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選題流量化、內容同質化……警惕新聞業務「社交平台化」

2024-07-17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讀

「萌娃看到爺爺開心到手舞足蹈」「貓咪陪主人加班實在是熬不住了」……在社交平台上,經常能看到一些新聞媒體釋出類似內容的視訊或文字。這些內容多來源於自媒體帳號釋出的內容,有些甚至是擺拍,媒體卻原盤照搬。

當這種只有「情緒」沒有太大新聞價值的內容廣泛存在於媒體帳號時,當許多所謂的新聞報道不能完整交代出5個W(新聞報道五要素: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時,當錯別字、語病、不規範用語頻出時,受眾抱怨「新聞已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新聞業務「社交平台化」現象日益顯現,有哪些具體表現?如何避免?

最近一段時間,網路上關於「新聞業務退化 的討論非常激烈,業界和學界對當前媒體「新聞業務嚴重退化 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解讀,狠狠戳中了當下一些媒體的痛點。

新聞業務是新聞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也是新聞機構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基石。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借助社交平台,傳統新聞媒體拓寬了傳播渠道,加強了與受眾的互動,提高了自身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但也要看到,在新聞業務方面,也出現了「社交平台化」的現象。

新聞選題流量化。 當下的社交平台上,搞怪、出洋相、萌娃、萌寵等題材的短視訊,由於比較貼近人們的生活,往往會有大的流量。一些新聞媒體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為了博流量熱衷搬運自媒體釋出的萌娃萌寵視訊。這類內容短期內確實能帶來一定的流量,但對於新聞媒體來說,這並不是真正的新聞業務,接地氣是關註民生、平等交流,而不是天天發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另外也要看到,有些自媒體擺拍造假的視訊發酵後,部份媒體未經核實拿來使用推波助瀾,最終導致假新聞大肆傳播,媒體的公信力也因此一再降低。

新聞采編低質化。 受多種因素影響,當下的部份媒體從業者,缺乏對新聞理論的學習,以及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探索,這也就導致有些新聞稿件四不像,沒有5個W;錯別字、病句、不規範用法屢見不鮮,地名張冠李戴等,低階錯誤頻出。

比如在社交平台上,某媒體主持的熱搜話題「必須割掉危害孩子這顆全民網紅毒瘤」,這句話怎麽讀都讓人讀不明白,評論區很多網友吐槽:語文是誰教的,AI都寫不出這種病句。

新聞采訪「社交媒體化」。 「用腳采訪,用筆還原,尊重事實,新聞要素齊全,」這是對記者的底線要求。但是觀察當下的新聞報道,缺少到現場「用腳采訪」的新聞。比如社會新聞報道,傳統媒體時代,記者都要跑現場,采訪當事人、目擊者,拍現場照片,等等。如今事發現場的視訊、照片網上一抓一大把,一些「圖省事」的記者,在辦公室裏打個電話或用微信采訪一下,「網傳素材+電話或微信采訪+官方回應+評論區截圖+浮誇標題」,一篇類似「材料整合」的新聞報道就出爐了。

新聞內容同質化。 傳統媒體時代,記者獲取新聞線索靠熱線電話、「跑口」、「掃街」等等,進入網路時代,線索渠道拓寬了,不少記者透過熱搜或當地熱點找線索,當大家都抱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內容的同質化也就不可避免了。

有的記者透過網上監看同行的「興奮點」而跟風,看到一段視訊、一張圖片或者一個「正能量故事」火了,便跟著復制貼上,缺乏采編附加值和新聞再生產;還有的透過新技術將原創報道重新「包裝」再傳播……

當同質化內容一窩蜂地呈現於網路時,很容易引發受眾反感,產生厭倦情緒。

不可否認,數位革命對媒介生態的顛覆,給新聞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應對出現的種種問題,尚需討論考量。但綜合觀察分析當前的新聞業務「社交平台化」,原因不外乎以下方面——

新聞與資訊不分。 商業社交平台不是新聞機構,但普通網友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很多人獲知訊息的來源往往是透過社交平台。社交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在社交平台海量紛雜的內容中,新聞與資訊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商業社交平台追求利潤最大化,會利用演算法等技術手段推播滿足人們「貪嗔癡念」等需求的內容;另一方面,虛假資訊的生產和傳播日趨自動化、日常化,未經辨識的內容在互聯網空間迅速受到關註,而嚴肅、深度的內容則無人問津,這實際上讓新聞的傳播形成了「逆淘汰」趨勢。

新聞媒體過度追求流量,消解報道的專業性。 上級要求什麽,下面就會迎合什麽。當上級透過粉絲量、播放量、閱讀量來體現自己媒體的影響力時,評價作品不再是內容本身,而是流量為王。再加上現在平台的演算法已經把內容做了分類,自動分發給有需求的受眾,為了獲得流量,新聞機構必然要按照平台制定的評價體系做內容,等於為社交平台打工,此時流量邏輯勢必會影響專業邏輯。而商業平台並不會考慮新聞業務,他們考慮的是流量,當以流量為指揮棒,勢必導致從業者的業務素質退化。

「社交平台化」對新聞業務的傷害頗深,那麽,該如何避免新聞業務「社交平台化」?

新聞從業者要提升業務能力。 在「技術大霹靂」時代,新聞業務的範圍不再局限於采、編、寫,大數據的利用、資訊采集與分析等新的業務能力也要掌握。但無論媒體環境如何改變,對於新聞現場的追尋腳步不應停歇,確保新聞內容在第一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此外,還要增加新聞作品的鮮活度,使新聞報道更具品質和深度。

社交平台要強化「把關人」制度。 當下社交平台早已不是單純的技術公司或文化企業,而是具有鮮明媒介內容的公共領域,所以要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加大內容稽核力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當好互聯網時代的資訊把關人。將優質新聞內容「放大」、將劣質內容「沈底」。

新聞媒體要最佳化報道方式和營運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當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已發生深刻變化,新聞媒體不僅要傳遞資訊,還要引導公眾理性思考、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另外,主串流媒體如何打造自主可控平台,也是值得重視、亟須探索的事項。

在科技日新月異、受眾思想改變巨大的今天,媒體要適應改變但不能一味去迎合,守住業務的根,才能繼續茁壯成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山東宣傳」

本文圖片來自微信公共圖片庫

主編:劉娟

編輯:陳瑩

值班編輯:陳湘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