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論防盜墓賊的一百種方法:光物理防禦不夠,還有寫小作文賣慘的?

2024-06-05歷史

本 文 約 3400 字

閱 讀 需 要 9 分 鐘

提問:怎麽做才能讓墓室防盜?

也許你會想到機關? 伏弩、流火……嗯,這的確是好辦法。 又或許,聰明的你還懂奇門遁甲,能想到海底沈船墓中可以移動的房間、可以致幻的青銅樹、埋在地下擾亂羅盤的大磁龜、如同「鬼打墻」一般走不到頭的懸魂梯……打住,說好的物理防賊,使用「精神攻擊」可就不禮貌了。

其實,以上這些 大部份是後人賦予的想象。 讓我們回到現實: 在中國歷代的古墓中,雖然存在著很多機關,但受到冶煉等技術的限制,古人的工藝水平難以達到文藝作品中描繪的水平,更多的還是物理防盜。

比如明清兩代墓葬流行的「自來石」裝置。 簡單來說,自來石就是堵門的石條,一般情況下一端抵在地上制作好的坑中,另一端則抵住門,形成一個結實的三角。 有了自來石把守,墓門一關,外面的人就推不開了。 在明代萬歷皇帝的定陵中,陵墓的石門就采用了這個裝置,高達3.3公尺的石門背後被長達1.6公尺的自來石抵住。 不過破解這個機關倒也不難,考古人員有妙招: 利用拐釘透過門縫,將自來石抵在門上的一端擡起,門就被一點點開啟了。

比起「守門員」自來石,「積沙墓」可要兇險得多——原理很簡單:將炒過的沙子與碎石一起填埋在墓室上方,賊人在挖墓道時一旦挖到流沙和碎石,就會被直接活埋,這確實屬於讓盜墓者比較頭疼的防盜方式了。然而積沙墓也非萬全之法。賊人摸到墓穴的位置後,會繞路從墓室下方薄弱處進入,避開上方的流沙和碎石。總之,即使機關再好,也難防有人惦記。

您的漢代好友發動技能「苦情牌」

封建社會在傳統上視死如視生,厚葬之風盛行,其中又以西漢時期最典型。王公貴族下葬經常有玉衣、玉棺、金餅以及各種銅器、玉器等大批珍寶隨葬,因此西漢貴族的墓葬就成了歷代盜墓賊們垂涎的物件,以至於「漢墓十墓九空」。

墓裏面裝了這麽多好東西, 這些 西漢貴族們就不怕被人偷? 在下葬時,他們沒有設定任何自保的法子嗎?——當然不是,為了阻擋盜墓賊的腳步,先祖們可謂是奇招百出。

這不,下面這位西漢楚襄王劉註,就采用了一種別樣的防盜措施:在用於堵墓門得石頭上寫了篇「小作文」,試圖從「物理」和「精神」兩個角度雙管齊下,對盜墓賊進行全方位勸退。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徐州發掘龜山漢墓,即楚襄王劉註夫婦墓。 考古人員發現,在劉註墓室甬道裏堵塞了兩層大石用於防盜,共計26塊,每塊重達六七噸, 把墓道口堵得那叫一個嚴嚴實實。不過,劉註這樣還不放心: 考古人員發現,劉註還在石頭上隱隱約約刻了一段文字……難道是什麽「進者必死」之類的詛咒咒語?

仔細一瞧,原來恰恰相反,那 石頭 寫的是:

第百上石

楚古屍王通於

天述葬棺槨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後

世賢大夫幸

視此書

目此也仁者悲之

轉譯成白話文就是:

「在這塊石碑上,楚王通告天下,下葬時實行的是薄葬,墓裏沒有金銀、沒有銅器、沒有華服,只有棺木和屍體,後世賢丈夫,若有幸看到此刻銘,心生同情,就不要盜我的墓了。」

即側面暗示盜墓者:墓內無貴重物, 拜托求求了,千萬別來。

說白了就是打苦情牌,主打一個賣慘。

那這有用嗎?答案顯然是——沒有。進入墓室後,考古隊員發現,劉註的墓早 已經 被盜墓賊洗劫過了,基本上就是個空墓。

劉註: 無奈,防不勝防。

畢竟劉註的墓開鑿於漢武帝時期,正是西漢強盛時,要說墓中沒有奇珍異寶,誰信呢?何況,漢代重孝道,行厚葬,劉註的崖洞墓幾乎掏空了整座山。如此大費周章的營建,盜墓賊怎肯相信裏面真的會「不布瓦鼎、盛器……毋金玉器」呢?對於盜墓賊來說,這塊石碑最終起到的作用無異於「此地無銀三百兩」。

大漢「堵門天團」,出動!

墓主這麽苦口婆心地勸退盜墓賊,難道是西漢諸侯們的傳統?

那倒不是。 其實 西漢時期各諸侯陵墓在防盜設計上,主要還是使用 「石防盜門」這一種方法,即 在墓門的位置用大石頭一層層擺放,形成一扇門「密不透風」的石門 堪稱大漢「堵門天團」。它們 在當時 甚至 還有個專門的稱呼,即「塞石」。這一名稱來源於山東曲阜九龍山三號墓封堵甬道石塊上的銘文。九龍山為西漢魯王陵墓,其中三號墓甬道前段用兩列長方形巨石堵塞,共19塊,石塊上陰刻有文字,其中一石塊上刻有「王陵塞石廣四尺」的字樣,由此可知,這些封堵墓葬的大型石塊名為「塞石」。「王陵塞石」為其一,另外還有3塊石頭分別刻有「胡安國」「淳於文」等字樣,主要是石工姓名和塞石的編號、尺寸。

萊羅克漢墓或為第二代楚夷王劉郢客的墓葬,甬道前段用雙層雙列 (「田」字形) 4組共16塊塞石封堵。塞石的大小基本相同,長約2.5公尺,寬、厚各約0.9公尺。塞石制作較為粗糙,表面不甚平整。在塞石的一端鏟出約10厘米見方的平面,其上用朱砂記錄了塞石的尺寸及位置編號,如「第乙下易東方二簡道廣三尺九寸高四尺半寸寬 (?) 丈五寸」等。

羊鬼山漢墓為萊羅克楚王的王後墓,用雙層雙列兩組共8塊塞石將整個甬道全部封堵。 每塊塞石的大小相近,長近3.5公尺,寬、高各約0.9公尺。 塞石制作十分規整,表面平整光滑。 在塞石的後端也發現有陰刻的文字,如「甲石上易第三後方北」等。

馱籃山一號墓應為第三代楚王劉戊的墓葬,用雙層雙列5組共20塊塞石將整個甬道全部封堵。塞石長3~3.4、寬1.01、高0.94公尺。塞石制作極為精致,表面平整光滑,部份塞石的一端刻有位置編號,如「前山西下三」等。馱籃山二號墓為馱籃山一號墓楚王的王後墓,塞石為5組共20塊。塞石的形制與封填方法與一號墓相同,塞石的前後端也刻有位置編號,如「西下二」等。

北洞山西漢第四代楚文王劉禮墓,在墓道中段南部以夯土填塞墓道,在墓道後段及中段的北部均以三層三列塞石封填,塞石空隙填有玉衣片、玉飾、殘玉璧等。塞石制作極為精致,表面平整光滑,上下兩層塞石之間以榫卯扣合。

這些塞石一般都會按照一定的順序 (從內向外、先下層後上層) 放置,以確保 堵得嚴實, 與小型塞石相比,使用大型塞石的墓葬封閉得更為嚴密,確實可以增加盜掘的難度。

這樣來看,塞石在本質上還是「物理防盜手段」,像劉註那樣在塞石上打「苦情牌」、玩成「精神攻擊」的情況,實在是特例。 如果遇上粗心的盜墓賊,有可能直接將它當成了普通的塞石,根本沒有關註上面的文字。

那麽,真實情況下,塞石防盜的「戰績」如何呢?

就目前開掘的漢代諸侯王墓葬來看,塞石的損毀情況並不算嚴重,但徐州西漢楚王陵墓仍然基本上無一幸免。也就是說,盜墓賊們完全有辦法避開塞石進入墓穴,直搗黃龍。

正如西漢張釋之所說,「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可隙」,由於貪欲不絕,盜墓行為在中國歷史上屢禁不止。墓穴建造者與盜墓賊之間的鬥智鬥勇,也成為中國古代數千年來經久不息的話題。

參考文獻:

山東博物館:【曲阜九龍山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2年第5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城西漢兩國王陵與寢園】,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徐州博物館:【江蘇銅山縣龜山二號西漢崖洞墓材料的再補充】,【考古】1997年第2期。

萊羅克楚王陵考古發掘隊:【徐州萊羅克西漢楚王陵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第8期。

閻根齊:【芒碭山西漢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周學鷹:【徐州漢墓建築--中國漢代楚(彭城)國墓葬建築考】,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

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孟強:【徐州東洞山三號漢墓的發掘及對東洞山漢墓的再認識】,【東南文化】2003年第7期。

耿建軍:【徐州西漢楚王墓塞石的開鑿與封填】,【考古】2013年第3期。

徐州博物館:【江蘇徐州市漢代采石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10年第11期。

趙丹:【談談漢代墓內防護措施】,【黃河·黃土·黃種人】2019年第20期。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張弋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火炬 古月

推薦

東周時期【周禮·考工記

提出「以中為尊」的城市規劃理念

曹操營造的鄴城

出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中軸線

時光流轉

北京中軸線

化身中國歷代古都中軸線的集大成者

被推薦為中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計畫

本期,讓我們一起漫步中軸線

看中華文明在城市規劃建設上的偉大創造

感受中軸線融入城市發展所煥發出的時代新韻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