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類風濕
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2 治療類風濕的中成藥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癥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疾病的發展可造成關節的破壞和功能的喪失。治療的藥物和方法是層出不窮,臨床療效也有了改進,不僅使許多患者癥狀減輕,也因關節功能的改善而提高了生活品質。
並且類風濕好發於手、碗、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激素類藥物的刺激,讓專家們不得不引起註意,進而治療類風濕的中成藥就誕生了,接下來我們介紹幾種中成藥是怎麽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
風濕寒痛片
藥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過20片)。每日2~3次
痹苦乃停片
藥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藥、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天4次,兒童酌減
仙壹酒
黃精、烏梢蛇、蝮蛇、木瓜、郁李仁 、大黃藤、亮藍、絞股藍、檸檬黃、沙棘、桑椹、高粱酒、純凈水等。
主治: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每晚睡覺前飲用25毫升,不會飲酒者可一日三次,每次10毫升或者遵從專業人士指導服用。
麝香丸
藥物組成:川烏3枚,地龍5條、全蠍、黑豆各21個,制法:上藥俱生用,為細、,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跟綠豆一樣大,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癥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臥令腹空,溫酒、每天3次。
血痹大易方
藥物組成:萆粟、山藥、牛膝、澤瀉各60g,地膚子、白朮各15g,幹漆、蠐螬、狗脊、車前子各5g,茵陳3g、山茱萸16g、幹地黃75g、天雄5g。制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補益肝腎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風邪偏重,癥見疼痛,遊走無定處。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每天3次,溫酒送下用量亦可適當增加。
防風丸藥
藥物組成:防風、羌活、桂心、茯神、人參、炒枳殼、酒牛膝、五加皮、麥冬、元參、薏苡仁、生地黃、芍藥、丹參、檳榔各60g,大黃、炒松子仁、木香各15g,磁石(火煆醋淬7次 )適量。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跟梧桐子一樣的大小。
功效: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益氣養陰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熱偏盛,證見關節疼痛,微熱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漸加至40丸,空心溫酒服下,每日3次。
4 類風濕的飲食
1、類風濕關節炎正確選食一般選擇味佳可口、增強胃口的飯菜,以素食為主飯後食用水果類(蘋果、葡萄等);
2、類風濕關節炎飲料以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果汁等天然飲料為宜,少用碳酸飲料等易導致胃酸的飲料;
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適量選食富含維生素E、C、A、B等豐厚的蔬菜和水果,如蘿蔔、豆芽、紫菜、洋蔥、海帶、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西紅柿、橘柑、黃瓜等
4、飲食上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的原則,少吃辛辣、油膩及嚴寒的食物,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效果,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同時煮都是極好的選擇;
5、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安排氧化或貧血。盡可能的減少脂肪的吸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越規範就需要逐漸減輕體重;
6、患者不宜過多地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構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表現加劇;
7、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吸取量不宜過多;
8、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後才幹服藥,因為此藥容易對胃形成傷害,並且容易形成缺鐵性的貧血;
9、若有服用類固醇容易形成胃口大增、鈉停留和骨質疏松癥,因而需要控制食物的吸取,以免體重急遽上升,而含鹽量高的調味料和加工食品盡量減少食用,多吸取含鈣食物如脫脂牛奶、傳統豆腐等。
類風濕關節炎在晚期,重癥或長期臥床患者因兼並感染,消化道可能會出血,器官衰變,可能為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請大家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