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手指長小水皰,濕疹反復發作?可能是這裏虛了,別只知道「祛濕」!

2024-07-05養生

聲明: 本篇 圖、文 均來自於網路,若 圖片 文字 對您造成了 侵權 ,請您請在 後台留言聯系 我們進行 刪除 ,我們收到留言後將盡快 刪除

個體有差異 · 如涉及用藥 · 須遵醫囑

一到夏季,手足 長汗皰疹,奇癢難忍 ,幹後脫皮;或是濕疹反復發作,讓人抓狂。

很多人認為,這些常見的小毛病與「濕」有關,但反復清熱利濕,卻並沒有什麽效果。 這是為什麽?

濕疹總不好,可能是脾虛

其實, 並非所有濕疹都由「濕毒」「濕熱」所致 近九成的濕疹病人脾虛

從中醫角度解釋,慢性濕疹病人之所以容易復發,是因脾虛,運化水濕功能不足,水濕溢於皮膚而致濕疹的發生。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水液主要透過脾的運化功能,並由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排出體外。 如果脾胃功能虛弱,對水液的運化和排泄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長期以往,不易排出的濕邪就可能會誘發濕疹。

尤其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工作繁忙、經常熬夜、思慮過度,久之脾胃虛弱,常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濕邪由內而生。 時間久了,濕邪聚集在體內會郁而化熱,濕熱蘊蒸於肌膚就發為濕疹。

此外,三餐不規律,脾胃更加虛弱;食入大量性味寒涼的青菜、水果,損傷脾胃陽氣, 從而導致脾胃功能更加不 足,濕疹癥狀愈來愈 重。

脾虛的癥狀

▶頭重如裹: 感覺頭很沈重,如同裹了一塊濕毛巾,眼睛睜不開,醒後仍感頭昏,頭腦不清晰,下雨天表現更為明顯。

▶面色發黃: 就是枯萎的、沒有生氣的、黯然無光的黃。

口水多: 可能表現為不分白天黑夜的易流口水。

口氣重: 正常人清早起來偶有口氣是正常的,但口氣全天不去,則預示腸胃問題。

舌苔中部厚膩: 如果舌 苔厚膩,說明有積滯;如果舌苔黃厚膩,說明積滯化熱;如果舌苔白厚膩,說明脾胃寒濕;如果無苔, 說明脾胃陰虛嚴重; 如果舌苔中間出現裂痕,則說明胃氣有傷。

肌肉松弛無力: 脾主肌肉。如果一個人四肢發達,說明這個人的脾胃不錯。有的人非常瘦、肌肉無力,或贅肉特別多,則說明脾胃功能不足。

未進食也腹脹: 與吃䐜後出現的腹脹不同,脾胃虛弱的腹脹可發生在未進食之前,多於午後腹脹更明顯。

補脾記住一粥兩穴位

一粥:山藥扁豆粥

白扁豆是補脾好食材,山藥則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斂汗等功效,是很好的進補「食物藥」。

做法: 白扁豆30克、新鮮鐵棍山藥30克、粳米100克、紅棗3顆。將白扁豆洗凈後,加入適量的水浸泡,時間最好4小時以上。將鐵棍山藥洗凈、去皮、切丁備用。把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武火燒開,轉文火煮30分鐘,再加入鐵棍山藥丁、粳米、紅棗。武火煮沸,轉文火直至粥熟。

兩穴位

1.脾俞穴

脾俞穴是脾臟的經氣輸註於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連,所以按摩脾俞穴有助於恢復脾的功能。

建議每天晚上8點左右按摩脾俞穴, 一來可以緩解白天的勞累,二來可以為第二天蓄積力量。

2.足三裏

我們知道,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腐熟,脾的運化輸布及吸收,人體的其他臟腑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人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裏穴則能擔此重任。

經常按揉或艾灸足三裏穴,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青春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