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劉註意到社群裏的老人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睡眠問題,有的朋友堅持早睡早起,有的則因為失眠而苦惱,睡眠時間嚴重不足。老劉發現,盡管大家遵循著「6-8小時」的睡眠原則,但身體狀況卻各不相同。於是,老年人究竟應該睡多久,才能算是真正的「睡好」呢?
最佳睡眠時間找到了!很多人都睡錯了
在中醫的智慧裏,睡眠不僅關乎時間的長短,更在於與自然規律的和諧共生。中醫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體應順應四季更替、晝夜變化的節奏來調整作息。
從中醫角度看,睡眠如「草木生長」。想象一下,春天的草木在溫暖的陽光和雨露滋潤下,生機勃勃地生長;而到了夜晚,它們則靜靜地吸收養分,蓄勢待發。
人體亦是如此,睡眠不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氣血的滋養和陰陽平衡的調整。對於老年人而言,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更需要透過高品質的睡眠來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
「黃金睡眠時段」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晚上9點到淩晨3點是肝、膽、肺等重要臟腑排毒和修復的最佳時段,尤其是晚上11點到淩晨1點,被稱為「子時覺」,是養生的重中之重。老劉發現,那些堅持在這個時間段入睡的老年人,即便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也能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反之,即使白天補足睡眠,也難以彌補夜間錯過的「黃金時段」。
「適量」而非「定量」
老劉還發現,中醫並不一味追求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強調「適量」。 正如【黃帝內經】所言:「適寒暑,和喜怒,調飲食,無過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不同,對睡眠的需求自然也不同。有的老年人每天只需4-5小時,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而有的則可能需要7-8小時,甚至更多。關鍵在於,醒來後是否感到神清氣爽,白天是否精力充沛。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這個看似簡單的生理過程,實則對老年人的健康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記憶力、情緒穩定,還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密切相關。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的老年人,患認知障礙的風險顯著增加。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是享受健康晚年的關鍵。
早睡早起未必健康
社會上普遍推崇的「早睡早起」理念,對老年人來說並非絕對適用。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部的生物鐘會發生微妙變化,導致睡眠模式發生改變。
一些老年人發現,晚上難以入睡,早晨卻又早早醒來,這便是所謂的「早醒型失眠」。這種情況下,強行早睡早起,反而可能打亂生物鐘,影響整體睡眠品質。
睡得少不一定不健康
老劉在研究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並不是所有睡眠時間短的老年人都健康狀況不佳。關鍵在於,這些老年人通常擁有較高的睡眠效率,即能在有限的睡眠時間內,達到深度睡眠狀態,實作身心的充分休息。因此,衡量睡眠品質,不應只看時間長短,更要關註睡眠的深度和連續性。
一項發表在【睡眠】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晚5-7小時的睡眠時間,與較低的死亡率和更好的認知功能相關聯。而睡眠時間過長(超過9小時)或嚴重不足(少於4小時),都與不良健康結局有關。 這表明,適量的睡眠,才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