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為什麽說「momo」們,可能都很孤獨?

2024-05-14情感

點選上方藍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設為星標 ⭐️

你身邊還有朋友在使用微博訪客記錄功能嗎?

在微博剛剛推出這個功能時,我的一位好友興致勃勃,馬上充值,他很想知道都有誰在偷偷關心自己。

但最近我再問他感受如何時,他說自己很早之前就沒有再續費了,也完全不想知道今天又有誰來看了自己的主頁。

原來,剛開始他確實覺得很有新鮮感,會因為在訪客記錄裏看見些意想不到的人而竊喜。但慢慢地,當他發現每天都有十幾個人在看自己主頁後,看微博訪客帶來了壓力:

「我發現,知道自己每天都被人看,這讓我感到恐慌。所以一個月後,我就沒有再續費會員。看不到訪客記錄,讓我有一種匿名感,反而覺得更踏實。」

他的感受讓我想起前陣子大家都在討論的「momo」。而我們平常工作時,在公眾號後台也會看到許多讀者,在使用「神經蛙」、「歡樂馬」等統一昵稱與頭像的帳號,來發表觀點。

想把自己藏起來,好像是現如今互聯網上越來越廣泛的需求和趨勢。

想要不被看見

是一種古老的需求

事實上,人對「匿名」的需求不是現在才有的,也不僅體現在互聯網上。 生活中處處體現著人對「匿名」的渴求。

比如,上大學時課室沒有固定座位,即使你是個會認真聽課的學生,可能也更希望坐到靠後排的角落去;比如,走在路上,陌生人和你不小心對視一眼,你可能會感到不自在;又比如,很多人向往異國他鄉,時常想要「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

這些細節,都透露著我們對「匿名性」的下意識靠近。

我們現在喜歡把momo、神經蛙等帳號,叫做「馬甲」。用這些帳號上網的人,就像是披了一副馬甲、或者說在互聯網上帶了一個面具。

事實上,幾百年前,古威尼斯人確實會在日常生活中帶著面具生活。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文化,威尼斯面具一直是許多學者研究的主題。

古威尼斯人之所以養成戴面具習慣,原因涉及藝術、審美、潮流等各個領域。但研究者普遍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威尼斯市民有隱匿自身的需求 [1] 。古威尼斯商業發達, 不同階級的人擠在狹窄的城市空間中,佩戴面具成為了人們跨越階級進行溝通和互動的慣用方法 [2]

我們還可以把時間繼續往前推,一直推到我們的直立猿祖先那兒。

在密集的叢林之間蹲守獵物、整個族群在臉上塗抹一樣的顏料,這些可能就是較早的匿名行為。

匿名性和群體性緊密相關,透過減少個體辨識度,融入集體,這樣能降低生存的風險和成本。更願意這麽做的智人獲得了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機會。 因此,戴維·巴斯在其著作【前進演化心理學】中也提到,對匿名的追求可能是一種基於生存和繁衍本能的心理機制 [3]

可以說,今天我們在網上建立一個帳號,選擇用那個粉紅色小恐龍做頭像,然後在昵稱欄中輸入「momo」,再開始到網上沖浪,這一系列動作過後,我們就完成了一次指向遠古的共鳴。

在「液態監視」時代下

匿名是我們微小的抵抗

你可能會說,不對,如果匿名是古老的需求,怎麽以前上網沒有那麽多momo?

這或許是因為, 過去的互聯網,只要我們登陸了,就等於自動帶上了面具,走在威尼斯的街上。

在互聯網剛剛興起時,一位網友很難單憑一個帳號,就直接揭底另一位網友 —— 即使我們已經在qq空間、163部落格上,做了足夠多的自我表達和袒露。

那時候,我們的真實生活和互聯網上的虛擬世界離得足夠遠,比較接近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筆下「擬劇理論」中的狀態 —— 擬劇理論認為,自我呈現的舞台分為前台和後台。 人們會把自己不想展示的形象隱匿在後台。在後台,人們可以放松、休息,以補償在前台區域的緊張 [4]

互聯網曾經就像是一個前台,真實生活在後台。然而,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 到了現在,人與網路的距離越來越近,前台和後台的界限變得十分模糊, 一個人稍加操作,就不難透過網路,直接抵達另一個人的現實生活。人們把這種抵達叫做「開盒」。

曾經,這種「開盒」可能只有某些權威才能實作,它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控制和懲戒的手段。

這也正是福柯提出「全景敞視理論」時的社會狀態 —— 社會像一個全景監獄,只有最高權力者有能力隨時監視、觸及社會中的人,調配其行為,對其進行規訓。

就像有一雙眼睛,時刻懸於所有人的生活之上。

現在,這種監視和幹預已不是高位者的特權。

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提出了「液態監視」理論:

隨著數位化技術的日益普及,傳統意義上的「全景敞視」正在弱化,隨之出現的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液態監視」, 每個網路節點都同時是監視主體和監視客體。監視者漸漸藏匿於互聯網的大數據洪流當中,表面上看是自由的狀態,但監視的行為已經滲入各個環節。

這種監視就像水一樣,侵浸我們在網路上的一切。

各大互聯網公司後台為每一位使用者 準備了成千上萬個精細的 標簽,任何人的細微喜好和面貌,都在千裏之外的某一台伺服器中無所遁形;而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也只需要稍微點幾下滑鼠,就能向對方的現實生活,發出真實攻擊。

齊格蒙特·鮑曼

一份訪談報告的主題是「為什麽選擇匿名上網」 [5] ,訪談物件涵蓋中、美、日、巴西等國年輕人。其中大部份人都提到,在決定匿名上網前,曾經遭受或見證過網路惡行、或者被「開盒」。

@受訪者A

我曾經被一個恐怖分子欺騙引誘到另一個國家去, 他冒充是給我提供工作的人,他掌握了我的許多真實資訊。 我最後逃脫了,但我感到非常害怕,有一陣子完全不敢上網。最後,我選擇再也不在網上留下任何個人資訊。

@受訪者B

我曾在一個BBS論壇上和人辯論,後來我發現, 辯論的這個人可以透過我在這個論壇的帳號,追蹤到我全網各個平台的帳號,掌握我所有的評論和資訊。 從此以後,我選擇使用虛假的馬甲上網。

@受訪者C

我在網上購物時給過一位商家差評, 這個商家直接把我的個人資訊全部釋出到網上。

在這個訪談中,近一半的受訪者還表示自己會釋出一些原創文字、視訊、攝影作品到網上,但不尋求真實姓名標示和版權所有。即使放棄被真實地認可,也要完成網路與現實的切割。

匿名讓人肆無忌憚

也給人增添勇氣

匿名會帶給人類似「去個體化」的體驗。

「去個體化」最早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等人提出。 它是指,在群體中因個人感覺自己被淹沒,導致個人意識和理解評價感喪失,個體難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與行為,自制力下降而導致人們加入到重復的、沖動的、情緒化的行為中去的過程。

假如一個人想做壞事,匿名確實可以讓人更肆無忌憚。

但是,有另一項研究表明,匿名會提高人的道德勇氣 [6]

在這項由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和康奈爾大學聯合開展的研究計畫中,被試進行了多項實驗,其中包括在中國和外國的主流社群網站上發帖,發帖的帳號被分成了匿名組和非匿名組。

結果發現, 匿名組的人更可能執行各種道德勇氣活動,比如發帖反對各種不平等行為,包括了職場不公、性別不公等。 而在展現出較高道德勇氣的匿名組內部,有許多在日常報告較低道德勇氣的人,都因為匿名性,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勇氣。

研究者推測,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匿名性使人在進行道德活動時感知到的風險降低了,而對風險的感知,是阻撓人進行道德活動的最大因素。

另一份研究還得出結論,同樣是群體, 一個具有匿名性質的群體,比一個非匿名性質的群體,能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7]

這讓人再次想起古威尼斯面具的歷史。到了18世紀,威尼斯面具在西方文化中,已經被同時作為「偽裝和自由的隱喻」。

匿名到底是好是壞,一直存在爭議。

我們不妨想象古裝片裏一名蒙著臉的刺客,相信有些讀者會想到一些富有攻擊性的反派角色,另一些讀者會想到劫富濟貧的英雄。

就像蒙上面紗,可以選擇殺人也可以選擇救人;匿名作為一種手段,它也許沒有好壞,只是把人內心真實的自我放大、放生了。

微笑的可愛小恐龍背後

可能是更深層的孤獨

實際上,momo也好,神經蛙也好,一個昵稱是亂碼的微博也好,如今互聯網上披馬甲的行為,通常不能稱為真正的匿名狀態,而更應該被稱作「半匿名性」 [8]

如果有心者點進這些馬甲的主頁看一看,會看到許多momo使用者、亂碼微博博主,都在主頁裏分享自己的生活。陌生人依然可以在ta們的主頁裏,看到背後使用者的人物輪廓。

這樣的「半匿名性」,隱含著一種擰巴的情緒 ——

有建立連線的需求,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被人看見,並且被回應。然而,又逃避太密切的連線,雖然想被看見,又不想被看得太多。

這種擰巴也不難理解。

以momo為例子,小紅書上的momo使用者,年齡大多數在20-30歲之間,是人格發展階段的「成年初顯期」。

有些學者稱其為「一生中最混亂的階段」,心理學家 Keniston 這樣描述這段時間:這個階段的年輕人身上,始終存在一種「自我和社會之間的張力」,以及「對於被完全社會化的拒絕」 。

許多人在這個時候會擁有比較旺盛的表達欲,因為向外表達並獲得反饋,是一種在「成年初顯期」中探索自我與世界的方式。

但無奈身處「液態監視」時代,正如前文論述的那樣,想要表達的人們,往往也需要思考如何保護自己,這是一種對當下的適應。

休士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教授布琳·布朗在其著作【脆弱的力量】中提到,我們常常以為可以透過適應社會現實,來從中獲得歸屬感。但事實上, 適應是無法獲得歸屬感的,反而會成為其阻礙。 只有當我們展示真實的自我時,才能獲得歸屬感 [9]

然而,當一個人被迫匿名,套上自己可能並不喜歡的昵稱和頭像,想要大聲告訴大家「這話是我說的」、卻最終不敢承認,你或許很難說,ta正在展示真實的自我。

而且,心理學家認為, 只有當人們建立足夠的聯結,並對這些聯結感到滿意與放心時,孤獨感才會消失 [10]

匿名上網背後透露著的,恰恰是一種對於連線的不安全感。

在歸屬感和安全感都缺失時,這些隱身在馬甲背後的人們,或許藏有更深層的孤獨。

最後

現在很多人在懷念QQ時代。

那時候人們為了上線時能被所有好友看見,不惜每個月充值十塊錢開會員。為了讓網友們看看自己的qq空間,會去別人的空間裏邀請「回踩」。遇到來了空間不留言的,還會私聊對方,責備其「跑堂」了。

曾經這麽幹的人,很可能現在也當上momo了。

如今說起這些,多少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難以想象這種氛圍,也只是距今十幾年前而已。

告別了火星文和花裏胡哨的空間裝飾,互聯網也變得更高效便捷,但大家似乎卻更敏感、更克制、更隱秘了,我們可以說互聯網變得比以前成熟和先進了嗎?

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身邊也有一個「momo」,或者你自己就是,歡迎 轉發 到朋友圈,看看還有多少人在偷偷當 momo,一起探討匿名性的問題。

今日互動

你正在匿名上網嗎?

你怎麽看待這個事情?

神經蛙、歡樂馬們出來說兩句吧。

References:

[1] Welte, Sandra (2017): Masked Venice Unveiled. The Venetian Art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tudien aus dem Münchner Institut für Ethnologie / Working Paper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 25. München: Institut für Ethnologie, LMU München.

[2] Johnson, J. H. (2011). Venice Incognito: Masks in the Serene Republic (1st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525/j.ctt1pp6k1

[3]Buss, D. M. (2015).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商務印書館.

[4]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Anchor Books.

[5] Kang, Ruogu & Brown, Stephanie & Kiesler, Sara. (2013). Why do people seek anonymity on the Internet? Informing policy and design.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Proceedings. 2657-2666. 10.1145/2470654.2481368.

[6] Pan, Xinyu & Hou, Youbo & Wang, Qi. (2023). Are we braver in cyberspace? Social media anonymity enhances moral courag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48. 107880. 10.1016/j.chb.2023.107880.

[7]Postmes, T., Spears, R., Sakhel, K., & de Groot, D. (2001).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s of Anonymity on Group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10), 1243-1254.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12710001

[8] 賀運瑩.(2024).社交媒體平台使用者的匿名現象分析——以小紅書momo為例.視聽(02),153-156.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4.02.034.

[9]Brown, B. (2013).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馬可孛羅文化.

[10]Cacioppo, J. T., & Patrick, W. (2008).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social connection.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本文關鍵詞:匿名性、互聯網、社交、孤獨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作者 / 盧舫

描寫飆風

合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監制 / Emma

編輯 / KY主創們

專業支持 / 蕓蕓

我們同時提供以下服務

歡迎搜尋FB公眾號關註,下載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點點 在看 快樂上網👇