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慢下來的旅途,在藝術範與煙火氣之間

2024-01-30情感

20世紀80年代,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西方藝術家」的約瑟夫·博伊斯,受邀為在德國卡塞爾舉辦的第七屆文獻展創作一件藝術品。博伊斯選擇不踏進展館,而是在展館外與市民們一起進行了一場植樹運動,這成為了公共藝術作品【7000棵橡樹】。

博伊斯認為,藝術的形式是人類最本真的形式,每一個參與種樹的人都是藝術家。四十年後的今天,當年種下的橡樹已然長大,他的「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這個理念也在各個層面被充分實踐。

據騰訊行銷洞察與同程研究院釋出的【中國旅行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顯示,「深度在地」是過去一年消費旅行的四大趨勢之一。人們的旅遊經歷不斷豐富,隨之他們對於旅遊的體驗也不斷升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過去,旅人多是靜態、被動地去尋找目的地休憩;如今,他們開始期待能夠在地體驗限定版城市生活,主動與一片土壤互相激發、創造。這改變了人們對於旅途的定義,也切合了漫心酒店等倡導「旅人與一座城市的連結」的文旅品牌的價值觀——

旅途不再是傳統的靜態的終點,而是邂逅未知美好的起點。 人們理想的棲居地,也不再是一方小空間,而是與街區和城市息息相關。

一場冒險,

在藝術範與煙火氣之間

步入深圳龍崗漫心酒店大堂,便可見近1000平米、空間開闊的藝術畫廊式空間,一場以「明日花園」為主題的藝術展覽就在這裏舉行。獨特的窗洞設計使得行走其中有一種穿梭感,囊括雕塑、繪畫、攝影等形式的30余位海內外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品,無聲地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力。

如果說藝術品擺放在美術館中是一種約定俗成,那麽把藝術品不設防地擺在開放的酒店大堂,則算得上一場冒險,更遑論這些藝術品還是個人私藏。

「明日花園」藝術展覽

龍城CC創意街區創始人陳曉芳是這些藏品的主人。開業前,因為擔心貴重的藏品會遭到破壞,團隊和她之間發生過很長時間的探討。直到陳曉芳堅決地告訴團隊,「沒關系,就算被破壞了我們也接受。」 過這件事,她想要用美好激發美好,善意激發出人們的善意 「這個世界太需要敢於去真善美的人。」

讓人欣慰的是,開業至今,團隊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除了酒店的客人周邊的居民,還從世界各地飛來了一些專業的藝術家。陸續地,藝術家的朋友們來了,藝術專業的學生們來了,臨近周末,還有一些不住附近的帶著孩子專門來看展的家庭,在深圳龍崗的快節奏中,詩意和美學就這樣緩緩浸潤人們的生活。「藝術應該日常化,一個開放的、待人以誠的空間,會收到同樣的反饋。」

酒店「藝客廳」的空間結構(上圖)

藝術體驗空間內的窗洞(下圖)

看似不符常規的舉動,卻不斷收到反饋、鼓勵與認可,這讓陳曉芳感到欣喜。從1995年籌建長沙世界之窗,到1997年開業,到加入華僑城集團籌建威尼斯酒店、華會所,再到後來負責歡樂海岸,陳曉芳做文旅已有三十多年,操刀過諸多文旅計畫。 這次嘗試,既是一場把藝術範融入到煙火氣中的冒險,也是用藝術重新賦能老舊區域的開端。

兩年時間,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將深圳龍崗上世紀末的一個汽車修理廠工業區叠變升級,變成了文化創意街區「龍城CC創意街區」,而其中的廠房宿舍則被改造為旅居美學的藝術酒店「深圳龍崗漫心酒店」,試圖探索嵌入城市街巷的新酒店範式。

近些年來,傳統的廠區改造升級並不鮮見,而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如何在老舊廠區中,像一座生長的綠洲般,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切實的滋養與改變。

深融龍崗漫心酒店

旅程時代,
新「第三空間」的想象力

在前不久的華住夥伴大會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總結了如今大眾出行的變化,「旅行從或剛需變成剛需,從奢侈品到日用品,從低頻到高頻,從單一到多層次,從計劃到隨性。」生活方式的變化,帶動旅行方式從根本發生了變化,相比用旅行或旅遊概括這種新趨勢,「旅程」或許更加準確。

從旅行到旅程的變化,也是酒店從旅途配套到目的地的變化。如果細心觀察,過去幾年,它早在你的生活中有所體現。從積極尋找身邊「消失的附近」,到透過「City Walk」丈量城市的肌理,人們在與周遭環境打交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在自己的生活半徑中探尋更有聯結的場域。

滑動檢視更多

龍城CC創意街區

而酒店作為城市生活的一部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也生長出了社群的內容,變成了共創城市生活的重要部份。

據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觀察,除了商業差旅,來漫心酒店進行周末微度假的本地居民越來越多,每當附近有演唱會時,酒店就會爆滿,而酒店推出的在地化的餐飲,則主要靠周邊人群來消費。酒店的生態圈逐漸放射線得越來越廣。之於商務旅人來說,漫心酒店可以在滿足出差配套的基礎上,豐富他們了的生活;而之於周邊居民來說,酒店已成為他們生活休閑的「第三空間」 (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爾登堡曾提出「第三空間」概念,即拋開家庭和工作,讓人感到放松、有歸屬感且經常觸摸的地方) ,正在生長出各種可能性。

滑動檢視更多

龍城CC創意街區

從這個角度來看,深圳龍崗漫心酒店和其所在的龍城CC創意街區可視為與時代趨勢同行的酒店新範式探索—— 不止於酒店,旅人在其中享受的不僅是酒店住宿空間,還是深圳一整片街區的藝文生活體驗, 整個街區的在地化內容 ,包括市集、沙龍、音樂會等文化活動。它滿足了人們多元的需要,也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圈,讓它真正成為旅人和一座城市的連結。

與街區融為一體,酒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城市生活,甚至在反哺著周邊居民的生活方式,激發出了更多關於生活方式的想象力。

「不止酒店」,

風景之上是生活

超越術的層面,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想要創造的是一個以人為本、向美而生的道場,用藝術去激發出人們內在最柔軟、最善良、最感性的一面。 「隨便走進來的一個人,因為我們的場域激發了他在那個當下對於生活的美好體驗,這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幾十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狂飆突進式的發展,大量的封閉式小區成為主流,但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追求的願景,是一個開放的、共享的、舒適的、追求細節的生態圈。

此次對於深圳龍崗漫心酒店和其所在的龍城CC創意街區的打造大約用了兩年的時間,它在設計之初便強調開放與共享:為了拉近人與人的距離,酒店所在的街區沒有寬馬路;園區不設圍墻,既向內開放也向外開放;酒店中除了客房需要刷卡進入,所有的設施都向人們開放。

除了小尺度的街區、開放流動的空間,為了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能夠慢下來,心境更為平胡地享受日常的美好,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為此也在細節上花足了心思,比如酒店客房門口等候旅人歸來的夜燈,床頭陪伴客人入眠的藝術書籍等。

酒店裝潢

在快速發展的深圳,人們多數時候是理性、帶著面具的狀態,而豐沛的藝術與真誠的行動,恰恰最能融化這些堅冰。酒店評價中,有人說自己離店時忘帶了行李箱,酒店的員工打車幫他把行李箱送到了機場;有人在天台上休憩時突然想喝酒,被驚喜地贈予了一瓶紅酒。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經常會收到反饋,人們會覺得「這裏褪去了商務的氣氛,處處都能感受到待人以誠的細節。」

有了這樣的基底,類似桃花源般的鄰裏之間的美好也得以實作。酒店剛開業不久時,深圳遭遇過一場大暴雨,龍崗也被淹。讓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也感到驚詫的是,當晚的深圳龍崗漫心酒店爆滿,像是被當成了一個公共庇護所。 「也許酒店在人們心中會有一種職能——它是一個大家可信任的安全空間。」

還有一次,街區有個小孩半夜坐在街上發呆,被商家發現後,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的同事把他帶到了酒店,並幫他聯系父母和警察。這種向善向美社會的開放性,和美育共同構成了一種有社會責任感的價值導向。

龍城CC創意街區中的流浪貓驛站

某位藝術家在深圳龍崗漫心酒店寫過一首詩,「我用我點滴的生命去餵養它,註定無法擁有的世界,我在不斷餵養我失去的每一天……」之於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來說,這是用真誠在滋養一個理想國,讓它成為一片深具文化底蘊的肥沃土壤,讓人們可以從往前沖的狀態中慢下來。而之於每一位普通人來說,它告訴我們,詩意地棲居,成為「生活的藝術家」不需要太多形式,對生活的餵養也終將反哺自身。

相比於過去大開大合的建設,這是一個「微更新、重營運」的時代。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表示,「大家會更關註生活的品質,更在乎空間的環境、細節以及人文的氛圍,尤其是在深圳,經歷了四十多年高速的發展,它未來的活力,一定是在於慢下來後的生活需求,以及對更好生活的想象。」

這與季琦曾在書中語言過的未來酒店趨勢不謀而合,「未來的酒店,昂貴的材料、鋪張的空間已經不能彰顯先進的審美和生活方式,反而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和藝術更能夠體現一個酒店的審美和格調。」

華住旗下已創立六年的漫心品牌尤為凸顯這一特點,在產品設計上始終堅持挖掘所在城市的歷史、風景、文化。 每一家漫心,都是旅人與一個城市的連結,為顧客單調的旅程增添色彩,滿足城市探索的好奇心和情緒價值。

華住集團在科技與人文方面的融合,以及漫心酒店品牌的特色,是龍城CC創意街區團隊選擇與之合作的重要原因。在商業連鎖酒店的打造上,結合自身深厚藝術文化底蘊,以個性設計對酒店進行塑造,雙方一起探索出一個有內涵和溫度的生活空間。

隨著城市更新轉向存量開發,「城市微更新」也逐漸走到人們的視野中,它意味著對於小空間進行低成本的改善提升,賦予公民更多參與共建的權利。類似漫心酒店這樣的計畫為整個城市帶來的改變也許如苔米一般微小,卻切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要相信,「人人都是藝術家」。當從被外界裹挾的狀態中慢下來,回歸內在的源泉,無論是工作還是休閑,無論是做飯還是做一個計畫,人人都可以在一啄一飲、一呼一吸中,去撰寫生活的藝術。

策劃丨 三聯.CREATIVE

微信編輯丨 毛思雨

作者丨 芬航

設計排版丨 零水

圖片來源丨 龍城CC創意街區、 FRAME構架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系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