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蒙古大理戰爭,發生在1244年到1254年。這場戰爭與蒙古進攻南宋的戰爭息息相關。按照地理距離來說,大理國位於南宋的西南方,在蒙古滅亡金國的過程中已經占有山東、河南、江蘇的許多土地,這些地方距離南宋都城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最近不過三四百公裏,也無高山阻隔。而大理與杭州的距離在兩千五百公裏以上,路途極為遙遠。為什麽蒙古人不直接從更近的地方發起攻擊,卻要選擇大理作為進攻的目標?蒙古對大理戰爭究竟與對南宋的戰爭究竟有什麽樣的關系?蒙古攻打大理的行軍路線具有怎樣的特點?筆者將透過以上問題來深入解讀這場戰爭。
一、戰爭背景
(1) 大理國簡史
大理國,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主要民族是「白蠻」(又稱僰人,今白族)和「烏蠻」(又稱爨人、羅羅、盧鹿等,今彜族)。隋末唐初時,在今天的雲南西洱河地區有 蒙巂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邆賧詔 、 施浪詔 、蒙舍詔6個勢力較大的部落,被統稱為「六詔」。其中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並其它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南詔政權,定都 太和城 。唐朝 天復 二年(902年) 鄭買嗣 篡南詔,自立為王,建 大長和 國。又經歷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幾個短暫政權之後,後晉天福二年(937年),由白族首領、大義寧通海節度使 段思平 聯合 洱海 地區貴族 高方 、 董伽羅 滅 大義寧國 ,定都 羊苴咩城 (今雲南省 大理市 ),國號大理,史稱「前理」。1095年,宰相 高升泰 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於 段正淳 (也就是金庸【天龍八部】中那位多情風流的王爺),史稱「 後理 」。段正淳雖然是大理國的皇帝,接受高氏歸還的政權,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勢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門,世稱高國主。形成了「段氏有國無權,高氏有權無國」的權力格局。之後,段正淳在1108年讓位於其子段正嚴(又名段和譽,即段譽的歷史原型),後理國在段和譽在位時期達到其鼎盛狀態。
段正淳影視形象(雖然在金庸的【天龍八部】中的身份為大理國鎮南王,在實際的歷史當中為大理國的皇帝)
段和譽畫像
段譽影視形象
大理國的勢力範圍北至四川盆地西南的橫斷山脈,南至緬甸、寮國、越南北部的高原地帶,其疆域包含現在 中國 雲南省 、 貴州省 、 四川省 西南部、 緬甸 北部地區、 印度 東北部、寮國、 越南 的北部地區。其政治中心皆位於金沙江以南的雲貴高原,具體來說是洱海——滇池(大理——昆明)一線,基本統一了橫斷山脈南部地區、雲貴高原以及中南半島北部的高原地區。【元史】載雲: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 江頭城 (今緬甸 傑沙 ),凡三千九百裏而遠;南至 臨安路 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省的黑河),北至 羅羅斯 之 大渡河 ,凡四千裏而近。
大理國疆域圖(十二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
(2) 蒙古正面攻宋失利
早在蒙古攻打金國的過程中,因獲得河北、山東地區,與南宋有了小部份的接壤,兩者就已經產生了零星的沖突。但雙方大規模的軍事沖突則是在蒙古聯合南宋滅亡金國之後開始。此時蒙古境地與南宋接壤。 失去了金國屏障的南宋在此時直接與蒙古人對壘,雙方之間形成對峙局面,展開了連綿不絕的戰爭。
南宋之所以聯合蒙古滅亡金國,最重要目標在於借機收復被金國占據的中原故土,尤其是東京汴梁(現河南開封)、西京洛陽和南京應天(現河南商丘)三大京城。這三大京城都在黃河以南,透過收復三京的行動,可以鞏固黃河南岸的防禦系統,將北方民族趕到黃河以北。於是在1234年,趁蒙古攻滅金國後北還,河南處於空虛狀態時,南宋趁機率軍北出,欲收復三京,此戰史稱「端平入洛」之役。但遭到蒙古伏擊,以宋軍在洛陽敗退而告終。由此也拉開了蒙宋戰爭的序幕。
南宋原來與金國對峙時,集重兵於淮河、漢江和四川,在長江以北構成一道防線。「端平入洛」之後,宋軍又恢復了原來的態勢,以舊有的防線抵禦蒙古軍南下。
為了打破宋軍的防禦體系,當時的蒙古大汗窩闊台把蒙古軍隊分成東、中、西三路,同時展開進攻。東路軍、中路軍從山東、河南進發,其中東路軍由將領口溫不花和史天澤率領,進軍淮河地區,遏制宋軍北上,牽制宋軍兵力。中路軍由窩闊台三子闊出統領,重點是攻破漢江防線上的軍事重鎮襄陽,南下直趨漢陽,消滅依漢江布防的宋軍。西路軍由窩闊台次子闊端與元帥塔海紺蔔(達海紺蔔)率領,由關中、河西進攻四川。重點是攻破成都,占領川北軍事要地。由於當時西征欽察、東征高麗與南下攻宋同時進行,蒙古軍兵力分散,無力消滅在淮河布防的宋軍,直趨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市);而且要渡江作戰,需有強大的水軍,蒙古軍隊還不具備這種條件;所以,三路攻宋的總目標,只是要把戰線向南推進到宋境中去,爭取控制四川和漢水流域地區,並透過大規模的抄掠來削弱南宋的力量。
東路軍雖然在江淮地區燒殺擄掠,造成了社會經濟的極端雕敝,卻被名將杜杲阻擋,蒙古軍隊與杜杲交戰中損失慘重,無法渡江。中路軍在攻克了襄陽後,被宋朝大將孟珙阻擋,隨後,孟珙發動反擊,取得了在中路的主動權。西路軍倒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闊端從大散關出發,擊潰了宋軍的重重抵抗,占領漢中地區,直入四川盆地。在接下來幾年內,四川遭受了蒙古軍隊的大範圍蹂躪。蒙古人甚至一度直達長江口,進逼湖北。但蒙古軍隊因為後勤以及當地人反抗問題,無法形成持久的防守態勢,沒有能力建立穩定政權,最終還是得撤出四川盆地。因此,四川才能在蒙古人蹂躪過後,重新被南宋控制。
1241年,隨著蒙古大汗窩闊台的死亡,蒙古高層內部開始權力鬥爭,對南宋進攻暫時告一段落。蒙古人撤退後,南宋積極開展構造軍事防禦體系。四川在名將余玠的鎮守下,在關鍵地帶建立一系列的城堡,利用步步防守來牽制蒙古人的進攻;荊襄地區則在孟珙的領導下,建立了完備的防禦體系。在各位名將的主持下,南宋成了蒙古人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蒙古在經歷幾輪政權更叠後,蒙哥繼位為大汗,在處理了汗國的內部事務後,馬上著手部署新的軍事行動。在調整了對宋軍事進攻的戰略方向,以東、西兩個方向正面作戰的軍隊,穩步推進,步步為營,盡量奪取宋軍占據的軍事要地。鑒於此時南宋的防守嚴密,蒙哥的弟弟,當時還是總理漠南漢地軍事的蒙古宗王忽必烈建策,集結一支機動部隊,從西面繞過宋軍重兵屯守的四川防線,直插在南宋西南立國的大理國。計劃消滅大理後,蒙古軍隊形成迂回態勢,即可從南宋背後發起進攻。蒙哥贊同了他的意見,並命忽必烈遠征大理。這就是蒙古大理戰爭發端的背景。
二、 戰場形勢分析
蒙宋對峙時期,雙方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從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起始,沿淮河向西而上到泗州(今盱眙縣西北),西到蔡州(今河南汝南縣)之線,橫亙唐、鄧二州之北,跨秦嶺、至天水,直抵西面的岷州(現甘肅天水以南的西和縣)。東起於海,西至吐蕃。此時蒙古與南宋的邊界中,除了以前所屬金國的唐州(今河南唐河縣)、鄧州地區劃歸給南宋外,其余部份與金宋對峙時期的邊境相同。南北雙方界線雖然有數千裏之長,但因山脈阻隔,傳統上溝通南北方的通道只有三條,分別是長安(漢中)四川道、南襄隘道,以及淮河平原交通網。北方的軍隊若想占領南方,通常要從這三條通道中選擇一條或者幾條經過,才能順利地到達南方的境地。
三條通道中的西道,從長安(現陜西西安,當時已經被蒙古人控制)出發,透過蜀道中的 褒斜道 、 儻駱道 、 子午道 和 陰平道 這北五道翻越秦嶺,到達以漢中、略陽為中心的漢中盆地。此地有北部的秦嶺、南部的大巴山作為屏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從漢中盆地透過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即傳統意義上的蜀道翻越大巴山進入四川地區。
蜀道地形圖
四川地區受周圍山地包圍,長江經過其南部,橫貫東流。東北方向有秦嶺、大巴山兩道山脈,險阻重疊,交通阻障。地形鎖閉,地勢高亢,正所謂「益州險塞,沃野千裏」。若能夠控制四川,就可以從四川順長江而下橫掃湖北、湖南,甚至直達長江中下遊地區。但通行路必須要透過從漢中到成都的蜀道,以及連線湖北和四川的長江三峽這兩個最艱難的關口。要在短期內打通絕非易事。蒙宋對峙時期蜀地交通並不發達,入川難,出川更難,四川地區坡度峻峭,諸水輻輳,灘多水急,舟輯不利。軍事行動,每困限於河谷。所以若從西道出發進攻位於杭州的南宋,則顯得過於迂回曲折。
由西道向東,則是秦嶺山脈。在中國古代,秦嶺就是難以逾越的天險,只能繞過秦嶺尋找進攻機會。在秦嶺東側還有一系列的小山脈: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這些山脈從河南西部一直延伸到江蘇、安徽、江西,隔開北方與南方,不易透過。但這一連串小山脈之間卻有一個空隙。這個空隙位於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間的南陽盆地上,歷史上稱其為南(陽)襄(陽)隘道,也叫方城隘道。宋蒙對峙時期的中道就位於這條隘道上。
南襄隘道走向示意圖
南襄隘道從河南方城縣,經河南南陽到達湖北襄陽市,從襄陽可以繼續向南走陸路,到達長江邊的荊州,也可以在襄陽順漢江而下,走水路到達鄂州(今湖北武漢)。從荊州和武漢這兩個地方,既可以渡江進軍湖南,也可以順江而下進攻江西和江蘇。
中國古代歷史的大部份時間裏,中道都是最主要的南北通道,宋蒙對峙時期,蒙古攻占中道北端的唐州和鄧州(現河南鄧州市),即占據南襄隘道的南陽部份,南宋則占據了襄陽,雙方形成對峙之勢。
從中道再向東,桐柏山、大別山山脈向東南方延伸。在兩山的東側,則是江蘇、安徽的淮河平原地區。淮河就是從桐柏山發端,向東流入大海。淮河平原擁有豐富的河網系統,利用這個和王系統就可以找到幾條比較容易行軍的水陸交通。所謂東道,就是在淮河平原上形成的一系列的水道和陸路的綜合通道。其中最著名的通道是從北宋首都開封出發,有東面的汴河,中間的渦水,以及西面的潁水這幾條淮河的支流。北方的軍隊可以從這幾條水路出發,進入淮河。再從淮河轉入陸路,或者仍舊走水路,進入長江。而在長江北岸、西岸,又有揚州與和州(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兩個著名的戰略要地。在揚州的江對岸,是另一個著名重鎮京口(現江蘇鎮江),而在和州的對岸也有一個城市叫當塗(現馬鞍山市),長江上著名的江岸礁石采石磯即位於此,駐兵采石磯附近,就可以封鎖長江水道,防止北兵前來。
依常理論,平原地區的道路系統應是四通八達,最容易進攻。但淮河平原河湖縱橫,充滿沼澤,非常不利於行軍。蒙古人雖擅長騎馬射箭,但不能適應河湖地區的作戰方式,不容易發揮其騎兵的機動優勢。
在世界上大部份軍事行動中,往往會采取以一路主攻,其余方向佯動,即牽制敵人兵力的方式來進攻。從北方攻打南方的傳統通道只有三條,蒙古人在這三條道中選擇哪一條為主攻方向呢?
但有意思的是,蒙古軍隊很少采取「一路主攻,其余佯動」的做法,而是習慣於數路大軍並進。由於他們的機動性太強,在每一個方向都配備實力雄厚的大將,進攻的幾路大軍是競爭關系,誰先在自身戰線上獲得突破誰就是主攻方向。這種軍事指揮方式在北亞、中亞、西亞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敵人根本無法配置兵力在廣闊的戰線上做出有效抵抗。當某一處被突破後,蒙古大軍便蜂擁而入,整條戰線一潰千裏。在最初的蒙宋戰爭中,蒙古軍隊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三路並進,進攻南宋。但這一次,蒙古軍隊卻遭遇了巨大的困境:首先南宋疆域太過龐大,地形也過於復雜,超過了蒙古之前並吞的任何國家。若想在如此龐大的戰線上進行機動作戰是非常困難的。
比如,在中亞地區,兩路大軍之間往往只間隔兩三天的行程,利用快馬傳遞訊息的方式就可以做到各路軍之間的協調與協作。但是中國南北三條道路之間卻隔著十幾天甚至幾十天的行程,三路大軍之間很難協調,更無法取得聯系,幾路大軍在進攻中紛紛變成了局部的孤軍奮戰,從機動戰變成了陣地戰、攻堅戰。並且蒙古軍隊在這傳統的三條道路上都遭到南宋軍隊的頑強抵抗。
與此同時,南宋蜀地守將余玠針對蒙古騎兵善於突擊的作戰特點,利用四川盆地內部和邊緣遍布小山的地形優勢,采取棄平土築山城的防禦措施。他沿嘉陵江、岷江、長江等河流,結合河流兩岸山隘要道,在各地的山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城堡進行死守,各個城堡之間利用水網構成重點突出,防禦堅固的網狀防禦,並有南宋的水軍作依托,揚長避短,可相互支援,實作可攻可守的效果,這種防禦措施將蒙古人擅長的機動戰變成了攻堅戰。蒙古人在西道的進攻雖然讓四川成了廢墟,卻無法獲得更大的進展。在中道,蒙古人曾短暫地占領了襄陽,但隨後,南宋在中道的守將孟珙建立了完善的防護體系,讓蒙古人在中道也喪失了機動性,變成了持久戰。而在東道,蒙古人的馬隊不熟悉水戰,騷擾之後,也無法形成穩固的進攻點。傳統的三條路線都無法獲得突破,在全世界罕有對手的蒙古人第一次嘗到了僵持的滋味。使得善於快速作戰的他們被迫進入了漢人的戰爭模式,雙方圍繞著一城一池展開了爭奪,蒙古軍隊由此陷入在了中國廣大的戰場上,在三路正面戰場形成了僵持狀態
若要打破這種僵持,就必須重新掌握機動性,回歸到蒙古軍隊習慣的作戰模式中,才有擊敗南宋可能。最終在忽必烈的建策下,蒙古軍隊決定開辟第二戰場,首先進攻雲南的大理國,再以雲南為基地,從南方包抄打擊南宋的重慶與湖北地區,形成大迂回戰略。
戰略大迂回攻宋形勢圖
其實早在忽必烈建策進攻大理國之前,就曾有一名漢人將領提出過如此大膽的主張。這名漢人將領叫郭寶玉。
郭寶玉影視形象,有說法稱郭寶玉為金庸【射雕英雄傳】主角郭靖的原型之一
郭寶玉,字玉臣。自稱唐代著名將領郭子儀的後代。他曾經在金朝為官,後投降了蒙古。當時蒙古人還在攻打金國,成吉思汗曾向他詢問如何才能奪取中原,郭寶玉分析道:「 中原勢大,不可忽也。西南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必得誌焉 。」提出了開辟第二戰場這個大膽的主張。他認為不管是金國還是南宋,在非常熟悉中原山川地理的前提下,發起奇襲的軍事行動會非常困難,而對方如果不犯錯,蒙古則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贏得勝利。而蒙古的最大優勢則在於騎兵的機動性,因此必須要開辟新的進攻路線,以出其不意之勢,才能更快地滅亡金國,乃至滅亡南宋。
郭寶玉相中的進攻區域在西南。在宋、金的西南方,即西藏的吐蕃和雲南的大理國。西面是長江的上遊方向,若蒙古人從長江上遊出兵,將吐蕃、大理等西南諸蕃納入其勢力範圍,借助少數民族人力物力,再順流直下,奪取中原,會方便得多。
在郭寶玉提出建議時,蒙古還沒有滅亡金國,因此他的戰略主要針對目標是金國。當時蒙古人並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反而在金國滅亡之後,蒙古人在對宋作戰的三條戰線上沒有決定性突破之時,才終於想起了當年郭寶玉的提議。於是,在提出四十多年後,進攻西南的戰略終於上了台面,大理進入了蒙古人的視野。
由此,蒙古人決定首先拿下大理,再以此為彈板合圍南宋。
但是,雲南大理怎麽會成為蒙古人攻打南宋的新彈板呢?大理與杭州的距離在兩千五百公裏以上,路途遙遠。在宋代時,雲南並不屬於宋朝版圖,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用玉斧在地圖上劃界,將雲南劃在了界外,宣布宋朝不謀求並吞雲南。即便蒙古人能夠拿下雲南,又怎麽千裏躍進去打擊南宋呢?
這裏就要從蒙古的「斡腹」戰略與雲南的地理位置談起。
「斡腹」一詞多出現於南宋時人奏議之中,宋元時人多將蒙軍進攻南宋四川、荊襄、兩淮、廣西地區的計劃或行動依次稱為「扼吭」、「拊背」、「搗脅」、「斡腹」。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宋蒙戰況的變化,宋人進一步以「斡腹之謀」相稱。「斡腹」一詞,照字面理解為「掏肚子」,「斡」為動詞,可釋為「轉」;「腹」則為名詞,可釋為敵國或敵軍防守地帶的腹部地區,而與「背」相對。用現代軍事術語講就是長途奔襲迂回攻擊。即暫時避開敵國或敵軍正面防線,繞到敵人背後的腹部地區,攻擊其防禦薄弱地帶的戰術。其靈感來源於蒙古人的狩獵經驗。在狩獵過程中,蒙古人透過四面合圍狩捕獵物、捕殺猛獸,發現攻擊其柔軟的腹部更容易得手。「斡腹」的成功實施,離不開一支高機動、不依賴後勤的部隊。而在人類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是最會機動作戰的軍隊。 與其他遊牧民族不同,為了獲得機動性,蒙古人還是最會打迂回戰的民族。因此是符合這一條件的。他們由精於騎射的牧民組成,隨行的牛羊就是他們的口糧。這種戰術被蒙古 人運用到了極致,是他們能夠橫掃歐亞大陸的關鍵之一。
「斡腹」包括戰術與戰略兩個方面。兩者的區別是規模的大小。在戰場上,面對敵人的正面進攻之時,派遣騎兵繞到敵後夾擊,這是「斡腹」在戰術方面的表現。許多軍事家也都擅長戰術迂回。但在戰略上能夠做到迂回的統帥就不多了。戰略迂回要求在更廣大的範圍內開辟另一條行軍路線,迂回數百數千裏,以求達到奇兵的效果。
比如,在攻打金國時,蒙古人為了包抄金國(主要位於現在的河南)後路,就從陜西轉戰漢中,順著漢江繞到湖北境內,出現在金國的後方(南方),與北面的軍隊配合,形成包圍圈,最終消滅了金國。這次迂回的直線距離達到了數百裏。
在宋蒙戰爭時期,當從北方進攻南宋的三條路線都演化成了持久戰之後,蒙古人想到的也是在南方開辟一條新的戰線,與北方形成包夾,快速將宋軍擊敗。
可是,相較於迂回金國,迂回南宋的難度要大得多。迂回金國只不過是數百裏,要想迂回南宋,卻必須要達到數千裏才有可能。
南宋的南方疆域包括廣東、廣西和四川南部。廣東南濱大海,無法進行迂回。但有一個叫安南的國家位於廣西南面,其勢力範圍集中在越南北部。雖然安南當時是南宋的屬國,實際上卻保持著獨立性。南宋面向安南的重鎮是老蒼關(昆侖關附近,現廣西南寧附近),如果能夠從南路攻破老蒼關,就可以繼續北上桂林。
在桂林附近有一條古代著名的通道,南流的漓江和北流的湘江都在此發源。兩條江的源頭近在咫尺,秦代開辟了靈渠,透過這條人工運河將兩個源頭連在了一起,由此成為古代溝通嶺南與中原的首選之路。從湖北進入湖南,沿著湘江向南,到達源頭附近,再透過靈渠進入漓江水系進入兩廣地區。
而蒙古人可以反其道而行,從漓江北上湘江,順湘江而下,經過潭州(現湖南長沙)直達鄂州(現湖北武漢),在鄂州附近與北路軍南北夾攻,將兩湖地區(湖南和湖北)收入囊中。一旦獲得了兩湖地區,南宋也就失去了半壁江山,距離滅亡不遠了。而安南國力相較南宋更加弱小,容易攻取,因此,只要蒙古人先拿到了安南,就可以借助安南進攻南宋。
但安南距離蒙古人控制區域達數千裏之遙,且兩者中間隔著南宋,蒙古人又從哪條路出發去攻克安南呢?
除了南宋可以通往安南之外,第二個可以通往安南的地區是大理國(現雲南省境內)。在如今的雲南省河口縣,這裏仍是中越兩國最繁榮的邊境城市之一。紅河流經於此,順著紅河而下,就可以到達紅河三角洲平原,即安南的中心區域(現越南首都河內)。若蒙古能夠拿下大理國,就可以順紅河而下前往安南。
再來看郭寶玉的大迂回戰略,其中的「西南諸蕃」結合起來看就可以發現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雲貴高原在地緣上的聯系很是密切。在如今的中國範圍之內,地理上有「三級階梯地形」的概念,將中國從西到東劃分,依海拔高度可以分為西高東低的三級。作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不僅向東可以作為三級地形的開端,向南也可以與中國境內的橫斷山脈、雲貴高原和中南半島聯系,以形成一個類似於現在中國的三級地緣結構。在這一個南向的三級結構中,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和東向的三級結構中一樣,仍然是處在第一級和過渡區的位置。雲貴高原處在第二級的地位,作為以緬甸東部的撣邦高原(即果敢所在地)為代表的中南半島上的高原地帶,起著與黃土高原——蒙古高原相類似的地緣作用。第三級則為中南半島東邊沿海的河流沖積平原,由於中南半島面海的一面弧度比較大,因此這些平原丘陵區並沒有像中國東部的類似區域一樣呈「弓」形排列,而是做角度更大的「U」狀。不過也正如中國境內主要存在東北——華北——江南三大平原區一樣,中南半島由於山地的分割也形成了西、中、東三塊主要的平原區。東邊的平原區就是安南的中心區域。從這一個南向的三級地形可以看出雲南地區在溝通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島之間起著非常重要的樞紐作用。
青藏高原——中南半島三級地形圖
而雲南的戰略重要性不僅僅作為通往安南的中間站,大理國除了有繞道安南的戰略定位之外,還有著其他數條孔道可以共同壓迫漢境。在宋代,從四川境內通往雲南的道路與今天的成昆鐵路線基本吻合,從成都出發,經過雅安、涼山,再經過攀枝花之後進入雲南。但進入雲南後,並沒有沿現在的鐵路線沿東邊拐向昆明,因為當時雲南的政治中心在大理,道路是直接向楚雄方向延伸,經過大姚、姚安,最終到達大理。如果蒙古人可以得到大理,就可以反向走這條路進入四川盆地和成都地區,對四川形成軍事戰略壓力。
不過,蒙古人最終的戰略意圖還不是利用雲南進逼成都,而是突破長江三峽和兩湖地區。從雲南出發還有另外幾條路,除了通向安南和四川成都之外,在雲南東部,還有一條古代經常使用的道路,此路是從雲南的昆明和曲靖出發,經過貴州的六盤水、畢節,到達敘州(今四川宜賓)和瀘州。在瀘州就可以順長江而下繼續前往重慶府。
此時重慶以及北面的合州釣魚城已經在余玠的山城防衛體系中成為最堅固的堡壘,從後面的事實來看,蒙古人從北方進攻合州,一直無法攻克。倘若能從雲南出發,截斷釣魚城的後方,再南北合擊,重慶地區就有落入蒙古人手中的可能。有了重慶,就可以繼續順江而下進攻三峽。
雲南地區終還有兩條路也非常重要:一是從雲南曲靖,橫穿貴州,到達湖南懷化,進入兩湖(湖南、湖北)盆地;另一條是從雲南直接進入廣西,與從安南進入廣西的道路相會合,再順著漓江、湘江進入兩湖。這兩條路繞過了三峽,直接出現在了兩湖盆地中,因此軍事威脅性更大。不論是向東進攻重慶,還是借道廣西、貴州進攻兩湖,這些道路都給了蒙古人最大的選擇性,提供了充分的機動性以包抄和夾擊的機會。一旦獲得了兩湖和重慶,蒙古人就可以從東西兩面夾擊宜昌和長江三峽一帶,將荊州、襄陽地區收入囊中。
總結下來,若蒙古人能夠拿下大理,進而拿下整個雲南甚至安南,就可以獲得更為廣闊的戰略空間,並至少為蒙古開辟兩條新的進攻道理,第一條是經過宜賓、瀘州,從四川盆地南部區域攻打重慶。第二條是經過貴州、安南或者廣西,進入湖南,從南方夾擊湖南、湖北地區。由於兩條進攻路線都在南方,從這兩條路線出兵將牽制南宋一半的兵力,使得原本已經捉襟見肘的宋朝軍事力量變得更加分散,也利於蒙古人的快速打擊。此舉與一味地從北方三線進攻相比,戰略層次要豐富得多,也更符合蒙古軍隊的作戰方式,盡最大可能發揮蒙古軍隊的作戰優勢。
有了郭寶玉所提出的「斡腹之謀」,加上在1247年蒙古西路軍統帥闊端與 西藏 薩迦派 宗教領袖 薩迦班智達 在涼州會盟之後,西藏地區被納入蒙古的勢力範圍之後,從源頭繞過長江,深入雲貴的大理國,迂回南宋側翼成為可能。進攻雲南的大理國時機已然成熟,大理國也就作為蒙古進軍的下一個目標提上了日程。
再來看雲南地區的地形,在這個南向三級地形中,橫斷山脈區域的位置被定義為過渡區。橫斷山脈在這一區域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特別。若拋開青藏高原的地理概念,甚至是可以把橫斷山脈直接劃為第一階梯地形(其西北部就是青藏高原)。相對中國內地的主要河流多發源於青藏高原上不同,中國西南及中南半島的河流則大部份發源於這一區域。並且由於橫斷山脈的特殊走向,它在南面還突入第二級的高原地帶。
通常所說的橫斷山脈是指「發源於青藏高原東南部,位於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因「橫斷」東西間交通,故得此名。
橫斷山脈位置圖
橫斷山脈得區域在圖上的線內標出,這些南北走向的山脈區整體上呈現出上大下小的斧頭形。其整體可以分為兩個區域,即西側的「斧柄」區,這一側的山脈從青藏高原一直延伸到中國與中南半島的邊境;另一側則是「斧頭」區,這一區域向東一直擴充套件到四川盆地的西邊沿,向南則至金沙江止(長江上遊一直到四川境內這一段都被稱作金沙江,目前基本為雲南——四川、西藏——四川的分界線)。金沙江以南,「斧柄」東北,包括雲南東北部,廣西西北部,貴州全境地區則為「雲貴高原」。橫斷山脈以南地區則為以撣邦高原為主的中南半島高原區。其山嶺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嶺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具有山高谷深的特點。
橫斷山脈
相比於落差極大,多為峽谷地形的橫斷山脈地區,它兩側的高原地區就變成「寶地」了。以雲貴高原為例,盡管也存在著連綿起伏的山嶺,但這些落差相對不那麽大的山嶺之間(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平原地區丘陵)分布著許多小盆地。
盆地內土層深厚而肥沃,很適合發展農業,這種盆地在當地稱作「壩子」。高原上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這裏。高原上還有很多因地層斷裂陷落而形成的「斷層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雲貴高原西部的的洱海和中部的滇池,這兩個大湖邊上的城市——大理和昆明,也先後成為這片高原地區的政治中心。
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
早在蒙古人之前,雲南曾受過來自漢地的數次入侵。在以往的戰例中大都采取了兩條進攻路線。在戰國時期,楚國人莊蹻進入雲南,成了一代滇王。之後秦代開發出一條五尺道,即從四川的宜賓,經過雲南的昭通或者貴州的畢節,再從曲靖進入雲南的昆明附近。
秦代和漢初,由於雲南的中心在昆明,道路的終點大都設在滇池,古滇國的首都也在滇池附近。漢武帝時,由於張騫在西域聽說有一條從四川經過雲南進入印度,再去往中亞的道路(今天被稱作絲路南道),漢代開始加大昆明以西的開發,大理和洱海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此時人們又找到了另一條路(稱為新道):即從成都出發,經過西昌、姚安,直接去往大理的道路。在唐代時,五尺道已經逐漸衰落,新道反而成了最常用道路。
南宋時期,大理已經成了雲南地區的中心。不管是走老道,還是新道,若去往大理,在進入大理盆地(也叫洱海壩子)之前,都必須首先經過一個叫彌渡壩子小盆地,彌渡壩子和洱海壩子之間,有一條叫定西嶺的小山嶺。越過定西嶺,就可以進入洱海盆地。古代大理地區的統治者都熟知定西嶺的重要性,於是在定西嶺下建立了一座叫作白崖城的城池。因此要想進入洱海壩子,必須首先翻越定西嶺,若要翻越定西嶺,又必須先拿下白崖城。
就算翻越了定西嶺,進了洱海壩子,仍然不見得能夠打下大理。從定西嶺方向進入壩子之後,首先到達洱海南岸的東側。在當時,洱海南岸還是一片荒地,洱海西岸的平地才是大理真正繁華的所在。
洱海壩子是一個不平均的盆地,在盆地中間是叫洱海的湖泊。洱海周長一百二十八公裏,是一個形似耳朵的湖泊,南北長,東西短,東西兩岸間距只有幾公裏。由於形狀的原因,南北兩岸地方很狹窄,且充滿了沼澤地。在洱海的東面,也沒有平坦的土地,而是直接與山地相接。只有在洱海的西側才有大片的平地,這裏就是南詔和大理的位置。
宋元時期的大理都城就是現在的大理古城,位於洱海西側平地上。出於戰略需要,古城的選址要特別有利於防守的一方。首先,古城的東面是洱海,西面是巨大的蒼山山脈,這兩面被山水阻斷,無法進攻。只有南北兩面有兩條通道可以到達大理城。要想進攻大理,必須首先繞到洱海南面或者北面,再利用這兩條通道進城。大理國在通道的兩端各設立了一個關口。在北方的叫作龍首關,也叫上關。在南方的叫龍尾關,也叫下關。
如果從白崖城和定西嶺方向進入洱海盆地,那麽一般會選擇南面的龍尾關。但龍尾關並不好攻打,因為從洱海流出一條河(西洱河),把洱海南岸和西岸隔開了,龍尾關就在西洱河的北側,要想攻打龍尾關,首先必須渡過西洱河。
西洱河與蒼山交界的地方,是巨大的懸崖絕壁。從地形上,龍尾關被夾在了東面的洱海、南面的西洱河,與西面的蒼山之間,很難攻克。
在唐代天寶年間,大將李宓就是越過定西嶺,進入洱海盆地後,在攻打龍尾關時,在西洱河邊大敗。此戰也讓人們認識到大理是一個難以攻打的地方。
透過對郭寶玉的大包圍戰略和雲南地形的分析,可以發現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雲南與蒙古人控制的陜西、甘肅之間,仍然隔著一個巨大的四川地區,南宋在四川的守衛力量並不弱。蒙古軍隊到底怎樣越過四川,去打擊雲南呢?
如果蒙古人還是按照之前唐軍的路線來進攻大理,那麽必須克服好幾個障礙:首先,李宓是走從成都出發的新道進入雲南,前往大理的,而成都還掌握在南宋手中;其次,經過白崖城和定西嶺時必須與大理軍隊鏖戰;第三,如何突破大理在洱海蒼山之間的防禦工事(龍首關或者龍尾關)?這三個困難中的任一個都可能決定蒙古人的成敗。
但是如果僅僅根據前人的路線去判斷蒙古人的行軍路線,那就大錯特錯了。蒙古人並沒有選擇傳統的路線,而是走了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天路。而蒙古進軍大理的這條道路,也書寫了中國戰爭史上極為精彩的篇章。
三、 戰爭經過
雖然蒙古進軍大理的路線看似令人瞠目結舌,但實際上蒙古軍隊在正式進攻大理之前就實施探路的行動。早在1238年,有一支蒙古軍隊從川北蜀道進入川西南,連陷邛(今四川邛崍)、雅(今四川雅安)、黎(今四川漢源)、碉門(今雅安天全)諸州縣,一直攻掠到大渡河畔的木波國界。如果這支蒙古軍跨過大渡河繼續向南,就可以進入到大理國境內。
1244年時,征伐四川的蒙古軍隊派兵二十萬出靈關進攻大理,是為進攻雲南之始。蒙古軍隊從甘青南下,取道吐蕃,沿著今川西高原上雅礱江沿線的草原行軍,企圖從南北兩方面攻取四川,兵至九禾(一作九和,在今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九河),危及大理。大理國王段祥興命大將高禾(一作高和)率三千(一說九千)士兵迎戰。高禾等將士陣亡,蒙古軍隊亦傷亡慘重。戰爭結束後,大理國派段連柘赴 南宋 通報。段氏將陣亡將士火葬於九禾,建高禾塔(俗稱白王塔)和高禾墓,為戰死沙場的將士超度,以示紀念。南宋聞訊,派遣使者攜祭文、經書、銀緞等到大理九禾祭奠高禾等陣亡將士。此戰蒙古雖然失利,但基本摸清西南區域的地理概況,熟悉了從川西高原直達滇西高原的草原路線。
蒙古貴由汗二年(1247年),另一支蒙古軍沿著九年前那支蒙古軍走過的舊路再次南下大理,從四川西部的雅州、黎州南下,打算從那裏渡過大渡河進入大理境內進行偷襲,但受到四川宋軍的阻擊,未能到達大理國境。
1248年,一支蒙古軍在禿懣的帶領下,從金川河及大渡河一線順流而下,擬在大渡河下遊折轉向南,進入大理。這次,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派四川樂山守將俞興率5000精兵出雅安,從後來的川藏大道西進,翻越大相嶺進入大渡河河谷,遮蔽蒙古軍南下的路線;與此同時,余玠又命貴州遵義土司楊文率土兵3000出碉門,從後來的川藏小道西上,翻越二郎山進入大渡河谷,與俞興軍會師巖州。宋蒙兩軍在巖州北面的馬鞍山遭遇,這裏山地陡峭,道路崎嶇,不利於蒙古騎兵作戰卻利於擅長山地作戰的播州土兵的發揮。蒙古軍在這場作戰中失利,宋軍乘勝追擊,在大渡河畔連續擊敗蒙軍,蒙古軍損失慘重,連主將禿懣都被宋軍擒獲。
蒙古軍隊這三次南下大理,都未能深入大理境內,其中兩次南下的蒙古軍還遭受到當地土著或南宋軍隊的襲擾堵截,以損兵折將而告終。這些戰例無一不強調四川是攻打雲南地區的最大障礙,必須要解決這個障礙問題。但透過這三次戰鬥偵察,蒙古軍隊也大致弄清了從甘南高原至川西高原再到雲南高原的三條路線,為隨後蒙古軍隊大規模進軍大理鋪平了道路。
元憲宗二年(1252年)夏,忽必烈受命率領十萬大軍遠征大理,以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總督軍事,由宗王抄合、也只烈率領蒙古騎兵,以形成對南宋的背後包抄。窩闊台系宗王哈丹(合丹,窩闊台第六子)、朵歡(脫忽,窩闊台第七子滅裏子)、脫脫(窩闊台第四子哈刺察兒子)等四王率部從行。隨行的還有董文用、董文忠等一些漢軍將領,另外忽必烈還令姚樞、劉秉忠、張文謙等漢族謀士隨軍出征。九月忽必烈率領大軍從漠北出發,12月大軍乘冬季封凍之機,越過 黃河 ,進入河湟之地。
元憲宗三年(1253年)春天,忽必烈率師途經鹽、夏二州,夏四月從蕭關出發,六月進駐六盤山,最終於八月在臨洮集結大軍,練兵備戰。同時蒙哥任命便宜都總帥 汪德臣 率軍入蜀,抵達嘉定(四川樂山)作為策應,來配合忽必烈進軍大理的軍事行動。
九月,忽必烈率軍沿洮河抵達忒剌(今甘肅 叠部縣 達拉溝)後,分兵三路南下。西路軍由兀良合台率領,從忒剌西進,沿晏當路(今四川 阿壩 草原)向南進攻,途中經過四川色達、甘孜、新龍、理塘、稻城、得榮,利用雅礱江河谷向南到達金沙江,進入藏區。因此路所經之地為水草豐茂的大草原,蒙古騎兵沿此路通行,容易解決給養。所遇阻擋最少,進軍最為順利,因此兀良合台所率的西路軍最先進入大理國境內。東路軍由抄合、也只烈領兵,取川西北草原通往內郡的岷江古隘道,翻越岷山,經過黃勝關到達川主寺,沿此路到達成都的西面,在都江堰附近,擦過成都和四川盆地的西邊緣,經 茂州 (今茂汶)趨 會川 (今 會理 西)作為側翼以牽制敵軍。當時茂州官員上報說:「蒙古軍自曲納族節節透入,已至渭節村、風節村,十八族多以投拜。若得此蠻,長驅而往,則大理危矣。」 汪德臣的蒙古騎兵劫掠成都後繼續南下攻打嘉定城,宋軍拼死守城,汪德臣力戰不敵,撤離川蜀。抄合、也只烈本來計劃經過嘉定、宜賓向東攻打雲南東部地區,但遭到宋軍抵抗,只能向南渡過大渡河沿山谷抵達會川。 因東路軍行軍路線多沿著南宋邊境州縣南下,出岷江故道經過成都,進攻與四川南境相鄰的大理白蠻地界時,正值余玠去世,新任蜀帥余晦能力平庸。四川局勢動蕩,防務廢弛之際,東路軍得以毫無阻擋地穿越這一防地。東路軍的本來戰略意圖為攻占建昌、會川二府,過金沙江,進逼姚州。轉而西進與中路軍、西路軍會師,合攻大理都城。但忽必烈派「東使」與東路軍聯絡,督促其渡過大渡河,策應主力大軍。
忽必烈本人自率中路軍,經阿壩草原循大渡河西岸草原南下,沿途招降牧區部落。如大渡河西岸部落中的魚通、長河西、寧遠等部落歸附。忽必烈的中路軍行軍路線經過如今的若爾蓋縣、紅原縣、馬爾康縣,沿著大渡河直下金川、丹巴、康定、瀘定一帶。接著忽必烈自瀘定東渡大渡河,過飛越嶺,抵達南面大渡河邊的滿陀城(今四川漢源北),準備進攻南宋的黎州。這時兀良合台快馬來信說西路軍已深入大理腹地,亟待忽必烈入大理主持戰事。忽必烈決定把輜重留在滿陀城,率領大部隊跨越 大渡河 ,沿古青溪道南下,穿行安寧河山谷奔襲2000余公裏,在 瀘沽湖 附近休整之後後,翻越瓦哈山(今大藥山),於十一月初進抵 金沙江 畔,在今寧蒗縣永寧鎮境內用革囊橫渡金沙江,與兀良合台的西路軍會合,並遣使赴大理國招降。當地土司懼怕蒙軍,紛紛向忽必烈請降。忽必烈中路軍的行軍路線選定在西部草原與東部南宋邊境州縣之間,在大金川、大渡河河谷一帶行軍,沿途山路崎嶇,懸崖絕壁,跟隨忽必烈遠征的漢將,留下穿越此艱險行程的深刻印象:「下西域諸城,抵雪山,山徑盤屈,馬不能行,軍隊不得不舍騎徒步。」忽必烈本人在此行軍中經常是被漢將鄭鼎背著前進。董文炳為中路軍殿後,至吐蕃境,46騎中,止兩人能從,由於道路鄙躅,日行不能三二十裏,其行程之艱辛可見一斑。
蒙古進軍大理路線圖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軍隊雖來自大漠,不習水性,但出師之前,他們已經知曉大渡河、金沙江、洱海等河流湖泊的相關情況,對大理國的山川地勢有詳細的了解,為渡河作好了準備。來到金沙江邊,麽些族( 納西族 )首領 和字 出降,為蒙古軍引路。面對洶湧的江水,在納西族人的幫助下,忽必烈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制成了大量革囊。「令革囊以濟」,用做渡江之用。渡江的時候,元兵身上各綁一革囊,數人為一小組扶著一竹筏,竹筏上承載著軍械物件(忽必烈等大官自然也會在竹筏上)。蒙古軍士就這樣不用船只,使用北方人渡河慣用的「革囊」,利用繩索的牽引就此渡過了金沙江天險。
元跨革囊遺址
那什麽是「革囊」呢?「革」者,「皮」也,「革囊」,顧名思義就是皮子做的氣囊。中國北方,特別是黃河兩岸,普通百姓過河,都是乘革囊而過。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制作的方法大概是將羊宰殺之後,用細管向羊皮中吹氣,使皮肉之間產生氣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這時,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然後只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紮緊,就天衣無縫了。船工向皮囊中吹氣,羊皮就膨脹為鼓鼓囊囊的革囊。這種革囊,人們可以藉之只身渡河,也可以用它承載木筏,同時讓許多人飄浮過河。大致說來,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都采用這種「革囊渡江」的方式。蒙古大軍獨特的渡江方式也留下了「元跨革囊」的典故。
革囊渡河
【武經總要】內所見浮囊渡河圖
此時大理國國力日衰,已大不如前。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勸降,但時任大理國王的段興智仍拒絕向蒙軍投降。丞相高泰祥殺蒙古使者,領兵駐守金沙江沿線,又派遣將領高通率軍進駐會川以抵抗蒙古大軍。
十二月初,大理國軍隊開始與蒙古中、西兩路軍展開對峙。兀良合台趁此時機率領部隊越過旦當嶺(今雲南 中甸 )進軍大理境內,招降 麽些 部落(今納西族),忽必烈的中路軍直抵大匱(今麗江大巨),占領三賧(今雲南 麗江 ),由三賧向謀統進軍,從側後對與蒙軍對峙的大理軍主力展開突襲。此時大渡河以南直到雲南西北部的大理國轄地,皆納入蒙古的勢力範圍。大理國西北的軍事防禦體系,大渡河、金沙江兩道天險,以及無數的「蠻夷」部族所形成的緩沖區域,霎時間被「天兵」所破。高泰祥面對前後夾擊的險境,匆忙決定率領部隊撤退到大理都城羊苴咩城內,羊苴咩城東瀕 洱水 (今 洱海 ),西倚 點蒼山 ,北、南有龍首、龍尾兩關為屏障。高泰祥以重兵據咽喉要地 龍首關 ,意欲憑借堅固城防在此地堅守來迎戰蒙古軍隊。
最終蒙古東路軍渡金沙江與中、西路軍會師於龍首關,合力進攻,最終攻克龍首關,殲滅駐守此地的大理軍隊主力。而後乘勢向羊苴咩城進發,在面對羊苴咩城堅固的城池時,忽必烈命令士兵組成一支特別隊伍,繞道 蒼山 西坡,由西向東翻越點蒼山,最終於十五日攻克羊苴咩城。段興智逃往善闡(又名押赤、鴨池、鴨城,今雲南昆明),高泰祥則趁夜率領部隊向姚州(雲南姚安)逃跑。
忽必烈滅大理之戰路線圖
忽必烈采納募臣 姚樞 建議,禁止妄殺,安撫百姓,穩定秩序,並遣軍攻占附近堡寨。不久蒙古軍隊在姚州俘斬高泰祥。
1254年春,忽必烈命兀良合台繼續東征未降服的各部,命劉時中為大理宣撫使,以穩定大理國的統治。忽必烈自己率軍北返。
不久,兀良合台率軍占領善闡,段興智出逃至昆澤(今陽宗海)被俘。經過兩年的激戰,又征服了赤禿哥國(即羅施鬼,今貴州西部),羅羅斯(今四川西昌地區及涼山彜族自治州),和自蠻波麗國(今元江一帶)。白蠻首領細嵯甫被擒。到1255年,大理全境被蒙古征服。
兀良合台征服大理各部後,遣使向蒙哥汗報捷,並將大理國主段興智、波麗國主細嵯甫等人作為俘虜上獻。蒙哥采取懷柔政策,放他們回去繼續統治原屬各部。段興智感激蒙哥便獻出地圖,並親自領兵作前鋒,引導兀良合台討平繼續抵抗的各部;又向蒙哥提出「治民立賦之法」,以鞏固蒙古對雲南的統治。
四、 戰爭評價
從軍事方面,此戰是 中國戰爭史 上一次著名的 遠征 ,忽必烈充分發揮蒙古騎兵的特長,揮軍直入數千裏,沿途招撫當地部族,深遠迂回攻占大理國,出奇制勝,形成了對南宋的南北夾擊,對滅亡南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中國戰爭史上遠端奔襲的著名戰役。史家對忽必烈平大理國的用兵有很高的評價。如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雲南方輿紀要序】中評價道:「吾觀從古用兵,出沒恍惚,不可端倪者,無如蒙古忽必烈之滅大理也。自臨洮經行山谷二千余裏,自金沙江濟,降摩荻,入大理,分兵收鄯闡諸部,又入吐蕃,悉降其眾。夫從臨洮而抵金沙,亦不過二千裏,行軍於無人之地,更不事假道蜀中也。」進而進行了一番大膽的推斷:「夫彼可以來,我何不可以往?設有人焉,出麗江而北招納諸番,結以信義,徑上洮、岷,直趨秦、隴,天下之視聽,必且一易,以為此師從天而降也。」而在六百八十多年之後,他的推斷得到了驗證。一只軍隊反向沿著蒙古進軍大理的道路進軍,進入秦、隴地區,開啟其事業的新局面。蒙古人進攻大理的這次行軍,開辟一條前無古人的進軍通道,這場千裏躍進式的奇襲載入了史冊,為軍事史提供了非常經典的案例。
從政治治理方面,雲南第一次被納入內地中央政權的有效統治中,由此徹底並入了中國版圖。雖然早在西漢時期,漢武帝征服各個「西南夷」,在雲南設立郡縣。但漢朝滅亡後,中原對雲南的控制日趨薄弱。南北朝時期,雲南土著勢力開始形成,中原地區只能在名義對其進行冊封了。到了唐朝,南詔國的出現,使雲南開始走上了獨立的道路,唐朝對其進行討伐也沒有成功。鑒於此,宋太祖趙匡胤用玉斧在地圖上劃界,大渡河以西地區歸大理國,互不幹涉,留下「宋揮玉斧」的典故。雲南在此時處於半獨立狀態,若依照這種局面發展下去,雲南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而蒙古滅亡大理國後,雖然出現白族僧人舍利畏起兵一事,但終被蒙古平定。不久蒙古設立19個萬戶府對進行統治,後來設雲南行省,加強了中國對西南邊陲的統治。在元朝的經營下,雲南逐漸內地化,為後來的改土歸流奠定了基礎。元朝滅亡後,明清先後繼承了雲南省的建制,並繼續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土歸流」,最終讓雲南成為了內地十八省之一。而這也是蒙古對於現代中國疆域貢獻的體現。而蒙古沒能征服的越南、泰國、緬甸等國,則再也沒有屬於過中國的版圖。可以說,現代中國的南方界限是由蒙古人劃定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西藏和雲南。
蒙古對大理戰爭,不僅在軍事史上留下了極為精彩的一筆,也使得雲南納入了中國內地的管轄範圍,為現代中國的疆域作出巨大的貢獻。這場戰爭所留下的行軍路線,以及其中所產生故事也依舊為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