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讀者:蕭蕭
我和另一半是在第一家公司時的同事,我們都是那年的應屆校招生。
剛入職的時候,我是國內985本科+海外碩士,作為校招生,我的定崗和起薪都比老公這樣的普通大學本科生要高,我也頗為自得, 用一句比較俗氣的話說,我覺得自己將來會有一片璀璨的人生。
【愛情而已】劇照
記得和他第一次相遇,是我們所屬的不同團隊在同一個計畫合作,要開一個籌備會議。原本正常的下班時間是7點,但廣告公司嘛,從來都做不到定時定點,這個會定在了9點。
我老老實實地在工位上坐著從7點等到了9點,期間不時瀏覽一下網頁,看看計畫相關的背景資訊,等快到時間了,提前10分鐘走進會議室,做出一副已經準備好開工的神情姿勢。
8:59,一個年輕的身影急匆匆沖進了會議室,他穿著一身籃球球衣,額頭上全是汗,一只手拿著電腦,一只手擡起來和會議主持人打招呼。他一屁股坐在我身邊的空位,咧開嘴朝對面他的團隊小夥伴笑著說:
「剛去打球了,看我這時間卡得多準。」
【沸騰人生】劇照
老實說,那一刻我是震驚的,尤其是後來我知道他是和我一樣新入職的應屆生之後,我想不到開會前的等待時間還能有「打球」這樣一個選項。難道不是應該像我一樣,按部就班地等待,提前守時參會嗎?
後來接觸久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屢屢發生,我漸漸明白:是他身上那些我不具備的氣息吸引了我:作為從小的好學生,我自尊心極高,心思敏感,狀態緊繃,內耗高手。而他外向陽光,松弛自然。 有的人不僅自產自銷正向能量,也能把身邊的人籠罩在能量球中,也許這是e人對於i人來說的致命吸重力。
經過一些年輕人的曖昧周旋、相處磨合,我們在一起至今十年。坦白說,剛開始的時候我認為自己是為了愛情「下嫁」,因為擺在明面上的條件他都不如我:學歷、收入(或者說是起薪)、家境。甚至於第一次向父母介紹他的時候,我還主動給父母解釋挽尊,我說我看上的不是外在條件,而是這個人的性格,有感情比什麽都重要。至於什麽潛力股之類的期待,至少在那會兒我是從來沒想過。
在我的認知中,我的起點比他高,我是千錘百煉在高考獨立橋上PK掉很多人的做題家,我的事業就是會發展得更好的。
【完美關系 】劇照沒想到在這不長不短的十年間,我們之間的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第一家公司那兩年,我們雖然屬於同一個工種,但是在不同的團隊,日常的工作任務也不一樣。領導可能是看重我的學歷,覺得我在深度學習方面比較有優勢,於是更多安排我做策略性的方案工作,而另一邊,他一入職就在計畫上做執行,對接各個合作方、客戶、供應商。經常在我們約會的時候,他還要接打各種電話,微信處理工作,而我的工作是整體和獨立的,給我一個方向和deadline,我可以自行安排進度,不需要這樣忙忙叨叨。
如果要按圖索驥地復盤,我對他的復雜心理從那時起就可以追溯。 一方面,我認為這種工作差異是實至名歸,畢竟我是所謂的海歸高材生,而他確實只適合做執行類工作,一方面我又忍不住在心裏隱隱流露出一種基於優越感的擔心,心想他要是未來總幹這種「雜活兒」可怎麽辦。此外我對他還有一種連我自己也不願承認的「嫉妒」,我的工作可以自己獨立完成,最多和團隊成員一起頭腦風暴一下,或階段性向領導匯報一下進度與成果,而他由於一直在對接計畫,在最短的時間就和內部外部、方方面面都建立起了聯系。
【流金歲月】劇照
半年過後,他和公司內外相關部門的大部份人都認識,一小部份人變成了他的愛好搭子,他有固定的打籃球小群,會定期和以前的計畫夥伴聚餐,公司裏的大部份八卦也都是他分享給我。但我在公司所有的社交關系卻只有自己所屬的團隊而已。盡管我心裏清楚,造成這種對比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工作內容的差異,我天生不愛交際,不會刻意主動地與人維持一份長久的社交關系,我認為同事不是朋友,也做不到在聚會場合裏積極地迎合每一個話題。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不善於建立社交關系的,而是給自己心理暗示:我不需要,我的工作不需要。
但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對他的真酸心理。嫉妒從來不是針對毫無交集的陌生人的。
一年過後,公司年度晉升,他升職到了和我一樣的職級,而我的領導,一個經常表揚我的產出結果的人,在升職加薪的維度卻連給我畫餅都沒畫過,大概領導也看出來,作為典型的好學生,持續性的口頭表揚就可以激起我的顱內高潮,推動我繼續工作……到離職的那一刻。畢竟我是一個不會主動要求的人,也不會因為沒有升職就摸魚撂挑子,屬於可控型員工。
【生活家】劇照
很奇怪,我們不在一個團隊,他也不是我升職的競爭對手,我既沒有怨我的直屬領導,也沒有怪我團隊裏升職的同級別同事,我心裏最大的怨懟是對他。
作為戀人,我們朝夕相處、我們親密無間,我明明見證了他每一個為工作而心力交瘁的深夜,卻不能坦然面對他得到一個比我更好的發展前景。當你和一個人沒有距離的時候,他身上也不再有任何神秘感,在他身上你沒有任何空間去進行想象。
當我競爭不過別人的時候,我可以依靠想象去安撫自己。我可以想象對方在不為人知的時候付出過我所達不到的努力,我可以想象對方透過一些我不願低頭的方式去爭取到一些機會,這樣的想象會讓我覺得別人得到的是理所應得,我沒得到也是理所當然。但這個人是我的戀人,他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裏,顯然我不覺得他比我更優秀,但事實上他也沒有比我更心機、更下作,卻因為一些性格差異和好運氣——當時在我看來——獲得了升職機會。
我接受得很艱難。
【突如其來的假期】劇照
後來我們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從那家公司離職、入職不同的公司,不再是同事。我們戀愛多年,最終結婚。 即使成為了利益共同體,我還是不能完全把他從「假想敵」的形象中完全拿掉。
盡管我發現,我們之間的事業差距已經越來越大,說他是假想敵,現在甚至變成了擡舉我自己。
機緣巧合之下,他從第二份工作開始走上了互聯網商務類崗位。商務工作對於我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地獄指數的工種,但對他來說就成了如魚得水,可以發揮最大的性格優勢。
他升職很快,當我還在高級專員這個職級上掙紮的時候,他已經逐漸開始帶自己的團隊了。如果說此前的心理不平衡只是我小小的敏感自私,那麽現在我們已經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職場階段,我們之間的職業現狀開始有了巨大的鴻溝。
【好事成雙 】劇照我以每年最多10%(不好的時候可能是0%)的速度緩慢漲薪時,他已經可以憑借簽單和完成率提成實作收入的指數級增長。當然,我當然可以明白,這對於我們的家庭來說是一件多麽值得高興的事情——作為妻子我肯定是高興的。
但是高興背後呢?那些隨著我事業上的不如意而日漸稀薄的不甘心和嫉妒,即使像風一樣無影無形地飄散了,也曾在我心上駐足過,並不是沒有痕跡,甚至有時候我覺得它們不是飄散了,而是像筆墨落在紙上一樣,滲進了我的身體裏。
年齡越來越大的我戴著已婚未育的枷鎖在職場上寸步難行,他可以憑借有老婆沒孩子的標簽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力沖刺。
他越來越頻繁地在日常對話中使用工作語氣:
「這個事兒你這麽難理解嗎?」
「晚點說,在開會。」
「你定,我太忙了。」
【精英律師】劇照
這是一場似乎沒有盡頭的迴圈。我的工作早早進入了瓶頸,在找不到努力方向的時候,要想停止內耗只能給自己洗腦要安於現狀、學會知足,於是學著在工作中平衡生活,學著不去在乎工作本身,其結果是我確實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多空閑的空間,與此同時工作繁忙的另一半也清楚地看到了這樣的現狀, 一個普通而自私的人會怎麽做呢?必然是理所應當地認為更閑的那個人需要承擔更多家庭責任。
我不是也不會做一個傳統意義上任勞任怨的「賢惠」女性,我沒有孩子、不做飯、不手洗外衣、家務清潔依賴家政,這又讓我老公產生了一種錯覺:
「你不用做家務,為什麽每天還覺得疲勞呢?」
我始終沒有辦法說出口,每天看著我和你之間的對比,無論這種對比是結構性的還是單一性的,它都令我心酸。 你的盼頭是工作,我的盼頭是退休——為什麽?不是因為我好逸惡勞,而是我發現工作已經變成了一個我不知道怎麽做才能有好結果的事情。
【愛我請留言】劇照
「我們難道不是一個整體嗎?」
我知道他會這樣說。我從未否認過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緊密結合的家庭單位。他在我的親眼目睹下一步步走到我不能再企及的地步,這種發展也是曾經的我深深渴望甚至是篤信會擁有的,我不嫉妒遠在傳聞中的成功人士,卻來嫉妒讓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另一半,我是錯了嗎?
前一陣看陳朗懷念另一半的悼文,她曾為了另一半放棄香港的教職隨他赴美,從而讓自己的事業停滯不前。作為一介普通人,我突然想到,若幹年前老天似乎也曾向我伸出過命運的手。
領證結婚第二年,我想換工作,前領導內推我參加大廠的面試,層層闖關之後我努力拿到了一個在當時總包還不錯的offer,但崗位在另一個城市,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架不住我很心動。
【新聞女王】劇照
一向標榜理解我尊重我的他沒有說什麽,只是勸我要想好,想好異地的問題將來要費力解決,想好大廠內卷範圍我能不能適應。 反對沒有說出口,卻處處都在表達反對,假裝客觀地分析利弊。 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我爸媽連續一周每天給我打電話,反復說服我不要離開家去一個異地崗位。
「你一個女孩子,差不多得了。」
「他的收入又不是不夠你們生活,你這麽拼是為了什麽?」
「別到時候工作沒安穩,家庭也沒了,雞飛蛋打。」
諸多考慮之下,最後我沒去。諷刺的是,兩年後他換工作,也拿到了同一家大廠的異地offer,全家所有人包括我的父母都認為這是上升的好機會,沒有人反對。
包括我在內。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樹樹 / 稽核:楊逸
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
征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 ,個人故事 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 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 。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視訊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征稿長期有效,投稿發信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將投稿與 【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 一同上傳至附件,並在信件主題標註 【標題+字數】 。
詳細征稿要求請點選👉【 】
稿件範例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