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設為星標 ⭐️
親密關系裏,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
下班後匆匆趕回家做了一桌子的菜,希望至少得到對方的一句誇獎,可 ta 吃完飯就只知道攤在沙發上玩手機,更別提主動刷碗了;
心情低落的時候,想和對方傾訴,可 ta 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最後說句「早點睡吧」就翻身睡去,只剩自己一個人在黑暗裏消化情緒;
為對方默默付出了很多,卻不被重視,委屈和不公平的感覺經常把自己吞噬。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這種「付出和報酬不對等」、「在最需要對方的時候卻孤立無援 」的情況,讓我們在關系裏一次又一次體驗失望,要麽容易情緒大爆發指責對方,要麽在攢夠了失望後離開。
失望的產生,源於對伴侶抱有期待,我們渴望對方是那個最懂自己 的人,想得到對方熱切的註視和回應, 認為這才是被愛的體現,然而現實中卻總落空。
反復很多次後,也會讓自己產生困惑: 是我要求的太多了嗎?難道我不該對對方抱有期待嗎?
沒說出口的期待
是關系裏的隱性契約
有人說,期待是一種隱秘的暴力,它要求對方必須服從,也有人說,真的愛你的人不會讓你一次次失望 。
其實在關系裏,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對對方抱有期待,這些期待往往不會明說,而是用隱秘的方式來傳達,這是我們心中一份無意識的 隱性契約 (covert contract) 。
契約的本質是履行義務+獲得報酬 ,契約內容可能是一些實質行動,比如:
☝️ 我來做飯,你來洗碗;
☝️ 我交房租,你負責日常開銷;
☝️ 我送你禮物,你也會給我回個禮物。
也可能是獲得被支持、被愛著的感受,比如:
☝️ 我工作很辛苦,回到家你可以理解我,而不是因為一點小事就跟我吵架;
☝️ 我花了心思給你準備了禮物,你就會很開心,會更愛我;
☝️ 我為這個家默默付出了很多,你會看見我的付出並心懷感激。
雖然我們總美化不求報酬的愛,但其實關系的建立和持續都離不開契約。
阿德勒理論認為,我們在關系中都想要獲得歸屬感、價值感,誰能提供這種感覺,我們就更容易和誰親近 [1] 。
如果一個人的歸屬感和價值感來源於被需要,向他主動求助的人更容易獲得他的青睞;反之,如果他的歸屬感和價值感來源於依靠別人,那他更容易被為他提供幫助的人吸引。
圖片來源:【初戀】
我們一直在無意識地尋找符合自己契約的人選,即「如果進入關系,我將獲得美好感受」的隱含條件。遇到喜歡的人,我們就開始不自覺幻想和 ta 在一起會有多幸福,這就是契約存在的體現。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親密關系的話,就不存在不求報酬的愛 ,只要關系能夠建立,就代表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彼此心中的隱性契約,雙方都預期這段關系能讓自己獲得想要的體驗。
隱性契約相互契合的人更容易進入關系,但作為截然不同的兩個個體, 在後續相處中,契約的不匹配卻容易成為沖突的來源。
隱性契約是如何破壞關系的?
隱性契約讓期待總是落空
每當聊到類似的話題,都有人會很困惑: 我的期待都很合理啊,連最基本的期待都不能滿足,肯定就是不夠愛,如果什麽都要我自己張口說、伸手要,那這個戀愛談著有啥意思呢?
其實,不去交流對彼此的期待,而是傾向於認為對方「就應該」知道,或者以為自己已經暗示得夠明顯了,如果對方在意我,肯定能感知到, 這是隱性契約造成的透明度錯覺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2] 。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心理學中的內隱理論 (Implicit Theories )認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自己和周圍世界運作方式的信念和假設,這不是我們主動選擇的,而是被過往經驗、文化背景等無意識塑造的 [3] 。
比如你的每個前任都很擅長照顧別人,你會期待下一任也同樣如此;大文化背景下認為男性應該賺錢養家,女性也普遍會更期待男朋友是上進的、有事業心的。
於是,我們總是單方面設定了隱性契約,條款裏寫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對方卻一無所知, 於是,一方按照契約執行了,另一方卻不動彈,憋著不說呢,自己心裏也委屈,跑過去問責呢,對方也一臉懵或壓根不理解。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隱性契約總在變化
卻並沒有同步對方
關系的各個階段,我們對彼此的期待都不同。
關系初期,我們會刻意放低期待,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能給出多少,期待的閾值會在滿足後被逐漸拉高。
可能從前對方在人群中多看自己一眼,都讓自己心花怒放,現在對方精心準備禮物卻會被當做是理所當然。
如果這種變化沒有被雙方表達和感知,沒有經過溝通及時調整,隱性契約就會成為關系裏痛苦和憤怒的原因所在。
隱性契約讓人傾向於回避沖突
隱性契約背後,往往是對自己需求的羞恥,我們期待獲得照顧和回應,但說出來又太羞恥了,
為了防禦這種羞恥感,而展現出
脆弱的高自尊狀態
[4]
,即「我不能主動說我要什麽,否則就輸了」。
這可能和曾經被忽視、被拒絕的經歷有關, 我們渴望依附,又害怕遭到忽視甚至被無情拒絕,於是覺得 , 只要我不表達,就不會再受傷。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於是產生了一個廣泛的現象:很多人理想的關系,不是「我表達期待,你滿足期待」,而是「我不說,你也懂,你要做我肚子裏的蛔蟲」。
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傾向於回避可能遇到的沖突,遇到不滿也不表達, 而是展現回避和冷漠,希望對方先意識到問題,並主動提出解決方案。
這種迂回的策略並不總是奏效, 關系中的反復試探、猜測,總會讓伴侶在某個時刻感到筋疲力盡 ——「我又是哪裏做錯了?」、「為什麽不直說?猜來猜去真的好累」。
把契約擺上台面
一段關系才真正開始
和隱性契約相對的是 顯性契約 (overt contract) ,即雙方坦誠溝透過,相互知曉並達成一致的契約。
讓隱性契約向顯性契約轉化, 這過程中必然會有沖突、羞恥,努力維持的虛假和平或許會產生晃動,但它也預示著一段關系的真正開始。
坦誠面對和表達內心的期待
在一項關於表露脆弱對於關系的影響的研究中發現,如果表達個人的脆弱感受和經歷,比如「我小時候受過欺負,這讓我一直對關系充滿不安全感」,表達者可能會得到伴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增加雙方的親密感 [5] 。
然而,如果表露脆弱的內容和伴侶相關,比如「你總是讓我覺得特別不安全」,這種表達容易讓伴侶擔心自己被攻擊,從而觸發防禦,表達者可能會感受到伴侶的回應和支持減少。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這或許是很多人不願溝通的原因, 即使努力克服了羞恥感、避免使用指責的語氣,依然有可能讓對方覺得被攻擊,甚至會因此情緒失控, 於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的表達,在負反饋中再次縮了回去。
如果想要不激發彼此的防禦,就需要我們更多聚焦在自己的期待上,而非伴侶沒有滿足自己的地方。
理解彼此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契約
或許你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從小到大都覺得被照顧是理所當然的,喊句「餓了」就會有人遞吃的,這已經是人生前幾十年裏毫無疑問的事情。
談戀愛後,當伴侶不能滿足這些期待時,你可能會很不滿: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生活的,憑什麽遇到你我就什麽都要自己來?
與此同時,伴侶也能也有不滿和困惑:在我們家,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憑什麽你天天使喚我?
當大家公開對彼此的期待,把隱性契約顯性化時,大機率會迎來雙方的不理解。
我們可以帶著好奇,詢問彼此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期待,分享彼此的過往經歷,看見雙方的隱含假設, 把它變成深度交流的一次機會,而不是批判契約的不合理。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被拒絕是很正常的, 契約需要談判
有人不表達期待,是害怕被拒絕,並且他們往往更容易把對方一些中性的反應解讀為拒絕的訊號,導致更不敢開口。
「被拒絕就代表溝通失敗」其實是溝通顯性契約過程中的誤區, 就像買東西砍價還價一樣,契約也需要經過雙方的溝通、討論、談判,直到雙方都談到一個可接受的程度,才算是契約達成。
所以,被拒絕不僅不是失敗,反而是新一輪溝通的開始。
談個戀愛這麽累,有必要嗎?
在討論親密關系的貼文下面,總能看到類似的觀點:這太累了,有必要嗎?真的合適的人不用這麽費勁,不合適的人再怎麽溝通也沒用。
這背後的隱含假設是,總有一個各方面都合適的人,不需要磨合,不需要費力,成年人可以只做篩選,不做調教。
但大部份的實際情況卻是,兩個帶著一身課題的人遇見彼此,在熱戀時感覺無比契合, 在失望發生後 縫縫補補,在「再磨合磨合」和「原地分手」之間搖擺無數次。
其實,不管關系能否繼續,當我們試著放下防禦,誠實表達內心的期待時,就已經在用更成熟的自己去和世界發生碰撞了 。
所以,並不是談戀愛很累,而是成長 本就是一條難走的路, 除非和每個人都維持表面和平的假性親密,否則 人始終需要面對這個課題。
你和你的伴侶、朋友之間存在沒有說出口的隱性契約嗎?把這篇文章 轉發 給 ta ,借此機會,一起開誠布公地聊聊吧!
今日互動
預期總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你是如何處理的呢?
來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References:
[1]艾布拉姆森, Z. (2022). 看不見的契約:‘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婚姻課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 9787559657497.
[2]Lemay Jr, E. P., & Clark, M. S. (2008). " Walking on eggshells": how expressing relationship insecurities perpetuates th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95(2), 420.
[3]Lemay Jr, E. P., & Venaglia, R. B. (2016). Relationship expectation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 (1), 57-70.
[4]王亞紅,馮海英. (2016). 對自尊防禦性本質的思考[J]. 文教資料 , (15), 68-69+102.
[5]Khalifian, C. E., & Barry, R. A. (2020). Expanding intimacy theory: Vulnerable disclosures and partner respond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7 (1), 58-76.
本文關鍵詞:契約,隱性契約,付出,期待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作者 / 丸子
人生而碎裂,靠修補存活。
監制 / Emma
編輯 / KY主創們
我們同時提供以下服務
歡迎搜尋FB公眾號關註,下載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點點
在看
,把話說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