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是原生家庭的「鍋」?網友:這不就是我嗎……

2024-07-04養生

點選藍字 關註「人衛健康」微信公眾號

自卑,又稱自卑感, 指個人體驗到自己的缺點、無能或低劣而產生的消極心態 。自卑的表現多種多樣,有人因生理上的不足,如身體有殘疾、缺陷或過矮、過胖、五官不端正而自卑;有人因感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不足而自卑,總認為 「我不行」「我不夠好」 ;有人看到別人開豪車、穿名牌衣服、住大房子,因對自身經濟條件不滿意而自卑。

人為什麽會產生自卑感

自卑感源於 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 。心理學家Adler認為,人是作為一種無力的存在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狀態,人們就產生了一種 「追求優越感」 的欲求,希望做人上人,這時會形成理想的自我。 但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之間存在差距。當人們無法成為理想的自己時,自卑感就產生了。 自卑感並非只有壞處。自卑感的出現代表著對自己缺陷的察覺和對改善自我的渴望,它可以促使人去改變自身處境,因此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如何擺脫自卑感

樹立合理的目標,向理想的自我邁進 比如,因身材過胖而產生自卑感者可以透過運動和飲食調整努力達到理想體重。但理想體重是需要切合實際的,否則目標定得太高,在實踐的過程中屢受挫折,反而會增加自卑感。

彌長補短,透過補償的方法間接解決 有的人雖然身材有缺陷,但在工作中奮發進取,透過工作上的成就來提升自信心。有的人從小體弱多病,立誌當醫生,透過救死扶傷幫助更多的人來提升自信心。當一個人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進時,也就不再關註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了,自卑感會隨之消失。

客觀看待自我,增強自我接納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優勢和劣勢的集合體,個人要對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種欣然接受的態度。這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能 確認和悅納自己身體、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價值,不因自身的優點、特長和成績而驕傲 ;二是能 欣然正視和接受自己現實的一切,不因自身存在的某種缺點、失誤而自卑

知識拓展

為什麽總覺得周圍的人都比自己優秀

其實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中和他人做比較,這也是人認識自我的基本方式之一。透過做比較發現自身的優缺點,從而使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人群中的定位,也會化為動力去推動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但一個人總會有優點,也總會有缺點,這種「總不如人」的想法明顯是不客觀的,是一種過低的自我評價

為什麽會產生「什麽都不如別人」的錯覺

產生這樣的心理,一部份可能 與我們的早期經歷有關, 家庭中的過度控制或過度保護、不信任、責罵 ,容易助長孩子的自卑心理,在遇到事情或做比較時總是自動產生「我不行」「我不能」的自我認知。

另外,在成長過程中, 我們可能總是主動選擇「以弱攻強」「越缺什麽,就越在意什麽」「越在意什麽就越比什麽」 ,以至於陷入一種持久的挫敗情緒中,進一步強化了自卑的心理。

再者, 也與我們自我評價體系的片面性有關 。我們有時過於在意某些特質,而忽略了一個人價值的多樣性,以至於自動忽略自己的閃光點,忘記去欣賞自己的優勢,從而產生對自己並不全面、客觀的評價。

如何改變這種自動的負性自我評價

這需要我們 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的、全方位的認知 ,不能死死盯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要挖掘、欣賞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客觀看待自己。

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少一些比較,悅納自己,尊重自己,允許自己有弱點,而非「一定要比別人強」。

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如經常誇自己,告訴自己「我也能行」「我也很好」。

註意揚長避短,盡可能去發揮自己獨特的能力和技能,逐步獲得成就感。

註意跟認可自己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人際關系中進一步肯定自己的價值。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十萬個健康為什麽叢書——快樂的健康密碼】

本書主編: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回龍觀醫院主任醫師 楊甫德

中南大學湘雅醫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李淩江

本文作者:

李茜 程嘉

期待您的 「分享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