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你和父母總是不親,和父母打電話沒幾句可聊的,自己也很少想家,意味著你們之間有些「恨」是沒有表達出來的。 精神分析上有這樣一個觀點叫:只有當恨表達完了,愛才會浮現。 就 好比 一個桶 裏 ,臟水沒倒掉,幹凈的水就無法裝進去。
但向父母表達「恨」是很難的。即使我們都清楚,我們自身上的很多問題,比如焦慮、擰巴、自卑;總是談不好戀愛、處理不好關系等等,歸根溯源都來自於我們的父母。但哪怕我們心裏對父母再不滿、再憤怒 .. 這些情緒也只會被我們隱藏在內心。
因為孩子出於愛父母的本能,我們不允許自己去「恨」父母,但凡生出一點看似違背孝道的想法,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
而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我們之所以很難向父母表達「恨」意,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對父母仍然抱有幻想。 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童年的自己,沒有辦法放下從父母那裏得不到的回應,相反,我們內心對父母是抱有期待的。而一旦將「恨」說出口,等於說承認了父母對我們的傷害,也承認了父母可能並沒有那麽愛自己。這會讓我們產生一種猶如被全世界拋棄的悲傷。
所以我們與父母之間一直維系著一種「虛假」的和平,看似沒有沖突,但就是無法做到與他們太親密,因為內心深處那來自於父母的創傷它始終橫在那裏,並且這個創傷還會逐漸侵蝕我們的內心。我們永遠無法走出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痛,也永遠無法真正地做到與過去和解。
所以,要想療愈自己,我們首先要學會「恨」,具體你可以這樣。
第一步,承認父母沒有那麽愛自己。 我們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關心和無條件的愛,但不能偏執。總是抱著期待和幻想,只會讓我們不斷地陷入到「求而不得」的負面情緒裏內耗自己。而真正的成長一定是從幻想回歸現實。承認曾經受到的傷害,承認自己的無助與不安,只有將傷口徹底地撕開,才會有真正愈合的可能。
第 二 步,允許自己憤怒。 當你承認了父母沒有那麽愛自己後,你可以失望、憤怒、甚至怨恨他們。你要知道,父母本應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他們沒能好好愛你,你當然可以不滿、生氣。允許自己這些負面情緒的流動,你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你,才能去看到你內心深處的委屈,也才會更有動力去自救。
第三步,主動向父母表達你的真實感受。 父母對我們造成的創傷其實並不都是有意的,只是他們也來自於一個被忽視、被指責的原生家庭,讓他們沒有學會怎麽正確的去愛孩子。很多行為,在你眼裏是傷害,但他們以為這就是愛。所以你不妨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他們,將你的「恨」以一種合理的方式表達。哪怕你們之間會在溝通的過程中產生沖突,但一次有建設性的沖突,會幫助你們更懂彼此。
我曾經就有個咨詢者,他在我的鼓勵下,嘗試與父母來了次深度交流,他將自己的不滿一件件都說了出來。在說的過程中,父母有錯愕,也有憤怒,覺得自己簡直是養了個白眼兒狼,最後這場談話是有點不歡而散的。盡管如此,但他覺得,能夠將自己積攢了那麽久的委屈全倒出來,最起碼自己的內心是非常輕松的。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這次談話沒多久,他的父母第一次向他表達了對他的理解,雖然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歉,但也在那一刻起,他與父母之間的墻仿佛也在被打破,他們的關系也變得更親密了。
當然,我的這位咨詢者他是幸運的,他的父母能夠在冷靜後接住他的這些情緒。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父母他可能永遠都做不到理解你,他們只會把你對他的表達當做是對他們的攻擊。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不勉強,畢竟他們接不接受是他們的課題,而表不表達才是我們的。如果父母認知不夠,我們能夠做到前兩步,也算是一種勝利。
允許一切的發生,也是對自己的真正接納,療愈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我是雨宸,如果你有情感或者心理上的困惑,每周三到周天中午 11 點,來我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