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她將兩個女兒嫁給了兩個兒子,卻感動全中國……

2024-02-11情感

作者丨馨澤

來源丨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2009年,一張有著183人的全家福傳遍了新疆阿勒泰地區。

照片中老母親阿尼帕70歲大壽,19個孩子及子孫齊聚一堂,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讓人們驚奇的是,這幸福的一家人,竟然包含了4個民族,四代人。

他們是如何成為一家人的呢?

原來,阿尼帕與丈夫阿比包生育了9個孩子,同時又收養了10名孤兒。

在貧苦的歲月裏,這對夫婦勤勤懇懇勞作,辛辛苦苦養大了19個孩子。

阿尼帕為了撫養孤兒,從自家孩子的口糧中擠出食物。

不僅如此,生活中她還習慣偏向領養的孩子,用更多的愛溫暖他們失去親生父母的傷痛。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也生兒育女,家族壯大到將近200人。

每次聚會,大家會再搬出家中直徑1.2公尺的大鍋,做一頓熱乎乎的飯菜,圍著老媽媽阿尼帕熱熱鬧鬧地吃一頓。

過去的生活再苦再難,阿尼帕從來沒有放棄過一個孩子。

在她古稀之年,子女們開始反哺母親,輪流照顧母親,向母親學習幫助他人。

2009年,阿尼帕當選「感動中國」人物,她的故事從新疆傳遍全國。

1977年的冬日,阿尼帕的兒子放學帶回一個小女孩,穿著破爛衣服,戴了一頂帽子,渾身散發著臭味。

阿尼帕問完得知,孩子叫王淑珍,11歲,父母已經去世了,來找親戚卻迷了路。

阿尼帕招呼她進屋,做了一碗熱乎乎的拌面,讓小淑珍吃。

小淑珍卻怯生生地看著阿尼帕,不敢動筷子。

阿尼帕滿眼憐惜地說:「孩子,不要怕,吃飽了就不冷了,快趁熱吃吧。」

小淑珍從阿尼帕的眼中讀出了善意,香噴噴的面勾起了她的胃口,她放下戒備,大口大口吃起來。

吃飽飯後,阿尼帕想給小淑珍洗個熱水澡,孩子忽然哇哇大叫著,說帽子不能摘。

阿尼帕這才發現孩子滿頭都是膿包,滲出的血已經將帽子粘住,無法摘下來。

難怪小淑珍身上散發著惡臭,阿尼帕沒有強迫小淑珍,只幫她洗了身體,之後問她:

「你願不願留下來?阿姨想辦法幫你治病?」

小淑珍聽完用力點了點頭,乖乖穿上了阿尼帕為她準備的幹凈衣服。

丈夫阿比包下班回家,看到家裏又多了一個孩子,已明白大半。

當時,他們有6個親生兒女,加上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家裏已經有9個孩子了。

阿尼帕知道家裏的糧食很緊張,但還是先開了口:

「這孩子有嚴重的頭瘡,我想給她治好病,再讓她走。一個女孩子,不能沒有頭發……」

阿比包嘆了口氣,「家裏哪還有錢給她治病?」

他知道無法拒絕妻子的善意,但他當警察一個月45元薪資,遠遠不夠十幾口人的開銷。

「從我的飯裏省出一半,她就夠吃了。其他的事,再想想辦法。」

阿尼帕不忍心把生病的孩子趕出家門,堅持留下小淑珍。

阿比包不再說話,默默地做事去了。

家裏的孩子嫌小淑珍臭烘烘的,都不喜歡她,吃飯的時候誰都不想挨著她坐。

阿尼帕對孩子們說:「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誰生病就歧視誰。」

接下來,阿尼帕開始想辦法幫小淑珍治頭瘡。

她四處求醫問藥,得知鎮上有個人小時候也得過這種病,現在已痊愈。

阿尼帕趕緊翻出僅有的錢,找到那名醫生,買回藥膏。

阿比包回家越來越晚,為補貼家用,他又找了打土塊的工作,打一塊能賺1毛錢。

夫妻倆沒有再為小淑珍的事拌嘴,反而用實際行動,讓家裏的孩子們接受了小淑珍。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小淑珍掀開頭上的紗布,意外地發現長出了毛茸茸的頭發。

她激動地跑去告訴阿尼帕,「頭發長出來了,媽媽。」

阿尼帕摟著小淑珍,高興地流下了眼淚,聽到孩子喊「媽媽」,她回:「你若喜歡這麽叫,就這麽叫吧。」

小淑珍告訴阿尼帕,他們的生父早早去世,母親改嫁後患病,不久也不幸離世。

繼父體弱多病,還有3個親生孩子要管,無力照料更多的孩子。

兄妹4人只能四處流浪,討口飯吃。

在得知小淑珍有了新家,還有了新的媽媽,不久後三兄妹找了過來。

看到身量單薄的3個孩子,阿尼帕挨個摟到懷裏,不住地安慰:

「孩子們,以後這裏就是你們的家,我願意當你們的媽媽。」

4個孩子感動不已,頓時哭成一團,緊緊地抱在一起。

就這樣,阿尼帕收留了小淑珍家4個回族孩子。

孩子個個都在長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阿尼帕家裏更困難了,但她寧願付出所有,也不忍看到有孩子沒人管、無人疼。

阿尼帕的爸爸是喀什人,小時候一家人住在蒙古國。

母親身體虛弱,阿尼帕13歲就輟學,幫父母照顧弟弟妹妹。

看到6個月的妹妹嗷嗷待哺,她到處撿麥穗,加豌豆蒸熟,然後用磨碾成糊糊,餵給妹妹吃。

17歲時,阿尼帕一家獲批回國,搬到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居住。

1957年,阿尼帕與善良樸實的阿比包結婚,開始了他們的小日子。

不久後,父母因病去世,留下6個弟弟妹妹,最小的弟弟還不到一歲。

阿尼帕主動把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扛在肩上,春天挖野菜,秋天撿麥穗、挖馬鈴薯,想盡辦法解決一家人的溫飽。

丈夫阿比包沒有任何怨言,支持著阿尼帕供養全家。

1970年,鄰居牙合甫夫婦(丈夫維吾爾族、妻子哈薩克族的再婚家庭)相繼去世,撇下3個孩子無人照顧。

阿尼帕跟丈夫商量,「天越來越冷了,咱們不能眼看著孩子們受凍、挨餓啊!」

阿比包悶悶地點了點頭,一起把孩子們接到了自家的帳篷裏。

這是阿尼帕第一次收養孤兒,此後,她又收養了小淑珍四兄妹。

12年後,小淑珍的繼父撒手人寰,留下了3個漢族孩子無人看管。

阿尼帕把他們也接了過來,收養的孩子已經10個了,加上他們自己的9個孩子,全家總共19個孩子。

阿比包早就辭掉了警察這份穩定工作,他到鑄造廠掄大錘,一個月能多賺8毛8。

這些錢可以多買些粗糧,阿尼帕用它們做成糊糊分給大家吃。

為了給全家20多人做飯,阿尼帕特意買了一口1.2公尺的大鍋,孩子們最喜歡圍在鍋旁,眼巴巴等著吃媽媽做的烤饢。

但家裏糧食總是不夠吃,阿尼帕便悄悄把自己的飯留出來,分給幾個大孩子。

常年不停地勞作,加上營養不良,阿尼帕累病了。

阿比包一個人無力照料這麽多孩子,提出送幾個孩子去親戚家。

得知這一訊息,孩子們哭成一片,誰都不肯走。

「我以後只吃半碗飯,能不能別送我走?」

「我以後再也不喊吃肉了……」

孩子們的哭喊像尖刀一樣紮在阿尼帕的心上。

她硬撐著坐了起來,沖著阿比包擺擺手,用虛弱的聲音說出了一句承諾:「只要我還有一口氣,誰都不用走。」

從這之後,孩子們格外勤快了,男孩子放學撿柴打水,女孩子幫忙做飯,每個孩子都想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阿尼帕病好後,透過公社找了一份洗羊下水的工作,按件計薪資,一套兩毛錢,每個月按計件大概可以掙上36元。

冰冷的冬日,阿尼帕清晨5點就起床,跑到河邊鑿開河水才能洗。

摻雜著羊糞的羊腸和羊肚,用涼水洗凈特別不容易,阿尼帕全然不顧零下十幾度的寒風,幹得滿頭大汗。

這也讓她留下了風濕痛的病根,此後每到陰雨天,阿尼帕的關節都會疼痛難忍。

這份收入讓阿尼帕有了盼頭,可阿比包又失業了。

鑄造廠倒閉了,阿比包只能去做放牧員,白天四處放羊,晚上宰羊。

阿比包的新工作能收集到剩余的殘羊皮,攢多了,阿尼帕就把它們縫在一起,當羊毛被子給孩子們蓋。

寒冬臘月,一家人擠在羊毛被子裏,每個孩子都感覺很溫暖。

孩子在一起常打打鬧鬧,阿尼帕告訴孩子們要相親相愛,她從不偏袒親生孩子,反而對領養的孩子額外照顧。

有一次,阿尼帕趁其他孩子沒回家,單獨做了一份奶茶,喊小淑珍來喝。

懂事的小淑珍想叫阿尼帕的親生女兒一起來喝,卻被阿尼帕制止了,「這是為你做的,你太瘦了,我想給你加點兒營養。」

小淑珍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感受到了阿尼帕的母愛,是真摯的,是跨越血緣的大愛。

親生女兒卡裏曼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她看到媽媽給小淑珍買了新裙子,心裏難過極了,怪媽媽偏向領養的孩子。

阿尼帕拉過卡裏曼,耐心地說:「你是大姐,要做榜樣讓著弟弟妹妹。你有親生父母,可小淑珍沒有啊。」

卡裏曼聽完媽媽的話,慢慢想通了,她跟媽媽認了錯。

阿尼帕臉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兒子們也不省心,親生兒子阿本在學校偷走了養子王作林的新球鞋。

阿尼帕知道後,狠狠揍了阿本一頓。

王作林感覺很愧疚,趁家人都睡覺時,將球鞋塞到了阿本床下。

阿本看到後,又默默退了回去。

學校開運動會,王作林穿著新球鞋跑完比賽,顧不上自己輸了,扭頭就跑去找阿本,把球鞋給阿本穿上,盼著他能贏。

阿尼帕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她教導著孩子們跨越血緣關系、打破民族差異,相互理解,互幫互助,互敬互愛。

孩子們常跟外人炫耀,「我們家裏雖然不富裕,但家裏的笑聲是最多的。」

日子再苦,阿尼帕夫婦沒有放棄一個孩子;

家裏再窮,阿尼帕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她知道,只有學好知識,孩子們未來的路才會走得更遠更踏實。

阿尼帕收養孤兒的事在縣裏傳開,政府每月補貼她家15元。

阿尼帕沒有「獨享」福利,常常拿這份「額外」的收入去幫助其他人。

一位叫切克斯的貧困戶,是阿尼帕的鄰居,他的手有殘疾,生活自理非常困難。

從1984年開始,阿尼帕一家常年給他家送面粉,讓他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在阿尼帕眼中,無論民族、出身和生疏,誰有困難她都願意幫一把。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們長大了,陸續離開了家。

原本擁擠的房子,慢慢空了出來。

他們傳承了媽媽的愛心,無論誰家有困難,都能擰成一股繩,相互幫忙共渡難關。

這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是阿尼帕兩個兒子結婚的日子,同時,也是兩個女兒出嫁的日子。

原來,阿尼帕收養的兩個女兒,分別跟兩個親生兒子看對了眼,談起了戀愛。

阿尼帕特意選了一個良辰吉日,為他們舉辦一場熱鬧的婚禮。

她穿了一身紅色的新衣,歡歡喜喜地跳起了民族舞。

婚禮吸引了好多村民和朋友們參加,大家紛紛羨慕阿尼帕,既當婆婆,又當丈母娘。

只有她心裏最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每個孩子都是她的心頭肉,孩子們幸福就是她最大的願望。

阿尼帕的孩子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大愛,兄弟姐妹團結互助。

1995年,年僅33歲的老二阿本意外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孩子。

大哥王作林第一時間從外地趕過來,趴在弟弟靈前慟哭不已,「阿本,你放心走吧,家裏有我。」

他每個月定期給孩子們打生活費,時刻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

長女卡麗曼得知女兒班裏有個貧困的同學要輟學,她決定出手資助,讓孩子繼續讀書。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一直帶著孩子們住在土塊房子裏。

後來,政府幫助阿尼帕建起了二層小樓,二層是阿尼帕事跡教育展館,一樓是阿尼帕的家。

家裏寬敞多了,院子也足夠大,可以聚齊祖孫四代。

日子越過越好,可陪伴阿尼帕大半生的丈夫,在2008年突發心臟病去世了,享年79歲。

去世前不久,他剛跟阿尼帕慶祝了50年金婚,還以兩人的名義為汶川地震的孤兒捐了善款。

這位操勞一生的老人,在妻子身邊閉上了雙眼,他們共同熬過了苦難的日子,又把苦難過成一首交響曲,讓歡樂的音符在家中持續跳躍。

他們培養的孩子都自食其力,無論貧富,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

2009年,阿尼帕獲得感動中國人物獎,成為新疆「最美媽媽」。

阿尼帕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大家紛紛向她學習。

阿尼帕的無私付出,將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團結互助的精神,濃縮成了一部感人的家書,值得後人敬仰,也值得所有人敬佩。

點亮 【贊】+【在看】 ,願所有的善良,都能不被辜負。

參考文獻:

1、【法制日報】民族大家庭 和諧一家親 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與她4個民族19個兒女的故事

2、新華網:【「傳奇媽媽」阿尼帕】

3、中國網:【阿尼帕·阿力馬洪:慈母仁心 愛家愛國】

作者 | 馨澤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台,關註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系維護。

主播 | 應猶,公眾號:枕邊經典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