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
貼三伏貼的季節!
夏季養生必備「時尚單品」
趕緊安排起來吧!
「夏養三伏」,跟著節氣來養生調養,能增強體質,安度伏天。
「 伏九貼敷療法 」是依據中醫「天人相應」理論,順應四時氣候特點的一種「 內病外治 」的傳統療法。
夏日陽氣發泄, 氣血趨於體表, 皮膚松弛、毛孔張開 。這時利用藥物滲透皮膚、刺激穴位, 可起到 疏通經絡 、 調理臟腑 、 溫陽利氣 、 祛散伏痰 的功效。
三伏天灸療法 將藥物和穴位的功效相結合 ,給予機體溫陽補益的治療,最易祛除體內沈積的寒邪,達到陰平陽秘,「冬病夏治」的療效。 尤其適合慢性咳嗽、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等冬春季多發疾病。
今年三伏天是「加長版」
從7月15日至8月23日
一共40天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
院本部及醫療健康集團
30家社康中心
同步開展三伏天灸活動
貼敷時間及療程
伏前灸: 6月25日——7月14日
初伏灸: 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灸: 7月25日——8月13日
末伏灸 : 8月14日——8月23日
伏後灸: 8 月24日——9月3日
為獲得比較穩固的療效,建議堅持連續三年於三伏天、三九天進行天灸治療,中途請勿間斷。
貼後註意事項
1.接受治療者貼藥後自行離開,成人一般貼藥 1-2小時 ,兒童一般貼藥 0.5-1小時 ,如未到敷藥結束時間,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請提前撕下。
2.貼藥當日戒煙酒、辛辣、海鮮、牛羊肉、燒鵝、鴨、韭菜、香菜、花生、蘑菇、芋頭等易致化膿食物,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冷水浴。
3.敷貼部位可能出現皮膚發紅、瘙癢或起水皰,此為正常反應,若起水皰,可用燙傷膏塗抹患處。
如貼藥時間過長出現水皰,應保護創面,傷口避免沾水,避免搔抓,以防感染。(可到醫院綜合樓6樓治未病科消毒處理 )。
4.貼藥當日應穿著寬松衣褲,以利於穴位暴露進行敷貼,女性盡量避免穿連衣裙、連體衣、連體襪、緊身褲等。貼藥後減少活動,避免藥貼脫落。
看到這裏的小夥伴
是不是心動了?
那怎麽預約呢?
↓↓↓
本院預約方式
預約方式: 就醫160或「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 」 微信公眾號
普通天灸號
貼敷地點: 深圳市福田區北環大道6001號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門診樓一樓。
貼敷時 間: 天灸日8:00-20:00 。
補貼時間 : 患者錯過天灸日可到治未病科進行補貼(時間: 周一至周日14:00-16:30 ;地址: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綜合樓6樓治未病科) 。
聯系電話: (0755)23906449
兒科天灸號
貼敷 及補貼 地點: 門診樓二樓兒科225室。
貼敷 及補貼 時間: 每天8:00-12:30,14:00-17:30 ,需掛兒科天灸號(兒童天灸號不限固定天灸出診時間,整個三伏天時間段都可以到兒科診區預約貼敷)兒童1-2小時左右。
適宜人群: 年齡6個月至14歲。
社康預約方式
預約方式: 微信小程式→「社康通」→XX社康(對應社康名,也可現場掛號)
聯系方式: 有需要的小夥伴們 可電話聯系社康中心或向家庭醫生咨詢。
往期精彩推薦
0 1
0 2
0 3
0 4
0 5
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
編輯:新媒體團隊
覆核:劉晴晴
稽核:馬曉群
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