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你是否害怕不被人認可,而一味地專註滿足他人需求?你有沒有停下來考慮過,作為關系中的一方,你需要什麽?換句話說,健康的人際關系應該是什麽樣子?
我一直是那種總是努力取悅他人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我總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不斷地尋求他們的認可和接受。 這種行為模式,我知道,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圖片來源:【女心理師】
01
「不」字好難說出口
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們計劃了一個周末聚會。盡管我那周已經排滿了工作,感到筋疲力盡,但當他們問我是否能來時,我立刻答應了,我害怕拒絕他們的邀請會讓我顯得不友好或者是不合群。
聚會那天,我疲憊不堪,但還是強打精神,準備了食物,參與了所有活動。我不斷地確保每個人在聚會上都能開心和舒適,最後導致幾乎沒有時間去關註自己的感受。
這種模式在我的工作中也很常見。我總是接受額外的任務,即使這意味著我必須加班到深夜。我害怕說「不」,擔心這會影響我的職業形象,或者讓我的同事和上司失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意識到這種行為對我的影響。 我總是忙於接受他人的請求,在人際關系中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考慮自己的需求,這讓我經常感覺到很累。
然而,當我不斷忽視自己的需求時,在一聲聲「沒關系」中,心中的不滿也一點點累積成為了怨恨。但我知道這些負面情緒都是不對的。我開始意識到, 我需要學會設定界限,學會拒絕,但這對我來並不容易,我也擔心會變成一個「不好」的人……
圖片來源:【女心理師】
02
如何清晰有效地傳達你的需求
無論你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討好者,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在人際關系中感到滿意。
以下的 4 種溝通方式可以嘗試:
◍ 在你表達自己的需求後,不要為此道歉。相反,可 以感謝他人傾聽並尊重你的請求。
◍ 清晰的告訴大家,什麽樣的做法是可以的,而不僅僅是什麽行為是你覺得不舒服的。
你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做,我會很高興(包括具體的行動指導或細節)。」
◍ 對更少但更重要的請求說「好」。推遲或拒絕那些不重要的、非緊急的請求。
你可以這樣說:「我可以先幫你做這件事,但其他請求我暫時不能幫你,但我可以告訴你另一個可以做這件事的人。」
◍ 把別人提的要求推遲到以後。這是在你不想拒絕他人的請求或失去潛在的機會的好辦法。
你可以這樣說:「我很願意陪你一起去,但是我這周有點忙,下周陪你去怎麽樣?」
圖片來源:【朋友請聽好】
我們開發了一個測評,透過拆解討好型人格特質,提煉出了五個對討好傾向最有預測力的維度,分別包括 自尊、邊界、自我認同、人際關系中的沖突恐懼以及向外尋求認可的程度。 對你的人格特質進行全面掃描,從而可以 了解哪些特質在影響你的「討好」行為, 並準備了專屬於你的建議指南,建立更健康的互動模式。
「想改善討好與妥協嗎?」
👆掃碼立即領取測評
*測評結果僅供參考
所以,在那次聚會之後,我開始嘗試說「不」,並向他人表達我的真實感受和需求。起初,這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有些內疚。但慢慢的,我開始感受到更多的自由和自我尊重。 我學會了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這讓我的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健康和平衡。
透過這個過程,我意識到照顧好自己並不是自私,而是必要的。我開始更加珍視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真正的關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而不是單方面的討好和犧牲。
參考文獻
————————
Navigating Relationships: The Power of Healthy Boundaries | Psychology Today. (n.d.). Www.psychologytoday.com. Retrieved February 1, 2024,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on-second-thought/202311/navigating-relationships-the-power-of-healthy-boundaries
作者:Lori
責編:kk
*該測評在APP內為付費測評
▽ 點選閱讀原文,測測你是討好型人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