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資訊

東北的美食,不地道了

2024-07-15資訊

東北的傳統正宗美食,永遠是一個等不到的戈多。

不管東北的網友對「小時候的味道」描述得多麽繪聲繪色,當真正來到這裏覓食的時候,排名靠前的推薦餐廳,永遠都是川菜、重慶火鍋、北京烤鴨、麻辣燙、涮羊肉,甚至雲南米線。而那些售賣鍋包肉、熟食、豬肉粉條的東北傳統餐廳,則多半會被本地朋友勸退:「不正宗了」「味道變了」。

東北美食,把自己活成了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無人見過真容的武林高手。

今天,外地人談及東北的食物,往往會冠以粗獷、直白、邏輯簡單、缺乏技巧這些刻板印象。實際上,它的責任並不在東北人本身,而是時代、社會沒有給予東北美食本應該有的台階。

無數東北人離開家鄉,來到南方生活、工作、紮根。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 【食味藝文誌】 ,並回復 「東北」 ,可閱讀解密東北菜近代流變歷史的文章【東北滋味消亡史】~

洛陽水席,一個讓食客們心照不宣相視一笑的名字。

號稱千年歷史、傳統老菜,袁天罡、武則天、慈禧太後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吃的過程講究很多、彩頭也很多,烹飪手法叫水到渠成、上菜過程叫行雲流水、吃飯環境叫上善若水、宴席排面叫萬水千山。

但華麗的瓶子裏裝的是什麽呢?切成細絲,偽裝成燕窩的白蘿蔔;粉條合面油炸,偽裝成肉丸子泡在酸辣湯裏;紅薯粉搓成粗條,用一丁點肉末調味,偽裝成海參;勾了濃芡,吃著頂肚子的面條……

怎麽看都不像是宮廷官宴,倒像是中原窮苦百姓操辦紅白喜事,素菜葷做、大鍋出品的流水席。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 【食味藝文誌】 ,並回復 「洛陽」 ,可閱讀起底洛陽水席歷史的文章【洛陽水席荒誕錄】~

食味藝文誌的號主魏水華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為數不多我們堅持開啟的公眾號。

正如食味藝文誌的slogan: 讀萬卷書,吃萬裏路。

美好的食物固然有口皆碑,但難吃的食物裏,可以看到更多歷史的、地理的、人類學的賽局與流變。

魏水華還寫了什麽?

為什麽番茄與中國菜格格不入?

至今為止,中餐裏的番茄依然是一種極端平民的食材。雞蛋炒西紅柿、雪山蓋頂(糖拌西紅柿)、西紅柿雞蛋湯,是中國人不論地域、不論年齡、不論階層,人人印象深刻的家常料理。

但除此之外,川魯粵淮揚等經典大菜裏,番茄幾乎絕跡。少數如「松鼠桂魚」「滬式豬排」那樣,作為油炸菜的澆汁、蘸汁;或者與牛肉、豆腐、馬鈴薯等一起入燉湯,隱隱約約,都能看見「西食東漸」的影子,而非原發中餐。

重口味正在毀了中國人麽?

明末以來,辣椒迅速攻陷川渝地區的江湖,並以一種席卷山河的氣勢,在川、魯、粵、淮揚幾個大菜 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即便是文人氣最濃、特別註重清淡飲食的淮揚菜,也視辣椒為祛腥利器,以少量辣椒遮蔽水產、水禽中的氣味。

這種味覺的變化,和明帝國皇室發軔於社會底層有關,和資本主義萌芽之後百姓大眾的自我意識覺醒有關,也和15世紀之後航海技術進步、世界被打通有關。 總之,它可能讓士大夫們覺得斯文掃地,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則是市井的勝利、庶民的勝利。

重口味的本質,是人類自身對胺基酸、糖、鹽的生理性需求,對辣椒素、蔥素、蒜素和其他植物芳香物質的嗜好性需求。 拋開健康問題不談,人們變得重口味,就是人們開始正視味覺需求、自我需求的人性解放。

美食的荒漠裏,北京與杭州為何能不期而遇?

特殊 歷史背景、特殊地域性格下,北京和杭州為了文化自信而搞出來的「特色名菜」,除了讓外地遊客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外,也引起了本地文化的巨大撕裂。

一位祖孫五代老北京也許會告訴你: 所謂北京傳統小吃,都是窮人的食物,我們家從來不吃。

站在旁邊的一位北京文化愛好者卻會不失時機地跳出來反駁: 那是你沒吃過地道的,三十年前玉淵潭邊上那家鹵煮,香飄三裏地。 可惜城市改造,小店都被外地人經營了,今天已經沒有老味道。

杭州也同樣,一位本地人設家宴款待賓客,結果發現半桌子蘇南風格的,清淡的蒸魚、清湯、鮮蔬; 半桌子寧紹徽州風格的,鹹腌的幹菜焐肉、蒸雙臭、鹹件兒……對方告訴你,龍井蝦仁、西湖醋魚、蒓菜湯這些東西,杭州人家裏不吃。

結果當天晚上,你就在這位杭州朋友的微信朋友圈裏,看到了【杭幫菜傳奇之美味的西湖醋魚】。

本地傳統飲食弱勢的同時,經濟發達、文化昌明,又給人們帶來無限的驕傲自信: 一方面半推半就承認北京、杭州的食物確實「有一部份」不好吃,我們自己都不吃,另一方面又努力想透過各種途徑找回面子。

這種態度,恰恰強化了外地人「美食荒漠」的印象。

一位真正的吃貨,必定也是美食江湖的行旅者,美食世界的質疑者。

關註 【食味藝文誌】 ,從食物的角度,閱讀這個有趣的世界。

描下方二維碼

看更多精彩內容

做行走世界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