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3600 字
閱 讀 需 要 9 分 鐘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小小樹藤是我家,啦啦啦啦……」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正是童年經典動畫【葫蘆娃】的主題曲。而動畫片【葫蘆娃】無疑給我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近日,一位抖音博主推測葫蘆娃來自雲南,這一新奇的觀點引發大眾熱議,也使這部童年經典之作重回我們的視野。
動畫片【葫蘆兄弟】片段。來源/西瓜視訊
那麽,葫蘆娃究竟是不是來自雲南?雲南又與葫蘆有什麽關系?
【葫蘆娃】動畫中的細節
葫蘆娃來自雲南這個觀點最早出自一道高中地理試題。在浙江省某次高中聯考的地理試卷中,出題人以【葫蘆娃】動畫為題幹,要求考生根據圖中的建築、地形、生物分析其所在地區的地理特征,這也成為我們研究葫蘆娃出身地的重要線索。
首先是建築。動畫片中,老爺爺居住的房屋為人字形尖頂茅草屋。一個地區的房屋建築,特別是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形成,是當地居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逐漸適應氣候、地形、地質等條件後的結果,也是人類適應自然地理環境的具體表現。這種人字形尖頂房屋之所以出現,主要是因為當地的特殊氣候。中國南方地區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在800公釐以上,特別是每年夏季雨季來臨時,降雨更是豐富。所以當地民居的屋頂普遍設計成人字形斜坡,利於降雨時雨水快速排出。此外,由於緯度較低,中國南方地區在夏季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容易形成高溫少雨的「伏旱」天氣,人字形屋頂增加了房間上部的空間,形成隔熱層,使得屋內能夠相對涼爽。
動畫片中老爺爺居住的人字形尖頂茅草屋(上)。來源/動畫片【葫蘆兄弟】截圖
雲南人居住的房屋(下)。來源/pixabay
其次是地形、地貌。【葫蘆娃】動畫中,妖精所住的山洞裏有許多吊垂下來的鐘乳石。地面上也石峰林立、峰叢矗擁、崎嶇不平,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雲貴高原是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廣的地區。喀斯特地貌奇異詭譎的特點,完美契合了妖精洞府的氛圍,導致其「出鏡率」頗高。
動畫片中妖精洞府周圍的地貌(上)。來源/動畫片【葫蘆兄弟】截圖
現實中雲南昆明的喀斯特地貌(下)。來源/pixabay
另外,動畫中出現的蛇、蠍子、穿山甲等動物也可作為憑據。雲南省被譽為「動物王國」和「物種基因庫」,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根據【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的最新統計數據,雲南省擁有35581種生物,在中國省份中位列第一名。雲南省內因橫斷山脈穿過,形成了高山峽谷密布、江河湖泊縱橫的地形,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例如,穿山甲通常生活在山區森林、灌叢或林灌的各種環境,雲南境內因海拔不同而形成的各種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樹竹叢和草灌叢等都是穿山甲喜愛的活動地。【葫蘆娃】如果以雲南為背景,出現穿山甲也就不足為奇了。
動畫片中的穿山甲(上)。來源/動畫片【葫蘆兄弟】截圖
現實中的穿山甲(下)。來源/pixabay
雲南的葫蘆崇拜
葫蘆分布廣、生存能力強、用途多,既可食用,又可以制作成各種形狀的容器。因此,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社會,葫蘆理所當然地與人們結下不解之緣,甚至成為一種靈物,受到人們的崇信。如【詩經·大雅】中有「緜 (mián) 緜瓜瓞 (dié) ,民之初生」之語,是中國將人類起源與葫蘆結合起來的最早記載,可見中華民族的葫蘆崇拜歷史之悠久。
象牙鏤雕雙喜字「大吉」葫蘆,清中期。來源/故宮博物院
在物產豐饒的雲南,人們長期靠采集豐富的瓜果為生,葫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直起著重要作用,包括食用葫蘆的果實、葉子,用葫蘆制作成水瓢、酒葫蘆乃至藥壺,諺語「葫蘆裏裝的什麽藥」正是對這一現象的反映。
黃釉葫蘆式執壺,遼。來源/故宮博物院
葫蘆還能被制成武器。雲南彜族先民很早就以飛石索投擲石球作為狩獵工具。傳入火藥後,彜族人將火藥、鉛砂裝入葫蘆內,點燃後用飛石索擲往敵方,稱為「火藥飛雷」。
正因為葫蘆與雲南先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如此緊密,雲南各民族在探尋「我們從哪裏來」這一問題的過程中,都不約而同地將葫蘆視為最早的祖先,形成了多種關於人類起源的葫蘆神話。
金葫蘆,清。來源/故宮博物院
在傣族的創世神話中,人類是從葫蘆裏誕生的。蠻荒的太古時代,大地上毫無生機,一片死寂,於是天神派一頭母牛和一只鷂 (yào) 子來到地上。母牛生下三個蛋,鷂子孵化這三個蛋,其中一個蛋孵出一個葫蘆,人類就是從這個葫蘆中生出來的。
佤族的創世神話也聲稱人類是從「司崗」裏出來的, 「司崗」即佤語「葫蘆」之意。
而在阿昌族的創世神話中,天公與地母相愛,懷胎九年,生下一顆葫蘆籽,種下後結了一個巨大的葫蘆,從中誕生了九個小孩,這便是人類的祖先。
最典型的葫蘆神話來自拉祜族。葫蘆是拉祜族的圖騰物,拉祜族也稱「朋雅佩雅」,意為葫蘆的兒女。該民族中還流傳著一句民諺:「說千來了說萬來,開啟葫蘆人類來。」據拉祜族的創世史詩【牡帕密帕】記載,至上神厄莎創造了天地日月後,在一棵大樹下種了一粒金色的葫蘆籽,並精心培育。當葫蘆成熟時,麂子受驚踩斷了葫蘆藤,葫蘆不知去向。厄莎神歷盡千辛萬苦找尋葫蘆,到了「七山七水匯合處」,看見葫蘆在水裏漂來漂去,於是先命魚、馬鹿去打撈,但未成功,後命螃蟹將葫蘆拖到岸。這時,厄莎聽到葫蘆裏人的聲音,便命小米雀和老鼠啄開葫蘆,始祖紮迪和娜迪從葫蘆裏出來,繁衍了人類,從此有了拉祜族。
立牛曲管銅葫蘆笙,西漢。這是古代滇人使用的一種吹奏樂器。葫蘆笙現在雲南彜、佤、怒、拉祜、傣、納西、德昂等少數民族中仍有使用。來源/雲南省博物館
除此之外,葫蘆又與東西方神話中普遍出現的大洪水存在聯系。彜族創世古歌【梅葛】記載:上古時期,一場大洪水使人類滅絕。洪水退去後,一對幸存的兄妹奉天神旨意成親, 生下一個葫蘆, 從中誕生了漢、彜、苗、藏等九族。基諾族的創世神話則稍有不同,聲稱這對在洪水中幸存的兄妹結婚後收到了神仙的葫蘆籽,種出了一個大葫蘆。他們打破了大葫蘆,走出了基諾、漢、傣等各族人民。傈僳族的創世神話也與之大同小異,稱人類淪陷之後,天神發出長嘯使天空掉下兩個大葫蘆,從中生出兩個人祖,男的叫西沙,女的叫勒沙,他們結合生下九子九女,互相結為夫婦,生下了漢、彜、傣、藏、景頗、緬、納西族等各族人民。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傳說與希臘神話中丟卡利翁的故事頗為相似。丟卡利翁夫婦在宙斯發起的大洪水中幸存,受到女神忒彌斯的指引,將石頭扔到自己身後來創造新人類,夫婦二人所丟的石頭分別形成了男人和女人。對比之下,二者何其相似,區別只在於故事的核心分別是石頭和葫蘆。
五彩纏枝蓮紋葫蘆瓶,明嘉靖。來源/雲南省博物館
綜上所述,雲南各 民族的創世神話都出現了葫蘆,可見各族人民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葫蘆崇拜文化。因此,【葫蘆娃】中七個葫蘆娃從七彩葫蘆中誕生這一情節,靈感來源應該就是雲南地區流傳的葫蘆創世神話,這也成為葫蘆娃來自雲南的又一有力證據。
結語
【葫蘆娃】動畫在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其實隱喻了一個關於信念、救贖與犧牲的寓言故事。 作家馬伯庸甚至還將七色的葫蘆娃對應了人類的七種情感: 紅色是熱情奔放之色,象征著理想主義精神; 橙色是溫柔寬容之色,象征著人文主義精神; 黃色是剛強堅韌之色,象征著奮進與勇氣; 綠色是和平慈悲之色,象征著悲天憫人的情懷; 青色是憤怒不平之色,象征著嫉惡如仇的正義感; 藍色是開朗活潑之色,象征著自由奔放的意誌; 紫色是陰郁思辯之色,象征著理性與情感的仿徨矛盾。 這七種情感是世界的希望和基石,但單一的情感並不能構成完整的人格,唯有將它們聚合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
老爺爺、穿山甲與七彩葫蘆。
來源/
動畫片【葫蘆兄弟】截圖
多年之後,已經長大的我們也許失去了童年時那份純粹的美好,但在歷經滄桑後卻也獲得了許多童年時不曾了解到的知識和閱歷,對曾經的美好事物也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葫蘆娃來自雲南」這一觀點,乍看之下似乎毫無道理,甚至不免被譏笑為異想天開,然而經過仔細分析,卻可以發現其中確實存在合理之處。
如今再回顧【葫蘆娃】動畫,我們雖然很難再找回童年時那份發自內心的快樂,卻也能發掘出許多新的有趣之處,找尋葫蘆娃們的出生地,無疑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參考文獻:
馬伯庸:【冷酷仙境與世界盡頭——<葫蘆兄弟>人物賞析】
陳靜、唐曹:【葫蘆與人類起源神話——雲南少數民族葫蘆崇拜的文化解讀】,【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第9期
楊哲、張建國:【雲南拉祜族「葫蘆」符號語意與文化研究】,【漢字文化】2021年第20期
李丹:【雲南多民族葫蘆笙傳說與中華文化認同】,【現代商貿工業】2023年第12期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韓靖宇
編輯 | 胡心雅 郝芮(實習)
校對 | 火炬 苗祎琦 彥文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