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49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得益於【萬歷十五年】一書的廣泛傳播,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名聲可能不亞於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或永樂帝朱棣等明代著名君主。然而,常被人們忽視的是,萬歷皇帝朱翊鈞十歲即位,在位四十八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歷皇帝畫像。來源/故宮博物院
萬歷一朝歷時半個世紀,朱翊鈞即位之初,局面堪稱大好,「中外又安,海內殷阜」。那麽,百年之後,清人修【明史】,為何又言「明亡於萬歷」呢?
從中興到萎靡
明朝自中期以來,在內,土地兼並愈演愈烈,社會矛盾愈發尖銳;在外,蒙古軍隊屢屢寇邊。天順、成化以來,蒙古部落入主河套地區,明廷不得不花費巨資修築邊墻,卻依舊難以阻止蒙古軍隊南下燒殺搶掠。當時間來到萬歷元年,一切似乎都迎來了轉機 。
【平番得勝圖卷】,是一卷描繪萬歷年間平定西北少數民族叛亂的歷史畫卷。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首先是自洪武年間開始困擾明廷的與蒙古部落之間的明蒙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早在嘉靖二十年 (1541) ,掌握蒙古大半政局的俺答汗就向明廷遣使通貢,卻被嘉靖帝拒絕。到了隆慶年間,借著處理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叛逃之機,明廷與俺答汗實作了和議。隆慶五年 (1571) 三月,明穆宗冊封俺答汗為順義王,明蒙之間實作了基本和平。萬歷元年 (1573) ,朱翊鈞幼年即位,朝局則掌握在張居正手中。大權在握的張居正針對明王朝的積弊,銳意改革,行一條鞭法,清丈土地,整修兵備,大明王朝一片妍妍向榮,儼然一派中興景象。
張居正文集【張太嶽集】書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來源/故宮博物院
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去世後,萬歷皇帝逐漸疏於朝政。但自萬歷十年到萬歷四十八年這三十八年時間裏,大明王朝何以就從中興到滑落至滅亡的邊緣呢?
歷朝歷代,王朝傾覆,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分別是外敵入侵和農民起義。大明王朝也是在後金與明末農民起義的雙重打擊下走向了滅亡。而這些種子,正是萌發於萬歷時期。
我們先來看看外敵入侵,也就是為什麽在薩爾滸之戰中,明軍以失敗告終,明亡清興之勢驟起。縱觀萬歷朝,明軍其實可以稱得上是「武功赫赫」。萬歷初年,戚繼光、李成梁鎮守北境,左翼蒙古 (不歸屬俺答汗統領) 和女真諸部皆不是明軍對手。萬歷中期,三大征更是皆以明軍獲勝告終。然而,盡管在戰場上勝多敗少,這些軍事行動卻極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國力。這才使得努爾哈赤「以弱勝強」,在薩爾滸之役痛殲明軍。
「萬歷十年登州戚氏」軍刀。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而萬歷三大征也將明軍的家底,尤其是遼東鎮的家底,耗了個幹凈。萬歷三十五年 (1607) ,刑科左給事中曹於汴上奏:
「先年寧夏之役,費餉金幾二百萬;東倭之役,七百八十余萬;播州之役,亦費三百余萬。」
三大征,一共消耗了明廷一千二百余萬兩白銀。
到了後金軍襲擊遼東的萬歷四十六年 (1618) ,戶部尚書李汝華向朱翊鈞陳述國家財政的困難:
「太倉歲入僅三百八十九萬,歲出邊餉三百八十一萬,一應庫局內外等用又約四十萬,出悖於入。」
所謂太倉,指的是明代戶部太倉銀庫。太倉庫本是明英宗設立的戶部銀庫。根據【明史·食貨誌】記載:
「各直省派剩麥米,十庫中綿絲、絹布及馬草、鹽課、關稅,凡折銀者,皆入太倉庫。籍沒家財,變賣田產,追收店錢,援例上納者,亦皆入焉。專以貯銀,故又謂之銀庫。」
經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不斷將太倉銀劃入內府用於帝王私用, 太倉庫 銀數已經大幅下降。到了萬歷年間,不僅存銀耗盡,更是入不敷出。而戰爭的消耗不僅僅體現在財力的損失上,更關鍵的還包括糧食資源的大量消耗、兵員的傷亡以及對整體社會生產力的長遠影響。
耗盡資源的戰爭
我們來看看歷時最久,耗費最大的萬歷援朝戰爭,究竟給明廷造成了怎樣的負擔。
首先是萬歷二十年的第一次援朝戰爭,為了挽救處在滅亡邊緣的北韓,明軍集結了四萬大軍進入北韓 (若算上後備軍則有近五萬) 。 明廷先是集結了遼東鎮一萬人、薊州鎮五千人、宣府鎮八千人、大同鎮八千人、保定鎮五千人,以及浙兵三千人入朝,同時還讓來自四川等地的精兵萬余人作為後備軍星夜趕往北韓。北韓方面在明軍入境時曾進行過統計,其按明軍數量為四萬八千人計算,得出日費糧食七百二十石,而義州儲存的糧食不過五萬石,也就是僅能支撐六十余日。而根據【明神宗實錄】萬歷二十年 (1592) 十一月己亥條的記載:
「至於義州存貯糧料豆草,及遼陽倉積,可供五萬兵馬數月之用。」
明朝萬歷時期全圖。來源/譚其驤【中國歷史地理地圖集】
從明軍入朝,到碧蹄館之戰,足足三月有余,這絕非北韓所能供給的。援朝明軍的糧草,多半來自於明廷,尤其是遼東鎮。盡管遼陽倉存有一定量的糧食,但這些原本是為了遼東鎮的防禦而儲備的。為了滿足明軍在北韓的糧草需求,明朝不得不從其他地區調運糧食。最終,透過動用臨清倉和德州倉的漕糧,以及從山東等地采購的糧食,明朝才勉強解決了明軍的後勤補給問題。
到了萬歷二十五年 (1597年) ,日軍再次侵犯北韓,明廷調集了更多的軍隊和物資支援北韓,也就對國力造成了更大的負擔。第二次征倭,明廷耗盡了遼東的糧食,又從山東等地征糧。還在原先調集山西、北直隸、浙江、四川等處軍隊的同時,再從廣東、湖廣等地調集大軍援朝。明軍僅運糧一項,就花費了四百多萬兩白銀。同時,明軍精銳也死傷慘重,而最「慘」的莫過於遼東鎮。萬歷二十六年 (1598) ,根據東征贊畫主事丁應泰的奏報,遼東鎮僅在李如梅兄弟麾下就陣亡了兩萬多人。萬歷二十七年 (1599) ,言官言及遼東慘狀:
「遼左三面逼虜,蹂躪難支,加以倭奴發難,士馬疲露,死傷殆盡。」
萬歷二十八年 (1600) 三月,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上疏,經過援朝之役,遼東鎮堪戰的軍隊只有四萬余人,僅是額定兵員的一半了。
東鎮的虛弱,都被一旁的努爾哈赤看在眼裏。在第二次援朝戰爭時,努爾哈赤甚至假意要派兵幫助明軍,幸虧被明廷拒絕。統一女真各部後,努爾哈赤於萬歷四十四年 (1616) 建立了後金國,並自稱汗。隨後,在萬歷四十六年,他公布對明朝的「七大恨」,以此為由發動了對遼東的軍事進攻。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挑戰,萬歷皇帝朱翊鈞想要發動反擊,卻面臨著遼東既缺精兵,也無錢糧的狀態。
努爾哈赤畫像。來源/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首先,是兵員的不足。遼東鎮當時共有軍隊十一萬人,但這十一萬人多屬老弱,「人鮮精壯」,且士氣不振,明廷只能從全國調集精兵入遼支援。其次,是遼東原生的糧餉情況。遼東鎮此時能提供的糧食已經非常有限。原本,遼東的糧食可以透過山東半島的登州、萊州等地,透過海路運輸補給。但作為援朝之役明軍征糧的主要物件,山東民間其實並不積極,因此明軍的糧餉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而從四方集結於東北的 大軍,每多 一日,就要消耗很多糧食。而且當時明軍並非同時集結,而是陸續到達遼東,面對這種情況,萬歷四十七年 (1619) 正月,兵部尚書黃嘉善稱遼東已是「兵馬則日調而多,芻餉則日用而少,目今芻秣不繼」。在這種後勤條件下,明軍必須迅速進兵。如果在糧食吃光之前,戰爭還沒結束,這些從天南海北調集來的明軍,說不定就要當場嘩變了。
因此,從後勤角度看,薩爾滸之戰,必然是要速戰速決。只是,明軍速則速矣,卻並沒有充分掌握敵情,其對後金軍隊的了解遠不如努爾哈赤對明軍的洞察,最終一敗塗地,再也無力消滅後金。明亡清興,肇始於薩爾滸之戰,而薩爾滸之戰失敗的原因,正是因為萬歷皇帝在三大征結束後,沒有及時恢復明軍戰力,乃至在戰略決戰中一敗塗地。
薩爾滸之戰 。來源/電影【繡春刀2】截圖
皇家揮霍無度
相比外患,內憂更甚。張居正改革的重點就是清丈土地,抑制兼並。今天的我們,已經很難體會明代百姓的那種困苦。
百姓吃了虧,國家也沒占到便宜,只是富了那些 兼並土地的 豪強。而張居正依靠其強大的權力,銳意改革,清丈土地,自然會得罪權貴。如萬歷五年 (1577) ,清理直隸被占土地時,就將第九代成國公朱應禎侵占軍屯土地千余頃奪還。張居正死後,土地兼並愈演愈烈,再無回寰的余地。
萬歷皇帝朱翊鈞,不僅放任權貴,甚至親自下場斂財,也就是著名的萬歷礦稅監。朱翊鈞自萬歷二十四年 (1596) 起,派遣宦官作為礦監稅使,分赴各地開礦征稅。所到之處,借開礦、征稅為名,糾集地方無賴,橫索民財。萬歷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送入內府之礦稅銀就達三百萬兩。此舉使得工商雕敝,民不聊生,引起各地大規模市民反抗鬥爭和部份官員的強烈反對。朱翊鈞迫於形勢,才於萬歷三十三年下詔,停止開礦,罷礦監。但稅使直到光宗即位,方才廢止。那麽,朱翊鈞如此斂財是為了什麽呢?並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滿足其私欲。 礦監稅使所斂的財富,進入的是皇帝內府。
萬歷皇帝金絲翼善冠,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唯一一件皇帝金冠 。來源/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截圖
原本,明軍的軍餉也就只夠勉力支撐。三大征後,原本並不豐厚的家底更是雪上加霜,明軍處境可想而知。到了萬歷二十九年,竟然還發生了明軍吃死屍的醜聞:
(萬歷二十九年六月)甲申,命紫荊馬、水軍士月餉,每歲給本色三月,豆一月,仍以所發臨、德倉糧分賑。時巡按禦史於永清巡視邊關,至馬水口公署,二守卒餓甚,割山澗死人肉,且炙而且啖。永清聞其臭穢而得之,為之流涕,遂以上聞,故有是命。
紫荊關位於今保定市,其軍士竟然餓到吃屍體,明軍之困,可見一斑。
國家與百姓日益艱難,但皇帝和皇子皇孫的好日子可不能受到影響。萬歷三十三年,戶部尚書李汝華言:
「二十七至三十年共進過冊立、分封、冠婚、典禮各錢糧共二百五十五萬七千二百四十七兩,幾盡一歲之入以償之往年婚禮不過十萬。潞王用止九萬,至福王婚禮進過四十余萬。聖母兩上徽號前後共四十七萬有余,開遐所費香蠟等項又約二十二萬,長公主婚禮用至十三萬五千兩七公主婚禮共折解十萬余。」
如此下去,大明的問題自然是越來越大。 國庫沒錢,打仗要錢,計將安出?其實,萬歷皇帝不是沒錢,光是兩淮鹽引,十年間就收納了百萬白銀進入內府。但是面對三百萬的軍費開支,其卻只願意從內府中拿出十萬兩。那麽軍餉從哪裏開支呢?萬歷君臣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再苦一苦百姓」——加派。到了萬歷四十六年 (1618) 九月,戶部在明兩京十三省範圍內,除了怕在貴州激起少數民族變亂外,其余地方全部加派地稅。就是著名的遼餉,也拉開了明末「三餉」的序幕。
相比剿餉與練餉,遼餉是三餉中征收時間最長的,其數額也是越來越大。這些錢導致國內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後來,崇禎帝朱由檢,在面對愈演愈烈的農民起義,則照葫蘆畫瓢,再次對百姓加派征稅。崇禎十年 (1637) ,明廷為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采兵部尚書楊嗣昌之議,在全國「因糧均賦」。崇禎十二年明廷為鎮壓農民起義軍,以訓練邊兵為名增加賦稅,又每畝增收賦銀一分。從事後看,三餉的征派,非但沒有挽救大明的危局,反而加速了其滅亡,而始作俑者,正是萬歷皇帝朱翊鈞。
萬歷皇帝朱翊鈞在親政後,逐步荒廢政事,消耗國力而不及時休養生息,使得明王朝的內憂外患陡然加劇。楊嗣昌之父楊鶴在崇禎元年 (1628) 曾對明思宗言:
「圖治之要,在培元氣。自大兵大疫,加派頻仍,小民之元氣傷;遼左、黔、蜀,喪師失律,封疆之元氣傷;縉紳搆黨,彼此相傾,逆閹乘之,誅鋤善類,土大夫之元氣傷。」
萬歷皇帝的影視形象。來源/電視劇【明宮謎案】截圖
而這些元氣的損耗,均是在萬歷時期加劇的,「明亡於萬歷」的說法,應該就是從這裏來的。
參考文章:
【1】 【明神宗實錄】,台北: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
【2 】 (明)顧養謙:【撫遼奏議】,明萬歷刻本。
【3 】 (清)陳鶴:【明紀】,清同治十年刻本。
【4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 】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清活字本。
【6 】 (清)吳偉業:【綏寇紀略】,清嘉慶十年虞山張氏照曉閣刻本。
【7 】(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趙旭騰
編輯 | 胡心雅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古月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