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天氣越來越熱,養生牢記「5不」「3要」,身體才能更舒服

2024-07-02養生

時值盛夏,三伏將至,高溫與潮濕相互夾雜,暑濕之氣氤氳熏蒸,人們常會有乏力倦怠、昏昏沈沈、不欲飲食、喜食冷飲、口幹咽痛等不適之感。

此時,養生應該註意哪些要點,才能讓身體更舒適呢?

盛夏養生,記住「5不」

對煩懣躁怒說「不」

有些人平素就性情急躁易怒或是煩悶抑郁,隨著高溫持續,更易出現郁而化火、擾亂心神等問題,甚至誘發各類疾病。

建議:

要學會疏解排遣不良情緒,培養怡情養性的興趣愛好。

對寒辣肥膩說「不」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過食寒涼、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容易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胃欠通降,則氣血乏源,心脈心神失養,就會發為心病。

建議:

盛夏時節要註意清淡飲食,新鮮蔬果可多吃,魚肉蛋奶宜適量。

對熬夜過勞說「不」

有些人喜歡熬夜,到了白天卻打不起精神,還有些人由於工作原因經常過度勞累或者過力運動,長此以往對身體傷害都很大。

建議:

夏季晝長夜短,可以適當晚睡,但一定要保證睡眠時間充足,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正氣得生。

對久坐久臥說「不」

中醫認為,久坐傷肉,久臥傷氣。適量運動則有助於氣血生成及執行,但要記得不可過勞。

建議:

盛夏時節宜進行一些較為溫和的體育運動。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打太極拳、練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對涉宿濕冷說「不」

盛夏時節,人體陽氣外盛而內虛,起居飲食稍有不慎則易受寒而傷陽。故不可貪食寒涼,不可涉宿濕冷之所,不可空調溫度過低,否則陽氣內傷,易發為陰暑。

建議:

陰暑多表現為汗出較少甚至不出汗、頭身酸重如裹、乏力、腹痛腹瀉、上吐下瀉等癥。若有上述表現,請及時 就醫治療。

夏季應該做的三件事

健脾祛濕常泡腳

古人雲「長夏多生濕病」,因為濕易困脾。

若脾被濕邪所困,就會氣機凝滯,血行不暢,氣血不能疏布四肢,則見乏力倦怠、不思飲食、小腹脹滿、二便黏膩等不適癥狀。

可在每天睡前1小時,用熱水泡腳20分鐘,使身體微微汗出。

這樣可以很好地刺激足部經絡,起到健脾祛濕、通經利水、緩解疲勞的作用。

固護陰液吃瓜菜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而「汗為心之液」,盛夏時節陽氣熾盛,汗出較多,陰液易受損,久則損傷心氣。

因此,三伏天一定要註意固護陰液。

可多食用一些清潤多汁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紅柿、黃瓜、冬瓜、苦瓜、西瓜等。

此外,可適當進食酸味食物,以生津解渴,如檸檬、鳳梨、獼猴桃、山楂等。

防暑降溫三豆湯

暑邪與心經相對應,具有炎熱升散、易攜濕邪的特點。

暑氣太過易誘發心悸、胸悶、心慌、心律不齊、高血壓等病癥。

三豆湯是一款不錯的防暑飲品。可取赤小豆、綠豆、黑豆各20克,洗凈浸泡2小時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煮1小時,豆子開花後放入適量的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成。可一周喝兩次。■

【來源:中國中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