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孩子有沒有出息,從「媽媽」身上就可以看出來

2024-03-19情感

在電視劇【消失的孩子】中,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袁午,成績優異,高考中數學還考了滿分。

他的背後,是母親二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規劃,工作和婚姻也有母親幫忙把關。

袁午的人生平坦順遂,所有人都認為他優秀又聽話,卻少有人知道袁午內心的空洞。

直到他第一次去賭博,輸到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父母帶著他去新的地方生活,依靠著父母微薄的退休金度日。

母親常常悲傷地對他說:「我要是走了,你可怎麽辦?」

母親為孩子傾其所有,精心培育之下,卻養廢了孩子。

這種情形不止出現在影視劇裏,現實中也比比皆是。

要想孩子真正地有出息,一定不要做以下4種媽媽,尤其是第4種。

「我吃過的苦,一定不讓孩子再吃」,於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就成了很多媽媽的座右銘。

少見又珍貴的食物,自己不吃,只留給孩子,無可反駁的借口是「媽媽不愛吃」,孩子獨占所有而覺得理所當然。

稍微動用體力的家務,也不舍得孩子去做,一句:「你不會做,我來吧」,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

其實,不舍得讓孩子提早吃點「苦」,後面的日子不但苦,更多的是「難」。

身邊有這樣一位母親,她的兒子在修理廠上班,每到工作繁忙、任務繁重時,這位母親就會主動給廠裏打電話為兒子請假。

她覺得兒子太累,需要休一天假。

有時候頭一天加班,第二天也要為兒子請假,她覺得兒子加班回來太晚,第二天需要補覺。

久而久之,好吃懶做,偷奸耍滑,成了兒子的標簽,每次工作不久就會被辭退。

在母親無私的呵護下,年近40歲的兒子拈輕怕重,附近能做工的去處都短暫地工作了一遍,最終都嫌辛苦,徹底回到家啃老。

即使如此,母親依然為兒子張羅了婚事,總以為成了家就可以立業,可是兒子並沒有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逐漸年邁又渾身病痛的母親只能養著他,這位母親也成了祥林嫂,逢人訴苦,希望有人能給兒子介紹個工作。

托爾斯泰說:「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關鍵是如何教育。」

走到這樣的境地,母親不能說沒有責任。

其實,適當的吃苦,才能讓孩子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

吃學習的苦,擁有知識,才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吃規則的苦,才能適應生活,獲得獨立。

沒有傘的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與孩子一同奔跑,而不是脫下唯一的衣服給孩子。

有的媽媽特別愛跟孩子哭窮,有時單純是抱怨,有時是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格。

然而,幾乎沒有一個孩子能走出父母哭窮的魔咒。

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感覺自己是家裏經濟狀況不好的元兇。

有一位大學生,暑假兼職賺錢買了機票去旅遊,當她發第一次坐飛機時的飛機餐給媽媽時,媽媽直接回了一張吃剩飯的照片,並說:

你在外面山珍海味,我和你爸在家吃剩飯。

女孩旅遊的興趣全無,稱自己再也不會出去旅遊了。

媽媽一次次哭窮,根植在孩子心裏的只有「享受」的罪惡,是父母如此辛苦,你怎能這樣享受的「不配得感」。

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即使以後再成功,也體會不到生活的快樂。

有位媽媽卻恰恰相反,暑假帶著女兒去旅遊,沒有像往常一樣坐二等座,而是選擇了一等座。

當女兒說二等也有位置時,媽媽說:「你值得一等座,你配得上一等座!」

在女兒提起商務座時,媽媽非常坦誠地告訴她:

商務座你也配得上,只是爸爸媽媽目前的能力還配不上。但這不是你的問題,是爸爸媽媽的問題。

女兒還在糾結可以節約一點,不想父母那麽辛苦時,這位媽媽卻說:「賺錢的目的是為了什麽呢?辛苦不是因為你,沒有你,爸爸媽媽也要努力。」

最後,這位媽媽說: 「要記住,你值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前提是,你自己也要為之努力。」

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說:

貧窮思維帶來的最大問題是,讓人失去生命中的激情狀態,這看起來省了點錢,實際上精神裏面,會不斷地給自己熄火。

不斷地向孩子哭窮,除了讓孩子擁有「享受羞恥癥」,再無其他。

不跟孩子哭窮,而是告訴孩子:

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值得更好的人生,只要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切都值得,才是孩子對面未來最大的底氣。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一生很多時間都在被拿來攀比和炫耀。

小時候,當家裏來了客人,兩歲時被媽媽要求背誦唐詩,五歲要跳舞助興,七歲則被要求彈鋼琴。

曲終人散,客人滿口稱贊,父母一臉滿足。

類似這些,你是否經歷過?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 「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贊美。」

即使是成年人,也喜歡被贊美,而贊美一個媽媽,最高的褒獎就是稱贊她的孩子。

然而,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卻為了有炫耀的談資,逼著孩子不斷加強某方面的才能,忘了問孩子是否喜歡和擅長。

此時,孩子成了一個物品,一個讓父母驕傲的道具,孩子在被物化的關系裏,除了排斥和恐懼,再無其他感受。

南韓有位媽媽李柳南,是知名校長,又是教育家,一雙兒女也在她的嚴格教育下,出類拔萃。

有媽媽向她討教經驗,李柳南也願意傾囊相授,享受著被仰視的高光時刻。

然而,她心裏明白,以孩子的資質,優勢只能維持在小學階段,即使有她和丈夫的雙重助力,也只能保持到初中。

可是,李柳南為了自己的人設,不斷地給孩子加壓,維持自己成功教育家、優秀母親的形象。

終於,高中時兒子不堪重負,選擇退學,只想在家打遊戲擺爛。

女兒也緊跟著哥哥的腳步退學在家。

李柳南開始反思自己,才發現,孩子不過是她炫耀的資本,攀比的工具。

在孩子養廢後,這位媽媽驚覺,原來自己只愛作為攀比工具的孩子,懺悔地寫下【媽媽的悔過書】,剖析自己,警醒其他家庭。

看到孩子本身,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即使孩子普通,也要大方坦誠地擁抱孩子,告訴他: 「我不關註成績,我只在意你的感受。」

不用自己狹隘的恐慌束縛孩子的無限可能,孩子的未來,遠比你想象的精彩。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很多媽媽卻做不到與孩子分離,而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不僅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還是自己命運的延續。

媽媽自己的人生沒有如願,而把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執行,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生重來。

曾經,上海海事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楊元元,就背負著母親未竟的人生。

楊母沒有上過大學,於是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女兒本來想考大連的高校,楊母以離家遠為由,讓女兒就近讀了武漢大學。

大三時,楊母跟著女兒住在宿舍,一張90厘米的單人床上,母女兩人睡了兩年。

被綁縛的楊元元成了同學眼中的異類。

畢業後的楊元元可以去縣城當公務員,母親卻不允許,因為名牌大學生去縣城當公務員,說出去丟人。

楊母喜歡大城市的繁華,想起年輕時去過的上海,於是,楊元元的深造之路,也在母親的逼迫下,轉而報考了上海的高校。

如願以償就讀海事大學後,幻想這次終於可以脫離母親的楊元元,積極參與活動,還是戲劇社團的主演,努力生活。

這一切,都在楊母再次住進宿舍後戛然而止。

一個絕望的女兒,一個緊緊攀附住女兒的母親,除了不用參加考試和學習,楊母跟著女兒再次過著青春的人生。

楊母說,自己的人生充滿遺憾,要讓自己的人生在女兒身上重來一遍。

最後,楊元元不堪重負,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她曾詰問:「為什麽我讀了這麽多書,學了這麽多知識,還是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被母親緊緊攀附著的楊元元,從未活在自己的命運裏。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說:

越有出息的孩子,越會拋棄父母,因為他們要去更遠的地方,遇見更多誌同道合的人。

我們總說孩子你慢慢來,但有時候,快快地放手,孩子走得才會更遠。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 「母親的含義是影響。」

潛移默化中,孩子的成長,成在母親,敗也在母親。

就像一場因果緣分,母親種因,孩子得果,不肯枯萎的藤蔓,結不出成熟的果實。

尊重孩子的獨立個體,是每個媽媽都應該學習的必修課,自己的人生縱使遺憾,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媽媽與孩子緊密相連,有時難免不舍得放手,不過,作為媽媽,你可以拉著孩子的手,但請讓孩子決定往哪裏走。

作者 | 曉爽

主播 | 一凡,電台主持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