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談車

仿真代替實測、OTA成「遮羞布」,車企「提速」上新車,後遺癥嚴重!

2024-05-24談車

5月20日小鵬AI Day釋出會上,何小鵬表示,今後小鵬的OTA將以月為單位計算,叠代速度將比手機更快。顯然,今後車圈「內卷」將再添一項——「卷」OTA頻次。

自2023年車市掀起「價格戰」至今, 卷產品、卷價格、卷流量......,涉及範圍不斷擴張,內卷程度不斷加劇 。但,或許大多數人並未留意的是,近幾年新車上市節奏提速、新品數量急劇暴增。如此 高速運轉的前提下,產品品質是否能夠得到保障,這一問題令人深思。

研發周期縮短,合資「代差」愈發明顯

縱觀當下車市,「內卷」早已貫徹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即便是研發端也不例外。數據顯示, 2023年國內上市新車共742款,其中包括了87款全新車型、655款改款/換代產品。

拋開改款/換代車型不談, 一年上新87款全新車型,在過去動輒耗費5—7年產品開發周期的時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現如今的汽車產品研發時間大幅縮短, 18—20個月的研發周期漸漸成為常態,甚至有車企直接將開發周期壓縮至一年以內。

作為佐證,據相關機構調查數據顯示, 國內整車廠的新車從上市到升級或改款,所需時間平均為1.3年,而國外車企為4.2年。 一經對比,國內車企的研發時間僅為國外車企的三分之一。

那麽國內車企如何實作「高效」的研發工作?

正常情況下,完整的汽車設計開發流程需要經歷戰略規劃、概念設計、工程設計等多項環節,最終才進入投產階段。以 大眾ID.7 VIZZION為例,產品真正的開發時間可以追溯至2018年,經過了近5年多的研發,最終才呈現在公眾面前。

可惜的是,如此精雕細琢後的產品,在上市後卻如泥牛入海,與如日中天的小米SU7形成鮮明對比。

針對ID.7銷量表現不佳的原因,不少業內人士認為, 過長的開發周期導致ID.7與同級自主純電轎車在用車體驗上存在「代差」 。顯然,按部就班的產品開發流程,在當下的國內車市並不適用。

壓縮產品研發周期、提高新品釋出「頻次」,成為車企必不可少的「技能」。至此,有業內人士爆料稱,部份車企采取減少產品測試、驗證環節,降低標準,甚至將耐久測試交由仿真完成等方式,從而縮減研發時間。

當然,如此草率的產品研發流程,最終也給車企帶來反噬作用。

數據顯示, 2023年中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14次,涉及車輛672.8萬輛,分別較2022年同期增長4.9%和49.9%。其中,新能源汽車召回72次,涉及車輛160.3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041萬輛。僅從數據便可以看出, 新能源汽車產品正面臨極為嚴峻的品控問題。

OTA成「遮羞布」,一切皆可OTA

壓縮/減少測試環節,僅僅是車企在「拼速度」過程中的一環。上文提及的OTA,在這場「速度競技」中同樣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由於汽車產品在未經歷完整驗證測試的前提下,難免出現功能未達預期等問題。

然而,為了搶占市場先機, 部份車企選擇將功能所需的硬體裝入車內後,提前宣傳配備該功能,並完成車輛上市 。當使用者問及功能如何實作時,車企將會以「後期OTA」的話術搪塞過去。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無疑是,早年間新勢力車企們將雷射雷達、高算力芯片「上車」,並美其名曰為後續智慧駕駛「預埋裝置」。時至今日,鮮有車企能夠將早前預埋的配置充分開發,甚至因裝置搭載不合理,導致使用者高價購入車輛後,卻未能享有應有的用車體驗。

總結

毫無疑問,在內卷加劇的背景下,車企的生存環境愈發惡劣。這一系列變化,也倒逼著車企加速改革。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時,車企同樣需要關註產品品質以及使用者體驗,而不是給使用者制造「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