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中年女人的「離婚搭子」實踐

2024-06-05職場

▣ 公號:極晝工作室(ID:media-fox)文 | 呂煦宬 編輯 | 毛翊君

35歲這年,成為單親媽媽後,林靜雯的時間被切成碎片,怎麽省錢怎麽賺錢,都是大難題。她在網上招募單親媽媽搭夥生活,想象很美好——三五個女人帶孩子同居,一起養娃,直播賺錢。上百位單親媽媽回應她的貼文,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家庭模式,可以成為她們自救的途徑。

然而,真能湊在一起搭夥,比找結婚伴侶更困難。這也是這個群體不得已的生存選項。之後,她們還是回到傳統婚姻模式的核心癥結:經濟上如何分配?孩子怎麽教育?未來走向哪裏?問題接連而至,散夥也隨之發生。

1

108天實踐

這天早上7點,林靜雯起床洗好紅豆、紅棗,打米糊,做早餐。在做家務上,她和搭子沒有明確分工,「誰有空誰就做」。飯後,她托搭子照顧女兒,自己去美容店工作。她一個月接三四單,每次賺三百到一千不等。以前獨內建娃,孩子離不開人,她是沒法這樣出門幹活的。

每次賺到錢,林靜雯就轉一兩百給搭子,當作帶娃的酬勞,但對方沒有收過。回到家,她看見搭子一歲多的女兒站在嬰兒床邊,和自己三個月的女兒咿咿呀呀。她會把這些瞬間拍下來:一個清晨,房門外有聲響,她開門後看到搭子的女兒在那裏,似乎是睡醒後想要找妹妹。有時,這個小女孩會幫妹妹托奶瓶,像在給她餵奶。

「大人和小孩都有了伴。」林靜雯這樣總結單親媽媽搭夥的好處。去年10月底,她把日常視訊剪出來發到社交平台上,封面上的大字是「兩位單親媽媽搭夥過日子真香」,下邊有行小字,「一個帶孩子讓另一個出去賺錢」。

這戳中了許多單親媽媽難以兼顧育兒和工作的痛點。評論區有人肯定搭夥的做法,「找個合適的單親媽媽過日子,那可比找個靠譜男人搭夥過日子容易多了!」還有人跟林靜雯說:「你一定要火,給單親媽媽們更多出路。」林靜雯回復:「我也希望是這樣,我們先實踐一下,到時候可以給她們點經驗。」

搭子的女兒來看林靜雯的女兒。

如何兼顧的問題,此前一直困擾林靜雯。在孕早期,她無法勝任高強度的主播工作,辭職養胎,失去了穩定的收入。生完孩子,育兒榨幹了她的時間和精力,得靠賣房的存款生活。這些困窘讓她想到,能否找個單親媽媽搭夥。

去年9月,她發了一個「單親媽媽抱團取暖」的招募帖,除了合租、互助,還計劃一起直播賺錢。林靜雯講述自己單親帶娃的困境,引發了200多人共鳴。有位剛離異的單親媽媽評論說,自己帶著兩個女兒,沒工作、沒房、沒存款還負債。有人回她,自己帶著兒子,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也想找合夥人。

在媽媽們的請求下,林靜雯先建了一個近50人的互助群,談論最多的就是怎麽賺錢,怎麽省錢,有人去夜市擺攤、做線上客服,或給孩子買臨期奶粉節約開支。有位廣東中山的未婚媽媽,兒子四歲,剛和男方分開時,也曾入職公司,請住家保姆帶孩子。她工作忙,又為此感到虧欠,「小孩已經沒有爸爸了,現在還沒有媽媽陪。」

她因此辭掉工作,做自由職業,四年來開過早餐店、美容店和制衣工廠。去年,工廠招工難,資金鏈斷了,虧了十幾萬。今年起,她開始四處打零工:給人做美容,趁孩子上幼稚園時兼職直播,晚上帶娃去夜市擺攤。收入不穩定,她快付不起每月5000元的房貸,把房子掛上了中介平台。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一筠把貧困單親母親稱作是都市裏「新的弱勢群體」——「尤其是那些學歷低又沒有一技之長,離異前完全依賴丈夫的家庭婦女,她們經濟上的獨立能力很差,謀生難上加難。」

在林靜雯貼文裏,許多人說得到了靈感——兩個女性搭夥比經營婚姻簡單,理由是「大部份女性都眼裏有活兒,沒有喪偶式老公添亂,省心太多了。」後來,山東的陳曉麗出現了,她透過貼文找到林靜雯,說自己沒有工作,曾抱著女兒在火車站過夜。最難的時候,她想過把孩子送走,了結自己的生命。聊了一兩天,林靜雯讓陳曉麗來搭夥。

去年10月上旬,陳曉麗拉著一個行李箱,帶女兒從濟南出發,在長沙轉高鐵,趕了一天一夜的路到珠海。搬進林靜雯新租的三居室後,女兒有時會把地上弄得一團亂,她要趁女兒睡著趕緊打掃臥室,接著洗碗、整理客廳。她也會把這些用視訊記錄下來,被林靜雯一建議,跟著開了個帳號,更新搭夥生活。她公開感慨,如果不是因為搭夥,她沒有機會住這麽舒適的環境。

有人問她,這樣生活有沒有矛盾?等孩子大了以後呢?她錄了個回應:「顧好當下,先把孩子養大,目前相處挺愉快的。」在陳曉麗發的視訊裏,常能看到她一手抱著林靜雯的女兒,一手摟著自己的孩子。

兩人談好搭夥時,林靜雯做過一條「預告」,讓想了解後續的人點個關註。有十多條評論,都是祝福和鼓勵。從那時開始,林靜雯投入經營自媒體,「搭夥」的主題讓她粉絲從200漲到1500。到11月,她的更新裏開始夾雜母嬰用品的廣告。

畢業十多年,林靜雯只上過幾年班,多數時間在做自由職業。雖然有陳曉麗在家看孩子,賺錢機會多了些,但還是不穩定,存不下錢。一次她兼職賺了一百多,交完水電費就沒了。搭夥到第二個月時,陳曉麗提過拆夥,覺得自己沒工作,拖累林靜雯。她曾找到一份家政保姆的工作,但因為有高血壓沒法上崗。

林靜雯沒避諱過她們在經濟上遇到的困難。她發愁前夫拖欠撫養費,抱怨出門忘帶鑰匙找人開鎖,浪費了小半個月生活費……這些內容她都發在了帳號裏。搭夥第25天,林靜雯向粉絲展示淘來的二手母嬰用品:100塊的嬰兒床,30塊的二手推車,50塊的搖搖椅,10塊的餐椅……視訊結尾,她問粉絲:用二手的丟人嗎?有網友知道了她們的處境,會給孩子寄二手兒童鞋,偶爾還有其他單親媽媽上門探望。

林靜雯買過的二手用品。

去年11月,她發帖說自己沒有撫養費,收入也少,搭夥靠吃老本,「也快見底了,即將要面臨沒錢的尷尬。」評論區裏,有人說感到心疼,讓她加油。但到了今年春節,兩人徹底決定各自回家,暫停108天的搭夥。

2

「家庭聯盟」的期待

一個媽媽在給嬰兒洗澡時突發癲癇暈倒。15分鐘後,她蘇醒過來,發現孩子已經在澡盆中溺水,送醫後搶救無效。去年8月,還沒搭夥的林靜雯刷到這個新聞,第一反應是「萬一我也這樣暈過去怎麽辦?」她想放個網路攝影機在家裏,讓朋友線上,時不時看上兩眼,如果發生意外,好歹能被發現,但對方不理解,說她想太多。

孩子出生後,一離開人就哭,林靜雯吃飯時要騰出一只手抱她。自己洗澡洗到一半,聽見孩子哭,來不及擦幹身子就跑出來哄。滿月時,孩子腸絞痛,整宿哭鬧,能睡5個小時林靜雯都要偷笑。

精神緊繃、睡眠不足,她覺察到自己脾氣變得暴躁,有時跟著孩子一起大哭。那段時間,她感到手臂酸痛,直不起腰,但沒時間去做產後檢查。坐月子時,母親從老家來珠海照顧不到一個月,又回去看生下第三胎的弟妹。

也沒法請保姆。她沒有穩定收入,手頭有的六萬多,是賣掉唯一房產、還了部份債後剩下的,她計劃用這筆錢撐半年。日常開銷加上還債,一個月固定支出近8000。請保姆的話,一個月還要5000。

她是2022年意外懷孕的,剛交往兩個月的男友讓她打掉,說「經濟狀況不好」。母親勸她:「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個可以一起生活下去的男人,總得有個伴。」考慮到生育年齡,35歲的林靜雯決定成為單親媽媽。孩子出生半年來,男方沒來看過,只給過兩個月生活費,一共5000元。林靜雯後來發現,在她懷孕前,男方已經出軌了。

林靜雯刷洗二手的手推車。

據【中國婦女報】報道,一項針對271位單親媽媽的調查顯示,前夫從未支付過撫養費的比例為59.4%,且實際支付金額大多低於法院判決的撫養費給付金額。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崔效輝公開提到,單親家庭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但仍沒有相應政策或法律,強制撫養費落實,或保障單親母親的就業。

這使得單親媽媽還是把家庭作為生存的選項。北京大學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大部份單親媽媽是依靠家庭內的代際支持來解決撫育問題。但對她們而言,想透過婚姻締結新家庭,尋找「隊友」很困難。北京大學人口所學者曾毅等人調研後發現,孩子的存在降低了單親母親再婚的可能性。

在這種處境下,單親媽媽跳出婚姻,組成聯盟,被一些人視為女性獨立的象征。今年4月,有媒體捕捉到林靜雯開啟的搭夥實驗,將其概括為「重組家庭,正在去男性化」,「兩個單親媽媽搭夥同居」的詞條隨之沖上熱搜。評論區裏,有人認為這是「去父留子,皆大歡喜」。還有對婚姻的失望,「生活中去掉了那個糟心的男的,多了一個強力助手,好太多了!」

今年起,網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稱自己在搭夥生活的女性。在她們發出的視訊裏,大多會有兩個孩子在一起玩鬧、兩個媽媽在廚房準備食材、一起做晚飯的場景。標題通常都是「單親媽媽搭夥過日子太香了」。

一些搭子會強調彼此的門當戶對,「她有房我有車,她有兒我有女」,還把這樣的生活冠上「重新開機人生」的意義——孩子越來越優秀,自己的事業也在「起飛」。有人甚至預言,在離婚率攀升的時代,搭夥會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

但和找結婚伴侶一樣,遇上合適的搭子並不容易。今年2月,成都一位27歲單親媽媽也想到了這條路。她不挑搭子的年齡和性格,甚至包括地域,一切以孩子為先——寶寶11個月大,她希望對方的孩子不超過兩歲,怕年紀差異大,需求不同,難調和。

用「離婚搭子」在網上搜尋,一兩天後,她加上一個單親媽媽。言談中,對方總是勸她去貴州投資生意。她懷疑對方是騙子,沒有聊下去。後來又加了兩個人,分別以「剛交了房租,要等租約到期」和「要在工廠做到6月才能走」為由,拒絕和她立即奔現。接連的失敗讓她懷疑這些人只是在網上湊熱鬧,沒有誠心要行動。

在那個近50人的互助群裏,林靜雯最初以為能召集六七個單親媽媽搭夥,一起搬進別墅。但最後聯系她的只有三個人。一個想讓林靜雯去杭州,林靜雯放不下在珠海多年的生活,拒絕了;一個潮州的單親媽媽在臨行前被家人攔下,理由是怕她被騙。群裏不少收入穩定、有父母幫襯的單親媽媽,都是沒有搭夥需求的。實際上,這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最後能馬上來和林靜雯搭夥的,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陳曉麗。

林靜雯采購的一周食材。

3

經濟契約

搭夥最初,林靜雯沒有細致的規劃,先攬下四人的生活開支,讓對方只負擔自己孩子的奶粉和紙尿褲。她提前退租,賠了違約金,另找套三室150平方的空房,月租1300元,押一付三,還添置了一些家具用品。光是搭夥的前期準備,就花了六七千。

去年11月底,搭夥近一個月時,林靜雯打算開直播掙錢。她學過聲樂,聽說有同學直播一年多,積累了70萬粉絲,賺了100萬,也想做娛播。但開播後,只有十幾個人看,沒人刷禮物,根本沒有收入,還要「應付一些臭男人」,播了幾次後她沒再繼續。在評論區,有人支招,說有朋友直播剪裁布料,堅持了一年後每月收入上萬。林靜雯回復對方:「我們要在短期內變現,等不來那麽久。」

總體上,她們過著支出大於收入的生活,把每周的夥食費控制在150元,買特價菜,總吃馬鈴薯和青花菜,中午炒兩個菜,晚上就吃中午剩下的,簡單配個饅頭或面條。林靜雯感覺「有點寡」,在搭夥前,她幾乎天天煲湯。去年年底廣東降溫,她們不舍得開空調,只在給小孩洗澡的時候開。給孩子洗澡的頻率從一天一次,變成了隔天一次。

在她們的帳號下面,最多人擔心的是經濟問題。有人提醒過林靜雯:「搭夥過日子一定要從經濟上分清,錢算清了關系才能長久。」

今年1月。陳曉麗看到有人在東莞夜市擺攤,能一邊賺錢,一邊帶小孩。和林靜雯商量後,兩人決定試試。她們選中坦洲十四村夜市,考察了好幾天,判斷這裏人流量大,還期待一天收入能上千。

兩人白天采購食材,在家燉好銀耳,晚上一個人用小推車拉烤梨桶,另一個抱兩個孩子到攤位上。賣烤梨用的裝置沈重,她們沒法分開行動,只能把孩子帶在身邊。擺攤經常折騰到11點,夜市環境吵雜,兩個小孩睡不安穩,「一個哭了,另一個就醒了。」一晚上只賺一兩百是常態,不到一個月,她們以虧損3000塊收場,搭夥關系也隨之解散。

林靜雯出攤賣烤梨。

吉林大學法學博士劉蓓在2018年提出「伴侶家庭」的概念——「以長期共同生活為目的的自願結合且在經濟、情感、生活上相互承擔權利、義務的穩定的、持續的生活共同體家庭」,認為在傳統婚姻家庭模式不斷受沖擊的當下,家庭的概念應當被拓寬。但由於法律尚未完善,她鼓勵「當事人自治」,重點是擬定契約或同居協定。

在日本,一些年輕人會和興趣相投的朋友締結「友情婚」,又稱「契約婚」。日本一家關於「友情婚」的網站COLORUS提倡雙方在婚前簽訂協定,大到是否同居、生孩子,小到做飯、倒垃圾、生活空間的分配,如何和對方親戚相處,都要在婚前達成一致,避免婚後不必要的糾紛。

就我們了解到的國內「離婚搭子」案例中,還沒有出現契約的制定。另一對在網上受到關註的安徽搭子,是相識近20年的閨蜜,維持搭夥家庭的經濟平衡更多靠人情。她們把新組合成的四口之家日常發到社交平台,積累了近2萬粉絲。有媒體報道出她們的生活,稱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家庭模式。

李歡和王潔「一家四口」。 呂萌攝

搭夥始於王潔婚姻的崩盤。離婚後,她帶5歲女兒回老家,陷入抑郁,父母的照顧也在無形中帶來壓力。她考慮帶女兒重返合肥,獨立生活,又擔心一個人育兒,就想到咨詢好友李歡。李歡已經離婚7年,一直獨內建兒子,始終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靠此前積攢的五六十萬存款生活。

李歡清楚一個人帶娃的壓力。這些年來,每月2400的房貸、保險費、一學期兩萬的幼稚園學費都在消耗這筆錢,到今年,她手頭只剩下幾萬塊。她給王潔也算了算賬,提出讓王潔住進自己家,不收房租。兩人在前期達成一致的是,王潔負責工作,之後把一部份薪資都給李歡,當生活費。

去年8月,搭夥開始,王潔找了份行政工作,月薪五千多,固定轉2000塊給李歡。在曾經的婚姻裏,她和公婆共同生活,前夫薪資剛好夠付房貸,她的收入就用來負擔一家五口的日常,沒有結余。現在刨除這2000塊,她還能用剩下來的錢給女兒報些興趣班。

王潔和李歡都說,能在錢上不計較,是因為過去都互相幫襯過。但她們的消費觀本身有很大差距,王潔沒有省錢的概念,而李歡相對節儉,住在一起後,不免互相牽制。

去年秋天換季,王潔幫李歡整理衣櫃,一邊疊衣服,一邊吐槽她摳門——許多T恤穿了六七年、領子都變形了,李歡還不舍得扔。王潔「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把舊衣服直接扔到房門外,讓李歡不要再穿了。「心疼死了。」但李歡也沒攔著王潔,「我要再去把這些衣服撿回來,她能給我揍一頓。」

以前李歡遛娃時,會把水杯、零食、紙巾備齊,避免額外消費。現在一起出門,王潔會主動掏腰包給孩子買玩具。一次在公園,有人賣鏟沙玩具,兩個小孩跑去挑中了一兜玩具。王潔正要掏錢,李歡趕緊阻止:沒必要,這個家裏有,20塊錢也是錢。李歡說,每次兩人的消費觀有沖突時,她們需要互相妥協。

4

暫時的自救

從搭夥開始,李歡就在社交平台上更新搭夥日記。鏡頭裏,兩個孩子坐在地上玩玩具,兩個媽媽一個洗碗,一個拖地。晚上各自把孩子哄睡了,她們躺在沙發上聊天。她感慨,和閨蜜搭夥有說不完的好處。

但她不認為搭夥是萬金油。在她看來,她們生活的融洽建立在多年積累的了解上,換做是陌生人,不一定能行。問題或許會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浮現。

目前,李歡和王潔的孩子對「搭夥生活」都沒有清晰的認知。王潔的女兒五歲,剛住進李歡家時,問媽媽為什麽要住在「哥哥家」。王潔哄她:你不是說老家的幼稚園老師太兇嗎?這邊的幼稚園更好。她還和女兒講,不管在哪裏,都是和媽媽在一起,都一樣,「這裏也是你家,你又多了一個家,多好。」

「我們很擅長給小孩洗腦。」李歡跟王潔會開玩笑地默契總結。李歡把小孩比作「一張紙」,意思是大人怎麽教,孩子就怎麽想。王潔母女還沒入住時,李歡跟兒子說:「你不是一直想有人跟你玩嗎?妹妹來跟你玩好不好?」聽到有玩伴,這個7歲半的小男孩點點頭,同意了。

一開始,李歡兒子很不習慣。他邊界感很強,不樂意把玩具分給妹妹,常常咕噥:「這是我家」「這是我的玩具」。註意到這點,李歡又給兩個孩子「洗腦」,說如果想一起玩,就一定要分享玩具,不然就各玩各的。

李歡對待孩子一向嚴厲,王潔溫和一些。搭夥前,她們說好不插手彼此對孩子的教育,但住在一起,不可能完全不管。一次,李歡批評兒子做作業的態度不好。王潔在隔壁聽到了,過來看到孩子臉上掛著眼淚。眼看快十點了,她提醒李歡:「有什麽事可以明天再說。」等孩子睡了,王潔又跟李歡說,不要對孩子那麽兇。

把這些日常發到網上,李歡收到最多的質疑是「搭不了多久,遲早要散夥。」李歡說,自己對能持續多久沒有執念,也承認未來會有許多現實因素中斷搭夥。眼前最大的問題已經擺著——再過兩年,王潔的女兒就要上小學,她們沒有合肥戶口,辦理居住證、擇校都是問題,「走一步看一步。」

李歡帶王潔的女兒畫畫。呂萌攝

提出「伴侶家庭」概念的劉蓓指出,這仍是類似於傳統婚姻的結合,伴隨著權利、義務,「無論選擇哪一種家庭結合模式,都涉及身份的定位、親子關系的處理、私人財產的結合、混同、分割等。」

但目前中國在婚姻家庭法理論中尚未建立「伴侶家庭」的概念。在劉蓓的研究中,她寫道:「大陸地區對事實婚姻、異性同居的法律調整嚴重不足,對同性婚姻替代模式、同性同居、涉中性人家庭、非性聯系家庭法律調整完全空白。」

武漢大學社會學博士羅茜在研究「搭伴養老」、走訪北方某省西南部一村鎮時發現,許多同吃同住、搭伴養老的老人不領結婚證,而是遵循鄉土社會的習慣,僅靠立字據確立搭伴關系,寫清搭夥細節,如「小痛小病可以相互照料,但遇到大病則解除搭伴關系」「喪葬由本家子女承擔,遺產由各自子女繼承」。在她看來,這樣的養老方式沒有永續性。她指出,這種搭夥關系基於純粹的利益交換,會弱化家庭原有的「神聖性」,「導致潛在的倫理風險與家庭風險」。

其他研究「搭夥養老」的學者也表達過對「伴侶家庭」的隱憂,認為非婚同居、搭夥養老的老人不受法律保護,容易產生財產糾紛,關系中弱勢一方的權益容易受到侵害。學界提倡完善同居制度,確立非婚同居財產制度。如果缺乏制度保障,搭夥就要承擔法律風險,難以發展成一種穩定的模式。

1月31日,散夥那天,和來時一樣,陳曉麗拉著一個小行李箱和一個黑色手提袋,帶著孩子離開了珠海,回到山東。年初九,林靜雯也在家人的陪同下回珠海收拾行李,搬回老家。

怕家裏人嘮叨,她只說陳曉麗是自己的「合租人」。她的朋友得知她的搭夥,很不理解,說她膽子太大。散夥後,兩人偶爾聯系,在一次視訊通話裏,林靜雯得知,陳曉麗考慮去南京生活,想帶著女兒送外賣。

在林靜雯看來,散夥是因為兩個孩子年紀太小,需要時刻照顧。最重要的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搭夥沒法持續,這和婚姻家庭運轉的邏輯完全一致。但在她眼裏,婚姻和搭夥不同,結婚是長久的繫結,搭夥只是暫時的自救。結束搭夥後,她在社交平台上說:「搭夥是為了過得更好,散夥也是。」

(為保護私密,文中林靜雯、陳曉麗為化名。)

參考資料:

[1] 劉蓓,【伴侶家庭立法研究】。

[2] 羅茜,賀雪峰,【搭伴養老:家庭功能化與農村養老秩序重構】。

[3] 景迎,王君嵐,【「搭伴養老」需要法律保障】。

本文轉載自【極晝工作室】

關註檢視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