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1976年,鄧小平出席毛主席的追悼會,汪東興:你還是不要參加為好

2024-07-16歷史

1976年9月9日淩晨,共和國的核心締造者、一代偉人毛主席因病去世,當天下午四時許,新華社向全國通報了這個沈痛的訊息,當時正在西山閑居的鄧公聞訊後,一時楞在了原地,不由得潸然淚下,他沒想到主席走得這麽突然,而自己竟連主席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鄧公和毛主席均是中共的建黨元老,為黨組織的發展與壯大做出了卓越貢獻。土地革命爆發後,毛主席和鄧公同在中央蘇區工作,期間兩人締結了深厚的友誼,鄧公崇拜毛主席的真知灼見和領導才能,而毛主席則十分欣賞鄧公身上那股不服輸的勁頭。

抗戰、解放戰爭期間,鄧公與劉帥帶領人民武裝轉戰大江南北,立下了赫赫戰功,建國後,中央軍委本欲為鄧公授予元帥軍銜,但鄧公卻辭謝了這番好意,甘願讓出這份殊榮。50年代後期,鄧公逐漸將主要精力從軍事上轉移到行政工作上,他先後協助周總理和陳雲同誌建立了物資集中配給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利用兩個「五年計劃」迅速讓人民政權擺脫一窮二白的狀態,實作了長足發展。

60年代初,鄧公和少奇同誌認為農業集體化政策已經落後於時代,限制了農業發展,因此向黨中央建議推行改革政策,實行「包產到戶」制度,以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此舉卻遭到了毛主席的激烈反對,主席認為集體化是公有制的重要體現,是社會主義的「靈魂」和主體,決不能更改、變動。

60年代中期,在「極左」思想的推波助瀾下,動蕩突然爆發,鄧公曾經的「改革」觀點被重新翻出來批判、抨擊,鄧公本人則被扣上了一頂「右派頭子」的帽子,很快遭到革職關押。1969年,鄧公被勒令離開北京,前往江西某地勞動改造。在此期間,毛主席一直密切關註著鄧公,並且指示汪東興同誌暗中保護鄧公,以免他再受到居心叵測者的針對和迫害。

1973年,在葉帥和周總理的一再幫助、斡旋下,鄧公終於被重新啟用,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副主席、解放軍副總參,但僅僅兩年之後,鄧公便再度陷入到政治風波中,被迫辭職隱退,往後一直寓居西山,過著低調、平淡的生活。

1976年毛主席去世後,鄧公一時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中,他連忙向黨中央申請參加主席的追悼會,送主席最後一程。但汪東興卻勸他還是待在家裏比較好,畢竟眼下的局勢比較敏感,他貿然參加公開活動很有可能會招致非議和攻擊。鄧公最終還是采納了汪東興的建議,沒有參加追悼會,只是在家中遙祭了毛主席。

1976年10月初的某一天,中央警衛團突然派遣大量官兵前往西山,將鄧公的家圍的裏三層、外三層,鄧公由此預感到可能會有大事發生。果不其然,在當天晚上,黨中央便以雷霆之勢粉碎了「四人幫」,並順勢控制了北京所有的機要部門,三天之後,隨著陰謀集團的殘余勢力被全部瓦解,新華社向全國人民宣布動蕩正式結束,人民政權自此擺脫了階級鬥爭的泥潭,重新回歸發展的正道。

1977年,在陳雲、葉帥、李先念等同誌的力推下,鄧公獲得平反,恢復了所有名譽,當年下旬,他重回中央工作,1981年,他接替華國鋒,出任國家新一任領導人,隨之著手開始對經濟、政治、軍事進行全面改革,讓人民政權的面貌煥然一新,至80年代末,中國已經完全擺脫了動蕩的陰霾,迅速崛起為世界一流強國。1988年,鄧公為廢除幹部終身制,和陳雲同誌以身作則,主動隱退,往後他很少再關心國家大事,一心過安穩、平淡的退休生活。

鄧公的一生充滿了波折和困難,他曾遭受過敵人的壓迫,也遭受過居心叵測者的迫害,但他並未因此沈淪、沮喪,反而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精神,頂著巨大壓力向前奮進,最終戰勝了一切困難,迎來了最終的勝利。1996年,鄧公因肺部不適住院療養,雖然家人們一再鼓勵他振作精神,積極遵照醫囑用藥、休息,爭取早日恢復健康,但他明白自己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恐怕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於是他提前寫好了遺囑、交代了所有後事,1997年初,他不幸病逝,享年九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