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答辯·【中國氣味】|黃雪蕾:再見陌生人

2024-05-25歷史

文丨黃雪蕾

「答辯」是一個圍繞文史類新書展開對話的系列,每期邀請青年學者為中英文學界新出的文史研究著作撰寫評論,並由原作者進行回應,旨在推動文史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傳播。

本期邀請英國愛丁堡大學東亞研究系黃雪蕾教授與三位年輕學人討論其新著【中國氣味:嗅覺的近代史】( Scents of China: A Modern History of Smell ,劍橋大學出版社,2023)。本文為黃雪蕾對三篇書評的回應文章。

黃雪蕾

完成這段與氣味的「愛情長跑」之後,大腦似乎自動開啟清理記憶體模式,或者借用魯迅先生的文法——本有許多話,說得多了,也便沒有話了。感謝三位書評人,你們的書寫給我機會與那些氣味分子再度相遇,不僅提醒我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麽,而且從「陌生人」(本義上)的角度提出新的洞見和作者未曾想到的視角。學術對話的樂趣盡在此中。以下容我就三個方面再贅言幾句,都是書評中令人驚喜的地方。

AI、物質、(後)人類

交出拙書終稿是在2022年9月底,距離ChatGPT的官方釋出還有整整兩個月。此後AI重新整理人類認知的諸多表現毋庸贅言,但建基於語言模型之上的chatbot,目前尚無能力如同人類神經元一樣解讀物質性的氣味分子,辨析直接的感官感受和經驗。這似乎無意中替感官研究的重要性背書。想到這一層是因為王星明在書評最後提到,本書與「後人類主義」以及生態批評和物質轉向等研究方向之間的關聯性。其實書中並無直接對話,但我很驚喜王星明「嗅」出這些隱伏的線索。氣味是化學分子,盡管肉眼不可見,但根本上是物質,書中也在在表明虛無縹緲卻又無處不在的氣味分子如何與歷史大敘事勾連,發揮著它們的thing-power(物權力)[1];而我也試圖對感官研究領域影響甚巨的文化建構論提出異議。如此看來,本書某種程度上的確可算加入了物質轉向的行列。

簡·貝奈特(Jane Bennett)認為,人類只有對物保持尊重和關切,才有可能生發新的政治倫理,推動生態的平衡和永續。[2] 還可添加的是,在AI時代,人與物質(而非數據)的互動,所創生的情感和體驗,是在後人類狀況下保有「人類」特質的標記之一。在此意義上,我很同意【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觀點:「如果人工智慧最終確實在很多領域超越了人類的智慧,那麽智慧對人類的重要性也就會降低,而意識(consciousness)將變得更加重要。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至關重要。智慧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意識是感受到諸如痛苦、快樂、愛和憤怒等情感的能力。」[3]由氣味引發的感官體驗,與智慧的關系較小,更屬於「意識」的領域,而拙書的歷史考察表明,並非只有智慧在推動歷史,身體的經驗和情緒都是歷史舞台上的要角,嗅覺經驗只是其中一員。

有意思的是,季雯婷提出,在本書最後部份,「可以看到氣味與嗅覺終究還是難以逃脫被語言符號與主流話語招安的命運,失去了落實身體與物質世界的特殊性,而化為形而上表征中的一員。這種因材料與研究的文字化而導致作為文字反面的感官最終依舊回歸文字的狀況,讓同樣作為感官書寫研究者的筆者深感無奈。」此種無奈我完全贊同,但值得指出的是,這裏有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毫無疑問,學者的工作手段仰賴智慧和語言,研究素材也多以文字材料為主(尤其是歷史、文學研究),但不代表不能揭示「身體與物質世界的特殊性」;在本書第六章使用的材料中,氣味的確被轉譯成語言,但可能不見得純粹是「招安」——此中也充分體現thing-power,惡臭話語指向特定的政治目的,但其引發的情感是多極和含混的,其中隱藏著物質、意識和智慧的復雜互動。

華語語系

本書基本未涉足「華語語系」(Sinophone)的研究疆域,而王星明以一系列文學作品為例指出:「在華語語系的文化版圖上,氣味可以給以語言為身份建構核心的群體想象,提供更多跨區域、跨文化、跨物種的‘關聯’(relationality)。」這是又一個令人激動的洞見。史書美教授將「華語語系研究」定義為「對處於中國和中國性(Chineseness)邊緣的各種華語(Sinitic-language)文化和社群的研究」(重點由本文作者所加)[4],此後諸多學者加入對華語語系內涵外延的討論,政治旨歸各異,但殊途同歸的是以語言為核心的論述前提。延續上一節的討論,如果超越語言,以物的視角出發,能否給這一充滿論爭的場域開辟另外的路徑?如果超越視覺與理性,從嗅覺神經、味蕾和觸感出發,有否可能拆解「華語語系」的建構範式,而開啟另外的空間呢?這些問題十分復雜,但充滿誘惑,有待研究同好深入其境去探險。

再見陌生人

對氣味作為「陌生人」這一故事核心,三位作者都有精彩回應。王欣然替我作了簡明扼要的總結:「現代性追求秩序化的啟蒙,排斥陌生人作為秩序的他者之所在,這背後是現代性對於國族、社會、性別等新興身份的建構,其實質是對理性/秩序的神化與追逐,對矛盾的逃避和掩蓋,對感官和身體經驗的貶低與忽視,結果造成了後現代對現代的背離和反思。重新將作為陌生人的嗅覺體驗納入中國現代性的話題不僅僅為我們開啟了‘另一種現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的感官視角,同樣也有助於認清中國在現代行程中復雜含混的社會權力結構。」在文末她提出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和廣泛,亦可用於其他感官領域。對此我深表贊同。「陌生人」概念在本書中更大意義上是一個隱喻,給無形無跡的氣味一個容易想象的形象(行文至此,才發現又是視覺至上的無意識在作怪,是文本自身的悖論)。的確,「陌生人」無處不在,絕非嗅覺獨有,本書也只是以氣味為例,而意在給所有那些模糊的、曖昧的、「似橄欖非橄欖」說不清的東西一點關註。理論建構並非這本文化史寫作的旨歸,當然鮑曼先生的「陌生人」有其理論和政治的深意在。

鮑曼對「陌生人」的情有獨鐘源自對二戰屠猶問題的反思,其更有名的著作是【現代性與大屠殺】(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身為猶太人的他,想必對四處為家又無以為家的「陌生人」有著感同身受的認識,這是他思想的出發點,由此衍生出更廣泛的討論,關於秩序與失序、非此與非彼、自己與異己等問題意識。快進到2024年的當下,在加薩走廊,當年的「陌生人」(猶太人)翻身做主人,正將坦克和大炮對準他們此刻定義下的「陌生人」(巴勒史坦人)。歷史之吊詭,令人無言以對。反思現代性的後學已經在書齋裏流轉了半個世紀,而真實的(物質的)世界裏,屠殺和壓迫仍以一元論的「真理」為名在繼續。那血腥的氣味,受害者鼻中噩夢的氣味,而屠殺者必定會說,那是勝利的味道。陌生人的故事還沒有完。

余言:在現場

我們如何討論一個時代?盛清以降的現代中國聞起來到底是什麽味道?王欣然和季雯婷的書評都以問題開頭,帶出如何研究和書寫歷史這個問題。前者借用Svetlana Boym討論懷舊時的說法,認為感官史的研究,令讀者「得以穿越時間和空間,以一種探索空間的方式來感知時間」,讀者因此成為本雅明所說的漫遊者,「漫遊回到歷史與文學發生的現場」。這真是一個美妙的比方。王星明也提到「氣味整合起自我、身份、環境和階級等繁雜的名目,可以深度還原歷史現場的復雜面向」。

看到兩位不約而同使用「現場」二字,筆者忍不住會心一笑,在復旦新聞系就讀本科時,那可是當時新聞理想中的buzzword(流行語)。看來本科教育會深入潛意識,也許我是在以新聞記者的嗅覺探索歷史現場。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有句話,遠在開始氣味研究之前,我就很喜歡,他說歷史學家就像童話中的巨人,每當聞到人的氣味時,便知道寶藏就在附近。[5]歷史當然有無數種寫法,而感官轉向的出發點,用大衛·豪斯的說法,即是挑戰傳統學術寫作的「非具身性」(incorporeality)。再次感謝三位書評人,以「具身」的方式,以「漫遊者」的姿態,體察書中各色歷史現場的氣息和脈動,帶給我新的啟發和思索。

Scents of China: A Modern History of Smell ,黃雪蕾著,劍橋大學出版社,2023

[1] Jane Bennett, Vibrant Matter: A Political Ecology of Thing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2] 同上註,38.

[3] 【人工智慧需要一套全新的道德規則——專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三聯生活周刊】2023年第14期,頁49。

[4]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2017),頁28。

[5] Marc Bloch, The Historian’s Craft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53), 26.

(作者單位: 英國愛丁堡大學東亞研究系

本文先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歡迎點選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選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存取全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