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大批成年人,正在成為「假性不婚族」

2024-03-19情感

前段時間,有個詞引發了網友熱議——

「假性不婚族」。

不婚,還有分真假嗎?

實際上,和真正的「不婚主義者」不同。

「假性不婚族」指的是那些嘴裏常常喊著「我不結婚」, 但內心並不堅定,一旦有合適的時機和物件,也可能會選擇結婚的人群。

不少人表示「這就是我沒錯了」……

「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沒遇到對的人。」

「曾經受過傷害,現在想結也不敢結。」

「我和男友因為沒錢拖著沒結婚,但又愛面子,只好對外說我們不想結。」

雖然我們一直在鼓勵大家,無論單不單身、結不結婚,只要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足夠了。

但「假性不婚族」,似乎正處於一種「有違內心」的糾結狀態:

想一直享受單身自由,卻又害怕自己孤獨終老;

內心十分渴望婚姻,卻又不敢承認;

看到身邊的朋友陸續步入婚姻,心裏發慌......

為什麽會這樣呢?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假性不婚族」背後,隱藏了什麽心理真相?

「不婚主義者」和「假性不婚族」,雖然都是不婚人群,但ta們對婚姻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和看法。

先說說我身邊的一位「不婚主義者」:

我的前同事,一位35歲的女生,已單身10年。

她剛參加工作時也交過男朋友,甚至有結婚的打算,但同居後發現自己並不習慣和另一個人長久生活,便選擇了分手。

從那時起,她便沒有再談過戀愛,更是一名堅定的「不婚主義者」。

她全身心投入工作,靠自己努力打拼,實作了想要的生活。

她說,「如果遇到對的人,可能會談戀愛,但絕對不會結婚。」

因為現在的她,很享受獨立和自由的單身狀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夢想,完全不需要婚姻來束縛自己。

所以,真正的不婚主義者,往往更了解自身的處境與需求,自願不結婚,享受獨立生活。

ta們認為獨身是適合自己的選擇,堅守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選擇,不會一味否定異性和婚姻。

ta們平胡、守己,有著清晰的獨身生活規劃。

一項發表於【婚姻與家庭】雜誌的訪談研究發現:

堅定不結婚的人們,往往會把自己的人生描述成一個內在成長和變化的故事。

ta們比同齡人更加關註在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人生目標上的成功。

比如個人能力的提升、心理和情緒上的發展成熟等。

與之不同的是,「假性不婚族」們內心是渴望婚姻的,並沒有做好永久獨立生活的準備。

所以,在「假性不婚族」身上,可能會出現下面這幾個特征:

1、有結婚意願

假性不婚族一直都在等待對的人,只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才沒有選擇結婚;

2、情緒波動大

有時享受單身狀態,有時又羨慕別人能夠結婚;

3、自我懷疑

隨著年齡增長,自我懷疑加深,內心開始動搖;

4、自我提醒

經常反復提醒自己不要著急,總有一天會找到合適的結婚物件;

5、內心恐慌

看見身邊一個個朋友都結婚了,內心不自覺地感到恐慌;

6、情感孤獨

有時孤獨感會特別強烈,並且難以排解;

7、焦慮、失眠

偶爾還是會為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感到焦慮、失眠;

8、缺乏歸屬感

找不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內心還是渴望一個家。

可以說,「假性不婚族」比起「不婚主義者」,缺乏一種「自我價值感」。

ta們不確定自己一個人會過得好,同時又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

於是,只能掩蓋內心的真實想法。

假裝自己要很堅定地單身下去,但內心仍有一些矛盾和疑慮。

由於不是發自內心地坦然接受這種生活狀態,長期以往, 「假性不婚族」可能會把自己困在充滿矛盾和糾結的情緒牢籠裏,越來越自卑、焦慮和孤獨。

對ta們來說,明明內心想結婚,卻不能承認,背後其實有許多無奈,也很令人心疼。

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

原因,可能有3個:

a.在「從眾心理」下,產生了「結婚羞恥癥」

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很想戀愛或結婚,卻從不敢在社交媒體上表達這種想法。

這很可能是一種「結婚羞恥癥」。

在流行「獨立大女主」人設的當下,不婚,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潮流。

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中,會讓一部份渴望結婚的人,產生「從眾心理」。

當ta們出現「好想戀愛」、「好想結婚」的念頭時,就會不自覺地審視和批判自己:

「我這樣說,會不會被朋友們看扁?」

「ta們都說一個人挺好的,那我還結婚幹嘛?」

ta們一邊對婚姻存有幻想,一邊又為渴望婚姻的自己感到羞恥。

基於這種羞恥感,只好對外宣稱自己不想戀愛、不想結婚。

當然,這些選擇本身並沒有錯,更是個人的選擇自由。


但我想說的是:

假如你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對婚姻感到絕望、恐懼,假如你依然熱切地渴望建立一個自己的家。

請不要害怕,試著勇敢地表達出來,你有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權利。

b.「回避型依戀」人格,更恐懼親密關系

「假性不婚族」通常是向往親密關系的,也會像正常人一樣喜歡一個人。

但ta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維持一段親密關系,從而感到恐懼。

這類人群,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 「回避型依戀人格」

莎士比亞有句話,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回避型依戀:

你說你喜歡太陽,卻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進陰涼的地方;你說你喜歡風,卻在刮風的時候關上窗戶;這就是為什麽我很害怕你說:你也喜歡我。

「回避型依戀人格」,通常是在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的影響下形成的。

ta們沒有感受到父母足夠多的愛意,或者父母常表現出忽冷忽熱的態度,讓ta們從小就缺乏安全感。

進而長大之後,不相信會有人永遠愛自己,或者擔心建立一段關系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於是開始回避親密關系。

這種對親密關系既渴求、又害怕的矛盾,就會一直纏結著ta們,讓ta們不敢在關系中表達真實想法。

我有個閨蜜就是這樣的,因為從小是留守兒童,很少得到父母的關心,導致她在感情上有一種「不配得感」。

每當她和對方的距離正在拉近,關著的心門逐漸敞開,就差臨門一腳時,她卻退縮了。

如果你也是「回避型依戀人格」,現在,請你正視自己,勇敢展現真實的自己,因為你本身就是值得被愛的。

c.對婚姻的「完美」追求,讓自己產生焦慮

還有的人想要卻不敢進入親密關系,是因為ta們可能對於親密關系有著近乎完美的追求。

所以,ta們在戀愛期間,通常會十分開心、富有激情。

但只要一談及結婚,就會開始擔憂和恐懼:

萬一結婚之後這些都變了怎麽辦?

我們現在相處得不是很好麽,為什麽要更近一步呢?

這種完美主義,會讓ta們對親密關系望而卻步。

但其實,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或許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與不確定性相處,看到其中的無限可能。

總之,「假性不婚族」現象在當今社會越來越普遍,既有自主選擇的原因,也有社會壓力和過去個人經歷的原因。

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們,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他們也能更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那麽,「假性不婚族」如何才能收獲自己想要的幸福呢?

這裏有2個建議,希望能幫到大家:

a.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價值感」

著名心理學家阿伯拉罕·馬斯洛說過:你的價值不在於你擁有什麽,而在於你是誰。

婚姻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和優秀程度的唯一標準。

就算是單身,也不能證明是你有問題,所以無需用「不婚主義」來隱藏這個事實。

你一定有獨屬於你的魅力和價值。

找到一個你擅長的、感興趣的,並且能持續給你帶來正向反饋的事情,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找回個人價值感。

或者透過發展友誼和人際關系等方式,來拓寬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活經驗,從而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當你重新擁有自信,便不會再去比較自己和別人的生活軌跡,也不會被外界的評判左右。

你會更加確定自己想要什麽樣的生活,從而做出更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而不再總是猶豫徘徊。

b.其次,是建立「樂觀型愛情觀」

放棄對愛情和婚姻的完美主義幻想,勇敢走進真實的親密關系,在沖突、爭吵、磨合中,不斷自我成長,慢慢成為彼此對的人。

心理學家 C. RaymondKnee 提出過「樂觀型愛情觀」的概念,並認為這種愛情觀,是最靠譜的:

我覺得ta就是我的 Mr. / Mrs. Right,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經營愛情。

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認為, 最健康的愛情觀,是假設任何人都值得你去愛。

愛情不總是完美的,只要我們的愛是真誠且自願的,你可以試著向前一步,勇敢地迎接它的到來。

我想起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裏的一個場景。

50歲的單身主義者百合醬,看著自己設計的廣告牌被人誇贊,說了一句話:

「要讓年輕的女孩子知道,即使年近50,即使仍然孤身一人,依然可以過得很瀟灑,依然可以繼續拼搏。」

但,即使是堅強了半生的百合醬,最後也是哭著說完這段話。

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百合醬這樣的人,在孤身堅持著自己的時候,仍然對愛情、對生活、對一切存有美好的期待。

相信很多女生,小時候也這樣憧憬過:

20歲遇到白馬王子,25歲結婚,30歲生兒育女......

顯然,生活並不會滿足每一個人的願望,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擁有完美的愛情。

但大膽承認想愛,仍然相信愛,一點也不丟人。

就像百合醬說的,「讓總是被強行賦予的價值擊碎的女性們,重獲自由。因為自由才美麗。」

當你有一天能夠真正遵從自己的內心,想戀愛就說想戀愛,想結婚就說想結婚;覺得一個人更自在,就學會一個人生活......

你就是自由的,也是美麗的。

最後,希望大家永遠都有自由選擇愛或不愛的勇氣,也希望大家永遠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

作者 | 一顆多肉 ,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簽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