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壬寅宮變:一次折射大明內部的權力角逐的宮變

2024-06-15歷史

防失聯,敬請備用關註號:

對於「起義」這兩個字,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縱觀過去,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起義,而發起起義的理由也是多種多樣,我們所熟知的起義大多是為了撥亂反正,或是為了反抗暴政。除此以外,歷史上還曾發生過許多非常特殊的起義,比如明朝的壬寅宮變——由十幾個宮女密謀殺害皇帝,這也是中國歷史記載中絕無僅有的一起宮女起義。

柔弱不堪並且社會地位低下的宮女為何會有勇氣去刺殺皇帝呢?這次宮變的參與者真的只有那十幾個宮女嗎?這次宮變又給明朝的命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下面就由筆者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壬寅宮變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朱厚璁像

壬寅宮變:由宮女實行的一次午夜行刺

嘉靖二十一年10月21日的晚上,嘉靖帝宿在了寵妃曹氏的寢宮中,深夜裏睡得正熟的他,恐怕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即將在皇宮內院中半條腿踏入鬼門關。在這個夜晚,一群宮女按照計劃好的那樣悄悄走到皇帝的床邊,企圖用繩子勒死這個「昏君」!

她們事先已經安排好了,拉繩子的、按四肢的、捂嘴巴的都已就位,眼看著嘉靖即將命喪黃泉,卻沒想到繩子打結導致刺殺失手,沒能成功勒死皇帝。眼見一計不成,宮女們紛紛取下自己的發簪,準備將嘉靖帝刺死,但依舊失敗了。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見皇帝一直死不成,開始害怕,認為皇帝根本不是一般人,於是跑去坤寧宮將此事告訴了皇後。

皇後聽說後立馬前去救駕,而刺殺皇帝的宮女們在逃跑後也被一一抓回。嘉靖帝大難不死後龍顏大怒,一連殺掉了端妃、寧嬪等幾乎所有與此事有關的人。這就是壬寅宮變的始末。

宮變起因眾說紛紜:三大猜測成為主流觀點

一、宮女受虐說:

這也是最淺顯、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嘉靖帝雖說早期勵精圖治,做出過一些耀眼成績,但後來貪戀美色,身體逐漸虧空後又沈迷於求道煉丹,做出過不少荒唐事。

比如為了采集煉制丹藥所需的處女經血,嘉靖帝大量召集年輕少女入宮供自己采用經血。同時采集經血需要保持這些少女的「潔凈」,於是每當她們到了經期的時候就不能正常進食,只能吃些桑葉、露水之類的充充饑。這對宮女們來說也是莫大的羞辱和折磨,最後產生魚死網破之念也不難理解。

還有說法是嘉靖帝性格暴虐,喜歡責罰宮人,北韓的【李朝中宗實錄】就有如下記載:

「若有微過,(朱厚)輒加楚,因此殞命者多至二百人。」

連國外都有所耳聞,可見宮女們過得有多淒慘。另外,當時皇宮中的宮女數量不過上千,被虐待致死就有兩百,再加上沒有被提及的傷者,數目令人心驚。

還有一點,嘉靖年間的宮女雖多,但許多都是官府強行送入宮中的,並非女孩們的本人意願。被強制進宮為仆、失去自由,還要遭受非人的折磨,這樣想來壬寅宮變實為宮女反抗嘉靖而設計的說法非常符合常理。

二、妃嬪內鬥說:

前面說到嘉靖帝寵愛端妃,而且他還是在端妃的宮中遇刺的,這就足夠引人浮想聯翩了。除了端妃,嘉靖還有位涉及此案被牽連的妃子:寧嬪。

說到寧嬪,據說她與端妃素來不睦,但奈何端妃得寵,寧嬪還被端妃在皇帝面前穿過小鞋,導致其被嘉靖帝責罰。於是有人便指出,會不會是寧嬪嫉妒端妃故意制造事端,順便還栽贓了端妃一番?

不過這個說法並不是很有說服力,因為寧嬪作為後妃,且不說她有沒有這個膽子,她的背後還有母族,一旦她在後宮出事就極有可能連累自己的家人,為了爭風吃醋就不顧身後事去謀殺皇帝實在是有些牽強。

與其說是寧嬪因嫉妒而策劃了此案,不如說是因為端妃受寵,皇帝去她那的次數比較頻繁,於是宮女們就幹脆將刺殺計劃定在了此處,這樣一來事件恰好就發生在了端妃宮中。

而寧嬪為了打擊報復便順水推舟汙蔑端妃,皇後雖然知道寧嬪意圖,但也因端妃受寵而對其早有忌憚,因此並沒有阻止,順便還將寧嬪一並打擊賜死。

巧合的是,在壬寅宮變事發五年後,皇後宮中起火,嘉靖帝還阻止宮人前去救火,最後皇後被燒死。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嘉靖帝知道皇後在壬寅宮變中故意陷害自己的愛妃後實施的報復,甚至懷疑火就是嘉靖帝所放。

三、派系爭端說:

我們在觀看許多古裝影視作品時,經常會在劇中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帝王後宮與前朝政治息息相關。雖然這種觀點有誇張的成分在,但也並不是毫無依據的,畢竟後宮中許多嬪妃都出身於當朝望族。

而因為這層關系,人們又聯想到了前朝政治鬥爭,會否寧嬪、端妃等人實際上都是政治的犧牲品,是朝中有人故意想借妃嬪之手除掉皇帝呢?

說到嘉靖年間的派系鬥爭,就不得不提到「大禮儀」之爭了。話說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以後,一沒有留下繼位的子嗣,二沒確定繼位人選。最後由太後和朝臣商議之後,興獻王之子朱厚熜被立為皇帝,朱厚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

照理來說,嘉靖帝是過繼給弘治帝朱佑的,算是朱佑樘的養子。但嘉靖不願意作為養子繼承大統,於是便想將自己的父親也就是興獻王追封為皇帝。

當然,嘉靖帝的行為受到了很多朝臣的反對,但是也有不少朝臣選擇支持新帝。就這樣,一場涉及新皇權與舊閣權、新進士大夫與舊閣權集團、人情和天理的爭鬥拉開了序幕。最後勝出的是嘉靖帝一方,嘉靖十七年,朱厚熜如願以償將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而同時,許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張反對嘉靖帝的官員削職致仕。

四年後,壬寅宮變發生,兩個事件發生的事件相差不遠,說它們有所聯系也算是有些根據。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壬寅宮變不僅僅是一場宮女起義,其背後還有當時朝中權利角逐、派系鬥爭的影子。

總的來說,壬寅宮變的發生還是與嘉靖帝的專橫暴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不過壬寅宮變因涉及宮廷內院,私密性比較強,所以史料中的記載也不多,現在的說法多是由後人猜測得來的,至於具體真相究竟如何,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嘉靖怠政,朝中政局大變

不管此次政變究竟是單純的宮女起義,還是另有隱情,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更值得註意的其實還是此事件對明朝政局的巨大影響。壬寅宮變過後,嘉靖帝開始獨居西苑、潛心問道,我們都知道嘉靖帝後期二十多年沒上過朝,就是從這次宮變過後開始的。

另外,嘉靖帝還認為自己大難不死是有上天庇佑,從此以後更加崇尚道教方術。而嘉靖帝的放權也導致了後來嚴嵩的專權積威,使得嘉靖朝政開始由盛轉衰。

這次宮女起義雖然沒能成功,但是也給了那些自視甚高的權貴們一份警示,還向同樣生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同伴們傳遞了一份鼓勵。

這個例子也說明了:在面對殘酷暴虐的現實之時,不論是哪個階級,都有可能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來奮起反抗,幹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來。細細想來,古今中外所發生的那些起義大多也都印證了這個道理。

往期回顧:

更多資訊,關註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