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46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山東是中國很有文化底蘊的省份之一,是孔子的家鄉,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培育室。山東的經濟體量也很龐大,在全國各省份排名中名列前茅,且擁有多個GDP萬億元以上的城市。
此外,山東的地理位置還特別好,東邊被黃海和渤海環抱,西邊是華北平原,南邊與江淮平原相連,北邊直通燕趙大地。黃河與大運河在此交叉,江河湖海一應俱全。最重要的是,在中國,盡管山地和高原的面積遠大於平原和丘陵,但山東省卻除了魯中南地區有少數山地外,大部份地區都是土質肥沃、適宜農業的平原。可以說,山東無論在歷史還是現實中實力都很突出。可 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既然山東表現如此搶眼,為何在這片土地上從未出現過大一統王朝的都城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大一統王朝都城選址的標準做一個簡要分析。
什麽地方可以 作為大一統王朝都城?
唐朝覆亡以前,大一統王朝都城長期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兜兜轉轉,唐朝覆亡後,由於經濟重心南移,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力量興起,政治中心又離開關中地區,轉移到北京或南京。這些大一統王朝的都城選定,基本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關中地區的經濟系統在唐末的軍閥混戰中被摧毀,此後趨於沒落。但關中地區開發歷史較早,而且背靠陜南隴右以及巴蜀等同樣發展歷史悠久的地區,以灌溉農業為基礎的經濟體系發展完備,能夠支撐起龐大的官僚和軍隊系統的開銷。所以長安和洛陽會受到統治者青睞並不意外。而北京處在遼東半島、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接合地帶,南京則位於江南重地,周圍地區經濟基礎都很不錯。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以及中原地區和關外聯系的深入發展,一度被長安和洛陽把持的都城地位逐漸滑向南北二京。
第二,經濟基礎雖然是都城選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 因素 。由於都城是一國的政治中心,相當於人的頭腦,所以對安全性的要求相當高,這也是長安和北京會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的主要原因之一。漢高祖劉邦結束秦末軍閥混戰、開創新朝之時,曾經就未來都城定在哪裏有過一次大討論。劉邦懷念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楚地,但也明白一旦真的回去,就可能會失去對中原形勢的控制。他看到洛陽附近的農業基礎不錯,地勢平坦,有心思把都城選在這裏,卻得到手下首席謀臣張良的勸阻。張良認為洛陽的城池雖然堅固,但是地方小,不過數百裏,田地薄,四面受敵,並非用武之國。
張良看得很長遠,洛陽地方太小,缺乏戰略縱深。當地開發較早,但該地區經濟基礎有限,長此以往難以承擔作為大一統王朝政治中心的財政開銷,而且地勢平坦並非好事,容易遭到四面八方的襲擊。劉邦也意識到安全因素對於都城的重要性,所以最後妥協,將都城擺在了「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裏」的關中地帶。後來匈奴擾邊與七國之亂發生,西漢朝廷能夠相對從容去應對,側面證明了關中的相對安全。
第三,都城選址不僅要關註經濟基礎和軍事安全,還需要評估戰略層面的價值。大一統王朝在都城的選址問題上很看重這一點,有時候會讓它淩駕於經濟和安全兩者之上。孟子曾有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裏的「人和」實際上就是戰略價值。但人和不是光靠施仁政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必要的平衡。
把這套準則放在都城選址上,就是要在經濟特別發達和不發達的地區之間做好平衡,在「制內」和「禦外」之間達成平衡。安史之亂後唐王朝衰落,而江淮地區得到很大程度的開發,李吉甫作【元和郡縣圖誌】,稱朝廷開支大部份要依靠江淮供給。唐德宗得知江淮的財賦運抵長安,激動地說自己和兒子的性命終於保全。這些都是在說明江淮重地在經濟上的重要性,可是唐並未將都城遷到距離江南經濟重心更近的地方,反而仍然選擇長安,這就是在追求一種平衡。這樣做,南方經濟的繁榮可以支撐北方的防禦體系,而北方也不至於因為經濟上的落後導致邊境形勢的惡化,從而帶來更大的社會動蕩,國勢也得以維持。
山東缺乏成為都城的硬性條件
將目光轉移回山東。在王朝的治亂興衰歷程中,山東也因地理上的重要性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並成為一些地方政權的統治重心。例如最早的夏朝起源於川甘青三省交界處岷江上遊的岷山山脈一帶,並經過遷徙逐漸到達晉南、豫西地區,當時其最大的威脅東夷族就位於山東地區。東夷族首領羿趁夏王室內訌入主中央,給夏朝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此後周代商而立,西周的開國元勛周公便將自己的家族和姜公望的後人封在山東,與關中的政治中心形成掎角之勢,防範異己勢力的興起。魏晉南北朝時期,南燕和北齊都曾將自己的統治重心放在山東地區。可無論是曾經入主中央的東夷族,還是一度在對關隴集團的鬥爭中占據優勢的北齊,最終都沒能完成大一統的歷史任務。其根本原因正在於,山東無論在都城選址的哪個條件上都稍「欠些火候」。
先看經濟,與關中與河洛平原相似,山東丘陵地帶開發歷史也很早,無論是農業還是工商業發展程度都很高,齊國和魯國也因此成為列國諸侯中的佼佼者。如齊王辦稷下學宮,花重金來吸引大批人才,這個底氣正是來自他們不俗的經濟。可是這種經濟優勢並不是絕對的。唐以前有關隴河套同其競爭,只有當關中政局動蕩,暫時難以供養龐大的國家系統時,統治者才會做出一些妥協,但也不是直接把都城放到山東,而是安置在洛陽。此外,唐將洛陽定為陪都,部份原因也是在關中地區遭遇糧荒時,可以方便遷移至洛陽就食。以後東南地區經濟得到進一步開發,北宋統治者幹脆把都城移動到距離漕河更近的開封去了。
再看安全。在安全系數上,山東在都城選址的角逐大賽中也不占優勢,甚至可能是減分項。饒勝文在【布局天下】一書中就曾指出:
「山東地形的主體是魯中南低山丘陵,三面都是平原,缺乏天然屏障和縱深,幾處險要一被突破,全境即可能被擊穿。」
以春秋戰國的諸侯戰爭為例,管仲在齊桓公支持下掌握國政後,迅速選擇與魯國和解,並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主張齊王帶頭向周天子輸誠。管仲這麽做不是因為他傳統保守,而是因為他看到了齊國在地理上處在其他諸侯國的包圍之中,如果他不能提出一個更大的政治願景來協調自己與其他諸侯的關系,釋放更多善意,那麽齊國將迅速陷入被孤立乃至於被吞滅的尷尬境地。後來樂毅率領五國聯軍伐齊,在短時間內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的事實就說明了管仲的政治遠見,因此,山東在地緣政治中並不怎麽安全。此後田單雖然透過離間樂毅與燕王關系復國成功,但齊國的周邊環境仍然不容樂觀,即便齊國在秦國與東方諸侯的戰爭中選擇消極中立,也仍然難以逃脫被秦國先包圍、再吞並的結局。
北魏王朝陷入分裂後,高歡在山東與河北地區積蓄力量,費盡心思拉攏山東的地方士族,但高歡並沒有把自己的政治中心放在山東,而是開「霸府」於晉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此後北齊建立,逐漸疏忽了對河東這一前沿陣地的經營,結果被北周武帝率軍奪取。山西遺失後,北齊宗室在山東地區雖然仍握有一定數量軍隊,但已難挽頹勢。由此可見山東作為後勤補給基地綽綽有余,但作為一國中心卻並 不合適 。
唐朝覆亡後,收拾五代亂局的北宋曾經重新占領了山東地區,但北宋統治者寧願選擇開封也不願在山東丘陵平原上安置主基地,正是因為北方遼國的騎兵隨時可能南下,在山東平原上縱橫馳騁,打垮北宋軍隊。更要命的是,北宋王朝還沒能奪回被石敬瑭割讓出去的燕雲故地,所以在與遼的賽局中更趨於被動。相比之下,有黃河阻隔,且還靠近江淮財賦重地的開封,價效比無疑更高一些。
山東的平原丘陵多,不僅給騎兵作戰提供了絕佳的場域,還有利於大兵團的迂回突襲。明朝最初的都城在南京,還是藩王的朱棣在發動軍事叛亂時, 就 面臨一個難題,即自己的所在地北京和南京之間隔著華北平原。朱棣一開始想攻破山東的城市,然後逐步逼近南京,結果在濟南遇上了鐵鉉。鐵鉉看到燕王的軍隊殺過來,直接在城樓上把朱元璋的畫像擡出來,搞得以「清君側」為名義起兵的朱棣一點脾氣都沒有,只能放棄進攻。可是,朱棣發現進攻南京不一定非要經過山東,還可以繞過去,後來還一舉成功,改變了明王朝的歷史走向。 就此來看,在山東建都不一定是安全的,甚至很危險。
山東的戰略價值
話又說回來,長安、北京和南京這些當過大一統王朝的都城也並非完全不可攻破,例如安史叛軍攻破潼關後,長安就立即成了一座不設防城市。明末流民大起義的怒火也曾淹沒北京孤城,而南京雖被譽為虎踞龍盤之地,但在失去淮河流域的屏障後,也成了攻城者唾手可得的戰利品。所以各種建都選址的條件都是相對而言,沒有完美的,只有合適的,而山東之所以和大一統都城無緣,還同都城選址的戰略意義有極大關聯。
前面提過,戰略價值是在「制內」和「禦外」之間維持良好的平衡。以唐朝為分水嶺,唐朝建立前,中原王朝的威脅大多來自於西北遊牧民族,唐朝時候多了西南吐蕃這個勁敵,唐以後,中原王朝的威脅逐漸從西北轉向東北,封建統治者的主要敵人也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而是變成了兼具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特點的「復合型政權」。
這時候,如果統治者把政治中心放得距離敵人太遠,就不容易組織邊境的進攻和防禦。但如果放得離敵人太近,就會缺乏屏障要隘或大後方以作為緩沖地帶,又容易被對手反噬。因此,前期統治者把都城選在關中,既可以利用復雜的山谷地形與敵人周旋,又接近河西隴右甚至安西地區的主戰場,便於和歐亞大陸其他強者 (吐蕃、回鶻、大食等) 爭雄,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而如果遠離了這個中心,西北地方的軍事形勢很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漢唐統治者沒有把都城放到山東,應該是擔心國防上的平衡會被破壞。
唐朝覆亡後,遼金統治者逐漸開始幹預甚至直接掌控北方地區的走向。這時候關中地區由於過度開發和漕河阻塞等原因,經濟恢復緩慢,已不能再負擔起作為大一統王朝政治中心的開銷,在東北地區建都勢在必行。於是,處在燕山南側的北京逐漸走向歷史舞台的中央。
按理說,古代的北京也不是最安全的,因為這裏距離蒙古高原和遼東都很近,容易被遊牧民族侵擾,明中後期就曾因為蒙古騎兵逼近京郊而多次戒嚴。可是北京周圍多山谷,易於建設防線,而且又背靠廣闊的經濟腹地,便於汲取社會資源。土木堡戰役後,於謙能夠有效擊退瓦剌部的進攻,靠的就是各省陸續調來的援軍外加北京附近的山谷要隘。
北京就像一個瓶塞,堵住了東北少數民族政治勢力問鼎中原的野心,但是假如中原統治者放棄這個瓶塞,把都城南移到山東半島或更靠南的位置,表面上雖然距離敵人遠了,但實際上卻是將「進可攻、退可守」的樞紐地點拱手讓人,自己則無險可恃,最終三面受敵。
也正是如此,山東可以成為可靠的大後方,也可以成為定鼎中原的彈板,但從歷史經驗來看,的確不太適合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都城所在。明清之際軍事思想家顧祖禹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山東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
參考文獻:
1、(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8月。
2、饒勝文:【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1月。
3、譚其驤:【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8月。
4、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8月。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李文暢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