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談車

車企大裁員的背後,汽車利潤創7年新低,寧賠償不死耗!

2024-06-04談車

大洋的彼岸正在制訂關稅等政策,抵制中國電動車,終迫使了長城汽車關閉歐洲總部、解散員工;而在國內,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壓得仍在底部的車企們喘不過氣,就連腰部的選手,即將看見山頂的曙光之時,才發現最難的時刻悄然而至。

山雨欲來風滿樓,裁員潮陣陣襲來,創下了7年新低的汽車利潤,使得車企們再也忍不住發出吶喊:寧賠償,不死耗!

訊息顯示,近期涉及裁員的車企眾多,包括小鵬、大眾、本田、特斯拉、理想等,其中, 最為惹人關註的,是特斯拉裁員1.4萬人,裁員比例遠超10%,理想裁員5600人,裁員比例超18%。

據了解,外企還是頗具良心,賠償金額高達「N+3」,理想也是厚道,賠償金額達到「N+1」。轟轟烈烈的裁員潮,一旦掀起如同海嘯,一發不可收拾, 更有人爆料:某廠開始召回被裁的智駕團隊員工,估計是一不小心裁太多,計畫幹不下去。

無論如何,裁,是必須要裁的,猶如秉承「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那般,省下了錢再談別的。 畢竟相比留下「冗余」的員工死耗,更寧願的是給予N倍的賠償 ——我給了你賠償,你不要再出現在公司,和平分手,好聚好散。

不過,一種賠償的標準,始終滿足不了不同人的心。據了解,特斯拉的「廣進計劃」,引發了上海浦東臨港特斯拉工廠的員工的騷動,理想則想得周到,為防員工有過激行為,加強了安保,而且為了避免相關資訊大肆擴散,網路上關於理想裁員的報道,多已被刪除。

數據,都是光鮮的。

以上市的有據可查的車企來看,2022年,上汽大眾總營收1647.15億元,凈利潤87.29億元;上汽通用總營收1627.93億元,凈利潤55.79億元;上汽通用五菱總營收811億元,凈利潤14.60億元。

到了2023年,上汽大眾總營收1402.75億元,凈利潤31.32億元;上汽通用總營收1452.86億元,凈利潤25.43億元;上汽通用五菱總營收760億元,凈利潤9.31億元。

上汽集團的幾家合資品牌,皆是總營收下跌,凈利潤腰斬。東風汽車集團的東風本田、東風日產也是如此,廣汽集團的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亦是如此。

新勢力方面,小鵬總營收連年增長,2023年達到306.8億元;虧損卻連年擴大, 2023年「創下」了103.8億元的虧損,而且毛利率僅剩1.5%,汽車利潤率跌至負1.6%。

蔚來亦然,看似近兩個月稍微喘過氣來,殊不知的是,2023年總營收雖高達556.179億元, 虧損竟是達到了207.198億元,同比擴大43.5%。

「控本之王」李想的理想同樣勒緊了腰帶。 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長,但無論是凈利潤還是經調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汽車行業收入30742億元,同比增8%;成本26882億元,增8%;利潤1428億元,同比增29%;汽車行業利潤率4.6%,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偏低。需知道的是, 2023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有5%,今年前4個月更低,已是處於歷史的低位。

「電動車公司20年後大機率都在過苦日子,如果還在過日子的話。」 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曾斷言。

這樣的判斷,在今年顯露無疑,即便是比亞迪,300萬輛的年銷量,利潤也不甚可觀,何況是處於腰部乃至底部的選手們——光鮮,都是表面的,大家都在過苦日子。

財富動輒幾百上千億的波動,實則是手中持有的股價,隨著市場而動蕩,富豪們比拼的財富,更多只是一個虛擬的數位,只消半刻,首富便易位。

回歸到現實,營收是上漲的,利潤是暴跌的,裁員是必須的,架構調整是迫在眉睫的。可以看到,小鵬不再一味觸及高端,直營轉經銷,降本、壓庫,拿到經銷商的錢,先把財報的數據做起來,故而一季度又穿上了光鮮亮麗的服飾;阿維塔也表明走經銷路線,堅持走直營的蔚來,趁著推出樂道新品牌,似乎也打算借助經銷的渠道,讓自己每日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來。

新勢力真的沒有比傳統車企高級, 新時代之下,誰都不是雜牌,誰也都是雜牌,只有活下去,才是品牌。

理想裁員之後,被曝出零售與交付部門疑似將合並,兩個部門的合並與協同,看似是為了達成年銷量目標而努力,實則無非也是降本增效,讓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拿著更低的成本做到更好的業績,而進行的一次架構調整。

段永平還曾提到: 「電動車的差異化比油車小,價格競爭會比較厲害。 」確實,一台電機,始終不如發動機之復雜,還未成熟的智慧化,多少年了都沒變成剛需,回看過去幾年,新勢力們為了與傳統車企 形成差異化,多是采取了花裏胡哨的策略而吸引眼球。

而今,花裏胡哨不管用了,或者說都已學會了,就連裁員都來得不約而同。大勢所趨,寧賠償不死耗,下一步是腰帶要勒緊再勒緊。

視訊號回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