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一個永不過時的休息小技巧,去班味,超有效!

2024-04-05情感

刷微博時看到這麽一句,真的是說到我心坎裏:

真的, 一年四季裏,只有春天才會這麽吵鬧。

人在歷經了一整個笨重的冬天後,自然會有活動活動的念頭, 那是一種從靜到動的動態本能 ,從身體蔓延到情緒,好像「春天一到,煩惱就該自然消散」似的。也難怪公共假期都在上半年紮堆,太有必要出門走走了。

來,感受一下那種「吵鬧的春天」~圖片來源:作者自己

不過說歸說,這兩年我備忘錄裏那些開滿春花的目的地:林芝、婺源、徽州......名單有增無減。每次想去,總有些工作、生活裏的瑣碎幫我打消念頭:

公共假期機票太貴

外出了孩子不放心給物件帶

父母年紀大了,需要照護不好離開太久

不背電腦的時候總遇上臨時加班,背了又不加,但行李賊沈

交通中轉耗時太長,實際遊玩時間太短,假期會放得很沒價效比

.......

夢幻般的、恢復活力的長假永遠可望不可及,嗐!

距離下個長假還有......

不過這些借口有點立不住了,因為我發現,年輕人似乎找到了一種挺有創意的解法,不止憑空賺到了休息時長、頻次,回血效果也經過了各種研究認證,它就是: 短逃離

用「反差感」休息去班味

短逃離可以算是 微度假 (micro-vacation) 這個概念的延展,只不過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

它其實是上世紀 20 年代就有的一個概念,當時西方國家的打工人發現,傳統的、遠渡重洋式的大長假耗時長、費用高, 已經無法滿足大家想要立刻 work-life balance 的心。 於是人們開始尋找更靈活、更短暫的休閑方式——比如那種開兩三個小時車就能到的山谷啊、營地什麽的,哪怕就爽兩三天也好過走不了 [1]

而今天我們所講的短逃離,更碎片化了,它指的是 在短時間內,在盡量不遠離日常的情況下,透過改變活動模式、環境,達到快速放松、恢復精神的一種休息方式。

它更短、更近,既可以是身體上,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但關鍵元素不變:

  • 短時間、便利性

  • 環境、活動模式的變化

  •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ENFP快樂無限公司 @一只蛋崽 @藍藍愛讀書 @某娟的寶藏日記

    短逃離的療效主要來自「反差感」 :透過刻意離開原本的環境、創造與日常明顯不同的體驗,給心靈帶來新鮮感和刺激感,從而暫時脫離焦慮和倦怠的迴圈,收獲精神上的放松和恢復。

    這倒不是說放假時長不重要, 只是反差這個事兒,特別影響咱的休息效率和品質。

    反差意味著和工作拉開心理距離,達到一種心理分離 (detachment) 的狀態。咱們之前在 一文中就講過,心理分離是能幫人從倦怠中恢復的關鍵因素 [2] 。不過這個分離,其實有不止一種方式——

    逃離舊環境,拉開心理距離

    這就像有些人很享受開車熄火後在車裏獨坐的那二十來分鐘,那是一種和家庭勞動、疲憊工作兩不沾的絕對隔離。 很多心理上的分離是建立在物理分離上的 ,肉體離開那個環境,我們才能得到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33的外企打工記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實體層面的變化是最容易被我們感知到的。

    環境裏本身蘊含了大量的非視覺線索,它們都在幫我們修復自我。尤其是觸覺,觸覺是在子宮內發育的第一種感覺 [3] 。它不是單純地在被動接收資訊,而是會根據我們的目的和我們對自身狀態的理解,挑選、完善感覺,是整個感覺過程的積極參與者 [4]

    所以格子間班味越強,越是要找沒天花板的地方逃。整個環境都是你的回血利器!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獼猴桃的桃

    逃離工作本身,就已經能回血

    除了環境,還可以 變換下 活動模式 。簡而言之:

    這也是為何當你在網上搜短逃離的時候,你會看到五花八門的方法:做木工、逛公園、當義工......

    工傷不一樣,藥方就不一樣!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許個願望吧

    有心理學家在 2016-2017 年間對 279 名來自不同行業的職員進行過實驗,想了解打工人休假時做什麽事恢復水平更高。他們把業余時間的活動分為:與工作有關、體育活動、社交活動、低強度活動 4 類,結果發現, 只要不是「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幹啥都挺回血。 不僅正面感受如生活滿意度、活力增強了,焦慮、倦怠、抑郁等負面感受也減弱了 [5]

    你看,打工人的休息需求要說滿足也很好滿足,就是別打工。 從日常的機械重復裏走出來,咱這班味才能去得更徹底。

    有人愛寂寥,有人愛煙火氣,一萬種日常對應一萬種逃離。 圖片來源: 小紅書使用者@山民Alan @風吹哪頁讀哪頁

    短逃離回來,生活又有解了

    短逃離所帶來的反差感,不僅能幫人回血,還能帶來更深層次的好處——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就是當你告別舊環境一段時間,再返回時,會冒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那種心境類似「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是因為, 當心理距離拉遠後,人就可以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問題,這種視角的轉換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重新整理認知框架」 [6][7][8] 。這些新奇的體驗也更容易調動起我們的專註力和好奇心,帶來更充實的感受。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金子金子閃光光

    所以,特別困頓的時候,不妨短逃離一會。換個環境,允許自己從不完美的狀態裏抽離出來,反而有可能會找到「尤裏卡時刻」! 視角轉換了,心境也變了,創造性思維也就有了,新的靈感或解決方案不就能來了?

    皮克斯角色藝術總監狄安娜·馬賽列瑟設計過【心靈奇旅】的導師、【超人總動員】莫衣娜等角色。她說:「靈感枯竭的時候,就是需要休息,並且需要去真實的世界中體驗生活,收集靈感,積累沈澱。」她也很享受出門采風的過程。

    截圖來源:紀錄片【走近皮克斯】

    上下滑動檢視。

    留心疲憊的慣性

    其實有時候,困住我們、讓我們無法休息的既不是料峭的春寒,也不是旅途的價效比,更不是照護的責任,而是那種 疲憊的慣性 ,讓我們忘了人是可以很靈活的、生活也有很多可能性。

    適當運用一下 反差感,不僅是幫助自己即時回血,從更長遠的意義上來說,也是在提醒自己遠離這種慣性。 短逃離並非真逃避,反而是為了更好地直面 (慘淡的) 人生。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人生未定義

    如果你現在還是沒想好具體做啥,這裏是FB編輯部的短逃離靈感,親測有效,與你分享——

    👇點選暫停,抽取短逃離靈感👇

    👆點選暫停,抽取短逃離靈感👆

    截圖可以保存, 結束再進可重抽

    先分享這些,也想聽聽你的短逃離 idea,歡迎來評論區 留言

    正是逃離好時機

    我想,正是因為主動休息這事兒對咱東亞人來說太難了,短逃離才會流行。「短」讓休息的成本不那麽高了,小小的一步更好邁出。「短」也是靈活,不可恥且很有用。

    今天是假期第二天,如果你躺夠了,還是找不到回血的感覺,那不如換個姿勢,放空、逃離、做一會兒自己,畢竟——

    會短逃離的人,才能更長久啊。

    這裏是很會休息的 @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除了短逃離,我們還有不少其他能提高你休息品質、回血效果拉滿的小技巧:

    我們也關註日常生活、消費瑞有哪些「精力陷阱」,悄悄影響著我們的身心狀態:

    我們不僅能告訴你 怎麽做 ,也會認真為你研究 為什麽 。我們的內容和社群倡導「認知改變行為」「行為調節情緒」,相信良好的身心狀態可以從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做點運動等生活細節裏獲得。


    更多有意思的、有用的內容還在路上,記得來 關註 我們,一起身心健康。

    👇👇👇

    今日互動

    抽簽抽中了啥,喜歡嘛?

    這個清明假,你去哪短逃離呢?

    作者

    Lynx

    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本文關鍵詞:短逃離、心理分離、反差感、休息

    歡迎大家在 FB 帳號裏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References:

    [1] 宋瑞. (2022). 2021-2022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 2021-2022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Kujanpää, M., Syrek, C., Lehr, D., Kinnunen, U., Reins, J. A., & De Bloom, J. (2021). Need satisfaction and optimal functioning at leisure and work: A longitudinal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DRAMMA model.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 22, 681-707.

    [3] Dijk, E. O., van Erp, J. B. F., Kuyper, E., & van Wolferen, G. (2010, July). Audio-tactile stimuli to improve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Proceedings symposium on Haptic and Audio-Visual Stimuli: Enhancing Experiences and Interaction (pp. 1-10). Centre for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TIT).

    [4] Gibson, J. J. (1962). Observations on active touch. Psychological review, 69 (6), 477.

    [5] Oerlemans, W. G., & Bakker, A. B. (2014). Burnout and daily recovery: a day reconstruction stud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9 (3), 303.

    [6] Jia, L., Hirt, E. R., & Karpen, S. C. (2009). Lessons from a faraway land: The effect of spatial distance on creative cogn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5), 1127-1131.

    [7] Trope, Y., Liberman, N., & Wakslak, C. (2007). 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 evalua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7 (2), 83-95.

    [8] Kross, E., & Ayduk, O. (2011). Making meaning out of negative experiences by self-distanc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3), 187-191.

    點【贊】點【在看】,假期沒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