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車站】劇照
(點選可檢視)
2024年,繼續我的1000部電影計劃!
大家好,我是億億!今天給大家推薦1000部電影的第143部:【中央車站】
這部巴西電影【中央車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它的導演華特·塞勒斯被【衛報】評選為世界最優秀的40位導演之一。
這部影片在1998年上映後,分別獲得了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5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影片的海報是這樣寫的:一個孩子在尋找他的家,一個女人在尋找她的心,這個國家在尋找它的根。
影片以裏約熱內盧的中央車站為背景,透過朵拉和約書亞兩位主角的相遇、相知和相伴,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中最深沈、最復雜、也最美好的一面。
影片的開始,朵拉是一個冷漠、自私、甚至帶有一些邪惡色彩的老婦人。她在中央車站替人寫信為生,但往往將信件丟棄,不顧他人的情感和期望。
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逐漸看到了她背後的孤獨和脆弱。她的冷漠並非天生,而是源於童年的創傷和對世界的失望。
在遇到約書亞之前,她或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但約書亞的出現,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內心的黑暗。
朵拉在車站目睹了約書亞母親的意外去世,這一事件也是成為她人生轉變的契機。
約書亞是一個天真無邪、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對父親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讓朵拉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朵拉打算陪伴約書亞去尋找他的父親,兩人從裏約熱內盧出發,穿越巴西的多個地區,最終到達約書亞父親的所在地。
在陪伴約書亞尋找父親的旅途中,朵拉逐漸找回了自己的母性和善良。她為了約書亞,不惜與人販子鬥智鬥勇,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他。
在這個過程中, 她逐漸放下了過去的冷漠和自私,學會了關心和愛護他人,最終找回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她不僅救贖了約書亞,也救贖了自己。
影片的最後,約書亞找到了哥哥們,爸爸卻失蹤不知去向,朵拉看著約書亞和哥哥們團聚,自己悄悄的離開了。
這部影片敘事手法簡潔而有力,透過朵拉和約書亞的旅程,展現了巴西社會的多個層面。
從繁華的都市到偏遠的鄉村,從冷漠的人群到溫暖的親情。
一路上,不同的車站、不同的集市和村莊,不同的面孔,他們傳遞著快樂、悲傷、遺憾、憤怒等種種生活的狀態和情緒。
在這個旅程中,朵拉和約書亞不僅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意義。
影片的視覺效果也值得一提。導演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將巴西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展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繁華的中央車站,還是偏遠的鄉村小路,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文化的底蘊。
我個人非常喜歡看不同國家的風光片,看了這部電影,對巴西這個國家有了一點點的了解,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限制,或許這輩子都去不了那個地方,但是電影裏讓我看到那個國家的風土人情,讓我體驗那個國家的文化,我覺得也蠻不錯的。
巴西電影【中央車站】上映時(1998年)的巴西歷史背景可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份來概述:(網上了解的)
政治背景:
巴西在1985年結束了長達20年的軍政府統治,回歸了民選政府。
1994年,巴西進行了近30年來的第一次全民直接選舉,費南多·恩瑞克·卡多佐在全國大選中獲勝,並於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總統。
1998年,卡多佐再次當選,巴西繼續處於穩定的民選政府治理之下。
經濟背景:
巴西在1990年代初期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包括高通脹、高失業率和社會動蕩。
卡多佐政府上台後,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包括財政緊縮、貿易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以穩定經濟。
到1998年,【中央車站】上映時,巴西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仍面臨挑戰,如高外債、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等。
社會背景:
巴西是一個文化多樣性和社會差異極大的國家,尤其是在地區發展、教育水平胡社會福利方面。
影片【中央車站】反映了巴西社會的許多現實問題,如文盲率高、社會治安問題、偏遠地區的貧困等。
影片中的裏約熱內盧中央車站,作為巴西社會的一個縮影,展現了人們為了生計而奔波的艱辛和人與人之間復雜的情感。
文化背景
:
巴西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遺產的國家,其文化深受歐洲殖民歷史和非洲、亞洲移民的影響。
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表現形式,在巴西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反映社會現實、傳遞價值觀念並促進文化交流。
綜上所述,巴西電影【中央車站】上映時的巴西歷史背景是一個政治上相對穩定、經濟上經歷改革和調整、社會差異大且文化豐富的時期。
這部電影透過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題,成功地捕捉了當時巴西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而導演或許想借此電影喚起人性的溫暖、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振興吧!
電影: 【中央車站】
國家:巴西、法國
上映:1998
導演:華特·賽勒斯
主演:費爾南達 ·蒙特內格羅、文尼西斯 ·狄 ·奧利維拉
豆瓣:8.7
片源:騰訊、b站
-over-
如果喜歡我推薦的電影,請在右下角👇點個【贊+在看】哦!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