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王陽明:挖掘自己潛力的兩個方法

2024-08-10職場

他是毫無爭議的 「明朝一哥」,文武全才的「六邊形戰士」,被 「千古完人」,學說被後世當作成功秘籍。他 是思想解放的先驅,幫助我們遠離精神內耗。 當我們遇到發展瓶頸,焦慮困惑時,可以用王陽明的這兩個方法,挖掘自己的潛力,及靜心解惑。

0 1

吾性自足,不須外求

今天很多人感覺到, 與幸福的增長不成比例。 王陽明說,那 只不過是我們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將 自己 迷失了。

陽明心學 告訴我們, 我們的內 心其實很強大。只要內心足夠堅定, 就不會 讓自己陷入現實的夾縫中苦苦掙紮。 改變命運的真正力量,就是我們自己。向外尋求,徒增煩惱。

當一個人不再抱有希望和幻想的時候,他反而不再慌亂,內心也開始沈靜下來,讓自己的內心融入當前所做的一切,慢慢的,自己內心的力量釋放出來,當這種來自內心的力量一點點強大,周圍的能量也在悄無聲息之中隨之改變。

吾性自足,不須外求,這八個字就是王陽明龍場悟道得出的真言,原來, 改變命運的真正力量,並不在身外,而恰恰來自我們的內心。 營造適宜的內部環境,就可以實作境隨心轉,一點一點得償所願。物我兩忘,然後,什麽外部環境,都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你的潛能形成的創造力,會摧枯拉朽般讓你重塑自我,外部環境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已經不再和你針鋒相對,變得友好善意,一切外部力量開始為我所用,這就是境隨心轉的力量。

打擊你的不是外界的幹擾,而是你的內心對這些幹擾做出的負面回應,你不回應這些幹擾,幹擾就改變不了你 ,你若能以更加堅定的正面心緒來同化外部力量,這些力量會被你主宰,幹擾反而被你吸附,成為加持你的力量。

王陽明 是如何做到 吾性自足,不須外求 的呢?

王陽明天資聰穎 ,加上父親是當朝狀元,許多人對他寄予厚望, 推測其一定會高中狀元。 誰知他卻落第了。

當時許多人 驚掉了下吧 ,京城裏的一些達官貴人都到 他府上 去安慰他,甚至連宰相李西涯都來了。

為了開導 王陽明 李西涯 說: 「汝今歲不第,來科必為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

王陽明 聽完後, 提起筆來就寫了一篇文章,令眾人連連驚嘆: 「天才!天才!」

然而就是這個天才,第二次科舉又失敗了 按一般人推測,他內心早已崩潰 。卻沒想到放榜的時候,王陽明氣定神閑地站在那裏看榜。

當時與他同舍的一位落第考生,早已感到無臉見人,見王陽明還如此從容 便忍不住問: 「你考得怎麽樣?」

王陽明回答: 「榜上無名。」

那人又問: 「那你還這麽淡定,一點羞恥心也沒有

王陽明卻安慰他: 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這句話貫穿王陽明一生,他曾說,心學入門第一課,就是不動心,顯示了其心不為物役的巨大力量。

0 2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然而對心的力量剛有所體悟時,王陽明便在官場上遭到了一次重大劫難。正德元年,他因上書言事得罪了宦官劉瑾,被抓了起來,並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當驛丞。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這些困境可能是來自工作、家庭、人際關系等各種方面的壓力。有些人面對困境時,會感到焦慮、無助甚至絕望。而有些人則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我們是否懂得在艱難處修心

正德三年, 王陽明 經過重重險阻終於到達龍場,卻開始了更為艱難困苦的三年歲月,但也正是三年磨難讓王陽明對心的力量又有了新的體悟。

剛到龍場之時,他感到萬念俱灰,對得失榮辱都可以超脫,只有生死一念尚覺未化。 但是 在困難的生活中,靠著默記研讀聖人義理, 經常問自己: 「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思索,終於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他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在此頓悟後,王陽明相繼發展出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心學學說。

心學的偉大之處還在於它對社會和個人實踐的指導作用。王陽明認為 知識和行為是一體的,不能分離 這一觀點對現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尤其是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提醒人們要保持內心的良知和道德行為的一致性。

同時, 心學強調個體內心的塑造和提升。在當今社會,資訊爆炸壓縮了個人的精神世界,人們常常感到迷茫和焦慮。 心學提供了一種幫助個人找到內心、不再迷茫的方法 ,這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尤為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