation in a vicarious reward task between family and strangers during adolescen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51 , 100985.

Browne, M. N., & Keeley, S. M. (2007).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Pearson Education, Inc.

Moore, B. N., Parker, R., & Rosenstand, N. (2011). Critical thinking. McGraw-Hill Education.

本文關鍵詞:叛逆、抗爭性人格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學會科學「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