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允許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而不是你期待的樣子 | 簡裏裏×王文秀直播精華分享

2024-06-28情感

上周,我們邀請了簡單心理創始人兼CEO簡裏裏,與中國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前理事長王文秀開啟一場關於「玩」的直播對談,聊聊 「你會和孩子『玩』」 嗎?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或者是常常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相關從業者,相信下面的討論會給你不少啟發。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前理事長

王文秀

簡單心理創始人&CEO

簡裏裏

01

用遊戲的方式觸及孩子的內心

簡裏裏: 文秀老師,你是什麽時候開始進入兒童治療這個領域的?有什麽契機嗎?

王文秀: 我1993年博士畢業回到(中國)台灣,在新竹師院師範學院找了一份工作,培養大學生畢業後當國小的心理輔導老師。在那之前,我在(中國)台灣師大、美國讀博士的時候都沒有針對兒童,反而是針對中學生和成人,所以兒童這一塊對我很陌生。

但在很短的時間, 我一邊教書一邊在附近的小學做免費的個案。 從這裏開始,我逐漸試著去琢磨理論如何在兒童上運用,還去家庭扶助中心連續三年每個禮拜三下午去做三個小時的遊戲治療。

那時候那裏的兒童大多都是受虐、受家暴、受性侵的孩子,所以我跟他們做遊戲治療挑戰非常大,但那三年的經驗也幫助我很多,我很感謝那些小朋友。這大概是我跟兒童工作的淵源,後來我自己有兩個小孩,撫養他們長大的經驗對我做兒童治療也有很大幫助。

圖源/unsplash

簡裏裏: 您從50年代就開始做兒童治療,但直到現在仍有一些人對兒童是否能夠接受心理治療存疑,很多咨詢師也不了解兒童治療是如何進行的。您是怎麽看的?

王文秀: 以前在學校裏,老師看到攻擊、說謊、偷竊、作弊這類看得到的「問題」行為,會覺得這些孩子就是調皮搗蛋,把他們叫到辦公室訓一頓,「修理好」後再送回來。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師知道,一些孩子已經超出我的能力了,需要轉介到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那裏,如果這些心理輔導老師不太能夠勝任,可以聯系家長,送去各個縣市的學生輔導中心,尋找更專業的心理咨詢/治療師幫助。

由此可見,近十年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了。

一般情況下對兒童不會一開始就要做心理治療,聽起來比較嚴重,所以我們說「遊戲治療」,告訴家長跟老師,這是一個做遊戲的成長活動,不讓大家覺得我的孩子已經很嚴重了。

圖源/unsplash

簡裏裏: 聽起來遊戲治療的物件不一定是像ADHD、阿斯伯格兒童, 如果兒童遇到了一些家長無法處理的情況也可以透過遊戲治療來解決。

王文秀: 是的,談到遊戲治療,像那些在家中遇到困境的孩子,比如父母離婚等,家中關心的人離世,這些孩子會感到非常難過。 對於這種悲傷和失落,遊戲確實可以提供幫助。

此外,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或者特別焦慮,咬手指、拔頭發,或者尿床。甚至目睹家庭暴力、遭受性侵……這些孩子有時很難用言語告訴別人發生了什麽事情。 透過遊戲治療,他們可以在一個安全、溫暖、一致和包容的環境中處理他們內心真正害怕的事情,或者是一些難以跨越的難關。

02

允許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而不是家長期待的樣子

簡裏裏: 有學員問兩歲的寶寶因為生病住院了半個月,要怎麽消除寶寶對這段經歷的恐懼心理?文秀老師有什麽建議嗎?

王文秀: 我對這個寶寶的病情不太了解,病是已經康復了,還是慢性的,可能需要頻繁住院?這些情況會有所不同。另外,我也不清楚醫院家長是否可以陪同?對於孩子來說,這半個月的經歷是怎樣的?我不太清楚,所以我只能給出一個比較籠統的回答。

簡單來說,我認為 家長首先要告訴自己不要自責, 不要覺得對不起這個孩子,不要責怪自己照顧不周。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麽在後續的行動中都會感到很痛苦,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當孩子回到家後,我們應確保ta感到安心。 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ta可能會哭鬧,難以入睡,可能會害怕,甚至擔心明天會再次被送到醫院。這些都是成年人可以理解的情緒。因此,當孩子表達這些情緒時,我們應該好好哄ta,陪伴ta。

兩歲的孩子可能還無法完全理解很多概念,我們可以試著用ta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解釋。我們可以使用遊戲治療或者讓家長使用孩子喜歡的玩偶,或其他能帶來安慰感的方式來陪伴ta,並給ta講故事。

如果家長能找到與孩子經歷相類似的主題的繪本,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一邊講故事,一邊展示繪本中的插圖,並用家長自己的語言講述,讓孩子意識到: 「哦,原來我有這種住院的經歷,故事裏的人物和我一樣,經歷了許多擔心、害怕和痛苦,也渴望父母的陪伴,同時也很擔心自己會被拋棄。」

或者我們可以在孩子哭鬧時請ta嘗試回憶在醫院裏發生了哪些事情。如果家裏有一些用於成人的醫療用品,比如聽診器或體溫計,我們可以用過家家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讓ta扮演病人,甚至讓她自己扮演醫生、護士的角色,請ta講述在醫院期間的經歷。

這種角色扮演的方式,一方面讓孩子有機會表達他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經歷,另一方面讓孩子感到自己擁有掌控感。 對於孩子來說,他對於生病和扮演其他人的方式進行表達,雖然不是ta本人,而是化身為其他人,但事實上,這仍然是ta自身的表達,這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療愈過程。

圖源/unsplash

簡裏裏: 我當媽媽之後,才逐漸學會和小朋友玩角色扮演。她一歲多的時候,我發現我們家的阿姨,會和小朋友玩很多角色扮演,比如說如果讓她穿一件衣服,阿姨就會說:你看衣服上有個小熊,小熊說今天我陪你睡覺,好不好呀?透過這種方式,小朋友就很高興地願意穿上這個衣服。

作為父母,特別是如果沒有學習過兒童心理治療的理論知識,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難以自然地運用這些概念。

我現在經常與我的孩子進行對話,盡管她只有一歲多,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豐富。大約一歲半的時候,她的手不小心摔破流血了,我問她:「寶寶,你的手怎麽了?是怎麽摔傷的?」盡管語言能力有限,但她用各種方式表演了摔傷的情景。我覺得這非常了不起,這個經歷讓我驚訝地發現,她有能力開始表達事情了。在表達中,她經常會誇張虛構一些情節,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想象力,但是非常有趣。

所以我非常同意文秀老師剛才提到的觀點,即無論小朋友經歷了什麽樣的事情,父母都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孩子交流。

在這樣的遊戲過程中, 目標並不一定是獲得事實性的資訊,而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透過這些遊戲方式,孩子可以在處理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時,透過遊戲的過程來進行感受和處理,而不是用大人的邏輯方式去理解。

王文秀: 說到孩子一歲多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受傷這件事,從文獻來看, 孩子在母親的子宮裏面就有記憶了,但是是直覺型的記憶,跟媽媽在懷孕時的情緒相關,可以感知到環境安全與否。

很多孩子在咨詢中最後歸因到家庭不幸福是因為自己「不乖」,我就會問家長,你們給予孩子很多抱怨,那ta在出生的時候你們的願望是什麽?很多家長就說,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樂。

所以 如果家長都有這樣的心,我覺得孩子就會真的比較幸福,不是要長出父母期望的那個樣,而是能夠長出自己的樣子。

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四個月的時候我就離開ta,去美國念書,由我公婆和我先生撫養,而第二個孩子我在身邊。但我的兩個孩子都成長的品行良好。所以我覺得不見得一定要父親或者是母親在身邊,尤其是當我們所學的兒童心理分析都在強調母親重要性的情況下。

我的第二個孩子小時候很調皮,但我不會很快制止ta,而是鼓勵ta去多做探險。我希望讓他們感覺有被愛,被支持。我鼓勵他們做出自己的決定,長成他們自己想要的樣子。同時,我也讓他們知道,無論遇到了什麽困難都可以回頭找爸爸媽媽,像在放風箏,飛得很高,但線還是在的。

所以在這樣子的成長環境下,我覺得我的孩子們很安心地做自己,也知道在碰到問題的時候告訴父母,一起來解決。所以我想呼籲的也是, 希望我們的孩子不是活在恐懼,順服之下,他們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簡裏裏: 有人問:請問四年級的孩子一直跟媽媽唱反調,在學校裏面到處搞破壞,該怎麽辦?

王文秀: 我可以同理媽媽的辛苦,那麽你可以去整理一下你們曾經的美好時光是什麽樣的?是怎麽慢慢變成這樣的?唱反調是指哪方面?孩子在堅持「不要」的時候是在堅持什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還是你讓ta做的事ta不喜歡?以及,在學校裏搞破壞有沒有什麽特殊的情境,ta是不是想要引起別人的註意?

可以去試著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的需求。

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到孩子一些讓大人抓狂的行為背後可能有四個動機:

第一個動機是尋求註意。

第二個是爭奪權力, 試圖挑戰家長的紅線,有的家長說:你再怎麽樣我就不準你怎樣,壓過孩子的權力,有的孩子會乖乖臣服。但是有的孩子覺得如果完全順從,自己會變成一個很孬的人,所以ta會試探你的權威到什麽程度。只要多出一點點,就會覺得自己還不錯,不是一個任你宰割的人。

所以如果ta的動機是爭奪權力,你要是繼續跟ta硬碰硬,兩個人大機率都會很受傷,你要給ta一些權力,決定ta自己的一些事情。

第三個動機是報復。 你說我是一個敗類,我就敗給你看,你說我不好,但你也好不到哪裏去。如果變成這樣,雙方關系一定很緊張。

第四個是表現無能。 覺得自己反正做什麽都沒有用,那我幹脆擺爛。

所以這位家長可以倒推孩子唱反調的背後想表達的是什麽:

  • 如果ta是尋求註意,你就要真的註意到ta,而不是一直看到ta不好的。例如孩子平時每天打電動打兩個小時,今天打了一小時五十分鐘,你就可以告訴ta你今天比往常少了十分鐘。

  • 如果是爭權,你就要讓ta真的有權,有適當的權。

  • 如果ta是想要報復的話,你可以慢慢修復你們之間的關系,甚至尋求咨詢師的幫助。

  • 如果是表現無能,你要讓ta知道ta還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不是無能的。

  •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課程詳情👇

    03

    給植物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它會自然長成自己的樣子

    簡裏裏: 還有一個人問:面對一年級的男孩子,我是不是在學習上應該把主動權交給他?如果孩子不尋求幫助,我就不幫助嗎?

    王文秀: 其實 把主動權交給他不等於不求不助。 我們都很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自動自發,自律自主地學習,如果一年級能做到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習慣一旦養成了,以後對孩子的幫助也很大。

    在這個時間段,家長應該重視孩子每天放學後的時間利用。有些孩子可能會希望在上課後先放松一下,比如玩電子遊戲、樂高等,或者先吃東西,然後再開始寫作業,但無論是先做A還是先做B,只要目標能夠實作,就可以接受。

    然而,有些家長可能會堅持孩子先完成某項任務,這時候大人真的需要考慮是否將自己的意願淩駕於孩子之上。

    因此,首先要觀察孩子的學習習慣、完成作業的能力以及復習和考試情況。 如果他們知道還有兩周或一周後會有考試,然後用自己的方式準備,我們可以在一旁觀察或請他們告訴我們,然後看他們的執行情況以及考試成績或教師的反饋。

    如果一切看起來都還不錯,我們應該真正地對他們表示肯定和鼓勵。 但是,如果他們遇到困難,我們就需要了解發生了什麽事情,然後考慮是什麽的問題,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方法。

    因此,對於家長提到的將主動權交給孩子的問題,原則上是可以的,但我們也要考慮他是否知道如何學習。如果他逐漸學會了如何學習,我們可以讓他繼續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調整。但是,如果他在某一學科(如語文)表現良好,但在英語或數學方面遇到困難,我們也應嘗試找出問題所在。

    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家長在教孩子時可能會變得混亂不堪,因為大人可能會失去耐心,甚至有些大人會說:"我這麽聰明,為什麽會生出一個這麽笨的孩子?"或者說:"我已經講了三次、四次、20次了,為什麽你還不懂?"大人在這方面真的需要更耐心地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不要急於求成。

    圖源/unsplash

    簡裏裏: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不應主動剝奪他們自我成長的機會。然而,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發展出各種能力,因此父母仍然需要劃定一個相對安全的界限。在這個界限內,孩子可以自主成長,但父母應該給予他們安全感。

    我記得在小紅書上看到一個家長的留言,大意是: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感受,特別是對於嬰幼兒,當他們哭鬧時,父母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尊重,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和空間。然而,也存在一些人反對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如果給予孩子過多的愛和尊重,孩子可能會變壞,他們將其視為溺愛的表現。

    很多人都焦慮於如何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和限制,以確保他們在將來進入社會時仍具備適應能力。 我覺得這個問題與剛才提到的家長的問題是一致的,即我們應該給孩子多少空間和束縛。在我看來,我這一代人似乎沒有真正經歷過成長過程中給予充分的空間的情況。

    似乎我們這一代的家長在養育孩子時都會面臨這種焦慮。這個問題似乎呈現出一種非黑即白的態勢:如果給孩子愛和尊重,就很容易被視為溺愛,孩子可能無法適應規則。另一方面,如果強迫孩子聽話,就成了一種服從性試驗。

    作為一個新手父母,我個人的感受是,作為母親,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就開始被迫學習如何服從他人意誌。因此,我選擇不讓她早早參加早教班或進入一個集體環境,從小就遵循某種規則。我認為人生是漫長的,她在成年之後一定會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或者必須經歷這樣的事情。我不希望她在一兩歲的時候就被推入這樣的環境中。

    王文秀: 我相信大部份的家長都以善意為出發點,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後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過上幸福、穩定的生活。但我認為愛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就像 我們給一棵植物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一樣。植物需要陽光,適時澆水,然後自然地生長出自己的樣子。

    因此,在管教和教育孩子時,我堅持這樣的信念:

    一、我會讓孩子養成有規律、有秩序、可預期的生活作息。

    二、我也希望Ta能感受到家庭的快樂,有笑聲和大家一起參與的活動,不論是室內下棋、一起做飯,還是周末外出散步等,共同創造愉快的回憶。

    三、在家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域,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每個人都應該相互尊重,不侵犯對方的領域。 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獨立和共同的的時間和空間,家庭氛圍應該是和諧的。

    四、在家庭中,我們鼓勵每個人分享自己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而不會指責或批評。 我喜歡一些家庭晚餐時的儀式,例如每個人輪流分享今天開心的事情和不開心的事情。

    這種儀式讓每個人習慣性地說出在學校很開心的一件事,或者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情,其他人會傾聽而不立即批評或指責。因為孩子們不需要被告知如何應對,他們需要的是有人傾聽、理解。

    除非孩子談到的事情是他們真正感到不開心的,比如受到嚴重欺淩,那我們會表達出關切和同情。我們可能會說:「被網路欺淩對你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你有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做些什麽嗎?」也許他們會說:「不要做什麽,你們反而會讓我變得更糟。」

    在家庭中,我們應該營造開心、溫暖、接納、包容的氛圍,允許人們犯錯,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

    每個人都可以表達對他人的正面或負面看法,但不應使用高壓的批判方式。家庭氛圍應該讓孩子感到,當他們在外面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回到家不會再次受傷害。如果孩子情緒低落躲在房間裏,家庭成員不會一直敲門幹擾他們,而是會等到他們好了再進行交流。

    這樣的環境表達了愛和尊重,尊重孩子的私密,尊重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尊重他們是否願意尋求幫助。

    五、有時候孩子可能不想求助,但當問題變得嚴重時,我們必須介入。 這並不等同於縱容或溺愛,在他們犯錯或角力時,他們試探我們的時候,可能會出事,比如考試不理想,與同學發生沖突,受到嚴厲的批評等。

    尊重也意味著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孩子闖禍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除了指責,我們應該將其視為寶貴的教育機會。等到大家都相對平靜的時候,與孩子好好溝通。

    圖源/unsplash

    簡裏裏: 我想補充一下文秀老師的觀點。

    在我們這一代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得到的健康愛和尊重相對較少。我平時看到家長的留言常常感受到一種恐懼:當我試圖給孩子一份愛時,我擔心這份愛會變壞。根據我的經驗和學習心理咨詢的經歷,愛和尊重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邊界。 父母在自己的位置上應該幫助孩子建立這些界限,包括處理他們角力或挫折的能力。

    在養育過程中,我們經常將一些普通的事情變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而不再是事情本身。我認為父母在愛孩子時,應該關註如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不僅僅是彰顯自己的權利。

    我觀察到,當孩子在學步階段時,父母會擔心他們摔倒,但實際上,我會讓他們經歷摔倒這個過程,並及時提供情感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建立信心,在社會中長出自己的彈性。

    王文秀: 應該像你剛才說的那樣, 當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時,我們在旁邊陪伴,有時候即使他跌倒,我們也不急著教他,因為他有自我調整的能力,我們要相信他。當真正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提醒他先試著自己解決,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提供幫助。

    如果我們一直擔心他跌倒,限制他的空間,他可能無法超越,因為大家都認為他不行,他也會認為自己不行。但如果我們逐步引導,讓他一步一步地爬,他的空間會變得更加廣闊,超出我們的預期。他也會明白,當遇到困境時,他可以用什麽方式來修正和調整,如果真的需要支持,也可以回頭找父母尋求幫助。

    為幫助廣大家長、兒童工作者、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系統掌握遊戲治療技術,王文秀老師專程從中國台灣來到北京,為簡單心理的學員帶來 【4天遊戲治療地面工作坊】 ,助你掌握遊戲治療的精髓,成為孩子們心靈旅程的引導者。

    王文秀老師致力於傳承以兒童為中心療法的理念和技術,帶領兩岸遊戲治療工作坊多年,積累了深厚的理論與實戰功底,課程內容貼合實際,實操性強。

    課程7月4日就開始啦~期待你的加入!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