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是朱镕基總理的老領導,從不接受任何特殊待遇,活到了103歲

2024-05-01歷史

袁寶華同誌的身世非常波折,他出身鄉紳家庭,自幼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7歲那年,他開始上學讀書,兼修儒家經典和西學。1926年,河南爆發大規模戰亂,期間袁父不慎被一群兵痞群毆致死,袁家在失去了頂梁柱之後開始慢慢走下坡路,家境日趨衰敗。袁母在和婆家人商議之後,決定帶著全家人一起搬遷到下鄉居住,以躲避戰亂和兵禍。

即便家裏遭遇變故,袁寶華仍不墜青雲之誌,堅持在學海暢遊,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十八歲那年,他考入北平某高等學府進修,期間受進步思想影響,開始參加革命活動。1936年,他加入了紅色陣營,1937年,他奉命前往延安學習,1938年被委派到河南某革命根據地工作。

抗戰結束後,袁寶華又被委派到東北任職,負責在西滿軍區搞工業建設。建國後,他出任東北工業部門的主管,負責統一協調東北的工業布局與建設。當時人民政權還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什麽都缺,搞建設全憑蘇聯的援助,而為了從蘇聯爭取到盡可能多援助,袁寶華用盡了所有辦法,他甚至不惜親自去莫斯科找蘇聯領導談判,逐條逐句的討價還價。有了蘇聯的援助,袁寶華轉而又開始對東北的工業布局進行調整,合理分配資源,平衡東三省之間的關系。

1960年,袁被調到中央工作,負責物資管理與調配,當時正處於困難時期,全國到處都在鬧饑荒,各個省份都缺糧,省委負責人們經常給袁寶華打電話,請他調撥救濟糧,幫助本省的群眾緩解燃眉之急。這袁寶華很是為難,自己要是給某省多分配了糧食,那其他省份都要少分配糧食,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自然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袁寶華後來鐵了心,不再接任何「哭窮」的電話,分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時候,一律按照國務院的意見嚴格執行,誰也不偏袒!

動蕩時期,工農業生產體系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工廠的產品品質嚴重下滑,根本無法達到國標。袁寶華為此很是生氣,他隨即在召開部門內部工作會議,要求下屬所有單位必須要嚴格把控品質關口,絕對不能放過任何殘次品,除此之外,袁寶華還一再要求工業生產部門重視生產品質,不能敷衍了事,這是對國家建設的不負責任!

1976年,黨中央打算派遣行政幹部到上海去穩定大局,華國鋒同誌曾專門詢問袁寶華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要推薦,袁寶華稍加思索,隨即推薦徐良圖等五人給華同誌。華國鋒同誌當即對這五個人委以重任,而此五人也不負眾望,在蘇振華將軍的領導下,迅速控制住了上海的局勢,將上海的陰謀分子一網打盡。

動蕩結束後,袁出任國家經委負責人,他隨後在鄧公的領導下,大膽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進一步放寬對經濟和市場的限制,允許資本進入中國參與經濟發展。與此同時,袁寶華還參與制定了新的企業管理辦法,將自主權下放給企業領導,供其「自由發揮」,以提高中國企業的競爭力。

袁寶華是一位無私的好同誌,他在身居高位期間,從來沒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自始至終恪守著黨紀、國法。比如在1995年,他前往基層調研的時候,當地的幹部為了給他接風洗塵,準備搞一個隆重的歡迎晚宴,但他卻謝絕了對方的好意,拒絕參加晚宴,只在招待所吃了一頓四菜一湯的簡單便飯。「四菜一湯」的公務接待標準是周總理當初定下來的,袁寶華不敢僭越,一直以身作則默默遵守著。

袁寶華不僅是一位優秀革命者,而且還是一位好領導,他早先在東北工作的時候,曾對初出茅廬的朱镕基總理多有指點和提攜。朱總理一直感念著這份恩情,將袁寶華視為「恩師」,朱總理直言,沒有袁老的悉心培育,就沒有他後來在政壇上的「海闊天空」。

1995年,袁老結束領導崗位,可即便如此,他還一直關心著國家發展,每天必看軍政報紙和新聞聯播,有時還會給黨中央寫信建言獻策。2017年,上海有一家國有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即將倒閉,企業負責人為此很是著急,於是便向袁老求助。袁老在了解了相關情況後,當即請求國資委和發改委介入,幫助該企業起死回生,重新迸發出勃勃生機,這也是袁老最後一次為人民服務了,2019年,他因病去世,時年10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