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豆瓣9.1分,這部開年最佳動畫何以感動無數成年人?

2024-04-03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陳婉婉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

或許你會意外地發現,今年關於「愛與失落」主題最動人的故事,竟出自一部描繪小狗與機器人之間感情的動畫片。在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角逐名單中,雖然既有宮崎駿或許是封筆之作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有【蜘蛛人:縱橫宇宙】這樣的技術創新之作,但無數人都同意,最有著打動人心的樸素力量的,是這部成本極低的西班牙動畫——【機器人之夢】。 這部電影雖然宣傳寥寥,但在豆瓣上,已有逾五萬觀眾給予了高達9.1的評分,許多觀眾都在其中找到了情感共鳴。

【機器人之夢】的故事將我們帶回了1980年代的紐約。 影片的開頭,小狗住在紐約東村的某個單身公寓中,他獨自在微光中註視著電視螢幕,面前是微波爐加熱過的通心粉。窗外,是那永不停歇、燈火通明的紐約。

【機器人之夢】劇照

小狗無疑是獨自在大都會中生活的我們每個人的縮影。 他的生活簡單而孤獨,架子上堆滿了拼圖,冰箱裏則是為單身生活準備的速食。他在電視訊道間切換,試圖避開對面窗戶中的恩愛情侶所帶來的寂寞感。 正當這時,他看到了「Amica 2000」機器人的廣告,靈感一閃,決定訂購一個屬於自己的忠實朋友。

這個藍色機器人的到來,為他的生活註入了新的活力與色彩。天性好奇的機器人,總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那些微不足道,卻又令人愉悅的小樂趣。他們的感情,宛如紐約的節奏,快速而熱烈地升溫。一狗與一機器人的共處,成了這座繁忙都市中的一道別致風景。他們共同漫步於城市之中,品嘗街頭小販的熱狗,在地鐵上觀看章魚街頭藝人敲鼓,在中央公園學會了滑旱冰, 從喧囂的白日到平靜的黃昏,體味著城市裏每一個細節。

【機器人之夢】劇照

但美好的時光總有盡頭,這份充實與快樂在一個夏日海灘邊畫上了休止符。 他們乘坐地鐵一路來到海邊,在海浪中嬉戲,玩得不亦樂乎。但當他們在沙灘上睡著,日落之後醒來時,機器人卻因為海水浸泡或電力耗盡而無法動彈。小狗盡力想要幫助,但卻仍然無法挪動這位金屬機身的朋友。在機器人安撫的微笑中,他只得獨自回到市區的家,希望第二天帶著工具回來救援。不料,當他返回海灘時,那裏已經關閉,直到來年六月才會重新開放。

【機器人之夢】劇照

就在此時,電影實際上巧妙地分為兩條敘事線。小狗在冰箱門上留下便條,提醒自己要在六月海灘開放時去接回機器人,隨後繼續他在都市的生活,經歷新的相遇與離別。他與一只穿著耐吉喬丹鞋、騎著摩托車的酷母鴨成了朋友,在母鴨突然的離去前留下了短暫的快樂回憶。

與此同時,被埋在沙中的機器人只能在夢中幻想著逃離沙灘與他親愛的朋友重逢,但每次醒來,都是痛苦的, 因為現實依舊,沙子不斷堆積,漸漸淹沒了他的身體,甚至它身體的零部件都遭到了其他小動物的掠奪,殘破不堪,但他仍與一家在他腋下築巢的鳥兒建立了新的情感聯結。

【機器人之夢】劇照

機器人與狗仍期待重聚的日子,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在夢中延續,透過蒙太奇的剪輯技巧,兩者的深情依戀和共同的遺棄恐懼被並置展現。 【機器人之夢】對觀眾具有普遍的吸重力,是因為它觸及了每個人的內心都曾感受過的孤獨,以及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渴望。 那些關於失落與悲傷、連結與孤獨的主題永遠不會過時,能夠喚起每個人心底的共鳴。

【機器人之夢】劇照

與迪士尼那種永遠的幸福結局不同,【機器人之夢】展現了一種成熟的哲學: 人生的旅途中,可能會遇到不止一個靈魂伴侶,而短暫的關系並不意味著失敗。 小狗努力尋找他的機器人,卻屢屢錯過。當他們再會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那份對舊日情感的渴望愈發顯得深情而觸動人心。 這種錯過,實際反映了生活的本質,無論曾經多麽重要的關系,都有可能不知所終,何其脆弱。 當小狗與機器人終於再次相見,他們身邊都有了新的陪伴。 比起離開現在的愛人,機器人選擇與小狗隔窗共舞一曲,然後揮手告別,奔向那個從廢墟堆裏拯救了自己的諾古力。

這部動畫改編自莎拉·瓦倫(Sara Varon)創作的同名影像小說。這是現年60歲的導演帕布洛·貝格爾(Pablo Berger)第一次指導動畫,他在講述這部影片的創作時談到,自己因為女兒收集了很多影像小說,這本書沒有文字,故事也非常簡單,但他在閱讀時候就決心要將其搬上銀幕,「我想到了我失去的朋友。失去朋友的痛苦,有時比失去愛人更加難以承受,因為友情的消逝或破裂更難以解釋。我也回想起那些曾經在我生命中占據一席之地但如今已不在身邊的人 們。 從某種意義上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寫一封情書,獻給那些曾是我生命的一部份,但現在已不再與我同行的人。」

【機器人之夢】劇照

然而正如同名圖畫小說中展現的,【機器人之夢】並未明確小狗和機器人的性別。 這種模糊性,加上影片中對白的缺乏,使得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對友誼和愛情的理解來感受故事。 「這正是電影的魅力所在,」貝格爾坦言,他自己在第一次觀影時,感受到的是友誼;而第二次,感覺到牽手的場景顯得非常浪漫。「友誼與愛情之間的界限是如此微妙,」他說,「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完全取決 於你自己的感受。」

同時,這部動畫也是導演貝格爾寫給紐約的情書。盡管原著裏並沒有特指故事發生的背景,但他在著手改編劇本時,便向莎拉表達了自己感受:「我內心是紐約人。我曾在紐約生活了十年,我想讓【機器人夢】的主角是紐約市的一只狗。我想它成為我對我所經歷的紐約的情書。」這部電影自然流露出一種懷舊感,它反映的是一個早於全球化、互聯網和行動電話時代的紐約。那時的紐約,無論是在文化還是經濟方面,都是世界的中心。因此盡管影片也沒有一句對白,卻用大量音效和音樂,讓觀眾感到時光倒流至80年代的紐約。

【機器人之夢】劇照

機器人和狗最終都必須接受,他們需要從共同的經歷中走出來,繼續前行,這不完全是選擇,更像是一種生活的需要。 他們的分別,並非任何一方的責任,因為都盡力過,都有所成長。當他們各自找到新的夥伴,曾經的快樂時光在各自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跡,小狗這次知道了要阻止黃色機器人下水,而機器人懂得了緊握的手這次要握得更輕一點。也許, 生命中那些曾讓人感到痛苦的關系,都在無形中促使我們成長,這正是【機器人之夢】所觸及的主題。

影片起始於九月,講述機器人和狗一年四季中發生的故事。當Earth, Wind & Fire那首充滿80年代氛圍的【九月】響起,再次問他們,「你還記得嗎?」答案是肯定的,盡管機器人選擇了一種帶著愛的犧牲,為了避免重新建立聯系可能對身邊之人帶來的傷害。他們生活的軌跡已經發生了變化,不是不愛了,但或許這就是他們命中註定的結局。 導演透過這首歌表達了電影的主旨,探討記憶如何幫助我們克服失去或者與所愛之人產生距離的痛苦。 無論是一季還是一生,這究竟是部關於失落愛情的寓言,還是述說了一段當你與某人失去聯系,而現在又太遲去彌補的關系呢?不論如何,【機器人之夢】都喚醒了那些我們曾珍視的情感記憶。

【機器人之夢】劇照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稽核:同同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