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群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身體濕氣很重,或者是腸胃功能很差。
為什麽呢?因為脾胃最怕濕氣。
一旦濕氣重,胃口就會很差,所以到了這段時間很多朋友都會吃不下東西,這就是受了濕氣的影響。
身體兩個部位越「大」,越要註意抓緊祛濕
1:舌頭
濕氣重,舌頭往往是胖大的。很多濕氣重的人群,舌邊有齒痕,舌苔還很厚。
如果舌苔顏色是白色的,說明濕寒比較重;如果舌苔顏色是黃色的,則是偏於濕熱的。
2:小肚子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濕氣重,會導致水濕留在人的身體內,脾胃受損,水濕也就無法順利排出來,然後慢慢就會造成小腹的水腫。
濕氣過重,會帶來哪些後果?
濕氣會不斷的侵犯你的脾胃,造成脾胃失調,進而濕氣會對腎臟、心肺起到影響,慢慢的身體內部的肝臟、膽、膀胱等,都不能幸免。
也就是說,我們的肝臟、脾臟、肺部、腎臟、胃部都可能有濕氣,一旦濕氣過重,就容易變為亞健康的狀態。
肝臟有濕氣 : 造成黃疸、肋痛、膽脹的發生,甚至因為濕氣重,而出現結石。
肺部有濕氣: 引起咳嗽、痰癥、哮喘等。
脾部出現濕氣: 出現便秘、痢疾等。
心臟出現濕氣: 引起眩暈、中風、失眠、心悸等。
體內有「濕」,如何去除?
1、飲食調節
體內濕氣重的情況下要非常註意飲食,因為飲食也是導致濕氣侵入的重要原因之一。身體濕氣重的人群不建議吃肥膩、生冷食物。
要多吃一些補脾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也就是平時人們常說的紅豆,味甘,性平,有消腫利尿,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 所以食用赤小豆能夠到達祛濕的效果,尤其是水腫的人,可以煮食赤小豆。
2、適量運動
運動會幫助我們改善我們的體質,幫助改善血液迴圈,血液迴圈通暢就可以幫助排濕。
另外適量的運動能夠幫助排汗,適量的排汗也使調理濕氣的有效辦法之一。
運動祛濕要註意以下幾點:
①運動出汗後,要及時的 將汗濕的衣物換掉 ,並且使用溫熱的毛巾把身上的汗液擦幹凈,禁止在運動後立即洗澡,一般休息15-30分鐘後,待體溫、心跳等恢復正常了再洗。
② 做好保溫措施 ,雖然運動後體溫會上升,但還是需要及時做好保暖措施,穿上足夠溫暖的衣服,以免造成濕寒入侵。
③及時 補充水分 ,以免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等流失過多,一般建議喝溫開水、鹽水等。
3、拔罐、刮痧、按摩
體內的濕氣可以透過拔火罐和刮痧來緩解。
拔火罐和刮痧都能夠幫助疏通體內的經絡,使經絡執行通暢,進而排出淤積在體內的濕氣。
相比之 下,刮痧作用在淺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層;
並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實癥、熱癥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體弱者,不建議刮痧,孕婦禁用。
此外,想要更好地祛濕,可以經常按揉足三裏。
足三裏位於小腿外側,主要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的功能,按摩時,將拇指按放在足三裏,做一按一松的按摩,連續按壓多次,再換另一側。
沒有特殊的時候規定,沒事的時候就可多按摩,註意要在飯後至少隔一小時。具體操作方法應在醫師在指導下進行。
4、保證睡眠
在正常的休息時間段內,如果能夠保證充足的睡眠,對身體各項機能的恢復是很有好處的。
身體機能如果提升了,就能夠使臟腑運轉正常,幫助排除體內的濕氣。
(文章內容、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