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中 寫林黛玉因天氣炎熱,在陰涼的地方多呆了一會兒,受了寒,得了 陰暑 之疾。中醫為此給她開了一劑「香薷飲」來解暑。
這個情節有兩點值得註意: 其一,什麽是陰暑?其二,用來解暑的 「香薷飲」又是什麽來頭?
中暑分陰陽
夏日陰暑更常見
中醫認為, 暑 為外感「六淫」之一,是夏季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其性炎熱。 此外,夏季還多伴 潮濕, 暑氣易夾濕侵犯人體為患,所以中暑從性質上,可分為「陰暑」和「陽暑」。
這兩者怎麽區分呢?通常, 天熱,在陽光之下停留時間長而中的暑,多是 「陽暑」;為了避暑,在陰涼地方呆得太久或者飲冷過多而中的暑,多是「陰暑」。
到這裏,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什麽是「陰暑」。 沒關系,現代社會中中陰暑的人遠比中陽暑的人要多,而陰暑的癥狀、致病過程,一說就明白。
通常,陰暑的表現有 發燒身痛,惡心嘔吐,厭食疲乏 等等。 如果去 看西醫,一般會給出 「胃腸型感冒」 的診斷 ,這種感冒以消化道病狀為主,夏天尤其高發。
中醫認為, 胃腸所居之處是「至陰之地」,也是最經不起陰寒侵襲的地方, 一旦受涼飲冷,這個部位最容易被攻破,而受涼飲冷在夏天在所難免,所以「香薷飲」在過去,是豪門貴族家中夏日必備的解暑藥。
那麽,我們又是怎麽中的陰暑呢?
貪涼! 暑熱重時,人的毛孔是開啟的狀態,為的是散熱排出暑濕,但如果我們貪涼,從沒有遮擋物的戶外(熱環境),馬上進入冷氣充足的室內(冷環境),包括從室外到室內就開始大吃特吃冷飲,這種突然從熱轉冷的情況,使得毛孔從開啟的狀態轉為關閉。
此 時身體降溫、排毒的途徑被堵住了, 無處可散的暑熱便只能積蓄在體內生事了。 特別是像林黛玉那種虛弱體質的人,本身陽氣就弱,更經不住陰寒之處的陰氣折損,中暑的表現也就接踵而至。
香薷飲
祛暑解表
「香薷飲」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就有記載,可見其使用歷史已近千年。這個方子的組成很簡單,分別是 白扁豆、茯苓、香薷、厚樸、甘草 。
其中,白扁豆、茯苓重在健運中焦脾胃,增加身體運化水濕的能力;厚樸行氣,推助濕氣這種粘滯之邪的排出; 香薷是君藥,針對陰暑的起因——寒氣閉塞毛孔,濕氣內滯。
很多人或許對「香薷」這味藥 不 熟悉。 在這裏,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
香薷有「夏日麻黃」之稱, 我們知道,麻黃是解表散寒的俊烈之品,因為受寒而高燒,渾身疼痛,吃一般發汗藥無效時,中醫才會用到麻黃,可見其解表發汗力量之大。但夏天,毛孔是開放的,會經常出汗,如果再用麻黃,汗出過多就會傷氣,這時候的香薷就是當仁不讓的。
中醫認為, 香薷入肺、胃經, 入肺經可以解表發汗,但發汗力量比麻黃要柔和;入胃經,一來可以運化脾胃。
【黃帝內經】講:「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氣以及因為濕阻而出現的水腫,脹滿,都是因為脾的運化無力了, 健運脾胃 才是祛濕消腫的關鍵,再加上 香薷入肺經的特點, 脾氣運化的濕氣就可以透皮而出了。
我曾在文章和直播中都做過這個比喻:如果說祛濕是 一場足球賽,暑濕就是那個球,健脾是對球的「中場盤帶」,透過健脾把濕氣帶到皮膚或者小便這些「球門」 處,透過利小便或者透過皮膚透散將濕氣推出。
入肺經的香薷長於後者, 因為「肺開竅於皮毛」。而一個成年人的體表面積是1 .6平米,相當於一張榻榻米的大小,這麽大的面積上,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蒸發,這就比每天幾次的小便更多了祛濕的機會,特別是夏天,小便的次數會變少。
從這個意義上說,香薷之所以獲稱「夏日麻黃」,就是因為它 祛濕的高效性。
END
||策劃編輯:十五子
||圖片來自網路,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份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授權事宜 。
|| 如有疑問,可點選 向我咨詢
||音訊電台等服務,請移步 微信公眾號選單欄
有用請給我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