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話多和話少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2024-05-18情感

常帶孩子去小區廣場玩耍,四歲的兒子總會吸引很多眼球。

小小個頭的他,清晰地吐字,較強的邏輯,和我溝通時能說會道的樣子,每次都會惹來很多家長的註目。

誇贊兒子語言能力強的同時,他們也會抱怨自家孩子話少的問題。

我的孩子三歲了,就只能說幾句常見的口頭語。

不管我在家怎麽邊哄邊逼迫,孩子就是金口難開,再多說一句都不願意。

孩子說話就像擠牙膏,太痛苦了。

類似這樣的抱怨總能聽到,孩子話少似乎成了許多父母心中無法拔除的一根刺,讓他們無法釋懷。

可看著一旁嘰嘰喳喳的兒子,一說話就根本停不下來的趨勢,我也不禁感嘆:

原來不管孩子話多還是話少,家長都會苦惱。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說,自己每天都覺得快崩潰了。

原因就是孩子廢話太多,雞毛蒜皮的事,稀奇古怪的事,看到什麽都要問都要說。

「媽媽,為什麽男生不能留長發啊?」

「媽媽 ,為什麽冬天不能吃冰激淩啊?」

各種各樣的問題像夏天的狂風驟雨一樣,攪得人無法安寧。

如果不能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答案,他便會一直問。

對於每天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務,還要回來帶孩子的她而言,真是無時無刻不想讓孩子閉嘴。

心煩意亂時,聽到兒子的問題,她總是會一聲呵斥:

「閉嘴,少說點話!」

在她的呵斥聲中,兒子的問題確實越來越少,她也變得輕松多了。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在她的書中寫道,口頭表達能力是心智發展程度的表現。

愛提問表明孩子能夠理解事物的核心,如果長久得不到期待的回應,他們對於未知領域探索的欲望會大受打擊。

孩子不僅會越發沈默,甚至會變得不愛思考,性格也會更加消極。

小區裏的王姐一直是大家羨慕的物件,原因無他,就在於她教育出了兩個優秀的子女。

可王姐的兩個孩子,從小卻是混世小魔王,跟誰說話都不害羞,還能用問題把大人問倒。

大人們看了都覺得孩子不乖,對王姐擺擺頭說,你這兩個孩子太難管了。

但王姐並沒有嫌棄孩子話多,相反,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回復孩子的每一個問題。

兩個孩子不僅更會表達自己,同時也覺得被父母重視了,逐漸變得更懂事了。

伊羅絲曾說:

如果有人問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種資格,我會說那需要異乎尋常的耐心和適量的愛心。

面對孩子話多,作為父母,切不能粗暴地打斷和阻止。

相反,我們更應該尊重孩子的天賦,找到適合的方法加以引導,讓孩子盡情地表達和展示自我。

每位媽媽都有很多次崩潰的時候,有時候,那些崩潰不是來源於孩子的大喊大叫,而是源於孩子們的沈默。

你對他好,他像看不見一樣。

他在學校發生了什麽,也從來不告訴你。

你去罵他,打他,他也不反抗。

面對話少的孩子,媽媽們更加無奈和苦惱。

亮亮就是這樣的一個話少的孩子。

亮亮快三歲時,除了會說一些簡單的字詞,其他話都不怎麽愛說。

看到別的小朋友能說會道,亮亮媽媽一天比一天著急。

回憶孩子語言發展的幾個關鍵期,亮亮媽媽也都按書裏的方法照做了,但無奈,亮亮就是不愛說話。

這事也成了亮亮媽媽最大的心結。

後來,亮亮媽媽直接將孩子帶去了醫院,在醫生的一番檢查後,並未發現大礙。

醫生說,不用太焦慮,可以在家再觀察觀察。

一直到亮亮上學後,老師評價,雖然亮亮話語少,但上課專註,勤奮踏實。

無論是學習、還是體能及人際交往能力都很棒,表現甚至優於班裏絕大多數同學。

此後,亮亮媽媽的心結才算逐漸解開。

父母對於孩子話少,有種天然的擔心,因為語言能力確實代表了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

但孩子的智力發展卻不完全取決於語言能力。

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截然不同。

有些孩子不願意多說,更願意多看多學多做,並在一次次的體驗中找到存在的價值和快樂。

有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他們安靜的性格由此慢慢養成,他們接納並欣賞自己的性格。

雖然這些孩子話語少,但他們一樣能在自己的世界裏閃閃發光。

心理學者李雪在親子關系書籍【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

「孩子是另外一個獨立的生命,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樣才是常態,如若相同,純屬巧合。」

尊重並接納孩子的本性,並相信生命本有的智慧和力量,孩子才能在自由且有愛的土壤裏,成長為他自己。

而有些孩子如果本身活潑外向,卻突然變得話少,家長們應該多重視。

網上有個真實新聞。

老張夫婦十分煩惱,因為兒子從小能言善辯,後來不知什麽原因,一年多都不怎麽說話。

夫婦倆非常著急,去咨詢心理醫生。

經過醫生的引導,他們才發現原來一年多以前,因為誤會孩子偷了自己的錢,當眾狠狠責罵了孩子一番,還用手打了孩子。

後來,老張在自己口袋裏找到了遺失的錢,也沒給孩子道歉。

從被父母訓斥以後,孩子便開始保持沈默。

經過心理醫生的分析,老張夫婦悔不當初。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也難免出錯。

但只要我們好好地愛孩子、尊重孩子,去真正地了解孩子,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

給予孩子正確的啟發和引導,孩子一定會在未來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感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的外貌、性格、喜好都是不同的,更不用說有的孩子喜歡說話,有的孩子不愛說話。

話多的孩子以後更願意表現自己,話少的孩子更容易專心做事。

這兩者並沒有好壞之分。

但是我們也可以適當地加以引導,提升孩子的幸福力。

如何讓話多的孩子適時地表達,不妨試試從下面三件事開始。

第一,教會孩子不要打斷別人

孩子年齡小,愛表達,對談話內容感興趣,便會不由自主地打斷他人的談話。

這時,作為父母,切忌去指責或者批評孩子,我們應該明確告訴孩子:

你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孩子,你可以表達你自己,但是不能打斷別人。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倘若自己說話被別人打斷,是否也會非常的惱怒。

在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看到類似的行為,我們還可以問下孩子,剛才那個打斷別人說話的行為對不對?

作為父母,我們也更應該註意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第二,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當孩子喜歡在公眾場合或者老師上課時大聲說話,這時,就必須要給孩子樹立規則。

在糾正他們行為的同時,也應該告訴他們如何做:

如果你有想說的話,可以在離開公眾場合或者下課時再說。

然後用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習慣這種規則。

還可以給孩子創造實戰練習的機會,練習得越多,孩子學到的就越多。

慢慢地,這種規則便會成為習慣。

第三,給予孩子更多關愛

孩子有時喜歡頻繁地問父母問題,不過是為了尋求父母的關註。

我們可以在下班後或者周末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外出遊玩、做遊戲、聊天。

關註孩子的感受,讓他們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給足他們滿滿的安全感。

當然,孩子階段性的壞習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也會自然地消失。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到有耐心,並且給予孩子完全的信心,陪他一起完成成長過程中的打怪升級。

那如何讓話少的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呢,也不妨試試從下面三件事開始。

第一,真正「聽見」孩子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雖然物件是孩子,我們也應該保持尊重的態度。

認真專註地傾聽孩子的訴求,不打斷、不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不越界,真正地理解孩子的需求。

如此,孩子才會更願意開口和父母溝通,更願意表達自己。

第二,和孩子一起閱讀

閱讀可以幫助孩子積累豐富的詞匯量,而詞匯量越豐富的小朋友,表達就會越清晰、越精準,從而也更願意表達。

而這種正向的反饋會更好地激勵孩子,鼓勵孩子。

同樣,閱讀的故事中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語境,同樣也能教會孩子在生活中更流暢地表達。

第三,創良好的語言環境

如果家長在平常的生活中,給孩子能營造一個較好的語言環境。

多和孩子聊天、多鼓勵孩子提問、在家裏常播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動畫和故事。

引發孩子提問、思考,並用生動的語言和孩子一起解答。

那麽,孩子自然就更願意表達自己。

前段時間,中國最紅的網紅校長——

王樹國退休一事被無數人刷屏,能被大家熟知並喜愛,離不開他較強的演講能力。

能擁有如此好的口才,是多數人的夢想。

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為演說家。

因為有人天生性格內向,有人則更喜寧靜。

然而,並非話少的人就不能活成夢想中的樣子,只要我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勤於耕植,定會有所建樹。

作為父母,我們也不用因為孩子話多或話少而過於焦慮。

不管孩子話多還是話少,只要真正走近孩子,了解孩子,適時地加以引導。

話多和話少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在自己的人生裏閃耀發光。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曹植 【洛神賦】

作者 | 一瀾,永遠給自己一個夢想,即使它很遠。

主播 | 賞新晴,視訊號:賞新晴讀書,公眾號:聽晴聲(ID:sxqreading)。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