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粟裕被批時,台下元帥無一人發聲,最後是誰為他出言正名?

2024-04-11歷史

1958年,黨內掀起了一陣「反右」的浪潮,期間有許多同誌受到牽連、批評,黨內地位由此一落千丈,比如粟裕。客觀來說,粟裕在總參部任職的時候,確實做了一些錯事,但並沒有造成多麽惡劣的影響,頂多「提點」一下即可,完全犯不著擺到台面上公開進行批評。

可由於「左傾」思想的影響,部份政治運動已然脫離了正確路線,走向了「上綱上線」的歧路。也正因為如此,粟裕才成為「眾矢之的」,在當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遭到「圍攻」。粟裕事先並不知道自己要挨批評,等到會議開始之後,他才意識到情況不對勁,陳老總、彭老總等人直接點名「炮轟」他,將他過去犯的錯誤一一羅列出來,逐條進行分析。

粟裕坐在台下聽著老帥們的批評,只覺得背後冒冷汗,整個人愈發不自在,內心更是既緊張又恐懼,他很想站起來為自己辯解,可此時的他已然亂了陣腳,思維極其混亂,他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逆來順受,靜靜聽老帥們的發言,以不變應萬變。

彭老總、陳老總發言結束後,該輪到林帥、賀老總、羅帥三人講話了,可這三人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三緘其口,既不跟風批評粟裕,也不為粟裕辯解。林帥和粟裕都是軍事巫師,兩人的性格也非常相近,林帥其實很欣賞粟裕,對粟裕有一種識英雄、重英雄的愛憐。如今粟裕有難,自己自然不能「落井下石」,可眼下會議的氣氛比較敏感,自己也不能頂著壓力給粟裕講話,索性便保持沈默,這樣既不得罪人,也對粟裕有好處。

再說賀老總,他從50年代中期開始便將註意力轉移到體育建設上,部隊管理與軍事改革他很少參與,此次軍委擴大會議,他其實就是來「湊熱鬧」的,本來也沒準備發言。而當陳老總、彭老總批評粟裕的時候,他更是覺得疑惑和奇怪,粟裕是毛主席的愛將,他怎麽會做對不起黨組織的事情呢?賀老總自始至終沒有搞清楚情況,索性也就不說話,免得造成不好的影響。

羅帥的情況與賀老總相似,他本身身體就不好,已經慢慢開始結束一線,不再參與軍政決策,而對於粟裕做了什麽,造成了什麽樣的危害,他是一概不知。讓他發言他也是毫無頭緒,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於是便選擇沈默以對,一句話都不說。

而在場的其他將軍們大多沒有保持沈默,有些人跟著彭老總一起批評粟裕,有些人則站出來維護粟裕,為粟將軍鳴不平,比如蕭勁光、王必成等。會議結束之後,粟裕的心情差到了極點,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當即開始寫檢討,希望能獲得軍委的諒解,盡快將此事翻篇。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檢討送出上去之後,又引發了更加激烈的批評浪潮,有的人指責他的檢討太敷衍,一點誠意都沒有,因此要求他重新作出檢討,務必要深刻剖析自己,不能這麽糊弄同誌們。

蕭勁光在得知此事後,氣不打一處來,他覺得有些人就是看粟裕「好欺負」,這才對粟裕纏結不休,於是便去找毛主席「告狀」,讓主席為粟裕「做主」。毛主席很了解粟裕的為人,他雖然犯了錯誤,但絕對不會做什麽「反黨」的事情,根本沒必要這麽「上綱上線」,於是毛主席便向軍委做出指示,要求停止對粟裕的批評。

不過雖然有主席出言相幫,粟裕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處分,他總參的職務被革除,轉而被安排到軍科院掛職。此次仕途風波對粟裕打擊很大,他甚至一度失去了對革命的信心,60年代初他在上海療養的時候,曾當著陳賡的面發了牢騷,稱自己是「反右」的受害者。往後幾十年,粟裕一直嘗試復出,重新回到一線,但卻未能成功。後來,粟裕退而求其次,不再奢望復出,只想為自己恢復名譽,但仍遲遲未能如願,一直到他去世的時候,總政部還沒有透過他的平反檔,這導致他最終帶著遺憾離世。

時間來到90年代,一些粟裕的老部下聯名向黨中央上書,提請為粟裕恢復名譽,黨中央在經過認真考慮後予以批準,不久之後,黨政官媒以發表平反文章的方式,摘掉了扣在粟頭上的「帽子」,幫他了卻了人生唯一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