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90%的煩惱,來源於人際關系。
跟一個人走得太近,期待太高,容易相看兩厭;
可要是距離太遠了,沒有交集,又會日益疏離。
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不是成天膩在一起,而是彼此惦記相互關心,卻沒有期待。
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被對方的言行羈絆,也不會因為希望落空而身傷。
正如自媒體博主衩姐所言:
這不是什麽佛系,這是你在做成了許多工作、打過了無數交道之後,終於對人際關系裏的瑣碎、無聊、虛偽、較勁,有了豁免權。
對別人期待過高,會讓兩個人的關系充滿壓力,如同緊繃的彈力帶一樣。
稍不留意,就會斷開。
行動派創始人琦琦分享過自己的故事。最開始創業那幾年,她是個托付心態很重的人。
公司遇到一丁點困難,她就想找個厲害的人來幫自己,把原本應該自己完成的事情交出去。
可惜,每次找來的人都很難滿足她的要求,對方也很痛苦。時間久了,就有人不堪重負,選擇離開。
就連在戀愛中,她也習慣了這麽做。等兩個人熟稔之後,她就特別想跟戀愛物件一起做點事業,結果大多無疾而終。
前些年,公司面臨危機,大批員工離職,她自己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
痛定思痛之下,她終於意識到:自己都不願做的事,別人能願意做嗎?
當她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主動去做每一件小事時,公司的面貌悄然發生了變化。
職場如此,家庭關系中亦然。
一些父母會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結果每天都雞飛狗跳。
上海媽媽娜姐小時候想學樂器,可家裏沒條件,她便給女兒報了鋼琴課。
然而,女兒一點也坐不住,每次都需要催好幾次,才不情願地去練琴,經常是一邊哭一邊彈。
更讓娜姐有挫敗感的是,哪怕逼得再緊,女兒依舊學得很慢。
跟女兒吵了好幾次架後,娜姐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心中的執念,差點毀了母女關系。
過度期待,是一劑毒藥,傷人又傷己。
一方面,你會因為沒有得償所願而被失望淹沒到窒息,產生無力感。
另一方面,對方也會心生怨懟和不滿,讓關系陷入對抗、逃避、痛苦的惡性迴圈。
人生有太多事,可遇不可求。得到了是驚喜,得不到也正常。
正如張德芬所言:
不要期待一個人會出現在你的生命之中,滿足你所有的心理需求。沒有這回事。
一味患得患失,解決不了問題,倒不如放棄期待,全心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反而能自洽地活著。
這麽做看似冷酷無情,卻是保持內心平靜的不二法門。
心理學家李中瑩在【重塑心靈】一書中寫道:
托付心態的由來是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自我價值不足。自我價值不足,便需要外面的補足和別人的遷就。
很多人因為不夠自信,便把自己的情緒和生活都寄托在別人身上,結果因為得不到回應而筋疲力盡。
在熱播劇【歡樂頌5】中,滬漂女孩朱喆就因為對直屬領導王總監期待過高,在職場中走了不少彎路。
朱喆跟王總監是多年老同事,曾在一個部門共事。
因為只有職高學歷,朱喆從普通員工變成客房部經理後,就很難再升上去。
她盼著王總監能提攜自己,於是拼命工作想要贏得認可,並不求報酬地額外做了不少事,甚至幫他擠走了競爭對手。
可沒想到,王總監在看到朱喆的能力後,反而很忌憚她,一次次阻止她升職。
直到所有期待落空後,朱喆才真正看清對方。
醒悟過來的她不再被動等待,直接選擇跟同事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得益於出眾的能力,她被破格提拔,連升兩級成為副總經理。
俗話說:「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只有自己最可靠。」
期待別人像救世主一樣,把自己從生活的泥潭中拽出來,是一種典型的弱者思維。
因為對別人有太多期待,我們就會受到對方的牽制和拿捏。
真正的強者,從來都不會等、靠、要,而是躬身入局活出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世界上,別人並沒有義務滿足我們的需求,更不必對我們的情緒負責。
所以,別再期待別人給你包容、理解、信心。你想要的一切,都要自己去爭取。
期待少了,事看淡了,心就不累了。
有了這種心態托底,你會離幸福更近,也能避免人際關系中的內耗。
在一次股東大會上,有人問查理芒格:「降低期待和預期的好處是什麽?」
他脫口而出:「你是想因為一次次達不到目標,而陷入失望和沮喪呢,還是想總能得到超出預期的結果,每天心情都很好呢?」
是啊,無論是對於身邊的人還是事,倘若抱有不合理的期待,身心就會處於應激狀態,註定永遠痛苦。
我們改變不了現狀,但可以改變心態。
具體該怎麽做呢?
第一,保持覺察,不斷追問答案
每次對別人產生不滿時,不妨問問自己背後的原因。
即:你為什麽會生氣?你對別人有怎樣的期待?你對自己的期待又是什麽?
有些人是因為愛的匱乏,所以想當然地依賴別人。也有人是不敢對自己的人生負全責,所以用指責別人來推卸責任。
答案可能是多元的、殘酷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從思維局限中跳出來。
最好把這些答案寫下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回顧一遍,這會幫你更加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第二,自我滿足,重新養育自己
今年有個詞特別火,叫「重新養自己一遍」,給自己無條件的愛。
有時,我們之所以在人際關系中滋生不悅,不是因為對方真的有多糟糕,而是他沒有達到你的要求。
究其本質,是因為你對別人有期待,希望別人用你想要的方式來對待你。
反之,當你對別人沒有期待,學會自給自足後,煩惱就會少很多。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有個女孩吐槽,希望男友在生日送鮮花給她,又不好意思直接開口。最後男友送的禮物不是想要的,她又難過了好久。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住著一個可以隨時關心我們、陪伴我們的人,那就是自己。想要什麽可以主動溝通,也可以自己下單。
千萬別覺得沒面子,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厭的秘訣,就是重視自己的感覺,滿足自己的期待,而不是對別人有太多指望。
第三,接受落差,和不完美共存
到了一定年齡,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不論怎樣努力,也依舊是普通人。
這就意味著他們在人際關系中,難免會犯錯、會撒謊、會逞強。
看清這個現實後,我們和別人相處時的容錯率就會變高,也沒那麽容易被情緒牽著走。
和不完美的關系共存,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點個 「在看」 ,也願我們在跟世界交手的過程中,都能從「求而不得」轉而「沒有期待」。 活得溫柔而堅定、豐盈而廣闊。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作者 | 林希言,公眾號:希言說成長
主播 | 林溪安,視訊號: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說早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