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南京,何以成為六朝古都?

2024-05-12歷史

時尚城市研究院獨家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復制轉載

南京擁有2千余年建城史,最早的城垣冶城、越城始建於春秋時期。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國正式在此地建金陵邑。三國時期,建業成為東吳政權的首都,南京從地方性城邑一躍成為中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一地位在之後的東晉、南朝時期延續下來,前後長達300余年,奠定了南京在中國乃至東亞的重要歷史地位。

回望歷史,南京為何能成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是因為所謂的「天子之氣」嗎?

最早建都於南京的是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

東吳建國之初,所控制的疆域主要在長江下遊地區,長江中遊僅有荊州南郡部份和江夏郡,不但面積狹小,處於各方交戰的前線,容易受到波及,而且遠離江東根據地,顯然不適合定都。另一方面,孫氏家族雖起家於江東吳郡,但吳郡的位置過於偏東,又有以「八族舊姓」為代表的地方豪族,他們不但經濟實力雄厚,而且世代領兵,擁有大量部曲。若建都於吳郡,孫氏政權在政治上必然會受到他們的牽制,因此必須離開吳郡另擇地建都。就在此時,秣陵(今南京)進入了孫權的視野。

秣陵地處長江下遊的中心,是寧鎮山脈西段的丘陵地帶,總體地勢北高南低。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曾經沿淮水先後建立過幾個軍事城堡。秦漢時期,秣陵縣治位於淮水中遊,即現在南京江寧縣的秣陵關和丹陽鎮一帶,距離長江還有30多公裏。從地理條件來看,秣陵的位置堪稱得天獨厚。首先,它據險臨江,交通便利,西通巴蜀、荊襄,東接三吳,北面兩淮,巴蜀、荊襄足以屏護上遊;其次,三吳地區人口繁盛,經濟富裕,可以就近為首都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另外,兩淮地區水網密布,山巒連綿,為攻守進退之所,有利於南方政權的生存和發展。

【孫吳都建鄴圖】,出自【金陵古今圖考】。圖片來源:南京釋出

早在赤壁之戰前,謀臣張纮便向孫權提議:「存取故老,雲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雲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為都邑。」赤壁之戰結束,劉備來到秣陵,觀察地形後也勸孫權建都於此。諸葛亮策馬察看秣陵地形,留下那句千古名言:「虎踞龍蟠,真乃帝王之宅!」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孫權將政治中心從京口(今鎮江)遷到秣陵,並放棄了秦漢以來經營四百余年、早已富庶繁榮的秣陵舊城,於次年在石頭山金陵邑故址築城,取名「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由此開啟了南京的都城建設史。

「石頭城」之名來自「石頭山」。石頭山現名清涼山,其所在的鐘山在春秋時被稱作「金陵山」,因而成為南京別名「金陵」的起源。它位於南京城西,海拔最高處僅60多米,是寧鎮山脈最高峰鐘山向西延伸出來的尾端,與同為鐘山西延余脈的富貴山、覆舟山、雞籠山、鼓樓崗、五台山,構成了南京城北的一道山巒防線。在此以北,長江以南,寧鎮山脈另一分支的幕府山、盧龍山、攝山、四望山、馬鞍山、石頭山、三山等山脈,構成了另一道山體堡壘,是抵禦北方入侵的防禦天塹。這些山巒呈半圓形圍合,具有凝聚氣韻之勢,被稱為「金陵王氣」。

石頭城。圖片來源:南京釋出

石頭山不但是兩條山脈的匯聚點,也毗鄰淮水與長江的交匯處,可以因山為城,因江為池,恃江山之險為固,很適合當時戰爭頻繁的軍事形勢,由此成為東吳的戰略軍事要地。細數石頭山下的江流,有長命洲、張公洲、白鷺洲、蔡洲、如子洲、烈洲等,形成了夾江,又稱小江。東吳以水軍立國,這一地理水系可以安置大船,部署和訓練水軍,抵禦來自長江上遊和江北的敵軍。石頭城自此成為東吳水軍總部,史稱「江邊有警,必先據石頭以為捍禦」。

除軍事功能外,石頭城也是當時長江沿線最大的碼頭之一,航運事業十分發達。孫吳及後來的東晉、南朝經常以建業為始發站,與東亞、東南亞諸國在政治、經濟方面有所往來,留下了許多友好交往的記載。

作為帝王建都之處,除政治、軍事方面的考量外,神秘主義理論在精神領域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從漢代到隋唐,存在一個綿延近千年的儒家神學主義時代,尤其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高峰。在當時,「讖緯」之學甚囂塵上,大到國家運數,小到日常生活,天文氣象、陰陽五行、歷譜運數、形法堪輿,無不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占據重要的位置。東吳建都於建業一事,自然也不例外。

自秦始皇以來,便一直流傳著江東有天子之氣的說法:「初,秦始皇帝東巡,濟江,望氣者雲:‘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出於吳,而金陵之地,有王者之勢。’於是秦始皇乃改金陵為秣陵,鑿北山以絕其勢。」後來,「漢世術士言:‘黃旗紫蓋,見於鬥牛之間,江東有天子氣。’獻帝興平中,吳中謠言:‘黃金車,班闌耳。開昌門,出天子。’」

二十八星宿。圖片來源於網路

仔細分析這段讖語,所謂「黃旗紫蓋」是雲氣占術的表達,大氣光象(特別是暈、華、虹、極光等)和彩雲,由於色彩絢麗,特別能吸引古人註目,所以通常被視作天降祥瑞之相。南京依山傍水,氣候濕潤,時常被雲霧繚繞,在陽關照射下呈現黃、紫色彩也不足為奇,在古代難免被視作神跡。所謂「鬥牛」,是指二十八星宿中的鬥宿和牛宿,按古代星野所分, 鬥宿、牛宿即對應地上的江東地區。那麽何為天子之氣呢?緯書【易通卦驗】說:「天子之氣,內赤外黃,正四方所出之處,當有王者起也。天子欲有遊適處,其地先發氣,如城闕隱隱在雲霧中,恒帶殺象,森森然如華蓋。天子之氣,皆多達於天,以王相日見。」

由此可見,這段讖語表明:天命將垂青於東南,江東將興起新的帝業。如此一來,孫權以江東起家稱帝此時正符合天運,這是孫吳政權從天命觀的角度為自身政權的合法性尋求依據。孫權正式稱帝在229年,距秦始皇東巡時所聽到的讖語——「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尚差50年,「考其歷數,尤為未及」,但孫權還是強行附會,把它當作上感天命、下應人心的證據。孫權將秣陵改名建業,就是在表明這一讖語將應驗在自己頭上,他將應命建立新的帝業。後來孫權稱帝時,在告天之文中,特地提到「權生於東南」,有意將自己的稱帝與「東南有天子之氣」的說法聯系起來。從這些跡象可以看到,在東吳帝業建成的過程中,「江東有天子之氣」的讖語一直貫穿其中。

孫權。圖片來源於網路

經過東吳數十年的宣傳,這一讖語早已深入人心,成為東南君主為天命所在的重要理論依據。然而,甘露元年(265),東吳末代君主孫皓登基不久便從建業遷都武昌。孫皓之如此輕率,原因有三:一是當時蜀漢滅亡不久,東吳直接面臨著來自長江上遊的軍事威脅,西部邊防壓力大,遷都是為了就近指揮軍事;二是意圖強化皇權,透過遷都來擺脫建業城中其他政治勢力的牽制;三是孫皓極度癡迷於讖緯之說。【江表傳】記載,刁玄偽造讖緯稱:「黃旗紫蓋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揚之君乎!」孫皓得知後大喜,立即出兵北伐洛陽,結果慘敗而歸。此次遷都自然也有讖緯的因素:「初,望氣者雲荊州有王氣破揚州而建業宮不利,故皓徙武昌。」

寶鼎元年(266),孫皓遷都僅一年便又改弦更張,重回建業。其中既有朝臣們激烈反對的緣由,也有民間讖緯的影響。當時流傳的童謠道:「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在重重壓力之下,孫皓不得不還都建業,「六朝古都」的地位自此始終得以延續。

東吳定都南京之後,才使南京這塊土地開始了城市化的過程,同時也奠定了南京作為中國著名歷史古都的地位。此後各個朝代,南京的城市布局都是以此為基點發展和變化,如東晉繼而使建康都城「規模始備」,南朝宋、齊、梁、陳各代,對城市雖有所改建,但基本仍沿舊制。此後千年間,南京城歷盡滄桑,既曾在明初、太平天國再度短暫的成為首都,也曾在戰亂中遭遇摧殘和毀壞。秦淮河畔婀娜多姿的「六朝金粉」,與石頭城外的鐵馬樓船,共同構成了這幅歷史悠久的「金陵春色」。

(晉)陳壽:【三國誌】,中華書局,2006年;饒勝文:【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姚亦鋒:【長江影響與東吳建都對於南京城市的深遠意義】,【現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12期;王亞傑:【讖緯對孫吳政權定都與遷都的影響】,【文理導航】2013年第9期;孫英剛:【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5年

撰文|韓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