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為什麽遇到一點小事就要鬧分手?

2024-05-18情感

那些一點小事就要鬧分手,動不動就拉黑刪除,時常把「分手就分手」、「你怎麽不去找別人」這樣的話掛嘴邊的人。他們嘴上越說著不在乎,內心其實越是在乎極了。他們也並不是真的要分手,只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希望對方去哄他、去挽留他;希望自己的假裝離開,能讓對方產生恐慌的情緒而更加珍惜他。

所以這些看似任性的行為,其實都 只不過是他們想要證明,自己是被愛著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在感情中太敏感、太不安、太焦慮了,而「試探」並達到自己的理想預期,則是他們獲取安全感的最有效手段。但這明顯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 因為 即使再堅不可摧的感情也經不起反復的「無理取鬧」。分手提多了,也就真的分手了。

那為什麽這些人一定要透過這種口是心非的錯誤方式來獲取安全感呢?

我之前講過很多次,很多不安全依戀模式,都形成於一個具有創傷經歷的童年。

就比如焦慮型依戀 ,他們在小時候,得到的愛就是非常不穩定的。父母時而關心他,時而又總是忽視他。那孩子就會時常陷入一種惶恐不安的狀態裏,他會認為父母對他的忽視就是不愛他了,自己是會被拋棄的。

於是,他可能就會透過發脾氣、哭鬧這種方式來引起父母的關註,來緩解自己那即將被拋棄的焦慮感。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只有當自己表示出極度的失望或生氣時,別人才能重視我。

這種思維模式同樣也會被帶入到親密關系中。當兩個人發生矛盾,讓焦慮型依戀再次感受到那種不穩定的要被拋棄的感覺時。他就會沿用這種應對模式,用這種極端的情緒表達來緩解自己的不安。而在他們眼裏,最激烈的情緒就是提分手。可以這樣理解,他們的「分手」的真正意思其實是「我現在很沒安全感,你要多多關註我」。

又比如回避型依戀 ,他們則很可能在小時候經歷過被最依賴的人,通常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被辜負被欺騙的經歷,比如說答應周末帶他去動物園,結果總是找借口沒去成;又或者是,當自己考了滿分,滿心歡喜給父母看時,父母卻很敷衍還警戒他不要驕傲…這些都會讓他對父母產生失望的情緒,並且認為,依賴就等於失望。

所以回避型在親密關系裏,不會輕易表達自己有多依賴伴侶。相反,一旦他們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經常被伴侶牽引,比如,對方僅僅是和異性同事多聊了幾句,就讓他醋性大發。他會認為這是個很危險的訊號,因為吃醋可能代表著自己有多在意著對方,那越在意,自己就越會被辜負。所以他會率先躲起來,甚至直接提分手。伴侶不理解他怎麽能因為這麽小的事就分手,實際上,他只是害怕這點所謂的小事暴露了自己的內心,於是用這種方式來隔絕感情。

心理學裏有一個概念,叫做挫折攻擊理論。是指一個人在遭受到挫折後,就會產生攻擊性或者侵犯性的行為。

對於那些不安全依型別的人來說,伴侶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話、不經意間的一件小事,都很有可能讓他在潛意識裏將其和童年的創傷聯結在一起,讓他感受到曾經被忽視、被辜負、被打壓、被控制等等,產生的無助、不安的負面情緒。這是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於是他就會開始反擊,用指責、哭鬧或者分手這種帶有攻擊性的方式,來緩解自己內心的不安。盡管他們內心並不是這樣想的,但說出來的話,就是一次次的口是心非,一次次的忍痛推開。而他們每一次提分手的背後,實則都是一種向伴侶的求救。

聽到這裏,如果你發現,你就是這樣的一種人。請先理解那個受傷的自己,你的這些「作」的行為,只是因為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而采取的應對模式。但我們不能指望伴侶總能理解並包容自己。

作為成年人,我們有更好的方法來表達我們的感受和想法。學會看到自己曾經的創傷,並敢於直面痛苦,你才能療愈痛苦,去填補缺失的安全感。你才不會因為無助,用一些錯誤的方式將伴侶一次次的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