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個話題很火:
#你是在哪一刻意識到錢的重要性的?#
有人回答說:
長大後的每一刻。
小時候總覺得,有夢便可遠方;
長大後才發現,沒錢寸步難行。
有人總結了下 「當代人會為錢做的妥協」 ,每一條,都看得人眼眶發熱。
一塊錢,就能讓網購顧客睜眼說瞎話,曬圖好評。
十塊錢,就能讓一個外賣小哥頂著16級台風送餐。
一百塊錢,就能讓一個大男人扛著冰箱給你送上6樓。
一千塊錢,就能讓別人養了20年的女兒對你曲意逢迎。
五千塊錢,就能讓一個滿懷理想的大學生,上一個月不願意上的班。
一萬塊錢,就能讓你看清人性,親朋好友的翻臉無情。
十萬塊錢,就能讓一個人往西,他絕不敢往東。
三十萬彩禮,就能結束一對戀人幾年的感情。
有人甚至在評論區回復說:
「我是大學生,別說五千塊了,現在給我三千一個月,就能買來我十年的苦讀,和那不願低下的頭顱。」
不得不說,雖然我們嘴上說著夢想遠比金錢重要。
但在現實的困境接踵而來時,還是不得不承認:
有錢真好啊。
有朋友說,他就是窮怕了的那類人。
小時候家境不好,沒錢給他報輔導班,沒錢送他出去旅遊。
每次寒暑假回來,他都會默默離開那些高談闊論的同學,也因此,他很少能交到朋友。
後來,班上開設了英語課,看著身邊同學一個個口語流利,他跟媽媽說,想要個隨身聽學習。
話還沒說完,媽媽破口大罵:
「家裏都快沒米了,你還要隨身聽,你太不懂事了!」
沒辦法,他被逼著長大,也被逼得懂事。
只能將自己所有的訴求壓抑在心底,之後再也不敢提出任何物質上的要求。
就這樣,慢慢長大了。
如今他開始工作,不溫不火,家裏也給不上什麽幫助。
每個月到手的錢,要精打細算再細算。
平日裏不敢進陌生的館子,只敢去熟悉的路邊攤吃飯,這樣一頓要花多少錢有個底。
咖啡沒喝過,奶茶也沒喝過。
有時候不得不請客吃飯時,連菜都不敢點,「貴的根本下不去手」,都是讓別人點,等到快結束時,一閉眼搶著把單買了。
也很少跟同事出去吃飯,怕一不小心又花了一大筆錢,這個月生活費又要捉襟見肘了。
「第一次坐飛機很緊張,一直上網查坐飛機需要註意些什麽」,寧可到最後出醜,都不好意思主動詢問工作人員。
唯唯諾諾,就連主動約朋友玩心理負擔也很重,自己買單,沒錢,對方買單,沒臉。
在他的故事下,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
有人會對裝修華麗的地方感到恐慌;
有人不敢踏進看起來稍微高檔點的理發店;
有的人甚至在坐飛機時,明明已經很口渴了,但就是不敢叫空姐過來,再要一杯水。
長大後,我們才知道:
其實,世上有太多人被貧窮拉扯著。
很多人從出生到成年都沒有一間獨立的房間,不敢去商場買衣服,去超市想買點零食,第一眼看的就是價格。
有的人衣服褲子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有的人為了大學學費愁得一直哭。
這些過往關於貧窮的經歷,似乎刻進了我們的骨子裏,影響著長大後的一言一行。
也加深著我們對金錢的渴求。
後來的我們終於知道了:
原來,有錢真的可以避免這些自卑;
原來,多掙點錢,真的可以讓生活過得體面一點點。
其實不光是生活和心理上的改善。
更多時候,金錢所帶來的作用是:
托底。
前些天,在跟一個同事外出吃飯時,他突然濕了眼眶。
一問才知,原來那天是他爸爸的忌日,他一時間沒忍住情緒。
爸爸是在他24歲那年走的。
那時候他剛大學畢業,有著做話劇的夢想,就一直在話劇社裏輾轉,每天只有飯補,沒有底薪。
家裏原本是支持他的,父母也想看著孩子實作夢想時的快樂。
可生活總有些突如其來的變故,在他畢業的第二年,突然傳來訊息:
爸爸被查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醫生說必須透過換肺才能徹底解決。
要等待肺源,也要先籌備手術費。
40萬。
說多,也不多。
說少,卻真的確能壓垮一個家庭。
他當時一聽就傻了眼,家裏雖然不至於清貧,但一下子拿出40萬,多少有些吃力。
他這幾年沒攢下什麽錢,手頭緊巴巴的,平常還得靠父母接濟的日子。
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似的,他從無法糊口的話劇社裏辭了職,找了份996的工作,雖然累點,但每個月到手至少有四千多塊。
那段時間,為了湊夠給父親的救命錢,下班後,他還會去做家教、送外賣。
拼了一年,攢到了第一個十萬塊。
他本以為照著這個速度下去,父親很快就能接受手術了。
但沒想到,父親病情惡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賺錢的速度。
確診病情的第二年,父親沒能等來肺源,他也沒能湊齊手術費。
父親就這樣離開了……
那天他之所以沒忍住情緒。
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他,早已湊夠了40萬。
可真的已經太晚了,他的父親,已經過世整整兩年了。
他喃喃自語著:
「爸,你能不能回來啊,家裏錢夠了。」
「爸,只要你回來,四百萬我都拼命賺!」
話未說完,一個七尺男兒泣不成聲。
人都說,一個人的成長從來不是緩慢的。
生活中某幾個巨變的瞬間,足以讓這個人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而這些瞬間來襲時,是從來不會和我們提前打個招呼的。
它們推著我們成長、推著我們成熟、推著我們不得不接受那些生離死別的苦痛。
小時候,總覺得談錢太物質,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太幼稚了。
人生的苦,體驗一次沒錢,就真的知道了。
那麽,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既沒有潑天的富貴傍身,也沒有一夜暴富的運氣,又該怎麽辦呢?
答案很簡單。
對我們這群人來說,要想積累財富,最重要的就是:
趁著能賺錢的時候別矯情,好好幹。
李雪琴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想法:
「唯有掙錢能夠使我快樂。」
她不相信無條件的愛,也不相信有意義的工作。
她是個高責任感的人,她覺得身邊連線的每個人都與她有關。
在她看來,自己的快樂來源於每一筆掙到的錢。
因為,這樣她就可以在身邊的朋友或親人遇到難關的時候,多拿一點錢給對方。
這件事,也成為她所有快樂的根源。
當然,我也知道,掙錢很難,掙錢真的太苦了。
我身邊有太多人,每天都在抱怨上班的苦累,都會幻想自由的風能吹遍全身。
工作本身,的確是件非常消耗個人精力和心力的事。
也有太多人,因為忍受不了工作的無聊,一氣之下選擇辭職。
以前我或許會說,自由很可貴,理想很重要。
但在現實裏摸爬滾打多年過後,我還是想說,如果可以,穩定下來。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裏,抓住一點確定的東西,哪怕是薪資卡上多一個月的進賬,都能消解掉你生活大半的煩惱。
甚至,為你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看到有人發視訊,帶媽媽下館子。
沒有在意價格,點了很多的菜給媽媽,這才發現:
原來媽媽也是愛吃肉的。
原來,媽媽不用再說那句「媽不愛吃肉,你吃吧!」的感覺真好。
也有人記錄自己第一次請父親在外面吃火鍋的場景。
她的家中有四個孩子,負擔很重,父親一直在外地的工地上上班,十幾年下來,整個人都蒼老了。
那天她去爸爸的城市,第一次請爸爸吃火鍋。
爸爸一直開心地拍著照,給媽媽發了很多個視訊,一直在分享那一刻的快樂。
仿佛在炫耀:看啊,這是我閨女帶我來吃的。
她心裏知道,爸爸之所以這麽開心,不是因為來吃火鍋了,而是因為是她帶爸爸來吃火鍋了。
「他高興,我也高興,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子女努力賺錢的原因了。」
是啊,小時候父母用肩膀托起了我們的未來。
長大後,我們也有義務讓他們過一過輕松的日子,享一享兒女的福。
而最能安慰中國父母的,莫過於讓他們看到你過得好,讓他們知道你有錢。
僅這一件事,就能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安慰,僅這一件事,就能給你的生活帶來起色。
當然,我也不是說精神層面的富足不重要。
這從來不是個對立的事情。
我只是想說,趁著年輕,趁著體力、腦力尚可,多去賺一些錢吧。
多去抓住自己能抓住的。
別矯情,這就是一件有付出才會有報酬的事情。
除了賺錢之外,普通人積累財富的第二條路,就是合理規劃財產了。
看過一個貼文,博主在抱怨自己拼盡全力也攢不下錢。
「真的很想存錢,所以我消費降級了。
奶茶少喝,不需要的東西少買,少在外面吃飯,同樣款式的衣服不買。
可就算這樣,一個月存2000元,一年也才2.4萬呀,有什麽用?」
有人回復她說:
2.4w是個什麽概念你知道嗎?
它夠你在生一次不大不小的病時,不用拖著病體去伸手和人借錢。
它夠你在職場上撐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辭職以及給自己四個月的喘息時間。
它是你的底氣和安全感。
雖然不多,但是你知道,你靠著自己一時半會也死不了,這不重要嗎?
是啊,從數位上來看,這筆錢的確算不多。
但在關鍵的時候,這筆錢很有可能是你的體面與尊嚴。
會成為你最後的傍身。
有人分享自己的存錢經歷:
「存錢就是給自己一個奔頭,我和男朋友約好了每個月一起存5000元。
這個月前不小心花完了就互相拆借一下,確保每個月存5000元,下個月及時歸還借款。
這樣,兩個人有了一筆共同資金,可以商量著添置一些電器,比如說照相機、給兩邊父母買個按摩儀。
平時花銷堅決不動,就看著它慢慢攢起來。
看著我們的未來又堅實一點點。 」
是啊,雖然我們不贊同過度節儉,不贊同那種為了攢下錢壓制自己,去吃腐爛的食物,去委屈自己的行為。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必要的時候,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與支出,多為未來存一筆錢,就是在為未來買一份保障。
【平凡的世界】中說:
錢是好東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並且叫人產生自信。
此言不虛。
所以啊,別偷懶,趁著能賺錢的時候,抓住機會多賺錢。
同時也記得好好打理自己賺來的錢財,為自己和家人多做一份儲蓄和準備。
多一點存款,就能在風險來臨時多一點底氣,多一點準備,就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多一份從容。
余生還長,願我們都能提前明白錢的重要性,在漫漫余生中,少一些缺錢的困擾,多一些漫步的從容。
你是什麽時候感到錢的重要性的,又有什麽自己的賺錢/攢錢小妙招,歡迎寫在留言區。
點亮 【在看】 ,一起暴富,早日實作財富自由!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聞悅,愛唱歌的主持者,公眾號:聞悅來了。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