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記者|卡生
2024【乘風破浪】在這個夏天迎來了最終成團夜,其聲勢與前三季全民同樂的盛況相比,顯得落寞很多,幾乎算是悄無聲息地落下帷幕。 這樣一款曾經具有顛覆性創意的女性競演綜藝難道暗示了「她綜藝」時代已經走到末路?
五公之後,乘風破浪成團夜的前期戰線拉得十分長,分了四期節目。分別是年度搶先看歌唱舞台、舞蹈舞台,采用的是直播形式。團秀、1V1對決的成員則采用了錄播。 搶先看部份變成了付費內容,這讓今年的【乘風破浪】從關註度上越發顯得慘淡。
第五季【乘風破浪】從名單出爐的那天開始,就有不少唱衰的聲音。正式的名單人選裏既沒有一、二季寧靜、那英的演藝圈大姐大,也沒有可供全民狂歡的回憶殺王心淩,更沒有像美依裏芽那樣踩中二次元關註點的黑馬。名單中有一半的人選,觀眾表示「並不熟悉」。咖位最大的戚薇還網傳是前來救場的C位。這樣的陣容勢必在前期就讓節目宣傳處於劣勢。對於一個連續辦了五年的「綜N代」,在人選上的後繼無力是節目組面臨的巨大挑戰, 畢竟,每一年消耗三十幾位演藝圈姐姐參賽,可選擇的範圍變得捉襟見肘。這是所有「綜N代」面臨的事實困境。
遙想當年,【乘風破浪的姐姐】 (後改名【乘風破浪】) 是2020年芒果台推出的一部現象級女性競演綜藝。 其出現的時間節點有一個特殊的背景。在此前,所有的競演綜藝舞台流行的是「打造優質年輕偶像」,透過養成系選秀,對各家經紀公司選拔出的尖子生進行統一、嚴格的培訓,以此推出「完美成團」的人選,【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熱播節目因進一步助長了飯圈文化而被叫停。另一方面,如日中天的綜藝【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節目又都以男性嘉賓的視角為主,女性話題的缺失在當時是一塊需要填補的空白。 在這樣的背景下, 【乘風破浪】的橫空出世,顛覆了當時的一套「選秀」邏輯,聚焦「30+」中年女性回歸舞台,打造了一個不懼年齡、身份等規則限制的多元化女團概念。這一綜藝滿足了市場和觀眾對於女性話題的期待,並與觀眾建立起了當代女性的一種想象共同體。
【乘風破浪】四公舞台
越來越多的「她綜藝」,在【乘風破浪】的浪潮中開始走向了細分與多元。 在過去的幾年裏,以「浪姐」為代表的「她綜藝」開始紮堆出現,根據艾瑞咨詢【2022年「女性+綜藝內容生態價值報告】的數據顯示,女性綜藝數量從2019年的12個增加至19個,女性賽道如同寶藏一般由多種視角、敘事重新被搬上綜藝熒幕。職場女性的【上班啦!媽媽】聚焦重返職場的女性;【怦然再心動】則是離婚女性重新追求愛情的體現;【妻子的浪漫旅行】則側重在女性共同旅行中對家庭和婚姻的思考。「她綜藝」近些年出現井噴狀態,這些節目的制作模式漸漸開始表露同質化傾向。
觀眾在「她綜藝」的觀看經驗累積的情況下,對每年一次的【乘風破浪】,勢必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回到2024年的【乘風破浪】,除了陣容上的乏力,更難的地方在於如何有效地進行女性敘事。
可以看到,這一季節目組有策略和傾向性地在豐富節目本身的話題。比如,增加了國際選手與跨界選手,雖然有泰國的演員MAI、俄羅斯女歌手Mari Kraimbrery、法國歌手Joyce、越南女團成員孫夏玲和南韓女團成員鄭妮可,卻少了給80、90後帶來回憶殺的港台女星。除了Joyce最終成團,國際選手中兩人在前期退賽,另外兩人一直陪跑。或許是由於語言限制,在故事線上,這些千裏迢迢來參賽的國外姐姐,無疑處於失聲狀態。而跨界選手中的電競主播MISS韓懿瑩和品牌主理人周揚青、喜劇演員範湉湉由於節目的末尾淘汰制則早早出局, 所謂的「觀眾喜愛度」這種延續五屆的去留賽制,又何嘗不隱藏著娛樂「工業化」的法則?
中俄法姐姐合唱中文版OST
這就意味著,在法則之下出現了一套可被復制的成功樣版:「曲子炸不炸」成為了選歌環節裏的重中之重,每一個姐姐的票選排名先後決定了是否會成為被「搶」的熱門人選,至於姐姐是否表演出彩,是否有進步,這一切在「嬴」面前卻是淪為了背景板。 社交媒體上,戚薇的風評變差,也是因為她在選人時所展示對「贏」的急功近利。
在三公的建組過程中,作為隊長的戚薇挑選了排名前三的劉忻和陳麗君入組,又選了一首熱門舞曲【BANG BANG】,這種王炸組合讓比賽沒了任何懸念。 與此同時,這一公競演的陳昊宇組表演的【小雨】,演出效果頗有出圈之勢,但礙於除隊長之外,其他三人萬妮達、孫夏玲、李嘉格排名墊底,無論成員表現多麽優秀,依然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所謂無懼年齡與規訓的宣言,或許只是一種理想,「輸贏」被放大成了唯一的結果。賽制的設定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流量與資本的一方,這與現實生活的殘酷多麽接近,那些在外忙碌了一天的觀眾,開啟視訊還要看這「輸贏的功利性」,不棄劇恐怕都難了。
相比前幾季節目,這一季的姐姐們少了許多個人的鋒芒和色彩,即使是到了成團夜,很多姐姐甚至沒有一條關於自我成長的故事線,人物顯得扁平胡空洞。 整季下來,不同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仿徨和選擇已然不是節目討論的核心點,鮮少有人討論在婚姻、孩子、伴侶問題上的解決之道,在社交媒體上留下的多為一些搞笑熱梗和八卦,比如網友模仿戚薇的【7】和【BANG BANG】的發音,又比如尚雯婕和何潔的「矛盾」引發的網友站隊。這些熱點以碎片化的方式在社交媒體上雖然熱鬧非凡,娛樂性有了,卻少了女性成長的討論空間。
當然,今年的熱點除了陳麗君弘揚了傳統越劇以外,最大的贏家是冠軍黑馬陳昊宇。 明明是一個前期被人忽略的小透明,從一公的中末位22名,一路殺入決賽,最終奪冠的成長歷程,很像是一出大女主逆襲的爽劇。這種靠專業能力和進步所提供給觀眾的情緒撫慰,給觀眾帶來了鼓舞。
冠軍黑馬陳昊宇
整體看來,觀眾對於【乘風破浪】的審美疲勞是全方位的,「胖瘦」「妝容」「造型」等詞條頻繁占據【乘風破浪】的關註熱點。 無怪乎大家都把現在的【乘風破浪】當作姐姐們的減肥營。原本打破女性身份禁錮和身材焦慮的初衷也逐漸蒼白,說好的多元化審美,最終還是陷入了傳統男權社會下「白幼瘦」的審美習慣。亞瑟·阿薩·伯格在【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中提到,「引起焦慮,然後以某種方式釋放焦慮,這是大多數神話敘事的慣常策略」,【乘風破浪】正在向我們提出一種「完美女性」的神話樣板。「30+」的中女們的魅力是什麽呢?是要像18歲的女性一樣年輕和美麗嗎?
或許會有人說,一個綜藝節目談論女性主義是不是太過於上綱上線了?但我想說的是,「她綜藝」從出現到今天,已經走到了一個分水嶺,「姐系」這個符號的不斷強化已經成為了一種商品化的符號,而那些來自女性共同體的價值卻在逐漸湮滅,原本要打破對女性凝視的宣言,如今反而成為了女性刻板印象的制造者。 要在「她綜藝」這類話題進行深入探索和改變,又何止【乘風破浪】一家?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米花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