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降的安欣
体制内的各项事务都对一种能力的需求很高,想成大事者,这是一项必备技能,讲讲我理解的察言观色内核。
我记事后,第一个与同学的矛盾根源,应就是我不会察言观色。
在常丢格尺、橡皮、卷笔刀的年龄,我因课堂上5分钟内连向前桌女同学借了4次格尺,她便重重把格尺拍在我桌上,起身向老师告状说我打扰她学习。
我仍记得第二次借格尺时,她没有第一次温柔了,递给我的姿势有些走形。第三次借时,她回头凝重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不耐烦地快速转头了。第四次借时,便发生了上述情况。
其实我的初心单纯是借,若非说小心思,唯有想给予她「乐于助人得小红花」的得奖机会。年少时只记得老师教的一面,忽视了世界和人是多面,更对一个人的表情、肢体信息没有过多的深刻认识。
儿时之事对我后来的大学、生活、工作也都有了深刻的启示。点名签到、活动投票、外出快递等「求人」的事从不找一个人连续两次。在一只羊上薅羊毛,不光葛优不高兴,羊也不高兴。在不同羊之间穿插着薅,不光雨露均沾,也能换得他们「乐于助人」的首次热情,还能安抚他们层级递升的不耐烦。
再后来,在文化交流十分自由的年代里,偶然看到了一部美剧——【lie to me】 ,剧中清楚地科普了人们的微表情是极短持续且不受思维控制的,其虽是一种无意识反应,但却能表达最真实的内心。剧中也通过这个科学设定来侦破很多谎言案件。从此这部剧彻底打开了我察言观色领域的任督二脉 :
人和人的沟通=7%内容+38%说话的语调+55%肢体语言,人们会在举手投足间、眉梢眼角处,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不经意地显露其真实想法。
这么多年的实践后,我到今天仍认为察言观色的核心可能都指向一个,共情力。也就是你是否了解对方此时、此地、此人、此事背后的动机/考虑,能否瞬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能否推己及人洞察对方的非表象感受和动机。
因为人性大致相同,先是通过设身处地分析自己的朴素想法、可能行为,而后以此去揣摩相同场景、情景、语境下对方的心思,才能辨识解读对方的用词、语气、语调、表情和肢体的背后逻辑。
当然,察言观色的运用自如需要一点阅历、情商、人性本质的思考以及情景分析能力来辅助使用,但在生活、职场的大部分低端情形,单单一个共情力,我认为即可万能应对:凭借了解/经历过的相同/类似情形做初次预判,再综合了解到的对方所有现有信息,从对方的「言」和「色」见微知著做出理解、拆解,最后将其弦外之音从 表面幕帘下内化于己心。
无私交的领导叫你到办公室谈话,不抬头且无对视。除了忙,你们之间大概率有一点暂未调停的隔阂。
你正因工作反馈并非捷报而踌躇判定领导的心情好坏,此时你见他进了多人办公室点卯,且 深坐 于待客沙发、语言散缓,这基本断定他目前心情很好。
在与技术经理面试者的技术探讨中,他虽能讲出大体框架但常常眼神有躲闪,可能该项领域的技术栈 他并非全部掌握。
问询室里问询某个人的违法行为时,对方讲的是「我不知道他们的事」,可清楚他是明知故瞒,不知道的人会说我不知道这个事,而不是「他们的事」。
销售讲解公司背景和产品性能、技术时,若专注听讲的客户在你的某句话中皱了眉,要加强互动,把他的可能性不认可套出,逐条攻克才有成单可能。 若客户不断询问同类公司相同信息,便要暂停销售话术 流程,要针对竞品公司的优劣势去展开。
孩子放学后由平日的愉悦、话多、不吃饭变成了寡言安静吃饭,要么学校的老师/同学给予了触动事件,要么放学路上出现了非常规事件。
孟子的「存之人者,莫良于眸子,眸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降,胸中不正,则眸子眩」,也是对「色」的描述。眼神有散有聚,有动有静,有流有凝,一桌人谈事,内心不快/畅怀大笑前他眼神望向的人,是他全桌最认可的人。
无私交的领导周末电话质问你,他令你送的文件为何没找到。质问是外表,看文件才是内核,不要长篇大论何时何地放在何桌何抽屉地解释,而要简单一句「昨天我送过去时您正在忙着,不行我现在让值班的曹操再给您送过去一份」。
甚至我所有的方向性抉择咨询中,虽然他们都尽量写的客观,但从文字措辞和语气上,我都能十分笃定地揣摩出他们的选择倾向,以此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只是无奈的是,职场上一个拥有炉火纯青察言观色技术的人,一定是错过/失败过很多次的人。这是他们在后天遭遇一些否定和打击后,被动地克制天性才习得/驯化的技能。只有经常淋雨的人,才会有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
所以希望我的读者们工作上精通察言观色,生活上永远不懂察言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