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吸血鬼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且比鬼還要恐怖十倍|文史宴

2024-05-29歷史

文 | 假假

羅馬尼亞中西部有座中世紀古堡,距離古城布拉索夫30公裏遠,名為布朗城堡。對歐洲中世紀奇幻感興趣的人們都相信這就是弗拉德三世(Vlad the Impaler)的城堡。

這位惡名昭彰的統治者,也就是布朗·斯托克(Bram Stoker)1897年的知名小說【德古拉】的原型。也因為這本舉世聞名的小說還有人們對吸血鬼的聯想,布朗城堡變成知名的觀光景點,世人也稱其為「德古拉城堡」。

因為一部小說而出名,德古拉城堡於是成為了歐洲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恐怖之源。今天去探訪德古拉城堡的人們,都期待著能夠見到傳說中的吸血鬼伯爵,但好像還沒有人真正見到過這位可怖的統治者。

那麽,所謂的德古拉城堡究竟是不是人們心目中的吸血鬼伯爵住所呢?

盡管對布朗城堡的正名和研究很多,但是沒有任何資料顯示伯蘭斯托克知道布朗城堡。他對德古拉城堡的描述和布朗城堡沒多少相似處,也從未走訪過布朗城堡或羅馬尼亞。連書中所說的城堡最重要的防禦設施,在作者生活的年代裏也早就被拆除了。這位來自愛爾蘭的作家會以布朗城堡為故事背景地或許完全只是因為它大致符合小說內容。

這座城堡只大略和瓦拉幾亞(古羅馬尼亞的一個公國)曾經的統治者——穿刺公爵有關,而他正好是德古拉的靈感來源。小說中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確實與當地往昔的統治者穿刺公弗拉德三世(Vlad the Impaler)有些淵源。

穿刺公爵弗拉德的父親Vlad Basarab是瓦拉幾亞的王子,1431年二月被盧森堡皇帝冊封為「龍騎士」,改姓為Dracul (但後人稱他為惡魔弗拉德Vald the Devil)。

同年,小弗拉德出生在這棟土黃色樓宇的二樓,以其父之名為名,成為龍子Vlad Dracula。家族三兄弟中,他排行老二。

當時的羅馬尼亞由瓦拉幾亞與特蘭西瓦尼亞 、摩丹瑞亞等三小國組成。由於夾在匈牙利帝國與鄂土曼土耳其帝國兩大強權之間,自身又沒有完成統合,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靠斡旋與示好求生存。

所以弗拉德五歲時,父親就將他與弟弟送往土耳其當人質,兄弟倆在困頓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後的弗拉德因為父兄被殺,王位被奪,所以立誌復仇。

1456年,臥薪嘗膽多年的弗拉德終於找到機會揭竿而起,擊敗政敵,成為瓦拉幾亞國王。

1457年在入侵期間,他使用焦土政策——這是一種軍事戰略,包括在水源區下毒或是燒毀作物以摧毀敵人任何可能使用的資源。在位六年期間,為安內攘外,施行嚴刑峻法,將所謂的不法或怠惰之徒、或敵軍俘虜皆穿刺在木柱上,任其死亡,讓人聞之喪膽,也因此得到「穿刺公」之名。

1458年據說有一次,他在殺人無數、屍首遍橫、血流成泊的恐怖情況下,猶擺筵吃喝,安之若素,所以一般百姓盛傳他嗜血如饑。十六世紀時連遠在德國的木刻文獻都有穿刺公軼事記載。他殘暴的負面形象也因此傳開。

但殘暴歸殘暴,弗拉德終究不是吸血鬼。其實早在弗拉德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出現之前,吸血鬼的傳說早就在西方世界被廣泛的傳開了。就算古希臘神話中,也出現許多專吸人血的神魔形象,例如人面蛇身女怪、半人半鳥女妖等等,都是喜歡趁受害者熟睡之際吸食他們的鮮血。

吸血鬼的迷信之所以會甚囂塵上,大約是在14世紀時的歐洲瘟疫肆虐,人們經常在沒有確定病人是否死亡的情況下就倉促埋葬。過幾天後在開啟棺木,就會看到完整如初並帶有血跡的屍體。這些血跡其實都是人被活埋後死前掙紮的痕跡,但在當時,這種情況卻被錯認為是吸血鬼出現的結果。

另外,還有傳言說弗拉德會喝人血,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也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在中古世紀的歐洲,殺掉強大的敵人後,在眾人面前喝一杯他的血,象征著吸收了敵人的能力,並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實力。結果弗拉德只是順應傳統喝了幾杯,就被傳成是每天都需要血。

所以說,吸血鬼德古拉公爵是杜撰的人物,但穿刺公弗拉德則是真人其事。他的殘暴名聲也頗呼應Vlad Dracul這個名字。小說中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更讓Vlad the Impaler廣為人知。

不過也許弗拉德本人並不會特別在意外界對他不好的風評,甚至還有些享受其中。畢竟在訊息閉塞、人民迷信的中世紀,一個殘暴的名聲能帶來的恐懼能夠保證這位執政者麾下的軍鋒所指均望風歸降,治下的民眾也能遵紀守法以免變成伯爵的食物。

也許是得益於可怕的名聲,弗拉德雖殺人如麻,卻也短暫整合了羅馬尼亞。

可惜好景不長,弗拉德死於1462年,年僅31歲。後來西方基督教國家在追溯這位統治者的功績時,感謝他抵擋鄂圖曼土耳其的入侵,對他贊賞有加。羅共統治時,羅馬尼亞政府則尊他為照顧勞動階級的社會主義者,形象來了個大反轉,也可以說是歷史開的一個玩笑吧。

如此一來,這座城堡和吸血鬼的關系似乎不大,但這座城堡絕非平凡之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裏產生吸血鬼的故事似乎還是一種必然。

公元1212年,條頓騎士團為迪泰瑞希施泰恩親王建造了一座木城堡,供這位功勛卓著的戰士頤養天年。

城堡的所在地布根蘭邦是一千多年來販運必經的山口,非常便於收取稅收。這也是很多城堡選址的原則——占據交通要道,一方面便於防守,另一方面便於收錢。親王及其後代在城堡裏也確實生活得非常愉快。

但是在1242年時,這座城堡被蒙古人損毀,城堡就必須重建了。新式的石制的布朗城堡這時候才出現。

第一份關於布朗城堡的官方紀錄是1377年十一月十九日由洛喬許一世記載的,他給克勞施塔特的撒克遜人特權,讓他們自己出錢、出勞力蓋石座城堡,布朗城堡也才開始發展。

公元1438到1442年間,布朗城堡是防禦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重要前沿陣地。曾經用於卡住鹽商稅收的關口於是變成了一座雄關,保護著基督徒。人們也是在這時候才意識到,這裏是特蘭西瓦尼亞和瓦拉幾亞之間必經的關隘,是古代羅馬尼亞中部的咽喉。

正是在這一時期,吸血鬼伯爵的故事開始傳播開來。最著名的吸血鬼伯爵還要數弗拉德三世,他也確實經過布朗城堡很多次,但他看起來對這座城堡的歷史並沒有重要性。甚至人們在正式的歷史上都找不到記載說他曾經住在這裏。

歷史上的「吸血鬼伯爵」拜訪特蘭西瓦尼亞多半跟布拉索夫的波雅爾有關。他第一次統治曾被流放,他想定居在布拉索夫,但匈牙利國王匈雅提亞諾什禁止他們提供庇護。後來因為匈牙利國王烏拉斯洛二世要償還貸款,布拉索夫城在1533年得以奪回布朗城堡的所有權,直到十八世紀中期都是重要的軍事要地。

1920年的泰瑞阿農條約中,匈牙利交出特蘭西瓦尼亞,而布朗城堡則成為羅馬尼亞皇室貴族瑪麗王後的住所。

瑪麗王後是英國艾爾弗雷德親王的長女、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外公是俄國沙皇。她嫁給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勸斐迪南加入協約國以對抗同盟國。戰時她還帶著女兒穿梭前線、照顧傷患官兵,所以贏得國人愛戴。

而布朗城堡成為了人民感謝王後努力統一羅馬尼亞的象征。瑪麗王後非常喜愛這個家,甚至稱這裏為她的休養處。但其實城堡在瑪麗皇後接手時已經殘破不堪。她花了很多金錢跟心血,分別從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地購買家具,把布朗城堡打造成皇室的夏日居所,更下令由捷克的建築師領導全面翻新布朗城堡。

現在你能看到布朗城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甚至連通往城堡的道路與斜坡,都是瑪麗皇後辛辛苦苦的建起來的。

王後死後,城堡由女兒伊萊亞娜公主繼承。二戰時期,公主將城堡設為醫院。1948年被羅共占領。此後城堡的所屬權就在國有和貴族後代所有之間來回擺動,意識形態、政府換屆都會對城堡的所有權產生重大的影響。

2009年5月18日,布朗城堡終於歸還給了大公爵。2009年六月一日,翻新的城堡作為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開放給民眾參觀,不但穩坐在羅馬尼亞旅遊圈的第一寶座,還成為了維護當地政府開枝的經濟基礎。

作為博物館的布朗城堡主要都是展示藝術品和瑪麗王後收集的家具。內部沒有太多吸血鬼相關的驚奇,倒是堡內一處標示著「秘密階梯」的階梯啟人疑竇。

沿狹窄階梯往上走到底,原來是通往城堡上層區。樓梯底的小門後所連線的是圖書室、音樂室,原有的軍事氣息褪去,反而更增添皇室華麗氣息。

其實這種變化幾乎是必然的。隨著人類在16世紀逐漸進入火器時代,曾經為了保護城內人員財物不受外界幹擾而建築的高聳城墻很快就變得多余了。在大炮的面前,石墻非但不能起到保護人員的效果,還會因為目標太大變成炮兵的活靶子。

因此從那個時代起,統治者定居在城堡之內就不是為了安全,而是為了借助城堡的高大為自己的權威背書了。前來交稅的商人看到正襟危坐的貴族老爺,當然也就不敢偷稅漏稅;前來理論的刁民見到高台上的老爺,也會收斂很多。

今天的觀光客可以選擇自行參觀城堡或是跟著領隊參觀,各有不同的收獲。也許自由探索城堡的遊客就會在某一個街角和逝去的古代貴族亡魂不期而遇。

轉到山腳下,還有開放式的博物館公園,陳列羅馬尼亞傳統的農居樣貌(像是別墅、谷倉等等)。城堡能夠被改造成展示羅馬尼亞中古生活的櫥窗,想必一生致力於羅馬尼亞統一的吸血鬼伯爵本人和後來的瑪麗皇後,都會覺得非常欣慰吧。

當然現在的布朗城堡,除了被當作博物館之外,還會舉辦其他活動。

萬聖節的時候,布朗城堡絕對是最受歡迎的景點。2016年,透過一系列問答競賽的人們就可以獲得機會在萬聖節待在城堡一晚,就像進入布朗·斯托克的小說一樣,追隨著強納生·哈克的腳步,從第一頁開始冒險。

有趣的是,小說作者布朗·斯托克其實從未踏足中歐,也有其他城堡宣稱自己才是德古拉傳說的起源地,例如荷蘭某位作家就曾經提議過徳古拉城堡可以在一座空的山頂,高約2,033公尺,位於艾爾卑斯山附近的前莫耳丹瑞亞公國邊界。

不過因為布朗城堡有地下通道、老舊的武器和盔甲,再加上中世紀建築至今仍不時傳來的詭異聲響,讓它更能撐起吸血鬼城堡的美名。

編輯 | 安梁

歡迎關註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註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